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瘤胃脂肪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内源激素、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与肉品质的影响

2023-03-07王哲文贺安祥宋和键张康林李友英彭忠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牦牛饲粮脂肪酸

王哲文 贺安祥 宋和键 张康林 蓝 岚 李友英 彭忠利*

(1.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科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2.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科学研究所,康定626000)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主要生长于海拔3 000~5 000 m的高原寒冷地区。牦牛为当地人民提供肉、奶和毛等生活必需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被称为“雪域之舟”。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的消费量不断增加。牦牛肉风味独特,具有绿色安全、氨基酸及无机矿物质含量高等特点[1],但牦牛肉肌内脂肪含量较少、嫩度也低于相同年龄的黄牛和水牛[2],这造成了消费者对牦牛口感较差的印象,不利于牦牛产业的发展。

研究表明,过瘤胃脂肪(ruman protect fat,RPF)对提高反刍动物乳品质和肉品质有着积极作用[3]。许鹏等[4]研究发现,在奶牛饲粮中添加RPF可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及乳蛋白率。赖景涛[5]报道,给娟珊牛每日补饲300 g RPF,显著提高了乳脂率和总固形物的含量。Lee等[6]研究表明,在羔羊饲粮中添加RPF后,其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不过,目前关于RPF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RPF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内源激素、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与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RPF在改善牦牛肉质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于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在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拖坝乡康巴拉繁育养殖公司(北纬31°59′,东经100°05′)进行。该地区日照多,辐射强,年日照时数2 640 h,属于高山寒温带气候。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取32头平均体重[(181.55±23.59) kg]相近、健康无病、体况良好的4岁左右麦洼公牦牛。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32头牦牛分成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RPF添加水平为0)、试验1组(RPF1组,RPF添加水平为1.2%)、试验2组(RPF2组,RPF添加水平为2.4%)和试验3组(RPF3组,RPF添加水平为3.6%)。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

1.3 饲养管理

试验牛进场前,对圈舍进行消毒杀菌,在试验牛进圈舍前统一注射伊维菌素进行驱虫。试验期间每7 d清理1次圈舍并清扫水槽,确保牛舍清洁卫生。每天2次(08:00和16:30)饲喂,自由采食和饮水。

1.4 试验饲粮

RPF以棕榈油脂肪粉[实测成分为0.2%癸酸(C10∶0)、0.7%月桂酸(C12∶0)、1.5%肉豆蔻酸(C14∶0)、0.1%十五烷酸(C15∶0)、91.2%棕榈酸(C16∶0)、5.8%硬脂酸(C18∶0)和0.5%其他]为来源。饲粮配制参考我国《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按体重200 kg及平均日增重1 kg标准配制全混合日粮(TMR),通过调整玉米和尿素配比保证粗蛋白质水平相同,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续表1项目 Items组别 GroupsCONRPF1RPF2RPF3中性洗涤纤维 NDF34.2734.6833.8432.97酸性洗涤纤维 ADF13.4713.2713.4713.66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1 血清指标测定

正试期最后1天对全部试验牛进行尾根采血,静置2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待测。

血清生化指标:使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3100)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CLB)、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UN)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

血清内源激素:血清胰岛素(INS)、瘦素(LEP)、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试剂盒购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血清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血清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购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2 肉品质测定

每个组挑选4头体重接近该组平均值的试验牛,屠宰后采集第13~14肋骨间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相关指标测定。

背最长肌理化指标:采用色差仪(型号:HP-200)测定屠宰后30 min的肉色;蒸煮损失参照付洋洋[7]的方法测定;水分含量采用GB/T 9695.15—2008烘箱恒重法测定;粗脂肪含量采用GB 5009.6—2016测定;粗灰分含量采用GB/T 9695.18—2008干灰分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采用杜马斯燃烧定氮法测定。

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采用GB/T 5009.168—2016归一化法测定。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将试验数据经Excel 2011进行初步整理后,采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检验,若正态分布检验的P值小于0.05,采用对数变化进行数据转化,之后再采用SAS 9.4软件中的GLM程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在差异显著的基础上进行Duncan氏法多重比较,采用正交多项式(orthogonal polynomials)分析各指标随RPF添加水平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反应趋势,结果用平均值和均值标准误(SEM)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RPF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牦牛血清AST活性呈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P<0.05),其中RPF2组血清AST活性显著高于CON组、RPF1组和PRF3组(P<0.05);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TG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其中RPF3组血清TG含量显著低于CON组和RPF1组(P<0.05);与CON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RPF对血清TP、ALB、GLB、GLU、TC和UN含量以及AL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2 RPF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 RPF对牦牛血清内源激素的影响

由表3可知,RPF2组和RPF3组牦牛血清INS含量显著高于CON组和RPF1组(P<0.05);各组血清LEP、GH和IGF-1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3 RPF对牦牛血清内源激素的影响

2.3 RPF对牦牛血清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牦牛血清CPT-1活性呈线性提高(P<0.05);RPF1组和RPF3组血清ACCase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各组血清ATGL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过瘤胃脂肪对牦牛血清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2.4 RPF对牦牛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牦牛背最长肌EE含量呈线性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RPF对背最长肌肉色亮度值、肉色黄度值、肉色红度值、蒸煮损失以及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5 RPF对牦牛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鲜样基础)

2.5 RPF对牦牛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由表6可知,与CON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RPF对牦牛肌肉各单个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6 RPF对牦牛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续表6项目Items组别 GroupsCONRPF1RPF2RPF3均值标准误 SEMP值 P-value过瘤胃脂肪 RPF线性Linear二次曲线Quadratic不饱和脂肪酸 UFA47.3952.3842.7441.574.300.3620.2020.501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45.1448.1639.6937.904.100.5230.2170.611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2.264.213.053.670.960.6250.5010.512

3 讨 论

3.1 RPF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TP由GLB和ALB组成,其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营养水平及蛋白质代谢情况[8]。GLB是反映机体的免疫状况的主要指标,ALB是营养物质运输的重要载体,ALT可反映心肌细胞的健康状况。本试验条件下,各组牦牛血清TP、GLB、ALB含量及AL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肝脏是脂肪利用和合成的主要器官,AST是反映肝脏健康状况的指标。研究表明,摄入富含脂肪的食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引起肝功能异常[9]。在本试验中,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牦牛血清AST活性呈线性和二次曲线上升,这说明RPF对牦牛的肝脏功能造成了不利影响。GLU可以反映机体的能量代谢[10],本试验中,饲粮添加RPF对血清GLU含量无显著影响,这与许鹏等[4]在奶牛饲粮中添加RPF对血清GLU含量无显著影响的结果一致。TC可以反映机体脂肪代谢。本试验中,饲粮添加RPF对牦牛血清TC含量无显著影响,这与吴树峰[3]的研究结果相同。TG是机体脂肪代谢的指标。本试验中,牦牛血清TG含量随着RPF添加和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这可能与LEP合成增加有关。研究表明,LEP可以增加TG水解[11],因此TG含量线性降低。UN是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的主要产物,是反映饲粮蛋白质代谢的指标之一[12]。李兰等[13]研究发现,在奶牛饲粮中添加RPF后,奶牛血清UN含量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添加RPF对牦牛血清UN含量也无显著影响,这与李兰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RPF对牦牛血清内源激素的影响

INS是促进合成代谢、维持血糖的一类重要激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并通过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脂肪的分解氧化。在本试验中,RPF2组和RPF3组牦牛血清INS含量显著高于CON组,这说明在牦牛饲粮中添加2.4%和3.6%的RPF可以促进牦牛脂肪合成。LEP是一种由机体脂肪组织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LEP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的受体,来实现调控生物行为及新陈代谢的功能。研究表明,血清中LEP的含量与动物脂肪组织成正比[14]。Long等[15]研究发现,在母牛饲粮中添加RPF提高了血清LEP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饲粮添加RPF对牦牛血清LE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相比于CON组,RPF1组、RPF2组和RPF3组血清LEP含量分别提高了23.97%、17.98%和17.98%,这说明RPF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牦牛血清LEP含量。GH是腺垂体分泌调节动物生长发育的蛋白质激素,通过促进机体组织分裂增殖及蛋白质合成,从而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本试验中,各组牦牛血清GH含量无显著差异,这与谭亚楠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IGF-1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激素,通过促进软骨组织生长和骨化,使得骨骼增长。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RPF对牦牛血清IGF-1含量无显著影响,说明RPF对牦牛生长无促进作用。

3.3 RPF对牦牛血清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CPT-1是脂肪代谢中的一种关键限速酶。脂肪代谢过程中,脂酰辅酶A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必须由CPT-1催化脂酰辅酶A与肉碱结合成脂酰肉碱才能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研究表明,脂肪酸可以诱导CPT-1基因表达,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对CPT-1基因转录产生影响[17]。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PF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CPT-1活性呈线性提高,可能是因为RPF促进了CPT-1的表达。ATGL是一种脂肪动员酶,它主要参与体内TG第1步水解反应[18]。本试验中,相比于CON组,RPF1组、RPF2组和RPF3组牦牛血清ATGL活性分别提高了24.30%、20.98%和18.71%,这表明在饲粮中添加RPF对牦牛体脂的分解代谢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在脂肪酸合成代谢过程中,是以乙酰辅酶A为起始原料,通过ACCase在机体内将乙酰辅酶A羧化催化成丙二酰辅酶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底物[19-20]。本试验中,饲粮添加RPF的试验组牦牛血清ACCase活性均高于CON组,说明RPF可以提高牦牛脂肪合成水平,这与杨致玲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

3.4 RPF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

肉色是消费者最直观对肉质的印象,肉色亮度越高,市场接受度越高[22]。蒸煮损失能反映肉的持水性能,是反映肉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肉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能够影响肉的风味。本试验中,饲粮添加RPF对牦牛肌肉肉色、蒸煮损失以及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这与吴树峰[3]的研究结果一致。肌肉中脂肪含量越高,肉的风味、多汁性和嫩度就越好[23-24]。本试验中,随着饲粮中RPF添加水平的提高,牦牛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呈线性提高,这可能与血清ACCase活性和INS含量提高有关,说明RPF可以促进粗脂肪在牦牛肌肉中的沉积。

人体无法合成PUFA,需要从食物中获取。亚油酸(C18∶2n6c)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预防胆固醇过高、动脉硬化的作用[25]。亚麻酸(C18∶3n3)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其可降低肝脏脂肪生成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降脂的作用[26]。花生四烯酸(C20∶4n6)是人体一种半必需脂肪酸,是神经组织及脑组织的重要组成物质[27]。Lee等[6]在羔羊饲粮中添加RPF后,其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本试验中,饲粮添加RPF对牦牛肌肉亚油酸、UFA、MUFA和PUF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本试验RPF产品的脂肪酸主要为SFA有关。

4 结 论

① 饲粮添加RPF能够显著提高牦牛血清ACCase活性和INS含量,有助于提高牦牛的肌内脂肪含量。

② 饲粮添加RPF会提高牦牛血清AST活性,对牦牛肝脏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牦牛饲粮脂肪酸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鳄梨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反式脂肪酸对内皮细胞脂肪酸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