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雪原:真实的东北剿匪斗争
2023-03-08
1946年1月至1947年4月的东北剿匪斗争,在我军辉煌历史中或许只是短暂一瞬。但有赖于小说《林海雪原》,使得我军战士与土匪斗智斗勇的经典故事,成为一代乃至数代人的共同回忆。其实,现实中的东北剿匪斗争,远比小说所描写得更复杂而艰险……
深入林海
据相关资料介绍,当时东北地区的土匪武装不下17万人,其中北满地(今黑龙江省北部、东北部)匪患最为严重,当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县政权掌握在土匪手中;南满地区(今辽宁省南部、吉林省西南部),同样盘踞着上万人的土匪武装。这些土匪武装盘踞山林、鱼肉百姓,对挺进东北、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的我党干部充满敌意。
1945年10月14日,在原抗联第5军第1师师长李荆璞带领下,人民军队从国民党特務及伪满余孽的“临时委员会”手中接管了牡丹江市。但反动派并不甘心,他们勾结各路土匪企图组成“东北先遣军”,以武力夺占牡丹江。 一时间,牡丹江周边地区土匪猖獗,仅被收编为“中央先遣挺进军第一旅”的马喜山匪帮,便先后洗劫了54个村屯,大批干部和群众倒在其屠刀下。当时,驻守牡丹江地区的人民军队仅有2个团的兵力,关键时刻,田松支队抵达牡丹江。
田松支队,系原胶东军区海防支队又补充一部分县大队民兵后编成。自抵达东北牡丹江流域后,田松支队发展至3000余人。根据中共东北局“在合江、牡丹江地区,为我党在东北建立最基本的战略根据地”的相关部署,牡丹江军区将剿匪主力部队编成3个支队和1个炮兵独立团,正式对盘踞周边的土匪展开主动进攻。从1946年2月15日至3月14日,短短29天,田松支队通过21次战斗,毙敌400多人,俘虏匪首郑云峰以下640多人,解放村庄23个,完全打通了牡图铁路(牡丹江-图们)交通线。
鉴于斗争形势变化,从1946年9月开始,牡丹江地区的剿匪行动进入清剿小股残匪、散匪和捉拿匪首的第二阶段。当时的合江省委进一步提出新的剿匪方针:“应是消灭不是争取,是‘杀头’不是‘洗脸’。追剿、堵剿、驻剿三结合,土匪窜到哪里,剿匪部队就打到哪里。争取在最短时期内,坚决肃清土匪,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巩固的后方。”
正是这一时期,时年22岁正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的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受命成为剿匪侦察小分队的指挥官,带领杨子荣等,以“猛打穷追、钉楔堵击、彻底消灭”的战术,对那些躲藏在深山老林中的顽匪展开持续追剿。
血染雪原
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中,杨子荣孤胆英雄的形象都十分丰满,但真实历史中,杨子荣的出身及其成长历程其实很平凡。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4岁时,杨子荣曾随父母去东北安东(今丹东)谋生。后因生活窘迫,母亲又领着杨子荣回了山东老家。1929年,12岁的杨子荣在母亲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起初,杨子荣的父亲还全力支持他去上学。然而,“九一八”事变后,14岁的杨子荣只能辍学打工以补贴家用。1943年,杨子荣回到山东老家。1945年秋,杨子荣参加八路军并被编入胶东海防支队,10月下旬,随部队开赴东北。因其熟稔东北风土人情,曲波让他担任侦察排长。
在此后的战斗中,杨子荣的侦察员潜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他先是带领30多名便衣战士,进入有百余人枪的海林镇地主武装头子孙江的司令部,成功迫使其放下武器,解放了海林镇。其后,在部队于杏树沟与李开江匪部的战斗中,杨子荣又带领一班人迂回到敌人阵地侧后,威逼400余名敌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投降。在剿匪行动进入第二阶段后,既熟悉当地情况,又有作战能力的杨子荣更是愈战愈勇,先后生擒了“许家四虎”,消灭了“九彪”李发林等惯匪,并最终来到“座山雕”的地盘。
按曲波纪实文学《智擒“座山雕”的经过》一文介绍,“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在家排行老三,故人称“三爷”。 8岁时,张乐山跟着亲戚“闯关东”,一直往北到了吉林额穆一带,最终选择落草为寇,并很快在牡丹江一带闯出名气。日本投降后,他便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我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过多次围剿。张乐山带领身边剩下的二三十名亲信死党隐于深山老林,继续作恶。
杨子荣成功逮捕这名匪首的过程,与《林海雪原》中的记述大同小异。杨子荣以另一股土匪“九彪”李发林下属的名义,进入张乐山的山头。通过一系列“黑道切口”的盘问,顺利闯过三道哨卡,直入其老巢。 略有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杨子荣并非独自上山,而是带了4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因此,他无需成为“威虎山”的“老九”来等待“百鸡宴”的机会,而是在确认张乐山的身份后便果断出手,将该股顽匪一网打尽。
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在追歼另一股顽匪郑三炮、丁焕章时,因天气严寒,其手枪枪栓冻结不能击发,被敌击中而不幸壮烈牺牲。
(摘自《世界军事》赵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