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2023-03-09杨慧方
杨慧方
(海南大学 海南海口 5702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共同富裕贯穿在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在党的百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主线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百年奋斗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总结。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征程中,深刻理解推进共同富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这一命题,就要把握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
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实践工作时始终围绕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来展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成立称为:“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当家作主,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为了解决土地问题而制定一系列契合实际的土地政策,使广大的农民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斗争中,有力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实施的土地政策也是当时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经济发展现状,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先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为了解决积贫积弱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一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废除了原来的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彻底根除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1953年,对于农业改造,中国共产党提出要:“让广大农民逐渐摆脱贫困的生活,过上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的生活。”[3]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共同富裕一词。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为了减少私有制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制约,党在开展工农联盟工作时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问题。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党着眼于当时国家发展的国内外现状,中国共产党应势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这给党带领广大人民追求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意识到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因此采取对内进行全面改革,对外逐步实行开放。他着眼当下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主张“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方式,从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对国有企业体制也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经济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发展,因而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胡锦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在人才培养上主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经济上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主张以人为本,完善社会民生保障体系,改革分配制度。这一系列政策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努力,也表明了共同富裕始终被党的作为党的初心使命。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面对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把握时势,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基础上,科学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争取共同富裕,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使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决议》更进一步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5]。彰显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也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是党一切工作的原则,党是带领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推进者,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推进共同富裕实践发展的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
百年大党初心不改,筚路蓝缕再创辉煌。“以百姓心为心”的中国共产党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巩固拓展精准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使其得到了创新、创造与发展,新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以新的内容,进而使其具有了中国特色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以国家独立与人民解放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以土地革命或改革的方式,使人人拥有土地。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这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定的政治保障。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进而提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6]。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不仅从生产关系调整角度促进了国计民生的恢复,而且也推进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而且为了缓解农民的贫困状况,我们党采取了“减租减息”“限租限田”等土地政策。这一系列举措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了第一步。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这一时期的共同富裕体现为“平均富裕”的思想倾向。党在经历一系列苦难后,痛定思痛,对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也作了明确的指示,党在七大“总纲”中指出:“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制度而奋斗”[7],立足本国具体实践,从曲折中总结在进行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不足。在这一时期,党为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以往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明确了土地归农民所有,这一实践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前通过土地改革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延续。紧接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阶级对立”性质转变为现实状况与生产目的的非对抗性矛盾,构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核和实质。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和“文化大革命”,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社会中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陷入了“普遍贫穷”的境地,因为他们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他们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单一生产关系的“平均富裕”,面对这一困境,中国共产党人在围绕着如何处理“强国”与“富民”关系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三大改造”的完成,为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这一时期注重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坚持“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思想逻辑。党为了带领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主张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的道路保证和坚实的物质保障。这一时期,我们党在对以往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得出以“先富带动后富”、始终坚持“共富”的共同富裕思想理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形势而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政治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大繁荣大发展,并且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中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8],坚持走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末,江泽民对“以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思想进一步发展,在做大“蛋糕”方面提出要权衡好“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在如何分配好“蛋糕”上,他提出要平衡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通过基本分配制度来增加居民收入。进入21世纪,胡锦涛为了给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强调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营造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他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首创精神,提高人民的参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感,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体验感,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新特征就是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我国的人民对物质、精神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也上了更高一层台阶。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性质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为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科学的探索,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0]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发展,还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之间的问题,在追求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1]。这一思想就明确了发展与可持续间的关系,也明确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三、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启示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时代新变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历代领导人不懈奋斗的目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行脱贫攻坚这一举措并全面获胜,还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2]。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对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刻总结,这对于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对于新时代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把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要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定党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上,就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以此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变质。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道路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一过程无一不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进入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党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原则,为带领全体人民推进共同富裕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中涌现出黄文秀等优秀脱贫攻坚干部,领导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民摆脱绝对贫困,这为追求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迎来了第二个百年发展新征程,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站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关头,对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对于我们党具有重大的意义。处在新一轮的发展阶段,我们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我们要用中国独有的方式去处理国家与国家间的问题,始终站在公平正义的一方。中国的现代化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3]。在新时代,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坚持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我们的坚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至上,党始终朝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14]。
坚持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中,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来指导我们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行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并深深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在取得全面胜利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深入了解民情,深刻分析当地致贫的因素而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措施,做到了精准脱贫。我们党在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伟绩,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实际对理论进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共同富裕理论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贫困基本上得到消除、物质上也能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改变,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的共同富裕要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和人民大众的全面进步,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完全不是同时富裕,绝非单一生产关系的“平均富裕”,更不是个体的富裕,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5]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的现实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取向,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立场。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努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稳固的经济基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铭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人民至上的原则。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党在带领人民继续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并力行人民至上原则,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继续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起着掌舵人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在中国广大人民的实践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现行的新理论和新举措都契合了中国共同富裕的实际,使共同富裕从美好理想变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