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人的语结思维研究
2023-03-10李杨
李 杨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广播电视台)
播音的实质是一种创作,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既有播音主体的主观创造,又必须结合播音主题,是理解和创造的有机结合。语结思维是在具体言语交流的语境下,利用语结“节点”的生长、扩展能力,深化语结之间的立体交叉与有机连接,对语言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塑造,对信息进行分解、融合、延伸及扩展等动态化结构和功能的重构。将语结思维应用于播音主持人播音创作中,是语言学和播音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呈现,为播音主持人更好地了解和消化播音稿件、回溯播音语言生成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1 语结和语结思维的内涵概述
1.1 语结的内涵
语结是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词语,是最基本、最原始的话语表达形式,是具有一定逻辑意义的主谓结构的句子、短语或词组等。因此,也可以称语结为在语言表达层面上最基础的、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即语结是一种复合体系话语的基本构成[1]。语结是语言符号的构成部分,可以在特殊的语境下被扩充成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特殊信息代码,将其映射到人的思维层面就是一个“信息单位”,用于生动形象地反映人的大脑中立体化的思维信息,是个体构建话语架构时人的思维概念和心理活动的全息整合体[2]。
语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语结作为内部语言其发音器官具有隐蔽性;第二,语结作为语言特殊的“信息代码”,其话语形态具有凝练性,是具有高度概括作用的语言符号;第三,语结的特殊语言形态决定了它在语言功能上的述谓性,通过触发关键性的“节点”就会形成相对完整的语言表述意义;第四,语结具有全息性,呈现了处于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由部分到整体、由潜在到显现的变化过程,语结的结构是非线性的彼此交织、相互纵横的多维结构,在子语结、环绕语结的相互作用下,构成一个个核心语结,从而构建成系统化的语结网络,形成完整的语篇结构;第五,语结具有快速联结的特性,语结是人类大脑“跨越式”思维、瞬时识别能力的表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经过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要素”的激活,便可以快速触发语结间的联结,进而快速形成完整的语篇结构。
1.2 语结思维的释义
语结思维是言语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语结作为内部语言,其言语生成过程符合“动机、图式、延伸、外化”的言语生成规律[3]。动机是语言生成和发出的根本,在言语生成时,图式的本质就是大脑利用语结进行信息编码的过程;延伸则是语结在遵循语法规则的基础上经过扩展的过程;外化则是语结以文字或语音为载体进行呈现的过程。在言语生成的过程中,由语结构成的图式是由动机向扩展性自然语言过渡的一个重要步骤,语结类似于地球经纬度的交汇之处,由一个个交汇的“节点”衍生成语言的立体化思维图式。语结思维从言语生成和发出的目的(动机)出发,动机衍生出了“核心语结”,而“核心语结”又会分裂成无数个彼此交叉、相互联结的“环绕语结”,“环绕语结”会再次细分成“子语结”,从而生成可被理解并最终外化的具有线性和继发性的延展性话语[4]。语结思维是个体理解和表达话语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方式,有些人会有意识地运用语结思维进行语言表述的思考和组织,然而有些人有意识地运用语结思维的效果则不明显,但在语言表述的过程中,也会存在潜意识的语结思维运用。当然,从不同的语结思维的角度出发,其对话语的表述和理解也会存在差异,不同层面的语结思维的个体所扩展出的语结的质量、水平也各有不同。
2 播音主持人语结思维的实践应用
2.1 语结思维在有稿播音中的应用
有稿播音,即由具体稿件支撑的播音,如新闻播音、节目旁白等都属于有稿播音。播音主持人接收稿件后,需要借助自身的传媒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回溯语言产生的过程,从“外化”到“延伸”再到“图式”,最后返回到言语生成的“动机”,对文字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在回溯语言产生的过程中揭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核心语结。以散文《麻雀》作为稿件依据,分析有稿播音中语结思维的应用,其文本语言生成的动机是“歌颂母爱”,同时也是文本的核心语结。通过不同层次的关键词“我和猎狗(开端)”“小麻雀(发展)”“老麻雀(高潮)”“母爱的震撼(评论)”“猎狗和我(结局)”形成语结思维图式(见图1),共同构成“麻雀救子”故事完整的语篇结构,精准地再现了具体的语言生成情境。
图1 《麻雀》语结思维图式
播音主持人应将立体化的语结思维融入播音创作中,使语结指向动机,用语气、语脉连接文本信息,而非为情景重现而情景重现,应充分发挥文本语句在营造情境、渲染情感方面的作用,在以图式化的语结结构重现场景的同时,要把握好播音的情感分寸。
2.2 语结思维在无稿播音中的应用
无稿播音,指的是播音主持人根据预先节目设计的框架,在节目现场即兴口语表达,并能随机应变地进行节目制作的播音创作形式。与严谨的有稿播音形式不同,无稿播音更加生动灵活,具有充分的交互性,有播音主持人较强的个性化创作风格。下面以某一届“金鹰电视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主持人的开场白为例,分析播音主持人在无稿播音中语结思维的应用。在节目“我与电视”的大的主题背景下,撒贝宁以“做好传递者”作为核心语结,从自我介绍“各位好,欢迎收看《今日说法》,我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开讲啦》两个节目的主持人撒贝宁”提取关键词“今日说法”和“开讲啦”,随即介绍自己的主持经历“我是从1999年1月2号《今日说法》开播到现在,参与电视节目的工作,15年了,提取关键词“从业十五年的收获”,最后以“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做好一个桥梁,做好一个传递者,把更多的人生故事和大家分享”作为结束,再次点明核心语结“做好传递者”。何炅以“陪伴观众”作为核心语结,讲述“我与电视”的故事。以“我是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快乐家族’的何炅”作简单介绍,随即讲明主持经历“我和《快乐大本营》一起每个周末的时候陪伴大家已经十几个年头”,最后表达愿景“只要观众愿意,我要一辈子陪你过周末”。华少同样秉承着与上两位一致的开场结构,先是以“中国好声音”为关键词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再是通过讲述自己的从业经历,提取“伟大的力量”“梦想”“走向了人生的高台”等关键词,深化了“梦想成真”的核心语结。汪涵则以“天天向上”作为核心语结,通过数字“40岁”“1994年”“20年”来讲述自己与电视的故事,在讲述“奉献与所得”的同时,表达“天天向上”的愿景。
在媒体转型的背景下,播音创作工作有稿和无稿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语结思维为播音主持人提供了新的“语言外化”路径,使不同的播音语言样态具有丰富的内在语和对象感,丰富播音创作的内容和展现形式。
3 语结思维对播音主持人专业塑造的创新路径
3.1 结合播音语言的“质”与“形”
播音主持人作为播音语言传播的主体,在播音创作过程中运用语结思维有助于唤醒播音语言文字的活力,将语言含义、自身对语言的见解态度融入话语传播形式中,使得大众获得深层次的情感领悟,调动自身情思,构建自身情感与语言环境的联结,激活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形成语言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更直接、更全面、更具感染力的始终处于进行时态的感知交流[5]。
在语结思维的作用下,播音主持人通过蕴含深层次联结的“关键点”“关节点”,揭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得不同语言结构层次,尤其是那些需要清晰却难以连贯的语句段落、层次之处,或是那些需要与观众沟通、引起他们注意和回味思考的地方,通过并列、因果、转折、分合、递进、假设等逻辑的衔接构建成有机的整体,明确语句之间形成承续关系,提升语言表现力的“质”。同时,播音主持人还可以通过语结思维挖掘传播的要义,转变播音“就稿论稿”倾向,做到从稿件出发又不囿于稿件,做到理解和表达的结合,将单篇、个体的播音稿件经过语结思维的分析、表达、融合、再现,整合成系统化的语言传播形态。这个过程包括了播音主持人对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的梳理与聚焦,使得其播音行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向受众传递信息。而播音语言“质”的提升需要靠“形”来体现,二者的结合才是提升播音主持人创作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同节目、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播音节目具有不同的语言形态,播音主持人不仅需要掌握语气、节奏等有声语言训练的基础技能,还要善于运用语结思维,使语言的“形”承载并贯穿着特定的语言内容、语言目标和思想感情,深化语言表达的深层创造,实现从句、段、篇到整个节目的系统整合,使语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活”起来,使语言更具活力。
3.2 深化播音语言样态由“播”向“说”的转变
“播”新闻的语言形态容易给受众造成一种僵化的播音主持主观印象,“说”新闻是“播”新闻的语言样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播音主持人生活化、口语化的“说”的播音方式,更加契合当下媒体融合传播的行业业态。语结思维的运用,有助于播音主持人发挥“说”新闻的优势,丰富播音语言内容,增加节目容量,实现单向的灌输传播转变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沟通,缩短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以富有情感色彩的播音语言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既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效果,又展现新闻内容本身的温度,传递新闻情感。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播音主持人话语样态的互动性特征,启发受众互动,形成传播信息的互动、分享和传播,创造良好的传播听感与传播环境,扩大播音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播音的传播价值。如音频新闻栏目《嗨,七点出发!》,就蕴含着一定的语结思维,该节目共有七个版块,不同的版块具有不同的风格,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连接。其中,《每日一习话》版块就通过明确的言语动机,发挥图示的作用,运用扩展性言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过的古语和典故,并用新闻语言思维将其外化成为具体的有声语言或文字表达,在提升新闻时效性的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节目的整体语言风格呈现明快、诙谐的播报语言样态,贴近生活、注重沟通,并有播音主持人鲜明的播音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如巧妙运用大量诙谐幽默的“网言网语”和明快的播音语言节奏,以轻快、利落的播音语言简明扼要地向受众传递实时的新闻资讯,使得受众在接近生活的口语化播音环境中获取自身感兴趣的信息,提高新闻播报质量。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下,播音工作者应在播音创作中充分发挥语结思维的正向作用,促进“说新闻”和“播新闻”的共存和融合,在客观、准确地讲述故事的同时,以口语化的播音语言样态塑造入情入理的播音主持形象。
3.3 培养播音主持人播音创作的主体意识
语结思维是丰富播音主持人新闻意识和新闻思维方式的有效举措,通过激发和培养播音主持人播音创作的主体意识,使其在播音创作中形成独特的“活着的灵魂”,提升其播音主持专业能力[6]。
随着媒体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逐渐形成多位一体的播音工作模式,播音主持人不能只是单一地按稿念字或主持节目,还需要参与节目的创作。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够对不同的事件从不同的传播视角进行解读,提升自身在节目中的价值创造能力。语结思维是播音主持人思想活跃、主动作为的动力之一,可以刺激主持人思维扩展,通过“浓缩的”“关键性”的语言,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的关键点,展开合理的联想,将零散化的部分信息扩展为系统化的完整信息内容。语结思维是播音主持人发散思维、统摄思维、辩证思维等主体意识的有机呈现。首先,通过语结思维激发播音创作主体的发散性思维,借助信息提取和联想发挥播音创作的创造性,使其在海量的信息资讯中找出关键点,并将其与其他资讯进行融合,使得不同层次的新闻资讯构成一个整体,再利用发散性思维,整合不同的新闻视角,丰富节目的传播内容。其次,通过语结思维培养播音创作主体的统摄思维。所谓的“统摄”,就是播音主持人整合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在传媒新生态的发展趋势下,优质的播音主持人必须要具备整合信息、归纳信息、提炼信息及有效输出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各种不同的信息之中找出规律,并形成自己的相对完整的播音思维系统。再次,通过语结思维激活播音创作主体的辩证思维。播音主持人在整合和提炼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辨别出信息所蕴含的价值,从而全面地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以一种智慧而又独特的角度来解读和阐释新闻事件。
4 结语
语结思维是将语言学理论和播音学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用来传达思维的特殊“信息码”,将其应用于播音主持工作实践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语结思维为介导,通过语言上的“节点”衍生出语言“图式”,促进语言的“延伸”和“外化”,使播音主持人的播音行为有形声、有感情、准确生动、言之有物,有助于推进播音主持人“言之有物”的话语表述,展现播音主持人语言蕴含的“灵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