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切忌“翻烧饼”

2023-03-08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类研究型实验班

邬大光

年初,有关部门在布置高校招生工作时明确要求:“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文件发布后,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

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相对,指高校按照学科大类或专业合并进行招生,以增强招生的多元性和灵活性。实施这一招生改革的目的,是使不同背景、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能够进入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学习,其主旨则是对过于刚性的专业教育的调整。从实施模式来看,各高校大类招生依据自己的学科专业数量与学科特点选择了不同模式:一是按学科门类招生,如按经济学类、机械类等若干大类。二是以跨学科模式:如经管法学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工程类等。三是以高考文理分类招生,如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以及工程实验班,而更大的类别则不分文理,如北大“元培计划”等。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类招生为高校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于学生而言,给予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于学校而言,打破了学科专业界限,使高校在更大范围实现学科专业资源整合共享,从而“倒逼”大类培养制度改革,促进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于质量而言,大类招生推动实施大类平台课程,并促使学校改变各自为政的课程教学。

从深层意义上说,大类招生改革的初衷是推进大类培养。如果没有大类培养改革,那么大类招生充其量就是个招生“噱头”。例如,某些高校为了招揽生源,把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捆绑在一起,甚至把毫不相干的学科放在一起。也正因此,部分高校遭遇了招生的“滑铁卢”:一些学生入校后发现被“蒙”了。这便是教育部为什么叫停大类招生的原因。不言而喻,大类招生本质上是与大类培养相配套的一项改革。大类招生是形式,大类培养改革才是实质。如果脱离了大类培养,大类招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如大类招生一经变成二次招生,则既增加了学校招生成本,也带来诸多现实矛盾。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高校又退回到专业招生的原因。

辩证地说,专业招生也没有什么不对。高校招生与培养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专业招生专业培养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采用哪一种模式,不仅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类型,更核心的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招生和培养模式。例如,技能型人才,由于与社会工作岗位距离近,可能需要按专业招生,而通过专业招生更能有效地实现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动态调整;相反,学术研究型人才,则可能适合按大类招生,通过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从管理的角度讲,绝不能因为大类招生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就全盘否定已有的改革成果,但也不能过度夸大大类招生的优点。从高校自身而言,不能以“盲人摸象”的方式,只看到大类招生的表面,而看不到大类培养的改革实质,更不能因不愿意沉下心来“啃”大类培养这块“硬骨头”,为自身倒退找借口。相反,其他高校也不能因为一些研究型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即使自身条件不够还盲目照搬。以上不管哪一种情况,其最终结果都是:过段时间,再来一次“翻烧饼”!

大类招生改革如是,其他方面也是,这是教育改革最忌讳的!

猜你喜欢

大类研究型实验班
基于CiteSpace 的中医软坚散结法的可视化分析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行知实验班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