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与国别研究:入此门,与国家共进退

2023-03-08

求学·理科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国别学术研究学科

专业名称:区域与国别研究(硕士专业)

讲述人:christine(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专业适合:思维能力较强,认真细致,善于分析;热爱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等,拥有较为广泛的学科基础,适应力强的同学

选科要求:文理均可,对综合能力要求高

能简单介绍一下区域与国别研究这个专业吗?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本质是天然的交叉学科,是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领域,是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进行的全面深入研究,对解决在地性、地域性、超国界性乃至全球性的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整合知识,创新发展,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成长的平台。

我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最早是为了顺应“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才设立的学科,近几年才建设起来,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专业都不是很了解。这个专业包含了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显而易见,这些维度同各个相关学科一样,是相互交融、难以截然划分的。

习近平主席曾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2021年,刚入学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的系列讲座,受益匪浅。教授在讲座中说道,一个没有扎实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做支撑的国家同样不可能稳稳地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国家急需大批能满足国家重大政策研究需求和外交外事以及国际组织等涉外实际部门的“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作为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专业人才,我们肩负重任。

看来这是一个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啊,那你们平时的课程都有什么呢?有课外活动吗?

我们的专业有三大特点。首先是跨学科。也就是说,学科交叉融合是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的核心属性。只有基于多学科、跨学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才能供给关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知识,否则极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其次是全覆盖。对任何一个世界大国而言,国家利益都会随着其商品、资本、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而得到延伸,这一过程所伴生的是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国别知识需求。最后是跨文化理解和文化相对主义。跨文化理解是进行区域国别研究必须要秉持的前提,若从单一文化视角出发进行研究,难免会出现理解偏差。

基于这些特点,我们的专业课程也体现了以下这些特点。第一学期,我们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方法方向,核心课程有国际区域比较研究、世界文明比较研究、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地缘政治经济学等。第二学期的课程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小方向有所不同,一般涉及研究对象国的文明发展、对外关系等。另外,我们的课堂都是小班教学,以小组汇报为主要形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交流、课堂上汇报评论、课后总结报告,形成了特色化的教学方式。

关于课外活动,我在这里想介绍一下我们的两个课堂活动。

第一是讲座。我们的讲座非常多,而且有学分要求。一学期成功打卡满18次,视为获得2学分;打卡满36次,视为获得4学分。看到这个要求,大家是不是挺诧异?是不是觉得会有听不完的讲座,做不完的汇报?但其实,作为区域与国别研究方向的学生,参加专业讲座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洞察前沿观点的有效窗口。

2022年暑期,我们研究院还组织了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022年区域国别研究方法论训练营。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第四十四讲讲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会长高毅作了题为“法国史研究的四个理论基点”的学术报告。高毅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法兰西文明研究的“四把钥匙”可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分别为:高端、典型、政治、文化。高毅教授特别强调,“文明”与“文化”常常可以互换,但仍有差异:文明侧重物质与理性,而文化则侧重精神与非理性,因此文化无优劣,文明有高下。我被教授的学术热情、高深学识所吸引,也意识到自己想要在该专业领域有所得,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就是外出调研。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们会去做田野调查,如去上海的每个区,去全国的各个省、区、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如果没有那么严重的疫情影响,我们还有很多的出国访谈与调研项目。前往对象国参与项目,可以更为直接地体验当地文化和文明成果,体验当地的風土人情。我的一位直系师姐(方向是欧洲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与欧洲及欧洲各国有关的所有问题)曾说,他们曾经前往欧洲参加了一次项目交流,项目目标是了解欧洲、看懂欧洲,以及研究欧洲和分析欧洲,为中国的“欧洲认识”提供学术积累,从而为中国各领域开展涉欧工作提供政策参考。另外,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你免费体会欧洲风情的绝佳机会。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可以同时满足你的两个需求。

还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我们除了平时的专业学习,还需要涉猎广泛的文化知识。每个月,我们的课外阅读量都在4本书以上,学院会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或者撰写读书报告。这对我们的阅读量、总结能力、汇报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看来这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也很考验综合能力,那这个专业的对口行业和岗位是什么呢?薪资福利、就业率如何?

关于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个专业还是比较广泛的。

第一,做学术。可以去智库做研究员,就是现在那些类似于国家政府的智囊团;也可以继续深造读博,然后做青年教师,去研究院或者高校培养学生和深入进行学术研究。很多同学可能还不知道去智库做研究员和去大学进行学术研究之间的区别。

做研究员进行政策研究与做学术研究的不同:(1)政策研究强调抓热点,学术研究可以“炒冷饭”;(2)政策研究强调实用性,学术研究强调理论价值;(3)政策研究强调综合性,学术研究强调某个方面的创新性;(4)政策研究在表达方式上要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学术研究要求严谨的表达。一般来说,青年老师适当地参与智库研究,特别是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智库成果,是非常有助于学术研究的。

第二,到企业工作。你可以去外企或者是国际贸易方向的单位,去做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涉外工作。企业的待遇就千差万别了,你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状态、业务情况、岗位区别等。岗位的话,一般来说,核心技术和业务的岗位薪资最靠前,如技术工程师、销售BD(商务拓展)等,其次是采购、市场、供应链等可以控制成本,起到强支撑作用的部门,最后是人力、行政、内销等。福利这块,外企一般是12—15天年假,灵活办公。

第三,你也可以考虑进入体制。考公务员是不错的选择。

有什么想对有意报考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的学弟学妹们说的?

如果你具有责任意识,立志于国家政治研究,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

如果你对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军事等交叉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你可以选择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

如果你有很强的语言基础,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之前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我认为其对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总结很是生动: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全球大国地位的产儿,是天降大任,意味着“大国的责任”与“大国意识的觉醒”。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钦定御用”的学科,源于政治指引,分享国家的特性。这一学科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国家使命,为国家生存斗争保駕护航。

“区域与国别研究”诞生于国家生存斗争的需要,是国家立足国际竞争的命脉所在。这一学科的首要与优先职责,是为在摸索中前进的国家寻找出路。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政治本身,是国家直接下场,与更具民间属性的学术倾向并无太多关联。它不是学者自娱自乐的私人游戏,也不是似是而非、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它瞩目于国家竞争,关乎国运。

“区域与国别研究”在中国社会中落地生根,是中国“大国地位”建设的一部分,意味着中国不再尾随,而是开始自主谋划。崛起的中国进入从未涉足的领域,且奋勇前行,它所象征的,正是中国战略的伟大转折。因这一历史性转折,一个时代悄然来临——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时代。

……

进入这一领域的学者,也将担负国家使命,被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所鼓舞。他们将成为国家民族的守护者,加入保家卫国的战士行列,站在风口浪尖,与国家共进退。

“区域与国别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依赖深谋远虑的顶层设计,它不能旁落学界,更不能被市场左右。

猜你喜欢

国别学术研究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别比较研究
国别成谜的纪王崮春秋大墓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