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实操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以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为例

2023-03-09郭阳

南方论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务医疗保险学科

郭阳

(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12013)

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全面推进,推动新文科建设是顺应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1]。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从根本上重塑了学科建设、知识创造与教学体系协同发展的格局[2]。结合公共管理学科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政府和企业对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转变,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3],而这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全国“两江”医改试点为契机,1995年江苏大学率先创办了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在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方向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是一门涉及学科广泛、理论与实务融合的课程,综合了保险学、医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围绕保险核保和保险理赔的理论与实务展开,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利用多学科理论识别和解决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文科建设注重学科的交叉与协同发展[4],本文结合公共事业管理(尤其是医疗保险)的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实践,并总结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实践的新方向,以期为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一、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教学现状

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涵盖的学科基础知识非常广泛,除了保险学和医学基础知识外,法学、金融学、统计学、精算等学科知识均有所涉及,而这对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教师的专业领域和教学模式与方法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且更新缓慢。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保险专业教育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开设医疗保险、卫生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和医科大学广泛使用的教材为“医疗保险专业系列规划教材”,该系列教材是2013年为适应和满足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和高等医疗保险教育发展的需求而编撰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健康保险种类与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调整,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断完善,健康保险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等也发生变化,若沿用多年前的相关理论、方法、数据、案例、政策法规等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例如,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统一了重大疾病定义,参照旧版定义的保险产品逐步下架,产品的更替将会影响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实务的分析。

(二)学生缺乏学科基础知识储备。核保与理赔是健康保险经营的核心环节,对健康保险企业的风险管控、盈利多寡和企业信誉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核保与理赔的实务离不开保险学、医学、精算学、法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重要支撑。例如,医学基础部分涵盖了检验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等相关知识;精算基础部分包含了健康保险的精算思想、定价基础、责任准备金、赔付率与死差益等内容;法律基础部分包含了保险法、民法典中民事行为、监护、继承、代理等系列内容。无论是核保实务还是理赔实务,以及保险欺诈的防范等内容的教学都涉及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交叉,这需要学生具备多个学科基础知识的储备,无疑也增加了课程学习和理解的难度。

(三)教师专业领域呈现单一化特点。尽管课程只是专业选修课,但由于其涉及多学科理论的运用和专业实操性强的特点,且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事医疗保险、卫生经济与卫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专业要求所有同学选修。然而,公共管理系教师专业领域多以卫生管理、行政管理为主,难以对课程中临床医学、统计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讲解,更多停留在基本概念的介绍与简单的理论分析。教师专业领域的单一化限制了多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会贯通,健康保险理论和实务成为“两张皮”,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教学的效果与深度大打折扣。

(四)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传统课堂教学多以板书与PPT展示结合为主,课后习题为辅,固化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同时,课程中学科知识的交叉增加了其难度,教学方式固化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若课堂互动不足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针对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简单的课堂讲授难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核保实务与理赔实务的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学生不能通过参与实践获取亲身体验。

二、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一)教材推陈出新,加强案例库建设与更新。2021年结合健康保险业发展现状与需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架构,重新编写了既适合高校教学所需,又能满足保险企业、保险中介及相关监管人员需求的通俗化、实用化的教材。新教材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联,理论部分强调健康保险有别于其他人身保险的特性,注重核保与理赔原理、理论、原则背后的实践意义,着重诠释各种原理、原则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实践部分强调在实际应用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其包含的理论背景,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新教材结合具体章节内容选择经典案例并针对性地更新了案例库,大量的经典案例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而且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去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与政策法规等。

(二)合理安排前置课程,奠定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具有学科基础多、理论与实务融合紧密的特点,学科优化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开课时间,合理安排前置课程从而让学生具备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认知。目前,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教学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前置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健康保险学等必修课程,以及社会医疗保险认知实习、临床实习等实践课程,此外还开设了社会医学、健康保险法律制度、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等系列选修课程,涉及学科面广,兼顾理论与实践,为学生奠定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创新教学模块,打造多元化教师团队。当前,新文科建设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协同发展,而传统课堂教育“流水线”的形态,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现代教育的需求,以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为例,其涉及学科基础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不仅需要多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创新授课形式以强化理论与实务的关联也十分必要[5]。为此,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采用了模块化授课形式,依据课程内容划分为了保险核保与理赔理论模块、核保医学实务模块、保险理赔管理模块、保险法规与欺诈防范模块四大模块进行分类授课。当然,模块化的授课方式离不开对应专业背景的教师,因而逐步组建了具有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医学等专业的教师团队,其形成一方面是通过引进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医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强与医学、财经相关学科与专业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具有多元化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加强合作交流从而实现专业互补,是完成课程模块化教学的重要保障。

(四)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实务认知与实操能力。结合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来看,教学互动除了传统课堂提问与案例分析外,还采用了医学实习与实务相结合、课堂理赔演练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在核保实务教学中,介绍了人体的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运动、神经、泌尿、生殖八大系统中常见疾病,并结合临床实习实践讲解各类疾病的病因与临床症状,列举各类典型疾病、核保需搜集的资料、核保评估和指导原则,通过临床实践与核保实务相结合,让学生获取亲身体验从而提升对核保实务认知。在理赔实务教学中,结合具体疾病保险合同与保险事故,分组开展理赔演练,让学生自主进行保险责任认定、确定理赔调查、评判理赔欺诈及补偿原则等理赔实务,在演练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而锻炼学生保险理赔的实操能力。

三、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实践成效与反馈

(一)学生层面教学成效跟踪与反馈

通过多年学生的学情反馈对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改变:第一,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构建学科专业知识的架构,强化其对于不同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认知。第二,学生对于不同专业课程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提高,对相关知识点举一反三,运用不同理论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第三,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对课程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且表现出良好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间接成效体现在更多的学生选择了保险相关行业就业,且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普遍反映毕业生均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对健康保险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认识把握到位,面对保险岗位中的难题勤于思考、勇于挑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具备良好的保险实务相关的实操能力。

(二)教师层面教学反馈与调整的成效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结合了课程内容和学科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作为教师也受益匪浅。一方面在“因材施教”过程中构建和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实践、课堂案例演练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专业领域“有的放矢”强化了教师教学合作与专业互补,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课程不同内容的教学,有的放矢以发挥专业特长,强化了教师团队的教学合作和专业互补,有助于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四、结语

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课程是公共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学习保险实务的专业选修课程。针对现阶段课程教学中教材内容陈旧且更新缓慢、学生缺乏学科基础知识储备、教师专业领域呈现单一化、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问题,课程教学从教材推陈出新、合理安排前置课程、创新教学模块、加强课堂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利用多学科理论识别和解决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健康保险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为公共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持续推进,通过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需要高校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持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通学教学改革的提升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和授课模式的趣味性,点燃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与学的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需要高校教师基于具体课程不断的探索和改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猜你喜欢

实务医疗保险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超学科”来啦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