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感知视角下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估研究
——以沈阳兴华公园为例
2023-03-08王艺璇孙振帮
王艺璇,孙振帮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1 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健康景观在社区公园中的调节功能日益凸显。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23规划刚要》[1]。2020年9月《健康社区评价标准》提出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和服务六大健康要素,共19个评价指标[2]。近2年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老旧小区的健康景观、适老性、全龄段友好等内容成为研究热点。
健康景观主要是指对人体机能、感官、感觉或心理情绪产生促进影响的,且具有相对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人造或自然环境[3]。健康景观不应仅仅是生理健康,同时强调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健康,需要满足用户对亲近自然的需求、公共交往的需求、信息交互的需求以及自我重构的需求[4]。社区公园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是最为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园绿地,因此社区公园的健康景观营造对于完善社区公园功能,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5]。
目前对于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量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生理路径主要通过环境减轻压力以及促进体力活动得以实现[6]。社区公园绿地中的树木和植被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减少空气污染等问题有助于居民舒缓情绪促进睡眠和呼吸健康[7]。短时间的体力活动可以缓解情绪,提高精神状态,但是要想预防身体器官病变,就需坚持长期和高频率的锻炼[8]。心理途径的实现主要通过注意力恢复和情绪稳定,在心理康复方面,社区公园可以预防心理疾病、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等,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9]。基于此,本文在居民感知视角下,选取沈阳市兴华公园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对社区公园景观效果健康绩效进行评价,剖析公园现状问题并提出优化提升策略,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方向。
2 研究区概况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以位于沈阳铁西区兴华南大街的兴华公园为例,该公园建于1939年,周边居民区密集,毗邻商场,设有喷泉广场、健身广场、休闲广场、足疗广场、休憩长廊和老年活动中心等六大景观,是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植物观赏和科普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社区公园[10]。但由于建园时间较早以及居民使用频率较高,园内很多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
2.2 评价方法
由于景观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反映社区公园景观效果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因此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研究[11]。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分析影响社区公园将景观健康绩效的主要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为基础,对社区公园的使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居民对各项指标重要性排序,采用对比排序法确定其权重;其次,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得到兴华公园景观效果健康绩效的评价结果;最后,基于社区公园的现状调研,综合各指标的权重及得分情况,并对影响评价结果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2.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先根据层次分析法中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和《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以及社区公园构成要素确定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图1)。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方法及专家意见,结合对兴华公园健康景观现状调研和居民需求调查,建立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价模型,根据结果分析最终确定环境改善、景观绿化、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和人文建设5个评价维度,共11个项评价指标的社区公园健康景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图1 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2.2.2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调查问卷共分为3个部分:①判断被调查者为社区公园周边居民以及被调查者的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年收入等;②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对社区公园11项评价指标的居民满意度调查,根据居民的打分反映社区公园每项指标的评价;③居民选出评价中最重要的5项,以判断居民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评价。
受疫情影响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问卷形式进行,线下调研时间为2022年9~10月份期间,选择在工作日、休息日时间段,开展居民“一对一”实地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275份,排除所有极端值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95.3%。结果表明活动人群主要为附近居民,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显示被调查者性别差距不大,男性48.7%,女性占比51.3%。活动年龄以19~65岁为主,占比62.36%,65岁以上占比34.6%。职业以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为主,占比为36.12%和28.14%。大部分的学历为本科和本科以下,年收入以5~10万元为主要人群。
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以确定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及调查问卷的可靠性。调查问卷的总体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02,数据信度质量高。对评价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表2),KMO值为0.839(≥0.8),研究数据信度良好。结果显示该调查问卷效度较高,数据可信,可进行深度研究。
表2 问卷效度检测结果
2.2.3 指标权重确定
运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对比排序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由于样本公园景观健康绩效是以居民感知视角为依据,因此居民可以根据主观感受来判断指标的重要程度,从而更能真实反映社区公园的实际状态。居民在社区公园11项评价指标中选出最重要的5项,每个指标被选一次记一分,以此赋分制,每个指标得分占各项指标总得分的比重,即为该指标权重(表3)。
表3 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3 结果与分析
3.1 兴华公园整体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指标权重的确定,构建评价因子集共11项:U={u1,u2,…,u11}={噪声控制与声景,光环境与视野,……,社群组织活动},确定评语集合:V={v1,v2,v3,v4,v5}={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然后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15×5模糊关系矩阵阵R0继而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集:W={w1,w2,…,w11}={0.1072,0.0593,…,0.0448},综合模糊评价向量:B=W·R,得出被评价对象在总体上来看对各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隶属程度是一种模糊向量,而非固定值。尽管它可以反映评价结果在评语集上的分布状况,但并不能决定特定的评价结果,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社区公园的景观健康绩效水平,并将其划分5个评价等级(表4)。
表4 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价等级及评分区间
将调研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兴华公园景观健康的评价结果(表5)。样本公园整体的景观健康绩效通过隶属度确定公园属于一般程度,加权平均后得到最终综合得分为3.612,处于良好水平,说明居民对兴华公园的景观健康绩效整体较为认可。但公园中仍存在噪声影响大、绿化破损严重、设施老化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表5 兴华公园景观健康绩效总体评价结果
3.2 兴华公园各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计算综合评价可以整体掌握兴华公园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但还需要对各个维度所有评价指标的权重及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才能更加精准地了解居民对社区公园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图2)。
图2 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价指标权重与得分情况
3.2.1 环境改善维度
社会生活噪音是社区公园主要的噪声源,声源种类繁多,因此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需要采用各种降噪措施进行。声景设计主要利用声元素,遮蔽城市噪音营造和谐自然的声音,并引入人声,加强整体景观的协调。良好的视觉效果有益于使用者心情舒畅,同时良好的光色品质也是保证室外照明环境舒适、健康的的重要因素。连续的开敞空间和通风廊道是为社区公园引入新鲜冷空气而构建的空间和通道,社区公园中配置相应的纳凉或冬季防风区域和措施来满足人体的热需求,过多的硬质景观和铺装都会导致热岛效应,同时水体能够缓和空气温度。
环境改善层面中噪声控制与声景、热舒适与微气候的权重明显高于环境视野及夜间照明,说明噪声控制和热舒适居民感知效果明显且对健康影响明显。兴华公园噪声控制与声景评分最低,原因可能是居民在公园从事的活动类型多样,且各种活动之间没有良好的声屏障。例如太极与广场舞2种类型相邻,声音干扰明显。加之活动空间占据公园较大面积,缺少安静隐蔽的休憩空间,声景设计较差。公园照明光源充足且不会对人产生干扰,但视觉美感一般,多处环境受到人为破坏,因此光环境与视野效果评价一般。由于公园中种植大量乔木,夏季形成良好的遮荫场所,加之设置长廊等人工遮荫,从而形成良好的热舒适与微气候。
3.2.2 景观绿化维度
社区公园自然景观要素对人体的主要因素有景观水体、绿化植物以及花朵的颜色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心理生理健康[12]。空间组织功能是公园各个组织成分的衔接灵活的体现,包括空间的线性连接、绿色景观的织补功能等。社区公园空间组织特征对体力活动健康绩效有直接影响[13]。
景观绿化维度中自然环境景观指标权重占比明显高于空间组织情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说明社区公园在设计规划过程中,不仅仅应关注活动空间的营造,绿色空间也应是设计者关注的重点。居民对于兴华公园自然环境景观的评价与空间组织相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公园地被植物被明显破坏,零星散落几处。空间组织情况评分一般,说明居民对公园各空间布局比较满意,层次丰富,道路连接顺畅,绿色空间形式多样且能很好地融入公园结构,起到柔化边界感的作用。
3.2.3 设施建设维度
健康社区公园除应提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空气和水,具有良好的声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外,还应通过设置健身锻炼设施,促进人们积极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14]。健身设施(即健身器材和球类运动设施)、健身运动场地以及健身步道三方面是公园健身运动功能的重要体现。景观配套设施不仅仅指座椅、公共卫生间等设施,还包括适老适幼设计、高新技术的植入设计等,力求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多种需求。
研究发现健身运动功能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权重占比最大,表明健身运动功能是社区公园评价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由于兴华公园为居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空间,且运动配套设施齐全,因此评价得分也最高。与之相比,虽然公园中座椅、长廊和公共卫生间等景观配套设施齐全,但缺少适合儿童的游乐设施以及直饮水或饮品售卖点,这个可能是其评价得分相对低的主要原因。
3.2.4 服务管理维度
社区公园的管理与维护是保障其运作的关键,在规划和建设完成后,其环境是否整洁、设施维护是否及时,能够体现其空间品质。
在服务管理维度层面,环境整洁权重高于设施维护,说明居民对于公园的整洁程度更为敏感。居民评价得分结果两者接近,但整洁程度与设施维护情况相比略高,主要原因是调研期间还未出现落叶现象较为整洁,加之公园内休息座椅、路灯等设施建设时间较早,居民使用频率高,设施受损严重,未能及时修理。
3.2.5 人文建设维度
人性化设计不仅指行动安全设计,还包括无障碍设计、地域性设计和文明区风建设等。居住在良好绿地环境的居民更具凝聚力,社会交往也更频繁,同时社区公园内组织活动可有效提高社区凝聚力,培养附近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
人文建设维度中2项指标权重整体占比较小,人性化设计权重略高于社群组织活动,说明人文建设维度对人群健康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居民对于社交健康的认识相对薄弱。从公园人性化设计评价得分可以看出,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使用需求,活动场地平摊,无场地高差变化方便了特殊人群的使用情况,评分相对较高。社群组织活动方面表现一般,原因可能是园中虽有社团活动进行,但大多分散没有系统组织,才导致空间和时间上的交错,彼此之间产生声音和空间活动干扰,“平等、参与、共享”的设计宗旨并未得到体现。
3.3 兴华公园景观健康绩效优化措施
社区公园可以对通过改善社区公园景观效果来提高居民的场所依恋,进而对居民的身心健康进行有益的调节[15]。与国外相比,我国老龄化现象导致老年人比其他年龄段更多参与公园使用,居民在社区公园中主要从事的活动均以散步、接触自然和设施活动为主[16]。根据上述结果将场地需优化提升的内容归结为:提高环境舒适度、促进社区活动开展和提高儿童参与度3个方面。
3.3.1 提高环境舒适度
保证社区公园景观舒适度是实现健康的先决条件,舒适度高的景观环境更有益于老年人和儿童进行运动活动[17]。①运用声屏障、绿化等措施减少噪音影响。人们普遍相信植被的阻隔效果比非生态的固体阻隔好,又比无生态的固体阻隔要好得多。兴华公园中活动场地种类齐全,能满足不同健身活动的需求,但各场地之间噪音影响较大,可通过社区公园道路两侧及绿地采用乔、灌、草以及不同花卉组合的复层绿化,既能满足丰富的景观层次,又可形成有效的声音屏障;②声景优化设计。听觉与视觉环境之间密切联系,共同构成居民对周围环境的总体印象,良好的听觉感受可以帮助居民识别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又能补充声景语义,因此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既要兼顾自然声景的保护又要保障使用者的感官需求[18]。
3.3.2 促进社区活动开展
社区活动的开展将重点放在儿童和老人的活动需求上,社区公共空间的绿化水平及质量愈高,居民在树木量多的室外活动时间愈长,社会凝聚力愈强[19]。结合南侧绿化空间,开展各种社群活动。①积极开展园艺活动。在南侧绿地设置活动体验区,可与周边学校、教育机构合作,以花草种植和其他园艺项目,倡导家庭合作栽养,促进亲子间互动;②促进康复疗养的进行。疗愈景观对老年人、残疾人、病患等弱势人群具有一定的身心疗愈效果,促进静坐、呼吸新鲜空气、行走复健等康复活动。可在中心林下的绿地空间内种植玉簪、紫苏等观赏花木及芳香树种,在路缘处增设栏杆扶手,局部地面铺上鹅卵石,从视、嗅、触、动四方面激发空间的疗愈功能[20]。
3.3.3 提高儿童参与度
整个公园缺少适合儿童使用的健身活动设施,硬质铺装空间只有在设置充气游乐设施条件下才对儿童具有吸引力,休闲运动空间和足疗广场对儿童吸引力较强,是适合儿童健身的最佳场所。开辟口袋空间。可在健身休闲广场一角设计口袋空间,布置色彩鲜艳的儿童游乐设施,采用安全舒适的铺面,并配设座椅,丰富的林下空间为孩子和父母提供遮荫休憩场所。
4 结论与讨论
身体健康是由身体状态、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并非保障居民的绝对健康,而是针对性地控制社区公园中影响因素,进而全面提升社区公园健康性能。居民的个体收入、文化程度、年龄不同,使得个体对社区公园的景观感知存在一定差异,与中低收入人群比较,高收入人群希望访问社区公园的时间更短,更偏爱柔软材质的铺装(塑胶、草坪等),对社区公园的教育看护、体育锻炼及休闲娱乐设施的要求则更高[21]。与此同时本研究以兴华公园为研究对象,公园样本较少,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后期研究可从扩大样本公园数量和对公园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两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