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探究★

2023-03-08陈甬军余雯雯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3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

陈甬军 余雯雯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

一、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工作抓手。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了共建“一带一路”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内涵:“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旨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提升。”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A/OL]. (2005-05-13).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6/content_9771.htm因此,本文以国际产业转移为研究重点,总结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与以往模式的共性与特性。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作为一种对国际产业转移经济现象的概括性描述,其理论根源在于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以企业迁移动机为分析起点,不同学者从不同微观基点发展出不同理论,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分析起点:比较优势,生命周期及国际分工体系。

(一)立足于比较优势

李嘉图(1817)在研究关于特定产品生产的区位理论时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1]。学者对比较优势来源进行拓展,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基本要素拓展到技术、知识、信息、组织优势等。Dunning(1977)从比较优势视角出发分析产业转移,指出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关键因素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和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区位优势[2]。

进一步,学者基于动态视角观察比较优势的演化。首先,有学者认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培育新比较优势,使得转出国和承接国实现双赢。Akamatsu(1935)根据日本产业发展经验提出雁形理论,指出日本产业发展包括四个阶段:一是进口商品——国内市场形成阶段;二是引进技术——进口替代阶段;三是国内市场转向后进国际市场阶段;四是向发达国出口增加,协调国际分工阶段[3]。其次,也有学者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会固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使其长期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Prebisch(1949)提出“中心——外围”理论,强调“外围”和“中心”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平等地位,“中心”国家将长期占有技术进步的福利,而“外围”国家将长期承担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任务,直到资源衰竭[4]。尽管两种理论对于国际产业转移态度有积极、消极之分,但从此两个理论共同延伸出“雁型模式”,并针对不同国家分工的不同作出了雁首、雁身的区分。

与此同时,Kojima(1978)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问题,指出转出的产业是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而转入的产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5]。结合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的低级与高级之分,提出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中的梯度转移模式。顺梯度模式认为产业转出顺序从低到高依次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出目标地区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要素资源禀赋差异进行从低到高排序,一般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逆梯度模式则是从低梯度的地区向高梯度的地区转移。

(二)立足于生命周期

有的学者根据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Vernon(1966)指出产品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6]。Thompson(1966)认为在成熟期区际竞争越发激烈,区域企业出于应对竞争的需要,倾向于采取多区域化布局,呈现“分厂的转移”现象[7]。Gort & Klepper(1982)指出生命周期理论不仅适用于产品层次,也适用于产业层次,单一产业的演化规律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相通[8]。

以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本支文献通过对阶段性特征的总结提炼出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中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认为发达国家的产业循环经历新产品研发、国内市场形成、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产品进口、新一轮的产品创新开发六个过程。

(三)立足于国际分工体系

伴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和扩大,Gereffi(1994)提出全球商品链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商品生产形成的跨国生产体系将世界各地的企业组织在一体化的网络中[9]。同时,Gereffi(2001)提出全球价值链理论,将全球价值链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不同环节创造不同的附加值[10]。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结合跨国公司将研发、营销和生产分布不同国家的经济现象,本支文献提出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网络型国际转移模式,并结合梯度转移模式,提出顺梯度工序转移模式,逆梯度工序转移模式。其贡献主要在于对产业转移的分析从产业层面落到更微观的工序层面,同时不仅仅关注顺梯度工序转移模式,也关注逆梯度工序转移模式。

(四)三种理论体系的比较

现有针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从产业转移理论出发,紧跟经济现象的变化,对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经验作出了较好的概括与梳理,但是较少系统性地将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特点相结合,如何运用一般性的产业转移理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产业转移实践做出较好的解释和指导,尚需进一步的学理研究。与此同时,过去的产业转移模式或者说国际分工体系间接促成了今日失衡的世界格局,面对着新兴国家的崛起而带来的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欧美在金融危机后的增长低迷,以及显著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急需挖掘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或者说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共建“一带一路”模式作为一种有益探索,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其可行性和优越性的学理基础。

雁型模式和产业循环发展模式分别从后起国家视角和发达国家视角出发对产业转移活动进行刻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本质上属于同一种分析思路。本文立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共建“一带一路”的特殊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一带一路”模式分阶段概括其参与主体、主要任务等特征。

二、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总结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浪潮

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第一次产业转移的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跨国公司为实施主体,美国向联邦德国、日本等转移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与此同时,美国集中精力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巩固经济霸主的国际地位。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受石油危机影响,发展受到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缺乏、劳动人口不足等的限制,以中小公司为主体开始向亚洲四小龙转移轻纺类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大、污染大的重化工业,国内集中发展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型工业和部分高附加值技术、资本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涉及钢铁、化工、汽车、机械、电子、航天等多个领域。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是指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日本为主经亚洲四小龙转手向中国内地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全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升级。

分析三次产业转移经验,可得出过去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国际产业转移主体出于占领更大市场、拥有更多要素资源、获取更大利润的动机,以国际贸易活动或国际投资活动的形式,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整合和有效配置。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分为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市场寻求型模式和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资源寻求型模式[11]。

(二)市场寻求型模式与资源寻求型模式

1.市场寻求型模式及评价

市场寻求型模式是指大型跨国公司出于获得垄断利润、占领世界市场的利益需求,将已在国内成长壮大,具有成熟的和可迁移经营经验的比较优势产业向国外转移。为了长期维持垄断优势,这种跨国公司十分注重关键技术的保密工作,并为了保护技术采取独资的经营方式。

市场寻求型模式将导向贸易失衡。由于将优势产业在周边国家进行投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逆差形成并逐年增大,贸易失衡问题加重。这正与我们观察的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反映的贸易失衡问题相吻合。

2.资源寻求型模式及评价

资源寻求型模式是指公司出于获得自然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的目的,由中小企业牵头将落后产业转移出国外的模式。这正是日本在石油危机之后处理自然资源稀缺、劳动人口不足的发展瓶颈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通过与东道国合资的方式,日本的中小企业绕过贸易壁垒,尽可能避免贸易摩擦,顺利转移出落后产业。

资源寻求型模式在获得必须的要素资源同时凸显了产业互补性,增大转移国与承接国之间的分工合作与贸易。此外,由于日本占领具有优势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和工序环节,在贸易中具有优势地位,出口的价值大于进口的价值,实现贸易顺差。

(三)新的国际环境呼唤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

市场寻求型模式和资源寻求型模式有其特定的背景和适用的国情,具有其合理性,但该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环境。市场寻求型模式从需求侧角度出发,积极参与争夺现有的全球市场,但是面对金融危机后萎缩的全球市场,其不能培育新市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资源寻求型模式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关注生产问题,追逐生产过程中的要素,但是这种合作模式是以承接国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损耗、压低劳动力价格为代价,是“一输一赢”而非“双赢”,长久以往容易产生贸易摩擦。

当今国际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全球市场的收缩、逆全球化的潮流、新旧力量的冲突。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始终未曾消散,欧美国家的消费需求尚未恢复到原来水平,全球市场的收缩是一种客观现实。与此同时,在经济低迷的刺激下,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俄乌冲突,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世界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加剧。此外,伴随着老牌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进行艰难调整,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呼吁与其新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呼吁更为合理公平的世界格局和治理体系,新旧力量正处博弈中。

这些矛盾与冲突一定程度上也是过去国际产业转移市场寻求型模式及资源寻求型模式的结果。在过去的产业转移中新兴国家得到发展与壮大,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工作机会减少等原因贸易摩擦在增加,这些都说明过去的产业转移模式具有其缺陷,在问题逐渐暴露的当今时代,呼唤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及产能合作模式来顺利实现新旧体系的过渡。历史上的经济体系过渡伴随着世界战争,如德国之崛起和世界二战,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而出现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模式是一剂良药。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一带一路”模式

(一)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

总体上看,共建“一带一路”自发起以来,为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国际产业转移有了新气象。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项目为例,如表2所示,截至2023年2月21日,亚投行累计投资项目195个,累计批准投资额高达399.8亿美元,其中107个项目分布在基础设施行业,包括能源行业(42个)、交通业(30个)、水利行业(15个)、城市建设(13个)、信息与通信技术(7个)等。此外,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1~10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4707份,新签合同额5 670.9亿元人民币2商务部. 2022年1-10月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情况.详见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fwydyl/tjsj/202301/20230103378062.shtml。

表2 亚投行批准项目的行业分布情况

由此可看出,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聚焦基础设施行业,为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广大机会,前景可观。在已落实的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实践中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由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国际产业转移;二是由产业园区建设带动的国际产业转移;三是由商贸交流带动的国际产业转移。三种类型各具特点,各占一定比例。

1.由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国际产业转移

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开发为契机带动中企进军巴基斯坦电力行业为例。巴基斯坦受制于经济增速有限、经济总量偏小的现实条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性资本投入有限。巴基斯坦在电力供给上存在巨大缺口,这一缺口制约其经济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其电力行业具有油气发电机组比例过高、运营管理水平低、输配电路设施陈旧、终端电价与成本长期倒挂的特点,行业发展缓慢。2014年中巴双方签署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会议纪要,优先推进水电项目装机总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作为最早进入巴基斯坦电力行业的中国企业之一,先后承办了三峡巴风电一期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在政策银行的支持下,三峡集团细化并出台了其在巴电力领域的开发投资计划。尽管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卡洛特水电站的施工带来诸多挑战,但伴随着施工的逐步进行,作为第一个完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建造的水电站,卡洛特水电站已于2022年6月29日启用,有望满足巴基斯坦500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2.由产业园区带动的产业转移类型

以汇鸿国际(尼日利亚)工业园为例。该工业园是由汇鸿外经公司牵头,以推进国际化企业培育和境外生产基地进行产能合作为目的,而建立的集聚家电、电力、农产品等相关产业的项目基地。基于尼日利亚本土家电产业薄弱,市场长期为日韩家电品牌占据的现实,汇鸿集团尼日利亚工厂积极进军,其模式是向国内企业下订单,出口散件到当地组装,最后在尼日利亚本土销售,在当地主要经营品牌、销售和服务维修网络,当地销售额已达4000万美元。汇鸿集团的实践达到了运用产业园区模式同时实现满足当地消费需求、提供就业岗位、我国生产企业消化产能、企业做大出口丰富业态等多重目标,是一种良好示范。

3.由商贸交流带动的产业转移类型

以阿里巴巴的eRoad、eHub建设为例。阿里巴巴通过跨境电商合作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打通连接了多产业的市场,推进了多产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产业转移。其中,全球速卖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户占比超过45%,实现“一带一路”全覆盖。菜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了17个海外仓,阿里云在各地建设数据中心。

总之,在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丰富而生动的实践,在这过程中政府、国企、大型民企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进了共建“一带一路”从倡议到落实,积累了宝贵经验。基于此,笔者通过分阶段梳理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主要任务、任务实施主体来回答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做什么、有什么目标、由谁来实现的问题,描绘概括出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三阶段模型。

(二)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三阶段模型

结合产业转移模式的一般性与“一带一路”的特殊性,笔者将国际产业转移的“一带一路”模式概括为三个阶段:市场培育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世界再均衡阶段(图1)。

图1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

1.第一阶段:释放有效需求的市场培育阶段

与以往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瞄准已有市场或已有资源不同,“一带一路”模式强调对承接国的市场培育,是开发新市场的过程,是社会性资本投资先于生产性资本投资的过程。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由于承接国的基础设施较差,人才储备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新市场未得到充分激活。基于此客观现实,在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协助承接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协助承接国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快承接国的城镇化进程,促进承接国的工业化建设,助力承接国建立现代的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加承接国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的同时,实现扩大全球市场做大蛋糕的目的。

与此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具有极大外部性又无排他性的公共品,而市场在该领域的失灵是学界的共识,其建设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手。因此在第一阶段主要的任务实施主体为政府及政府牵头的国企等,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投资及基础设施项目承包也以央企、国企为主体。

共建“一带一路”早期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一般都以国家重要领导人之间的会面与签订重要合作计划为开端,在此基础上争取政策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资本的支持,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展。如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建设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并与侯赛因总统一同见证签署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会议纪要为开端,在该纪要优先推进的16个能源领域项目中包括水电项目装机总量,由此获得中国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三峡集团得以顺利进军巴基斯坦电力产业。

2.第二阶段: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孕育,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大体完成,同时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本地人员的启用与培训,为承接国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专业技术和现代市场意识的人力资源,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这作为两大基石助力于更大范围的国际产业转移、更深入更广泛的国际分工与全球合作。此时通过引入战略产业、新兴产业、比较优势产业,从供给侧带动承接国产业升级,完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民的收入伴随着开放红利显著提高,从需求侧培育了有效需求,全球市场进一步壮大,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因此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供给侧带动产业发展;二是在需求侧继续培育有效需求;三是实现更深更广泛的全球合作。

该阶段由于市场基本条件已经创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与条件已经具备,应该以市场的手为主体。此时任务的实施主体也转变为以私人资本为主的跨国公司、民营中小企业等。

这主要表现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期的民企“由退反进”的投资热情,从望而却步到积极参与的态度转变,积极加入“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参与建设并盈利。例如阿里巴巴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较为发达、具有保障的国家积极开展网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推进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与马来西亚合作建立“数字自由贸易区”,提出了eWTP的畅想。电商及网络零售都要求当地具备相对较高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涉及产品种类繁多,是一种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多产业的国际产业合作与转移。阿里巴巴通过菜鸟在当地建设物流基地等措施积极从供给侧推进当地网络零售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消费便利性,在需求侧培育有效需求,全球市场进一步扩大,实现良性循环。阿里巴巴成功参与了“一带一路”大蛋糕的分食。

3.第三阶段:世界经济格局的再均衡

第三阶段的特征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在市场体制中迸发活力,优胜劣汰;在中观层面表现为产业不断升级;在宏观层面表现为承接国的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的上升。在支持承接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通过建立丝路基金、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承接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承包基础设施项目,加大贸易互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效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经验,推动人民币在承接国的使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世界货币之一。与此同时,在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承接国投资办厂应促进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如基础设施建设铁路项目时将中国建造的标准进行推广。最终表现为中国软实力的推广,发展中国家结成有稳固经济合作基础的利益联盟,共同推进新的全球治理秩序的建设,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因此,在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在金融方面,打破美元霸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二是在实体经济方面,努力让中国制造、中国标准“走出去”;三是在文化方面,增强中国软实力,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在该阶段由于既需要市场作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巩固有效的经济合作,同时又需要政府进一步互相合作,完善市场规范,监督市场规则的执行,需要两手合力。因此此时的任务实施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

此阶段是中国乃至于世界大部分国家所盼望达到的阶段,因为到达该阶段意味着解决了当前国际面临的世界经济格局严重失衡、经济治理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经过三个阶段的“和平演化”顺利实现过渡,解决了旧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遗留的结构性矛盾,缓解了环境污染等冲突。但该阶段尚未到达,需要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实践。

(三)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特征:继承上发展

1.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继承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经济性和互补性

(1)经济性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本质是务实经济活动,是一种基于成本与收益计算下的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商业合作模式,因此其仍旧具有传统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中的经济性特征。在共建“一带一路”下展开的投资项目或工程项目区别于国际援助计划,经济性是其第一要素,要求其在长期或短期内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扩大市场占有,获得更大利润的目标。

此外,由于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具有经济性的基本特征,这要求我们在权衡成本与收益时不得忽略对短期或长期风险的考虑,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对于虽然具有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但同时具有极高政治风险,且合同执行力有限的项目应谨慎考虑,避免如缅甸密松水电站搁置事件中的损失。

(2)互补性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继承比较优势的理念,是国际贸易之外的另一种形式下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比较优势理念强调互补性。互补性包括两个层次,既包括资源的互补性,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如中俄的油气合作项目通过利用中国的管道建设技术和经验承建俄国的油气管道设备等,促进俄罗斯进一步开发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利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这是资源层次的互补性特征的体现。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主要通过修建产业园区的形式扩大互补产业的互动。

此外,互补性是经济性的基础,经济性是在互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互助实现的互利双赢。

2.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发展出的新特征:阶段性、长期性和战略性

(1)阶段性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包含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主要目的、任务和任务实施主体。忽略“一带一路”模式的阶段性特征,或者忽视对当前阶段的判断与把握,都会影响我们对于“一带一路”实践的客观认识。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到现在,“一带一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应从“大写意”转向细腻描画的“工笔画”阶段,推动经济合作走深走实。

(2)长期性

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包含三个阶段;培育市场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最后的达到新的均衡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长时间的过程。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就具有周期长的特点。

该模式的长期性意味着要将三个阶段从草图变为现实,需要坚持,这不仅体现为主要领导人的意志坚持,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保障其长期落实。通过将共建“一带一路”写进党章、写进宪法是深刻把握该模式长期性的特征后作出的明智选择。此外,长期性通常伴随着高风险,这要求政府及企业参与主体具有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审慎进行风险管理。

(3)战略性

不同于以往产业转移模式的短期“逐市场”或“逐资源”行为,“一带一路”模式从培育市场开始,从投入社会性资本开始,从人力资本积累开始。通过社会性资本投入先于生产性资本投入的方式,提前预防环境污染、人口过分拥挤、生活环境恶劣等由于社会性资本投入落后于生产性资本投入而产生的问题,维护了承接国的发展利益。同时通过帮助承接国的人力资本积累,鼓励队伍本地化,解决了由于产业转移、国际贸易造成的当地人员失业或者当地人员工作环境恶劣等造成承接国人民与转移国企业的利益冲突,真正从根源上解决贸易摩擦,实现双赢。

其战略性还体现在该模式是针对过往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实现新的世界平衡,采取更温和的方式建立更为合理公平的、满足后起国家发展需求的全球治理秩序的一种方案,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四、结论

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工业化国家(地区)在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之后大多经历产业过剩及其向海外转移的过程,理解过去产业转移的背景、转移路径、转移特点及转移模式对于分析当下中国产业有选择有重点地走出国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梳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指出过去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具有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两种模式,并指出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短期逐利的“索取”模式,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新国际环境下,面临着环境污染、贸易摩擦增多、世界经济格局失衡等挑战。

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再均衡、构建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其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具有其新特点,具体体现在由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发起的是放眼未来的“当下给予未来索取”模式。本文将其提炼为三阶段模型,从早期的政府合作驱动为主的市场培育阶段,到以市场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到最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再均衡。该模式继承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性和互补性的一般特点,同时具有阶段性、长期性、战略性的新特点。“一带一路”模式是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道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培育市场模式,具有跨期调配资源的特征,也具有长期性的特征,这二者共同决定顶层的战略互信、政治合作对最终项目能否盈利、产业转移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收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这明确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应深刻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重点的转移,推动国际产业转移从“大写意”转入“工笔画”,将走深走实落实到每一个产业链合作环节上,使其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复苏、释放增长潜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为共建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一带一路”贡献产业力量。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连起健康之路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