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华应用玄芦消腺汤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
2023-03-09刘洁宋桂华张题培任芳芳包贝贝
刘洁,宋桂华,张题培,任芳芳,包贝贝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腺样体是咽鼓管口内侧鼻咽上部淋巴上皮组织的集合[1]。腺样体在人体儿童时期趋于增大,通常在6或7岁时达到最大,然后在青春期退化[2]。因炎症刺激,腺样体可出现病理性增生,主要表现为睡眠打鼾,张口呼吸,腺样体面容,常伴扁桃体肿大,易并发中耳炎、鼻炎、气管炎等疾病,也可引起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及心理健康问题[3]。腺样体肥大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表明,儿童腺样体肥大患病率约为34.46%[4]。治疗上,西医常用鼻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选择性拮抗剂等药物保守治疗[5]。保守治疗欠佳后多采用手术治疗,目前腺样体肥大手术指征尚不明确,其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率较高,在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有效性尚未得到严格评估[6]。腺样体属于人体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切除后对患儿成长有一定影响[7]。疗效的不确定性、对手术以及鼻喷激素的顾虑,使得许多家长寻求中医治疗。
宋桂华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呼吸专业30余年,尤善应用古方化裁治疗儿童呼吸道相关疾病。宋桂华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经验丰富,认为此病外因责之于风热侵袭,热毒壅结,内因责之肺脾不足,运化失常,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分急性期和缓解期。宋桂华化裁古方,拟玄芦消腺汤辨证论治该病,治疗主次分明,化痰散瘀贯穿始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宋桂华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总结如下。
儿童腺样体肥大归属于中医“颃颡不开”“鼾眠”“痰核”“窠囊”等范畴[8-9]。腺样体生理解剖位置与古代文献中提及的“颃颡”相似,如《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杨上善注曰:“喉咙上孔名颃颡”[10]。张志聪在《灵枢集注》中亦载:“颃颡在会厌之上,上腭与鼻相通之窍也”。《灵枢·忧恚无言》将“颃颡”的功能描述为“分气之所泄也……颃颡不开,分气失也”。张仲景认为颃颡之窍不开,清气不行,浊液而聚[11]。腺样体肥大常表现为睡眠打鼾,《诸病源候论》载:“鼾眠者,眠里喉咽间有声也”,其责之咽喉气有不和,冲击而作声。《医学见能》认为,“鼾有声,喉中漉漉不利者”是痰气交阻所致。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提出:“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气的运行失常,气机紊乱影响津液输布和血液运行,津液输布失常则停聚成痰,血运不畅则形成瘀血,津血同源,两者相合而成痰瘀互结。清代喻嘉言认为脾胃运化失常,水液停聚生痰而致窠囊发生,所著《寓意草》道:“窠囊之痰……生长则易,剥落则难”。现代研究发现,腺样体肥大镜下形态与古文献中描述的“窠囊”一致[12-13]。有文献表明,“虚损-痰瘀”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腺样体肥大亦是如此[14-16]。
宋桂华认为,儿童腺样体肥大病因病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一方面,小儿发病容易,常感受风热外邪,致肺卫失调,而肺开窍于鼻,邪气循经上犯于鼻咽,热盛伤津,炼液成痰,气血郁结,热痰瘀胶结于咽喉,致腺样体肥大。《疡科心得集》有言:“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心络,结聚咽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有“热胜则肿”的说法。另一方面,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不足,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痰湿内生,上储于肺,阻遏气机,而肺朝百脉,主通调水道,气机不顺有碍气血津液运行,痰壅血瘀,日久化热,郁结于鼻咽部,致使腺样体肥大缠绵难愈。故腺样体肥大的病机在于感受外邪,热痰瘀交阻,肺脾不足,痰瘀贯穿始终,属本虚标实之证。
宋桂华根据儿童腺样体肥大病因病机特点,将此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临床易于把握。急性期患儿感受外邪,热郁血结痰阻,壅于咽喉,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加重,张口呼吸,咽红,舌红苔黄,脉数,或伴发热、扁桃体肿大、便秘等。慢性期患儿余邪留恋,热象消减,肺脾亏虚,痰瘀难祛,症见长期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面色萎黄,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弱或沉涩,或伴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欠佳,面容改变等。
1 玄芦消腺汤热证方肃清热痰瘀,祛其标
急性期应用玄芦消腺汤热证方,组成:玄参、芦根、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桔梗、炒牛蒡子、僵蚕、蝉蜕、姜黄、川芎、赤芍、生甘草。该方以银翘散、升降散、四妙勇安汤三方加减而成。银翘散本为温病大家吴鞠通所创,其在《温病条辨》有言:“太阴风温、温热……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7]。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为辛凉解表的代表方。本方去银翘散中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竹叶,减其解表之力,保留芦根、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生甘草,加桑叶、菊花重用清热解毒之效。升降散首载于清代医家杨璿的《伤寒瘟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味药组成,用于治疗湿热疫。杨璿认为,温病得之于天地杂气,杂气伏郁血分,皆为火毒,并提出“病在上焦,升而逐之,兼以解毒”[18]。腺样体肥大病位为上焦咽喉,取僵蚕、蝉蜕两味药物,其一以其质轻上浮之性,引清气上行,开达气机,其二僵蚕味辛能散、咸能软坚,《本草纲目》载:“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19]。两者相合,化痰散结,散风消肿,加之姜黄破血瘀气结,活血行气。小儿脾常不足,故去大黄以顾护脾胃,加川芎、赤芍增强其活血化瘀、凉血清热之效。方中亦寓有四妙勇安之意,四妙勇安汤见于清初陈士铎所著的《石室秘录》,由玄参、金银花、当归、生甘草而成,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20]。玄参泻火解毒、养阴散结,现代研究表明,玄参具有较强的抗炎消肿效果[21-22]。因方中姜黄、川芎、赤芍活血化瘀之力已足,故去当归。本方14味药以玄参、芦根为君,全方共奏清热化痰、祛瘀散结之功。
2 玄芦消腺汤调理方清余邪,补肺健脾治其本
慢性期应用玄芦消腺汤调理方,组成:玄参、芦根、太子参、茯苓、麸炒白术、赤芍、川芎、夏枯草、桔梗、生地黄、牡丹皮、泽泻、陈皮、甘草。较之“热证方”,本方大减清热解毒药味,仍以玄参、芦根为君,旨在清余邪之热。合入四君子汤,健脾补肺。四君子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益气健脾的代表方,其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可提高患儿免疫水平,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23]。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不宜大补,故改人参用太子参,太子参又称孩儿参,为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尤宜儿童使用[24]。川芎、赤芍、牡丹皮、生地黄、夏枯草凉血清热、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助君药清除余邪,其中赤芍、牡丹皮为温热病临床常用药对。桔梗、陈皮化痰、宣肺理气。泽泻泄热、化浊降脂,《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可“养五脏、益气力”。现代研究发现,泽泻有抗炎,抑制炎症细胞增生,抗菌降脂的作用[25]。本方清补相合,清散活血而不伤正,补益平和而不滋腻。
3 验案举例
患儿,男,3岁6个月,2021年7月5日初诊。主诉:睡眠时打鼾半年。患儿半年前出现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现象,且扁桃体经常化脓,曾于当地医院查鼻咽侧位片,示腺样体肥大,建议手术治疗,患儿家长拒绝,后间断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门诊就诊,复查鼻咽侧位片示:A/N约0.90,腺样体Ⅲ度肥大。症见: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刚入睡汗出多,易醒,无头晕、头痛等不适,纳欠佳,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数。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诊断为腺样体肥大,中医证属热痰瘀结,治以清热化痰、祛瘀散结,予玄芦消腺汤加减,处方如下:玄参9 g,芦根15 g,炒牛蒡子6 g,僵蚕10 g,夏枯草10 g,皂角刺15 g,醋鳖甲10 g,连翘15 g,金银花10 g,蒲公英10 g,炒莱菔子6 g,炒山楂10 g,当归10 g,生薏苡仁15 g,甘草6 g。14剂,每日1剂,浓煎服。
二诊:2021年7月28日,患儿睡眠打鼾较前稍有好转,睡时汗出减少,无头晕、头痛等不适,纳欠佳,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浮。查体:咽部略充血,扁桃体Ⅱ度肥大,心肺听诊无异常。上方去炒牛蒡子、僵蚕、蒲公英、炒山楂、当归,加丝瓜络10 g,桔梗 10 g,太子参10 g,赤芍10 g,川芎10 g,白芷15 g,昆布10 g,白术15 g,防风10 g,甘草3 g。14剂,每日1剂,浓煎服。
三诊:2021年8月20日,患儿上症继续好转,继予前方14剂,每日1剂,浓煎服。
四诊:2021年9月11日,患儿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睡时仍有少量汗出,纳稍差,挑食,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浮。查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Ⅱ度肺大,心肺听诊无异常。上方去昆布、防风,加醋莪术9 g,炒山楂10g。14剂,每日1剂,浓煎服。
五诊:2021年10月15日,患儿现睡时稍有打鼾、张口呼吸,较之前明显减轻,睡前少量汗出,纳差,挑食,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沉缓。查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Ⅰ度大,心肺听诊无异常。予玄芦消腺汤加减,处方如下:芦根15 g,太子参10 g,麸炒白术10 g,茯苓15 g,煅牡蛎15 g,麸炒芡实10 g,白芷15 g,炒莱菔子6 g,炒神曲10 g,炒白扁豆10 g,陈皮10 g,防风10 g,甘草6 g。14剂,每日1剂,浓煎服。
按语:患儿初诊时,腺样体肥大兼有外感之象,治当清热化痰、祛瘀散结,故用玄芦消腺汤加减,方中玄参、芦根、炒牛蒡子、僵蚕、夏枯草、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祛风热之邪,解毒散结;皂角刺消肿托毒,《本草汇言》曰:“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当归、醋鳖甲活血软坚散结;炒莱菔子、炒山楂、生薏苡仁健脾祛湿、开胃消食;甘草清热解毒兼以调和诸药。2诊之时,患儿已无外感之证,故去祛风清热之药;患儿易汗出,加太子参、防风、白术顾护正气,固表止汗。患儿症状较前稍改善,扁桃体肿大,加赤芍、川芎、白芷、昆布增强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效。3诊之时,患儿症状逐渐改善,故继予前方口服。4诊之时,患儿症状有明显好转,去昆布、防风,加醋莪术、炒山楂增加活血破积之效,尚可消食化积,缓解患儿纳差。5诊之时,患儿经过前4诊调理,热象已消,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尚有,扁桃体Ⅰ度肿大,故治以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患儿共就诊5次,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明显好转,服药期间未再有发热、扁桃体化脓等症状。电话回访,患儿诸症已消,家长较为满意,未再复诊。
4 结语
腺样体肥大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发病率高,可造成患儿面貌、学习、品行、情绪等多种身心问题,及早干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26]。宋桂华认为,此病与患儿反复感邪,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程多迁延日久。宋桂华在临床中博采众方,拟“玄芦消腺汤”分期论治该病,急性期用药重在肃清热毒之邪,祛其标;慢性期用药重在补益肺脾,护其本,全程兼顾化痰散瘀。此方在小儿急慢性乳娥的治疗中亦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