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抑郁程度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2023-03-08马千珉秦黎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度状况条目

马千珉 秦黎明 曹 伟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大学生存在抑郁状态,长时间持续的抑郁状态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2]。研究表明,大学生患抑郁症可能导致学习成绩降低、大学退学风险增加、焦虑水平增加、身体疾病风险增加、体育活动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增加、吸烟水平的增加、酒精和药物依赖、生活质量降低,并可能出现自我伤害行为与自杀风险的增加[3-4]。从社会角度和患者角度来看,在大学生涯早期发现学生抑郁情绪、识别风险因素,进而在大学期间进行预防性干预,有利于降低未来抑郁和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人力资本效应。依恋是指婴儿和看护者之间的一种亲密、持久的情感纽带,最近的研究也强调了母胎依恋关系对围产期抑郁的影响[5-6],而依恋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在大学生间报道较少。社会支持社会各方面对个体支持与帮助,包括物质方面的与精神方面的,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7]。通过研究大学生抑郁程度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识别影响大学生抑郁状态的因素,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对调整大学生抑郁心境以及预防抑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意义以及抑郁状态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均选自某市两所高校在读本、专科生,以班级为单位,应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605份,剔除个人精神疾病史、遗漏问题、规律作答及作答时间过短问卷28份,剩余合格问卷577份(95.37%),年龄16~24(19.86±2.58)岁,其中男生、女生分别为210人、367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为129人、187人、153人、108人;文科、理科、工科学生分别为143人、247人、187人。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 采用本课题组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级、出生年月、民族、家庭情况(父母是否离异、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恋爱情况、精神疾病史等。

1.2.2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采用Zung于1965年编制的,该量表包括8个躯体性障碍条目、8个抑郁的心理障碍条目、2个精神性-情感症状条目以及2个精神运动性障碍条目,共计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没有或很少时间、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分别赋值1、2、3、4分。20个条目中正序计分、反序计分各10项,总粗分为20个条目分数之和,分数范围20~80分,总粗分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分为总粗分×1.25所得整数部分,即标准分正常上限为53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严重,标准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本研究中SDS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2.3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9]采用Brennan、Clark、Shaver编制并由李同归等人进行修订的中文修订版。该量表包括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两个分量表的18个条目,共计36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非常不赞成”~“非常赞成”分别赋值1~7分。36个条目中正序计分26项、反序计分10项,依恋回避评分为18项奇数项的平均值,依恋焦虑评分为18项偶数项的平均值,分数越高表示不安全依恋程度越高。本研究中ECR量表的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0.85。

1.2.4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10]采用Zimet等于1990年等编制并由姜乾金译制的中文版。该量表包含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他人支持的各4个条目,共计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极不同意”~“极同意”分别赋值1~7分。各分量表分数为该量表下4个条目分数之和,分数越高表示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PSSS量表的3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0.76、0.82。

1.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大学生抑郁状况

本研究577名大学生SDS量表分数平均42.72±11.07分,其中最低分26分、最高分85分,抑郁学生(标准分≥53分)82名,占比14.2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者分别为50名(8.67%)、22名(3.81%)、10名(1.73%)。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抑郁状况比较

父母离异大学生SDS评分高于未离异者、生源地为农村大学生SDS评分高于城镇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级、民族、独生子女及恋爱情况大学生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SDS评分比较

2.3 不同抑郁状况大学生依恋情况比较

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大学生ECR量表中依恋回避、依恋焦虑评分及总分均呈上升趋势,且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抑郁状况大学生ECR量表评分比较

2.4 不同抑郁状况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比较

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大学生PSSS量表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评分及总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不同抑郁状况大学生PSSS量表评分比较

2.5 大学生抑郁状况与依恋、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抑郁状况(即SDS评分)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见表4。

表4 大学生抑郁状况与依恋、社会支持的相关性(r)

3 讨 论

本研究577名大学生中抑郁学生占比14.21%(82名),超过十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抑郁情绪,提示早期识别并对其进行干预的必要性。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父母离异、生源地为农村大学生SDS评分较高,分析原因是由于父母离异对子女产生的精神刺激可能导致其自恋受损、自我谴责或惩罚,进而增加抑郁风险[11];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由于求学来到城市抑郁风险增加可能与不适应学习或生活环境、精神或经济压力过大有关[12]。

ECR量表是目前国内外运用最为广泛的亲密关系测评问卷之一,有助于深度了解被调查者的依恋类型[13]。本研究中,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大学生ECR量表中依恋回避、依恋焦虑评分及总分均呈上升趋势,提示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不安全依恋程度相应增加,分析其机制可能如下[14-16]:①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单胺类水平可能与抑郁情绪有关,其中5-羟色胺是抑郁症的主要神经递质,成人不安全依恋可能增强肾上腺轴的活动,从而释放皮质醇,进而影响5-羟色胺水平,参与抑郁的发生发展;②不安全依恋还可能对成年个体的睡眠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而睡眠是大脑恢复的重要时间,睡眠有助于清除代谢产物,还可以影响脑胶状淋巴系统清除脑中的大分子,睡眠不足可诱发包括抑郁在内的多种神经和心理疾病;③不安全依恋可导致大学生认为亲人或朋友既不支持也不值得信任,经常感到被亲人或朋友拒绝,从而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PSSS量表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感受以及自我理解的社会支持量表,用于测定社会支持源如家庭、朋友或他人的支持情况及总的社会支持情况[17]。本研究中,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大学生PSSS量表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评分及总分均呈降低趋势,提示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社会支持程度相应降低,给大学生提供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其心境状态,避免或缓解抑郁情绪的发生[18]。本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抑郁状况(即SDS评分)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再次证实上述推论。王佳等[19]通过对7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抑郁症状组焦虑依恋及回避依恋评分均高于无抑郁组,且抑郁症状与依恋呈显著正相关,李宽等[20]以1393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影响抑郁情绪,均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部分在校大学生存在抑郁情绪,父母离异、生源地为农村可能增加大学生抑郁风险,且大学生抑郁程度与依恋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可通过降低依恋程度、提升社会支持以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

猜你喜欢

中度状况条目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小米手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西华县秋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