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特别重视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

2023-03-07陈海艳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写作能力

陈海艳

文学评论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开展文学赏析和评论写作,然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却普遍较为低下,这直接涉及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在高校致力于进行内涵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当下,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一问题,并力求寻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其实,这也是更好地贯彻和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相关要求的需要,其直接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的高质量发展;当然,改进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实施方式,培养出新时代高校文学批评拔尖人才,也是可以期望有效改善和进一步优化当下的文学批评生态的。

一、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相关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文学评论写作教学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从事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教育者大多局限于对文学评论写作问题的一般性理解和讨论,即使是有的教学实践者和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对文学评论写作问题展开探讨,但更多的还只是相对零散的,趋向于对文学评论写作的普泛性问题的研究。在此,我们分两个方面予以必要的阐述和说明。

其一,关于文学评论写作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第一个方面,关于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有论者指出: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既要靠高校教师的积极引导,还要靠学生的主动参与,不管是借助现有的大众传播媒介,还是继续发挥传统课堂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我们都应该努力认识到中文系师范生评论写作能力欠缺的基本现实,并能够结合一些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改变。这样做既有利于保持中文系传统文学课程教学的活力,也有利于师范生基本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认为,这些看法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基本理念当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1]第二个方面,关于文学评论写作的方法及其意义。贺国光持论,写好文学评论要明确文学评论的任务;好的文学评论写作要从“问题”出发,“问题意识”是评论写作的前提;准备材料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功夫却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是作者和其他的声音交流和对话的过程,既要有自己的见解又不能自说自话;进入评论写作的过程,要从自己真实的感受出发,分析问题要注意把握整体;理论功底是逻辑思维、思考深度、综合方法运用的检验;文学评论最终得出的应该是一个文学上、美学上的结论。[2]賀仲明先生则更多地关注文学评论写作对于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的价值与意义。在他看来,在当前的学术界以及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文学评论写作很不被重视。但是,其价值和意义却是非常重大的。[3]此外,对于如何具体开展文学评论写作问题的讨论,也散见于基础性写作教材中,当然,也有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以理论专著的形式进行文学评论及其写作问题的探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王一川的《文学批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王先霈的《文学评论教程》(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等。

其二,关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问题的局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之于前者更少,这也就从一个方面进一步表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问题的探讨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评论是高校文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写作教学的难点。教学实践证明,为引导学生进入文学评论之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应在精讲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范文示导、树立目标、多角度设计定题进行评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基于这一根本认识,其具体教学区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多角度定题立意;第二,多角度剖析示范。总之,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训练,要在讲清讲深写作理论基础上,与实践密切结合,抓住两大步骤中几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我们认为,这确实是经验之谈,是存在其一定的合理性的。除此之外,我们在单篇论文中很难再发现颇具价值的对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问题的集中研究之作。

通过文献检索和梳理,我们发现,真正开展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问题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缺乏的。无疑,这一状况对高校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十分不利,需要通过必要的深化探讨解决这一问题,哪怕它只是尝试性的、探索性的。而且,在我们看来,这也理应成为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它立足于也致力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实质性提高,具有较为明显的现实价值。

二、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内容的确定

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文学评论写作”、“基础写作”等文学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即,寻求实施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方式甚至是最佳方式,也可以说是寻求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如何实现最优化的基本(教育)规律。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贯彻,将会对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升产生重大而又直接的积极影响,无疑,这会相应提高目前高校文学教育教学的育人质量。

我们知道,当前高校的文学教育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危机。我们需要形成共识,以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及危机的理念、方式和途径。这种解决不仅必要,而且无疑还是一项紧迫的工作,它涉及我们对于文学教育、文学课程教学的终极想象,更事关我国人文教育乃至国家整体教育改革的某些根本的方向性问题。以此而论,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问题研究无疑是重要的,它积极参与着包括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在内的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而这一改革直接关涉到受教育者能力与素养的真正提升问题。

基于以上认知和考虑,可以明确,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在“文学评论写作”、“基础写作”等文学课程中进行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以使得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得以实质性提高的问题。这一论题的整体性展开,总体表现为:其一,如何在文学评论写作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理论认知能力;其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文学批评实践应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三,作为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的需要,尚需在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对其实践进行必要的总结,形成更为明朗而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在方案的导引下凸显具体教学效果。这是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基本方面。

由以上所揭示的,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内容主要表现为:

第一,文学批评实践中批评主体应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开展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实践,必须高度关注评论主体问题。评论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个体。评论主体的根本文学观念及其在此之中蕴含着的文学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其批评理念的形成,而一个评论者的批评理念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甚至是决定着其批评方法的具体选择和运用。在此前提之下,我们可以明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至少要求学生着重考虑以下主要问题: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方法的自觉选择,文学评论文章写作的基本意向,具有现代价值意味的文学文本的选择问题等。

第二,批评者的必要的理论认知。批评者的必要的理论认知主要是指评论者在开展具体评价的时候需要对文学批评(文学评论)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与当下实践问题具备明确而又合理的认识。它直接影响到具体评论实践的实施,也深度制约着评论实践可能达到的高度。而这在根本上体现为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我们认识到,在理论认知的提高方面应让学生着重关注和探讨以下批评理论问题:文学评论与当代先进文化建设,马克思人学批评,批判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相对主义(反对无边的相对主义,确立具体评论实践的主导形态),文学批评家作为知识分子(明确个人的身份定位与价值选择)等。关注并深度研究这些批评理论问题,是保证文学评论写作教学能够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换言之,其也是推动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的支撑性力量。

第三,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的具体方案。这一具体方案的获得,无疑来自于合理教育教学理念之下的教学行为经验的总结,它是有效的;同时,它也是进一步推进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的指导性纲领。

三、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假设

从最根本处着眼,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被学界称之为的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总体性的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着科学认识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它的确立开辟了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的新路向,为文学批评实践也为整体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的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正的理论着眼点是人的发展,这与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在当下,我们需要从对唯物史观的完整、深刻理解出发,进行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和开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从而保证当代文学批评的应有品格与质地。[5]

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形成必要的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认识,这也表现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其一,高校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与青年学生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者的基本追求,而高校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无疑在根本点上体现为青年学生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之上。后者是前者的根本表现,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印证。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明確的是,之所以追求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期望并达成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

其二,青年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改进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实施方式得以有效实现,这种提高是一种发展的过程,它是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的。依照上文的逻辑,青年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得以实现的,这也体现为一种教育教学行为的力量。当然,改进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实施方式,实现文学评论写作课程的有效教学,对于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大可能立竿见影,而是必然地表现为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而且还有可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长远的过程。然而,我们明确的是,不能因为它表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漠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规律性。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育人问题,而育人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它是存在规律的,也是需要我们遵循其发展规律的。

其三,文学批评主体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评判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程度的根本尺度和依据。我们说,文学批评主体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表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学批评主体评论能力的提高也是我们开展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程度评价的标准,尽管不能说这是唯一的标准。应该说,这是一种结果导向评价方式。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研究假设是项目研究的必要前提。如前所述,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致力于文学批评者尤其是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而这一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是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换言之,文学批评者尤其是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文学批评实践的持续努力,以积累和丰富文学评论实践经验,但显然另一方面也必须有赖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质量的保证,这也就是说,如何有效实施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是增强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即表现为我们的探讨在理论基础之上的研究假设。

在这里,尤为需要注意和强调的是,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假设的确定是建立在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前所论,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的,强化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现象,由是,我们就可以形成必要的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认识。同样的道理,我们所说的研究假设,其之所以能够得以成立和彰显,也是基于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它更为强调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提高的生成性、可塑性、发展性。

具体来说,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重视文学批评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经验,批评实践是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真正能够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它也表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我们可以明白的是,对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的判断和确定也直接关涉到学生文学批评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否这一问题或这一维度),但与此同时,还必须诉诸于学生批评实践的理论品性(理论品性是评论者的必备素养,甚至可以称之为评论者的核心素养要求。评论者的理论品性很鲜明地体现出思维的个性特征,是其理论素养的基本呈现)的形成,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品性包括核心文学观念、批评理念并适度运用一定的针对性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基础上,才可以在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的能力,以实现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进行。换一句话进行表述,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进行,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上述理论品性的形成与增强。惟其如此,才能对文学评论写作教学作出(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与把握。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文学评论拔尖人才培养才成为可能,这对于积极参与和介入当下的文学批评生态建设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生态研究”(编号:JD17069)、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高校文学批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1ZD027)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程志军:《中文系师范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意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63-66页。

[2]贺国光:《怎样写好文学评论——兼谈中文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7期,第146-148页。

[3]贺仲明:《大学生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文学教育》(上),2016年第4期,第4-5页。

[4]赵玉萍:《范文引线,多角度实践——由文学评论写作教学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文教资料》,2009年4月号,第229-231页。

[5]詹艾斌:《唯物史观与当代文学批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27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写作能力
文学批评新生代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