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诗人仍在拼命工作
2023-03-07康慨
康慨
1938年3月12日,德军越过奥地利边境的那天早上,马洛伊在布达佩斯城郊住宅的安睡中醒来。再过一个月,他就年满38岁了,正值年富力强的岁月。吃过早点,他开车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又去岛上打了网球,游了泳,然后回到布达山上的家,坐进拥书6000册的漂亮书房,打开台灯,读一个来小时的文学或历史。女仆先后为他端来橙汁和浓咖啡。午前11时许,我们的作家总算坐到书桌前,从容优雅地写一页小说——不多不少,只写30到35行。这习惯已经雷打不动地保持了20年,此刻他也同样优哉游哉,哪管外面的世界地覆天翻——可以相互映衬的是卡夫卡1914年8月2日的日记:“德国对俄宣战。——下午游泳课。”
这一天午后,马洛伊带着爱犬出门走上林荫道时,一开始也未作他想,脑子里只有刚刚完成的那一页关于18世纪大情圣卡萨诺瓦的小说。他走过宫殿和城堡,与在路上散步的众多达官贵人和胖胖的、上了年纪的女大公相互致意。唯一一个满面愁容的行人是泰莱吉伯爵,他的命运容后再叙。就在街上遛狗的当儿,马洛伊忽然想起希特勒正在开进维也纳这件事,一种雷达般的预感油然而生,仿佛有人在背上推了他一把,让他站到了正在展开的历史画卷前。
十多年后,在自传体小说《我本想沉默》中,马洛伊重返上述时刻,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当代人”,他“对自身的命运是何等的无知,无知到了可悲和荒谬的地步”。世界行将毁灭,而他仍然带着“病态的傲慢”,“自以为是”和“滑稽可笑”地,在欧洲的边缘小国,用匈牙利语“这种孤独、特殊的语言”大搞精神创作,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时的世界已容不下他的书桌、他的阶级和他的同好——“几个文学迷和一万到一万五千位来自市民阶层的读者”了。“这是悲剧性的一天,匈牙利的市民文化毁灭了。”马洛伊写道。
1900年,马洛伊·山多尔生于奥匈帝国治下的考绍(现斯洛伐克科希策),19岁时成为新生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热情的支持者。但在帝国主义的联合围剿下,苏维埃政权仅仅维持了不足五个月便告夭折,马洛伊也一度远走德国,1928年才携妻返回布达佩斯。随着1934年和1935年《一个市民的自白》前两部出版,他成了匈牙利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得益于勤奋的匈语文学翻译家余泽民,这两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现代经典先于2015年以单卷节译本的形式进入中国,现在又以全译本两卷(《考绍岁月》和《欧洲苍穹下》)的面貌付诸出版了。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两卷。1989年,马洛伊在美国圣迭戈家中举枪自尽。他生前曾在日记里提及正在写《一个市民的自白》第三部,后来没了下文,但遗稿终在2013年以《我本想沉默》之名在匈牙利付梓。
“好吧,我在这里告一段落,”《一个市民的自白》第二部结尾处写道,“我就像一名从惨败的战役中幸存的讲述者语调沉重地说:我想要记住,我想要沉默。”
现在我们看到了第三部的开头:“我本想沉默。但是后来,我抵抗不住时间的呼喚,我知道,我不可以沉默。”
《我本想沉默》写于20世纪50年代初,所述起自1938年的德奥合并,迄于1948年8月31日马洛伊离开匈牙利:在黎明的边境,“一位苏联军人推门走进了火车的车厢,要走我的护照,然后冲我敬了一个礼,准许我踏上了自我放逐的流亡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特里亚农条约》让战败国匈牙利丧失了七成以上的国土和三分之二的人口,马洛伊的家乡考绍也一并割让给了捷克斯洛伐克。在摄政者霍尔蒂的独裁统治下,领土收复运动逐渐偏离了方向。与德国和意大利赌注式的结盟让匈牙利在1938年收回了部分领土。马洛伊也作为文化人队伍的一员,在隆重的入城仪式中,随匈牙利军队荣归故里。
但是,他发现考绍的百姓,那些在过去20年里一直受着异族压迫的匈族老乡并没有表现出他期待的被祖国解放的热情。原因他很快就明白了:这里的人民即便没有受到平等对待,但的的确确享受了20年的自由。可是现在,那些作威作福的老爷们和缺少教养的公务员又回来了。“一同返回的还有完全效忠于贵族阶层意志的、令人反感的匈牙利国家的声音,匈牙利式低头哈腰的问候形式、低眉顺眼的礼貌用语、强调等级差别的称呼方式重新又变得时髦。”马洛伊不无苦涩地注意到,老爷们“不仅在精神、举止、道德、世界观和教养方面都表现出愚蠢,而且抱有各种敌意”,以至于公开怀疑这些百姓不再是可靠的臣民了。
马洛伊意识到,“我们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世界观都已经落后于时代”。1919年布尔什维克失败的革命实验,让匈牙利错过了民主转型的机会。拜特伦总理是杰出的政治家,成功地恢复了社会秩序,却受限于自己的阶级出身,不明白1919年后的匈牙利不可能放弃民主选择、径自回到旧的领主社会而不承担后果。这个后果就是国家被瓜分、被奴役的悲剧。1941年4月,在无力阻止德军进驻匈牙利以入侵南斯拉夫时,我们前面提及的泰莱吉总理——马洛伊满面愁容的邻人——自杀了。在本书所述的十年悲剧过后,还有40年的悲剧,到马洛伊也自杀前仍未落幕。
匈语“市民”(polgár)是源自德语的借词。它在现代德语中拼作Bürger,《新德汉词典》解作公民、国民、市民,或“(区别于无产者和贵族的)中产者、资产者”。在马洛伊眼里,在悲剧酝酿、市民精神遭到践踏的年代,匈牙利的知识分子是反动的:他们不理解民主,甚至为了保存自己的特权,而从心底拒绝民主的道德法则。
在评价匈牙利诗人科斯托拉尼·德若身后出版的作品时,马洛伊曾写道:“死诗人仍在拼命工作:他仿佛身居实力之巅。生命与死亡无足轻重。只有创作精神和作品才事关重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杰出的马洛伊。他本想沉默,有人宁愿他沉默,但死诗人仍在拼命工作。
《追寻千禧年》
作者:[英]诺曼·科恩
译者:冯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定价:98元
这部研究欧洲中世纪千禧年主义的经典之作,出自英国史学大家诺曼·科恩之手。通过这部杰作,他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欧洲中世纪贫穷、渴望、抗争、权力等复杂面相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视角。
作者:[美]朱迪丝·法尔 [美]路易丝·卡特
译者:卢文婷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定价:138元
花是狄金森诗歌创作的灵感缪斯。本书中,作者法尔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狄金森诗作与生平。她将狄金森的花园之爱置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描述其起源、发展及与其家族喜好的关联,思考狄金森花园的建构与数百首诗歌和诗性书信的对应关系。
《韌性时代》
作者:[美]杰里米·里夫金
译者:郑挺颖 阮南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定价:79元
病毒涌现,气候变暖,混乱正在不断加剧。追求效率、进步,曾被认为是神圣的,现在似乎正有所变化。一个强大的新叙事——韧性时代,正在兴起。在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刻,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界,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与进化。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作者:[美]墨磊宁
译者:张朋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定价:98元
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本书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