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精准教学模式研究
2023-03-10王卉
王卉
(浙江理工大学体军部 浙江杭州 310018)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是一种完满状态,包括了身体上的、心理上的社会化行为。虽然体育是实现健康的重要环节,但是体育教学改革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努力聚焦国家体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更要确保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实际质量与效果。如何准确把握体育锻炼和健康促进2 个关键,是取得当前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质性突破[1]。
一般来讲,体育教学通常代表着一种特定环境,是体育教师在特定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过程。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体质提升效果,但忽略了课后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效果。
基于此,该研究突破传统“体育课程”的覆盖范围,把体育课的教学范围扩大至课内与课外,对学生体育锻炼指导干预范围扩大至线上与线下[2]。课内通过优化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课外借助信息化平台APP,实施课内课外双向发力,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精准教学模式,做到学生课内外体育参与全覆盖、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使学生在身心健康水平和能力素养培养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培育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行为夯实基础。
1 构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精准教学模式的意义
1.1 切合新时期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要求
2017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鼓励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推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提供支持[3]。201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见》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4]。以上文件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切合新时代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有必要对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体育课程更加现代化,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运动乐趣,而不是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而不是被动完成训练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教育不仅要实现“育体”,而且也要实现“育人”的全方位目标[5]。因此,如何积极应对以上变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专项运动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水平,实现精准供给,是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1.2 实现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的需求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身体活动行为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智能快捷的技术产品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致使学生群体中的“低头族”“久坐成瘾”等现象逐渐增多,身体活动行为从日常生活中逐渐减少[6]。同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对体育的兴趣降低和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呈持续下滑趋势。虽然大部分学生都了解体育锻炼对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科学的运动指导,对运动的依从性较差,达不到最佳效果,盲目锻炼甚至还会造成不可逆的运动损伤。因此,引入体质健康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对体质弱势学生群体和普通健身爱好者制订精准有针对性的运动健康管理方案,才是全面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理想路径。
2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精准教学体系建构
从结构理论原则上看,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学习评价4个要素[7]。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精准教学体系,不仅指课内体育课程讲授,而且涵盖了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主要强调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健康、体育竞赛、体质测试)、运动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课外则侧重满足学生多元化锻炼需求和专项运动能力的提升。总之,该课程体系追求的是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无边界学习模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智能穿戴设备、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传递与共享,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场地、设备和人之间的有效衔接。
2.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呈现,是课程设置的起点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学目标通常由核心目标和目标要素构成,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体系尽管包涵课内和课外两部分,但这两部分的核心目标却是一致的,即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高身心健康水平[8]。目标要素即目标体系的组成部分,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具体阐述为:了解某专项运动特点、基本规则和练习方法,明确技术原理及作用,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1~2 项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兴趣和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逐渐增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自觉守规、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等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2.2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应该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师资水平、场馆设施以及周边自然环境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凡是有利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符合新时代特征,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体育文化要素,均可以纳入该课程体系。根据浙江省各高校的发展特点及项目特征,课内以选择大、小、力、美、外等运动项目为宜。大,主要指的是大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小,指的是小球类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力,指的是富有力量感、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拳击、武术、散打、跆拳道、健美操;美,指的是有助于打造优美体态、身姿,且视觉上给予美的感受的运动项目,如瑜伽、体育舞蹈、艺术体操、花样滑冰;外,指的是户外运动项目,如攀岩、定向越野、户外素质拓展、皮划艇、桨板、赛艇、龙舟。
除此之外,还应该为体质较弱、不适合参与高强度体育运动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要求教学中逐步增加身体素质和技能练习的比重,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引导其树立终身体育理念。课外体育锻炼是课内外一体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体育纵向深度教学的最高形式。课外体育锻炼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限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创立课外体育组织,如体育文化节、校内外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体测辅导站等。
2.3 教学实施路径设计
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与时俱进,优化教学手段,尤其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通,过程与结果的交互,以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课内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材要求进行授课。在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上,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传统线下授课模式逐渐过渡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拍摄制作为10~15min 的视频并上传至相关网络教学平台,如MOOC、SPOC,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微信班级群发布线上学习任务,学生接到任务后先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在线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对该项目的了解、身体情况等。线下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就疑难问题展开专题研讨、互动,并组织学生对该专项技术进行反复多次练习,期间开展个性化“1 对1”指导,帮助学生更快了解技术动作内涵、结构和力学原理。
课后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线提交,教师对其进行个性化评价。通过线上互动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与反馈,从而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与总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而且能够让教师提前掌握学情,在线下实际授课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能够大大减少授课过程中理论与技术讲解时间,有效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提高课堂练习密度,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开展身体素质练习,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提升。
信息化技术手段走进体育课堂,还体现在物联网移动仿真平台应用方面。该平台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遥感技术,可以把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或教师转变成“活点”,并对整个运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监控,运用视频影像和多维动画特技等,多视角地模拟、演示各环节技术动作的时空特征[9]。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是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视听建立一个初步表象的过程。但是,对于某些运动项目来说,因为动作速度、动作衔接过快,很难让学生建立初步表象,如果让教师将示范动作刻意放缓,又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篮球投篮动作、立定跳远、排球发球、垫球动作等。借助该体育教学平台,可以通过体育场馆触摸屏增加教学实况播放、教学录像回放以及教学仿真模拟的视频播放,学生就能清晰地了解技术动作的全过程、身体姿势、动作过程中的体位等,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概念,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具体技术动作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在课外,学生应努力拓宽自己的体育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熟练掌握1~2 项体育技能,做到“一专多能”,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扎实基础。学校体育部门每学期应将校内外各项体育赛事信息、俱乐部辅导方案发布至微信公共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体育活动,如各单项体育赛事、体育俱乐部、体育文化节、越野接力赛、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各学院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体能训练,参加活动的学生一律编辑备案[10]。
此外,应逐步建立并完善阳光体育锻炼打卡考核制度,借助信息化平台APP,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真正地为提高身体素质而进行锻炼。自2014年浙江省建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制度以来,学校体育部门应以运动干预为手段,每学期免费为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不合格、体质弱势的学生群体提供“私家授课”,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技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长、广度与深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共建方式(如图1 所示),线下根据体质健康评估和运动能力测评,建立个人电子档案,线上推送智能化个性运动处方,学生线下佩戴运动手环,精准执行运动处方(有氧训练、抗组力量训练、各种功能性训练等),线上跟踪运动监控管理平台反馈、分析数据,指导教师根据反馈结果,集中进行线下每周1~2次的运动干预辅导,其余时间学生按照运动处方的周目标自觉完成。
图1 “线上线下共建”精准运动健康管理模式
2.4 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大数据分析,经“学生+教师”“学生+同伴+教师”等多元主体,以教学环节为主线,构建学生健康促进一体化精准评估体系。考核内容设计既要考虑学生专项技能掌握情况,又要兼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表现,在评价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状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提高对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表现评价的权重,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评价应重点对运动专项、身体素质、体育理论、课堂出勤、课外锻炼5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精准评估(如表1所示)。其中,运动专项能力和身体素质表现是中心目标,占70%权重。
表1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精准评价结构体系
3 结语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一体化精准教学模式,基于交互式教学支持体系,实现了线上和线下、课内和课外、虚拟和现实的教学环境的转变,突破了由单一课堂授课转变为集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等为一体的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全过程。这不仅契合新时期体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也为满足个性化、精准化、灵活化的体育锻炼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
该文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目标,将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路径、教学评价等相融合,形成高校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参与新生态,为精准干预及有效提升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路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