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要点的探讨
2023-03-09靳明洋
靳明洋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市政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人们交通出行、优化城市布局、物流运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而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首要环节就是要进行规划设计,这也是市政道路后续施工建设、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要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情况,以及人们对于交通出行的需求,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合理地进行市政道路工程以及路线的规划设计,为城市整体的结构布局增色添彩,满足人们出行需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当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来看,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根源在于没有把握好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要点,文章就这些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1 市政道路规划与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市政道路结构不合理
现状市政道路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短距离出行的市政道路网络结构分布比例不合理,主要表现就是主干路与次干路、支路的比例不合理。当前许多城市的市政道路中,主干路的比例明显偏高,但是却忽略了次干路、支路的规划建设密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城市内人们的短距离出行对于主干路的依赖性较高,使主干路的交通负荷非常大,也就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而一旦出现了交通事故,则会加剧交通拥堵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第二,道路宽度设计不合理,由于城市中心地区用地过于密集,导致该区域内的主干道道路狭窄,但是车辆、行人又相对集中,带来交通拥堵甚至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第三,市政道路的等级结构不合理,对于不同出行距离的道路并没有做到合理的分级,导致道路的实际功能无法有效划分,也不利于车流、人流的分流,造成某一区域的道路过度拥挤。
1.2 路口设计问题
有些城市在进行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尤其是交叉路口处的设计时,往往缺乏对实际情况如人流量、车流量、路口的整体布局、面积等的综合考量,而套用统一的模式,没有在交叉路口的红线、车道数等进行灵活的变动,而是与行驶路段上的完全一致,这就容易导致车辆在路口处大量堆积等待,造成拥堵。另外,当前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种类逐渐增多,有些路段尤其是居民区或学校路段,行人也较多,而在路口处并没有合理的设置非机动车道与行人通道,导致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进一步加剧了路口处车辆拥堵的问题,也造成了道路资源的严重浪费。再者,当城市建设地块的开发早于道路建设时,建设用地范围确定后,交叉口拓宽渠化车道用地条件将受到限制,导致主要道路相交路口在后期建设时无法通过渠化车道来增加路口通行能力,易于产生交通拥堵问题,并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1.3 市政道路纵断面、横断面设计问题
市政道路在进行路线规划设计时,纵、横断面的设计也是一项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其对于提升道路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道路的排水能力,但是当前的城市道路在纵、横断面的设计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在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上,偏重于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往往过宽,而有些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则十分狭窄;再加上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时常会被临时停放的车辆占据,更加加剧了非机动车与行人正常通行的困难。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车辆行驶中,非机动车与行人会挤占机动车道,不仅会引发交通拥堵,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在道路纵断面的设计规划上,许多老城区的道路交叉口处纵断面存在着凸起的问题;在高差较大的区域,尤其是山岭丘陵区,规划竖向高程往往忽略了路口最大纵坡要求,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要求。
2 市政道路规划和路线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2.1 规划设计原则
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的规划与路线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的原则进行,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第一,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在城市市政道路中,机动车所需要的面积较大,而非机动车、行人所需的面积则相对较少,因此在进行道路资源的分配时,要以机动车道为主,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为辅。但是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城市、道路的不同作用、等级等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分配路权,保证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与此同时,在进行道路资源的分配时,还必须考虑道特殊人群的权利,例如盲人。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必须要预留足够的空间设计盲道,保证盲人的通行需求。另外,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还必须考虑到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在不影响交通出行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公共绿化空间。第二,合理用地。城市内的土地资源紧张,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时,不能为了扩展城市交通网络而盲目扩大市政道路用地,而是需要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城市的功能分区、其他建设需求等情况,合理划分道路用地,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交通模式设计,来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第三,合理分配道路空间。市政道路除了承担交通出行的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景观功能、管线载体等功能,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时,必须要合理利用有限的道路空间,确保将这些功能有效发挥。第四,综合考虑城市整体的风格、风貌。例如,有些城市的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太宽的道路设计在实际施工时存在较大的难度;有的城市则本身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也要对此合理利用,避免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原有风貌特点,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来实现道路空间的合理利用,争取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
2.2 规划设计思路
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规划设计时,要按照以下思路来指导整个设计环节。第一,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不能简单盲目的以拓宽道路来解决,而是需要对市政道路进行合理规划,使其能够疏通更多的车流量,调节人流、机动车流与非机动车流之间的关系;另外还需要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络,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等,以此来分散道路压力。第二,合理利用线形设计。线形设计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时,要合理进行道路线形的设计,与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有效融合,同时根据线路走向,合理设计半径较大的圆弧曲线以及适当的转折等,能够有效缓解人们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觉疲劳,相对于长直线来说,更加合理,也更有助于保障道路行车的安全。
3 市政道路规划和道路设计要点
3.1 市政道路结构优化要点
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规划以及路线设计时,必须要结合城市未来的整体规划、人口规模、交通出行需求、城市内用地情况等,合理设计道路的整体结构。具体来说,要根据需求来调整城市市政道路的等级结构,实现不同距离运输车量的分流;同时要提高城市道路支线的密度和分布比例,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覆盖面积以及人均道路面积,将主干道的车流合理分流至支线,减少主线拥堵的现象。
3.2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当前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形式多样,需要结合具体的道路功能、位置、占地面积等,来合理选择,满足人们的出行、运输等需求。对此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一幅路形式。一幅路即只有一条车行道,所有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该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该种形式的横断面设计主要适用于车流量较小的路段,或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高峰时段会错开的路段。另外还可以用于潮汐车道或者单向行驶的车道。这种形式的横断面设计优势在于设计简便,但是可容纳的车流量较少,因此不适用于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或者次干道。第二,两幅路形式。两幅路即在一条车行道中间设置分隔带,将其分为两条车道,由不同向的车辆分向行驶。该种形式的道路虽然将不同向的车辆分流,但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未分车道行驶,因此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故该种形式的道路主要适用于机动车车流量较大但是非机动车流量较小的次干道。第三,三幅路形式。三幅路即使用两条分隔带,将一条行车道分割成三部分,中间是机动车行车道,而两侧由非机动车行驶,主要适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与次干道。第四,四幅路形式。四幅路是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将中间的机动车行车道再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道,适用于红线宽度较大且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
3.3 市政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点
市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对于道路的功能发挥、行车的舒适安全以及景观功能的实现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当按照国家相关的道路设计规范来进行,确保其满足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各项指标。市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主要就是道路中心线的标高、曲线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道路的等级、道路沿线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地下管线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道路的纵断面实质上就是一条随道路起伏的空间线,因此其设计的要点在于把握好这条空间线的大小、长度、坡度等参数,使其与道路沿线的环境、地形条件等相适应,并且能够根据汽车的行驶动力特点来合理地确定参数,保证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纵断面的设计时,通常情况下不会使用坡长及坡度的极限值,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以使设计的方案实际可行,例如,在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极限值,包括为了争取高度、缩短路线长度或者避开条件复杂的地段等情况。另外,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也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如,在平原地区,道路纵断面的纵坡应当保持平缓,并且需要满足最小填土高度、最小坡度的要求;在丘陵地区,则应当尽量地避免因地形带来的过大起伏,通过合理设计使纵坡保持顺畅,避免坡度的突然变化。
3.4 道路宽度设计要点
道路宽度是指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等的宽度范围以及道路总的用地范围,也成为红线宽度。而确定道路设计宽度的标准应当为:根据城市未来人口、车辆增长的趋势,保证道路在设计年限内,能够满足车辆顺利、安全通行的需求,在车辆通行的高峰期内也不致于发生严重的交通堵塞。对于道路横断面组成的各部分宽度设计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1)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根据车辆的宽度以及行驶的特点需求来看,每一条机动车道的宽度应当控制在3.5 m左右为宜,具体的机动车道数量,则需要根据道路的等级、车流量等来合理地确定。一般情况下,大中型城市的主干道数量通常设置为双向六车道,而次干道通常设置为双向四车道;对于小城市来说,在进行车道数量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城市未来扩大发展的趋势,适当的多设计车道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主干道一般适宜设置为双向六车道,次干道设置为双向四车道。
(2)非机动车道宽度设计。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在进行设计时,则需要考虑不同种类的非机动车的总宽度,包括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等,同时还要考虑到非机动车并行、超车的安全距离以及需求,因此非机动车道的宽度适宜设置在3.5 m左右。
(3)人行道宽度设计。人行道的宽度设计,则需要考虑到不同地点的人流量,以及行道树的种植、电线杆树立等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下管线埋设所占用的宽度等各种因素。有条件时,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4 m。
3.5 市政道路的功能设计要点
在进行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时,要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确保能够实现市政道路的各项功能,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性。为了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可以借助于各种安全设施来加以保障。例如,为了实现行人、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的安全性,可以在主干道上设置安全岛,也可以在主干道中央设置一定宽度的分隔带,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实现城市环境的美化。再如,在学校、商业区周边,步行的人流量较多,为了避免受到机动车带来的安全威胁,可以单独设置行人专用的道路通道。
3.6 交叉路口设计要点
交叉路口是市政道路工程与路线规划设计的一项重点内容,其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对于保证道路通行的顺畅以及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交叉路口的车辆疏导能力以及通行安全问题也是交叉路口设计时应当考虑的要点。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各种交通标志以及标线、信号灯来进行车流量的调整;另一方面,合理的设计渠化车道,来实现不同时段车流量的调节,缓解交叉路口的堵塞现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的规划与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能够有效保障人们交通出行顺畅安全,同时具有优化城市布局、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对此,市政道路的主管部门以及城市规划部门应当结合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规划,按照市政道路规划的原则与思路,合理的开展市政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道路宽度设计、交叉路口设计,完善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