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表征、挑战与实践路径
2023-03-09杨珊珊赵响
杨珊珊 赵响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新时期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提出,凸显了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举措,也给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挑战。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绿色健康产业,是体育业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成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消费业态。
在《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出台下,各地纷纷响应政策落实任务,使我国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迈进了新阶段。但由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其理论研究指导实践还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学者研究过多注重发展道路阻滞与困境,但基于十多年政策红利下引导发展,中国式进程的体育旅游业发展也取得一定成就来供以后继标榜借鉴,同时发展挑战仍然存在,实践路径仍需持续优化,因此,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路径等理论研究迫切需要明晰,以客观理论立场支撑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需要。因此,本文对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表征、挑战和实践需求进行深度分析,以期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1、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表征
中国体育旅游产业也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模式,总结当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表征特点,为各地体育旅游业高效发展提供方向。
1.1、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社会经营主体倍增
近几年,体育业和旅游业发展壮大带动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2019 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94 万亿元,比2015 年增加近1.2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四年内由0.8%提高到1.14%。2012-2019 年国内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由29.57 亿人次增加到50.01 亿人次,平均同比增长10.7%,国内旅游收入由2.59 亿元增加到2.78 亿元,同比增长最高达到26.5%。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两者的融合产业和互补产业,也在快速发展浪潮中飞速发展,2015 年以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40%,远远高于同期全球体育旅游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的15%。在全球范围内,体育旅游占旅游市场百分比世界平均水平为15%,我国仅约为5%,因此未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潜力之巨大。
在体育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中,社会经营主体也在不断扩增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企查查官网以企业名、经营范围和品牌产品搜索“体育旅游”截止到2023 年8 月共计683360 家企业,其中近五年内新成立公司为518485 家,占比75%,包含体育旅游公司、体育旅游协会、体育旅游发展中心等等,可见社会经营主体增长速度迅猛。体育旅游市场主体的增多,促进了整体市场环境的发展,同时为消费群体提供了更多选择途径。
1.2、数字经济进入体育旅游市场,助力创新体育旅游产业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为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2020 年9 月,在《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指出要鼓励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增多,推动体育旅游业现代化、科技化的改革方向。数字经济下的体育旅游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体育产品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优化、体育文化推广传播等各方面。2018 年,杭州率先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体育数据仓、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成为杭州数字体育转型工作的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方面,通过对数据平台的收集、分析,并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通过内部整合,实现高效精准的资源配置,企业实现从技术开发和消费末端消费数据的全程掌握,据此达到高效的服务质量。在体育产品提质增效上,场馆建设和门票系统通过体育+互联网,实现线上查询、预定、支付等全流程运动健身体验。此外,人脸识别系统、红外测温系统、5G 通讯直播等一系列科技辅助系统应运而生,提高场馆运营服务质量。体育旅游文化传播方面,5G 通讯直播、各种APP 赋能竞赛表演业不断成熟,推进了体育旅游数字化时代。
1.3、体育旅游市场供给多元化,持续缩小供需矛盾
随着近年来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需求的变化,新兴旅游产品崛起,丰富消费端的选择需求,持续缩小供需矛盾。以传统观赏型的旅游方式逐渐过渡到以体验型、参与型的体育旅游形式成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旅产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教育特征,以红色徒步为代表的红色体育旅游活动,成为消费者参与红色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另外以青少年体育运动为主的夏令营、研学等活动越来越丰富,带动了整个家庭在运动休闲方面的消费。冰雪旅游是继2022 年冬奥会等大型赛事影响下,也成为体育旅游的亮点,并在全国掀起了冰雪体育旅游的热潮。体育特色小镇和主体公园,利用体育赛事来吸引消费者也是成功经验之一,成为重要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和体育旅游产业聚集地。另外体育旅游展会的热度逐年升高、参展单位和机构的数量及参观人数逐年增多,使体育旅游展会成为发展体育旅游业文化、产品服务等重要途径之一。这些不同形式的体育旅游市场供给正在不断增多,以多元化的市场特色来满足多样的消费群体,带动体育旅游产业多样化发展。
1.4、体育旅游市场特色化、精品化,引领体育旅游市场
市场的特色、精品化成为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式之一,它肩负着为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实践探索与发展创新、积累经验的重要责任。从2014 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开始着手推动体育旅游特色精品化发展。2016 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全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工作。2019 年,在《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项目,发展一批具有示范引领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从拟认定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等47 家单位为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以及海南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建立,这一系列举措使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特色化和精品化从理论指导到实践输出,正在以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从无到有,未来以点带面的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特色精品的示范标榜作用,为各地区体育旅游特色精品化发展提供借鉴。
1.5、体育旅游综合体逐渐聚集化,形成体育旅游产业一体化
2018 年,在《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将城市的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美丽乡村、休闲小镇等城市和农村空间载体打造成体育旅游综合体,盘活了体育场馆资源、体育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扩大了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成为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体育旅游综合体是从供给端出发,以体育+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模式,聚集健身、赛事、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种体育休闲业态,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其中以江苏、广西、湖北3 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体育旅游综合体建设工作,截至2020 年11 月,体育总局公示49 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丰富了体育旅游综合体的实践探索。工商业设施改造类综合体,如北京道境运动中心;景区改造类综合体,如贵州六盘水梅花山国际滑雪场综合体,都市场馆类综合体,如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各种体育综合体不断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实现了产业规模化,促使经济集聚带动了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实现体育旅游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2、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
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机遇和风险并存,清晰认识发展中的困境因素,对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2.1、我国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的普众化仍处于发展阶段
体育旅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融合产业,虽然市场发展迅速,但作为一个文化娱乐属性的业态,市场消费需求对体育旅游市场前景的发展影响巨大。(1)体育旅游市场的普及度和认知度有待提高。根据某旅游APP 进行线上用户调查,仅有8.4%的受访者实际参与过体育旅游,有46.8%的受访者未听说过体育旅游相关产业,超过30%的受访者对体育旅游产品服务范畴不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旅游市场的普及度和认知度不高;(2)精准把控体育消费端需持续加强。科技支撑在体育场馆建造、预约、使用等方面凸显出来,但如何能根据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技术精准定位,根据消费需求优化产品服务,推送目标消费群体,需要以数字经济背景下进行持续的推进与完善。
2.2、我国体育旅游业自身发展基础薄弱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其自身发展基础薄弱成为影响了市场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因素。(1)市场主体基础和动力不足。在政府主导下,虽然扶持特色体育旅游企业、专业体育旅游经营机构已成发展趋势,但市场主体发展晚、底子薄、普遍专业化程度不高,另外市场主体发展依赖资源开发和自发成长的模式,造成产品同质、影响力小等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路径;(2)体育与旅游业之间业态融合度不够,产品创新度存在挑战。体育引流作用不充分,常规旅游产品仍处于主体地位,产业融合深度不够,造成资源利用低,低端组合、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满足不了消费需求的可持续发展;(3)缺乏跨界整合人才与资源互享整合的机构。在体育旅游这种新型业态出现后,人才缺口显著,2020 年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着200 万专业人才缺口,相关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均的问题突出。
2.3、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环境处于调整期
体育旅游市场由原来传统旅游业或体育产业单项产业逐渐融合,处于市场发展调整期。(1)体育旅游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外部新型旅游业态的不断兴起,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夏冬令营等成为体育旅游市场外部激烈的竞争者。内部市场由于体育旅游产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都不高,技术门槛较低,体育旅游企业近几年数量迅速膨胀,企业的开发、经营、管理处于探索期,造成体育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无法保证;(2)我国体育旅游资源配置地区差异大,跨地区流动不足。由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一,优质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比赛、示范基地等特色被先行开发出来,科技、特色资源等等融入优质体育旅游服务项目。但经济发展较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配套基础设施等等建设不足;(3)因地制宜落实体育旅游政策成为挑战。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相关文件鼓励各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等休闲健身体育产业,但各地在执行国家政策时对地区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协作的统筹规划,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地体育旅游资源,盘活市场成为挑战。
3、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结合体育旅游发展的消费端、供给端、市场的现实挑战,以政府主导、人才激励、市场规范、高效供给为脉络梳理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3.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逐步落实政策体系
在国家宏观层面对体育旅游发展政策指导下,各地区的发展应逐步落实政策体系,以政策引领行动推动高质量实际发展。(1)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等战略背景下,鼓励支持各地政府和社会主体宣传推广体育旅游文化及活动,发展体育旅游消费人口基数,增加消费需求,使体育旅游产业普众化;(2)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地区体育旅游特色。为了推进国家政策实行,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助力体育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各地在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政策指导作用,做强体育旅游产业优势、做精体育旅游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3)做好自上而下的统筹协调,加强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对各地各级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做好省市县统筹协调,加强整体规划布防,保障体系包括体育旅游发展的资金、用地、税收、法律法规等体系的出台,使市场有序运行,为体育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3.2、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起步,提升体育旅游市场创新动力
随着2018 年,体育旅游专业作为国家特色专业首次出现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已逐步开始。(1)体育旅游专业由高等体育院校培养逐步扩展到各类高等学校。目前体育旅游专业设置大多数为高等体育院校,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增强,就业市场的广泛需求,其专业的设置会由高等体育院校逐渐向各类高等教育学校扩展;(2)体育旅游人才的专业性。根据体育旅游人才划分的依据,划分了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人才五类。体育旅游市场多样性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特点,高等院校进行培养体育旅游人才时,也要注重人才专业性的特点;(3)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实训有机连接。加强体育旅游企业与体育旅游类院校合作建立体育旅游实习实训基地,做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转换,形成院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地方助推高校发展的“双赢”格局。
3.3、规范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引导市场科学有序发展
面对体育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在科学有序的环境中发展成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1)以全产业链模式探索商业运营渠道。运用全产业链的思维模式对体育旅游上下游产业链的运营渠道梳理分析,寻求贯通不同业态的方式方法,探索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渠道,完善体育旅游产业链体系;(2)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满足人民体育旅游需求和市场持续发展为宗旨,进行体育旅游链中的创新发展,整合企业效益,开发产品,提升市场主体的竞争力;(3)拓宽体育旅游相关主体建设。体育旅游市场主体除了快速增加的企业等经营机构外,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也需要不断充实,如社区的体育文化服务、体育指导站点等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4)体育旅游主体的抗风险能力。疫情期间使体育旅游大中小企业运营出现危机,因此推进体育旅游市场主体连锁、联合和集团化经营,实现体育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成为体育旅游市场抗风险能力的需求。
3.4、体育旅游市场产品供给多元化,注重服务提质增效
消费需求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产品供给需要不断改进满足可持续、绿色、健康的发展未来。(1)提升体育旅游业的现代化水平。支持“体育+数字经济”多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开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现代化技术支撑的体育旅游服务项目,提升服务体验,促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2)体育旅游产品供给多元化,注重优质服务体验。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同时注重服务过程中优质体验感,推进业态可持续发展进程;(3)完善体育旅游公共设施,全民健身背景下催生了大众对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旺盛需求。包括省市级的体育中心、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体育公园等相关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4)提升体育旅游制造业水平。在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国产品牌有着强劲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新型体育旅游冰雪运动产业的用品中,我国滑雪单双板的前十大品牌来自国外,自主研发力度与专利认证的技术缺失。因此,加快新型运动制造业的自主研究力度和水平亟待解决。
4、结语
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体育旅游业应结合自身产业因素进行实践探索,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当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表征是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同时也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以挑战为改革契机,寻求高效发展路径,稳步推进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