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新思路探究

2023-03-08高余张荣建

科技风 2023年5期
关键词:平法施工图证书

高余 张荣建

摘要:“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践行“1+X”证书制度,對课堂教学具体实践提出新的挑战。而在教育信息化视域下,运用混合式教学手段,优化“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促进“1+X”证书制度的落实。对此,以“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为例,论述“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的概述,分析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价值,并从构建“三能力”“四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流程、重视课程内容的丰富、创新课程实践方法、构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维度,提出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新方法及新路径。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

“1+X”证书制度是专业学科证书+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制度综合体现,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仅要具有专业证书,也应具有相关的等级证书,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从而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1+X”证书制度视域下,“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的对接,协同助力于“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增强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技能与技巧,使学生具有专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格证书,达到“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施的优质性。因此,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施中,应重视“1+X”证书制度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协同实践,优化“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质量,从而助力于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与发展。

一、“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1+X”证书制度是在为了进一步解决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培养满足社会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的视域下提出的新人才培养思想。要求职业教育应将课程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与“1+X”证书制度有机融合,实现岗位工作与教育的融合,根据岗位未来发展趋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获取相对应的等级证书,提升学生相对应的专业能力,以此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1+X”证书制度落实到教育教学中,为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实现专业多学科融合教育、实践多载体指导、实习多方支持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为主导,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从而使学生具有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信息科技技术支持下发展而来的,是“互联网+教育”的具体体现形式,为传统教育教学创新指明方向,极大地推助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改变。线上教学为网络教学模式,依托于网络平台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线下教学为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体现,在线上教学的支持下,开展人机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动力,吸引学生关注与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实施的优质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无缝衔接,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系统性、一体化实践。

二、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新价值

(一)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践行“1+X”证书制度,倡导专业教育与岗位实习的融合,以此调整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尤其针对当前“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实践融合度不佳、课程实践教学开展力度不足的问题,对接“1+X”证书制度,开展“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市场发展形势。在此层面中,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以此培养社会发展及企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而在基于“1+X”证书制度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混合式教学的运用更为推助“1+X”证书制度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体系中的落实,以网络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解决未来就业难的问题。例如,通过将混合式教学落实到“1+X”证书制度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体系中,对接企业实际发展模式,学生不仅可在校融入线上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课程信息,也可在企业实习、企业就业中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平台,使学生无论在哪,都可进行网络教学参与、网络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实践研究等,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后就业难问题,提升“1+X”证书制度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综合水平。

(二)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模式

“1+X”证书制度视域下开展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践的束缚,优化“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结构模式,提升“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践的综合水平。一方面,在“1+X”证书制度支持下开展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教育的特性,整合课程教育的流程及相关教学环节,包含课前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指导、课堂教学、课后教学等环节,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特性,实现教学模式的细化,依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具体掌握与吸收模式,开展课前预习(掌握课程内容及技巧)—课堂实践(进行课程知识探究、感悟、实践)—课后巩固(进行习题的自主性学习)—课后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实践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1+X”证书制度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实践,以网络资源丰富“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内容,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提供支撑,从而彰显“1+X”证书制度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混合式教学实践的价值。

三、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新方法

(一)课前教学实践

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施中,“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都融入其中,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增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前教学实施的针对性,以“1+X”证书制度的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信息的多元化。基于此,依据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性的“1+X”证书制度“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课前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在具体教学实施中,重视网络资源的运用,以微课为基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习掌握新课程内容。同时,在课前学习中,根据“1+X”证书制度,立足于岗位发展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1+X”证书制度教学及评价模式,学生融入其中,进行真实课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知识掌握实际情况,以此不断地进行网络学习,弥补自身学习不足问题。此外,教师获取学生线上学习信息,进行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调整与设计,从而提升“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成果。

(二)课堂教学实践

在“1+X”证书制度视域下,“建筑施工圖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不同于课前教学,课堂教学主张引领学生进行学科实践,使学生将所学“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技巧与技能。例如,结合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教师开展问题导向、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活动,学生融入其中,进行针对性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实践与探究,深层次地理解“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内容。同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学习总结,将信息反馈到网络平台中,从而实现混合式教学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三)课后教学实践

在“1+X”证书制度视域下,“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中,课后教学起到整体教学的收尾工作。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后教学中,以“1+X”证书制度为导向,设计课后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实践,帮助学生巩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内容。同时,教师以“1+X”证书制度为导向,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通过评价明确学生学情,引领学生融入相关的等级证书考试中,使学生获取相对应的等级资格证,从而提升“1+X”证书制度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成果。

四、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新路径

(一)构建“三能力”“四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施中,“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都落实到其中,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在此背景下,也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构建“三能力”“四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从而促进“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中的良好实施。首先,加强对“1+X”证书制度及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明确两者教育的诉求及教育倡导思想,明确“1+X”证书制度与混合式教学都运用到“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中的价值,构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试研究点,以此推助“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的改革。其次,以“1+X”证书制度为导向,构建“三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巧—专业技能于一体的能力培养模式,做到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全面性教育。最后,以“1+X”证书制度为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实践载体,构建“四环节”教学目标,包含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探究—专业实训教学—岗位实习教学,并在其中融入职业化信息,从而增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施的优质模式。

(二)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流程

在“1+X”证书制度视域下,“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应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流程,做到教学、学习、实践的一体化形式,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取“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技能与技巧信息,从而提升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能力。“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以“1+X”证书制度为导向,做到专业与职业资源、实践模式的融合,开展专业与职业融合的教学活动,学生融入其中,获取丰富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包含探究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例如,以“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内容为基点,引领学生一同合作,进行问题的讨论、思考、研究,使学生在彼此之间的互动与探讨中,不仅对“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内容深化路径,也增强学生合作能力及社交能力,使学生与他人良好交流,不断地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同时,依托于企业实习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重视“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实习、实训等多元活动的开展,包含将“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理论贯彻落实到单向实训、工程软件研究等实训中,为学生专业技巧与技能的培养提供支撑,从而在混合式教学的支持下实现“1+X”证书制度与“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的无缝衔接。

(三)创新课程实践方法

“1+X”证书制度视域下,“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注入动力。而混合式教学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应创新“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实践的方法,做到多教学方法的运用,辅助混合式教学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学习积极性,达到“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施的优质模式。例如,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中,重视小组合作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导入教学等方法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学生融入其中,进行针对性的课程知识学习,提升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综合能力。

(四)构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在对接“1+X”证书制度下实施“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混合式教学模式,应重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建构,根据“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的特性,依托于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载体,连接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体系,从而提升“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例如,重视大数据技术运用,构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数据库,为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知识获取及实践提供载体。同时,根据学生处于不同年级段的情况,构建差异性的网络教学平台及数据库,增强数据库中信息的包容性,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支撑。同时,也运用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拟真实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实践空间,以“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理论为基点,引领学生融入实践空间中,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实践技能。

结语

“1+X”证书制度体系下,“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施混合式教学理念,促进“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重构“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体系,增强“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的职业性、网络教育性,提升学生“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能力及技巧,促进学生未来专业与职业共同发展。因此,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实践中,既践行“1+X”证书制度,也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内容掌握的同时,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达到“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优质实施目的,从而彰显“1+X”证书制度及混合式教学在“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教学中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基于“1+X”证书制度下混合式教学在《jQuery框架应用》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06):144-146.

[2]张建平,曾小玲.“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联网专业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风,2022(10):19-21.

[3]李倩.基于1+X证书制度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5):160-161+166.

[4]魏颖.“1+X”制度下高职院校“岗课证赛”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2,53(10):174-176.

[5]部峪佼,刘希全,王晓歌.“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课证融通混合式教改研究[J].中国市场,2021(06):169-170.

[6]江新华,徐传磊,郝强.基于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J].才智,2020(13):130.

作者简介:高余(1986—),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猜你喜欢

平法施工图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收录证书
抗震框架梁钢筋工程量计算解析
浅谈框架结构钢筋安装的几个要点
浅谈平法表示与钢筋算量模块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