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病害及防控对策探究
2023-03-09魏华
魏 华
(郓城县武安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701)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玉米是十分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物之一。通常情况下,玉米对生长环境没有较高的要求,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种植。玉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独特的口味,能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市场需求量较大。现阶段,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对各种虫害的防控,对虫害带来的损失也更加了解,但严重忽视了对玉米病害的防治。玉米病害类型多种多样。玉米青枯病、玉米穗腐病、玉米瘤黑粉、玉米大斑病、玉米空秆病等,都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会给种植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玉米发生病害的原因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玉米种子的遗传类因素,比如品种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玉米种子活性不足、玉米种子发育不健全等。二是外部环境因素,比如土壤质量、肥料选择、水分含量、空气质量、光照条件等。种植人员需要采取合理的种植技术,结合不同病害的发生原因、类型、危害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
1 田间玉米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1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也被称为茎腐病或茎基腐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的玉米病害,在我国尤为严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玉米绝产,因此必须加以重视。这种病害是依靠土壤传播的真菌类病害,发病之后会快速导致玉米植株枯死。这种病害的发生通常和玉米生育期、种植密度、品种、积温、光照强度、降水量以及气候等因素有关。在多雨潮湿的天气下,青枯病发生概率更高。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病原菌的孢子快速萌发,从而侵染大部分玉米田地。
青枯病多发生在玉米的乳熟期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玉米叶片凸起的情况,并且叶片会表现出青色的枯萎状,类似于受到霜害。在根部、叶片以及茎部等位置,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浸状病斑且逐渐腐烂,而后叶片慢慢变黄,根部与茎部变为褐色。植株秸秆逐渐中空并陆续软化,植株会出现大面积倒伏。即使病情较轻时,也会导致玉米果穗下垂或者籽粒干瘪,从而影响玉米产量。
针对玉米青枯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技术。一是合理轮作。病症严重地块需要进行轮作,可以和大豆、花生以及棉花等轮作,尽可能减少重茬。二是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种植抗病类品种能够从根本上起到防治病害的效果。三是清理患病残体。在整地过程中,如果发现患病残体,需要及时清除。可以采取集中销毁的方式,并在秋季整地时进行深翻与冻晒,有效控制或减少病菌的产生。四是生长后期管理。在玉米生长后期做好培土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提高土壤透气性,提高玉米根系吸收性,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病菌滋生。五是种子处理。在播种之前,可以进行包衣处理。种衣剂当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与杀菌成分,能够有效促进玉米生长。六是药剂防治。可以采用浓度为5%的叶枯灵加入浓度为25%的瑞毒霉600 倍液,或者使用浓度为58%的瑞毒锰锌,预防玉米青枯病。发病之后,采用浓度为72%的链霉素或者浓度为30%的琥胶肥酸铜,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
1.2 玉米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发生区域很广,是一种由不同的病原菌所引发的病害,比如禾谷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以及青霉菌等。玉米穗腐病能够产生危害人类与家畜健康的有毒物质。玉米果穗与籽粒都能够出现不同程度的穗腐病。发病部位会逐渐变色,并陆续发生粉红色霉层。发病籽粒会出现明显的缺少光泽、空心或者干瘪等情况。这种病害通常以病菌在玉米种子或者病残体中越冬。病菌通过伤口产生危害,借助风雨等传播。在适宜的湿度与温度环境中有可能出现玉米穗腐病,特别是高温多雨天气发生概率大。在存储过程中水分较大、仓库内部温度较高,导致玉米腐烂,引发穗腐病。
针对这种病害进行防治,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方式。二是种子处理。在播种开始之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种衣剂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与杀菌成分,能够有效促进玉米生长。三是清理病残体。整地过程中及时清理发现的病残体,并集中销毁。秋季整地时可以适当深翻,从而减少病原菌。四是将玉米充分晒干之后再存储到仓库。五是适时播种。控制好种植密度,科学开展施肥工作,促进玉米早熟。六是在农事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玉米植株造成损伤,避免病菌感染。七是加强病害检疫,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八是设置无病留种田块,确保玉米种子质量。九是药剂防治。采用浓度为70%的敌克松、浓度为50%的福美双或者浓度为50%的退菌特等药剂进行防治,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2]。
1.3 玉米瘤黑粉
玉米瘤黑粉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原因较多。例如,种植人员在施肥过程中采用了较多的氮肥,在种植区域内长期且持续种植玉米,防治时没有采取有效方式从根源上铲除导致病菌再次滋生,都有可能导致玉米瘤黑粉的出现。
这种病害通常有着较为简单的防治方式。一是及时清理种植区域内的杂草,并针对种植区域开展轮作,能够大幅降低瘤黑粉发生的概率。二是科学拌种。采取科学的拌种工作能够对瘤黑粉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在拌种期间,种植人员可以采用浓度为50%的福美双药剂,按照种子质量的0.2%使用药剂进行拌种[3]。使用浓度为2%的戊唑醇粉剂兑水之后进行拌种,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4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病情严重时会对玉米叶梢和苞叶造成影响。受到大斑病感染的玉米,叶片中会发生明显的水渍状斑点,并呈现出不断扩散的趋势,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导致玉米直接枯死。玉米大斑病的发病主要是受气候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在环境温度为20 ℃且湿度相对较大时,玉米更容易出现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灰色小斑点。随着时间推移,病情逐渐加重。灰色小斑点顺着叶脉逐渐扩散,颜色逐渐转变为黄褐色,叶片边缘部位会出现黄褐色的大斑点。如果种植区域湿度较大,黄褐色大斑会逐渐转变为黑灰色的煤状物质,导致玉米叶枯萎,造成玉米减产10%左右。
针对玉米大斑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种植人员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坚持适时播种的基本原则。为玉米施加充足的底肥或者使用磷肥、钾肥一类的肥料,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是在大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已经被感染玉米叶并集中销毁,防止病叶上的病菌继续传播。选择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药物喷洒发病区域,连续喷药2~3 次即可痊愈。秋收后,采取深耕等方式,清除土壤中存在病菌,避免大斑病继续传播。三是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工作。施加有机肥料或者氮、磷、钾等肥料,保证玉米种植密度的合理性,使玉米种植区域透光性较好,从而保证玉米品种的抗病害能力,延缓病菌的传播速度。四是药剂防治。在治疗期间,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粉剂500 倍液,按照7 d 喷药1 次的频率,连续进行2~3 次喷药即可。如果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发现大斑病,种植人员需要及时开展防治工作,避免病原体大规模扩散导致其他作物感染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4]。
1.5 玉米空秆病
玉米空秆病指的是植株出现果穗无籽粒或者没有果穗的情况。玉米空秆率通常在5%~10%,严重时能够达到15%以上,是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在苗期内,空秆玉米植株的基部呈现圆形,叶片明显发紫,顶端部位出现浓绿发紫情况,叶脉相间隔且带有白色的透明斑点或者透明条痕;在玉米拔节期内,空秆玉米植株通常较为细弱矮小,叶片为淡绿色、狭窄修长,叶片与茎部之间的夹角较小。
针对玉米空秆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技术。一是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单位面积种植株数,提高玉米根系吸水能力,扩大玉米绿叶面积,合理运用光、热、气、肥、水等要素生产更多干物质。生产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种植方式选择不同的单位面积种植株数,确保个体发育,同时促进群体发展,减少空秆。二是合理水肥控制。拔节期到开花期是玉米果穗分化形成与授粉受精的重要时期,必须确保充足的水肥供应,促进果穗正常结果,可有效防治空秆。三是人工去雌。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采取去雄技术,可以有效削弱玉米顶端优势。通常每株玉米雄穗中有1 万~1.5 万个花药,每个花药中大约带有250 个花粉粒,每株玉米的雄蕊只需要1 000 粒花粉粒便能够满足需求。在雄蕊露尖之后,隔行或者隔株拔出雄蕊,只留1/2 的雄蕊,在授粉完成之后再将另外1/2 的雄蕊去除,降低玉米植株高度,改善透光性,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有效降低玉米空秆率[5]。
1.6 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发病概率较高。病毒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昆虫传播,防治存在一定的困难。玉米植株感染病毒病后,叶片上会出现绿色条纹和斑点。随着病情不断加重,病菌扩散到玉米整个叶片上,叶片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感染病毒病的玉米植株会出现停止生长的情况,造成玉米减产。
种植人员在玉米病毒病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避免地下害虫对玉米幼苗的侵蚀,并有效隔离病毒。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时间,提前进行玉米播种,尽量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可以有效避免蚜虫携带病毒进行传播。如果在玉米幼苗期发现植株感染病毒病,需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种植区域进行统一处理,彻底消除病菌。玉米栽培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杂草,科学开展施肥管理,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玉米进入孕穗期后,种植人员可以为玉米植株喷施壮穗灵,提高玉米植株生理机能,有利于增加玉米产量。病毒病防治难度较大,在病毒病发病高峰期,种植人员需要做好田间监测工作。在发病初期按照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避免病毒病大面积扩散。可以将杀虫剂和杀菌剂结合应用,如吡虫啉、扑虱灵、核苷溴吗啉胍等。
2 田间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2.1 科学选种
玉米选种是否合理以及选择的品种能否满足种植区域生长环境,将直接影响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我国具有较为广泛的玉米种植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最适合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大多经过长期改良,可以更好地适应所在区域的生长环境。在改良期间,农业人员也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融合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开展改良工作。
种植人员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确保所选玉米品种可以满足本地区的环境条件,且对本地区常见的玉米病害具有一定抵御能力。种植人员可以将本地区内的适宜品种当作首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气候、温度以及水文等条件,开发更多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吸纳其他种植人员的经验,通过经验交流与分享,选出最适合的玉米品种,从而降低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害发生概率,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
2.2 科学拌种
科学拌种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长势和品质。一般来说,种植人员应当根据具体种植时间开展拌种工作。玉米拌种的常见环节包括拌种溶液调配、种子浸泡、种子晾晒以及包衣处理等。拌种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各类病害的发生概率。通常在进行拌种处理之后,玉米出苗会十分整齐。
种植人员需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理的拌种溶液,常见溶液包括磷酸二氢钾、沼液等。在拌种之后,应当及时进行种子晾晒。在晾晒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严禁长时间将种子放置到高温环境暴晒,也不能长时间在阴雨天气下晾晒。这两种天气不仅会导致拌种效果降低,还可能对种子活性产生不良影响。
2.3 选择合理种植时间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间的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没有统一的种植时间。种植人员需要结合所在区域的温度、水文、降水等特点,选择最适宜的种植时间。这是确保玉米生长后期养分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在玉米种植区域内上层土壤温度达到10 ℃以上,便能够开始种植。种植时间的选择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结构。在沙性土壤当中种植需要适当提早种植时间,而在黏性土壤当中种植则需要适当晚播晚种。这主要是因为结构不同的土壤,透气性与透光度也不相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能够为玉米提供的光照与氧气也不同。还需要考虑土壤底层温度,如果土壤底层温度无法满足玉米种植之后的萌芽需求,会导致玉米出现发芽率降低等情况,不利于玉米增产、提质。
2.4 科学田间管理
在玉米种植期间,需要结合玉米品种和土壤肥力,对种植间距进行科学把控。如果种植密度不合理,会导致玉米产量受到不良影响,也会导致土地浪费。玉米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在雨季十分容易出现涝害。种植人员需要及时在田间挖掘合适的排水沟,确保雨季时可以及时排出田间过剩水分。不论采取机械种植还是人工种植,都有可能发生缺苗问题。如果缺苗问题不严重,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出现较大面积缺苗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补苗。如果田间杂草密度过大,会使土壤肥力严重降低,种植人员应在玉米生长初期便开展有效的除草作业。
3 结束语
在田间玉米种植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病害防治技术以及玉米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减轻各类病害带来的损失,从而让种植人员获取更大经济效益,激发他们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