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市琅琊山萤火虫景观构建

2023-03-07杨小兰谢文君

大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琅琊山驳岸栖息地

杨小兰,谢文君

(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0 引言

滁州市地处江淮分水岭,自古就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四面环山,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欧阳修笔下的琅琊山便坐落于此。蔚然深秀的琅琊山中不仅有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还有极具观赏价值的萤火虫资源。萤火虫是一种尾部会发光的昆虫,它们体内的荧光素在荧光酶蛋白的帮助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释放光亮。当夜晚成百上千只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因无规律的飞舞,不同的发光节律,呈现出一种浪漫绮丽的景观效果。萤火虫对水质、栖息地的改变敏感性强,可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琅琊山拥有丰富的萤火虫资源侧面反映了其生态环境的优越性。

1 琅琊山萤火虫资源现状

琅琊山萤火虫资源十分丰富,夏夜浅入山中便能随处可见灌木丛中点点萤火(图1)。萤火虫发生时节,经实地调查已经发现的萤火虫种类以端黑萤和黄脉翅萤为主且数量可观(表1)[1]。

图1 琅琊山萤火虫分布区域

表1 萤火虫种类

后续研究发现琅琊山的萤火虫资源虽然丰富,但同时呈现出缓慢衰减的趋势,这或许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然而城市灯光污染干扰萤火虫的生理活动却是不争的事实。萤火虫通过发光来求偶配对,发光物质会在身体四处流动使身体发出淡淡荧光,而强烈的人工光源淹没了萤火虫的发光,极大干扰了萤火虫的求偶等生理活动,萤火虫被迫退避到更为黑暗的地方。随着琅琊山旅游开发的逐步推进,人工光源覆盖了琅琊山的各处,这让萤火虫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保护好琅琊山萤火虫栖息地,保留住一年一现的萤火虫资源,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萤火虫生态景观,让久居樊笼的城市居民有返自然探寻萤火的机会,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2 城市萤火虫景观案例分析

2.1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每年夏天的6—7 月,南京灵谷寺里常常出现许多闪烁的光点,这是在为交配做准备的萤火虫飞行的轨迹[2]。灵谷寺区域是紫金山风景区萤火虫最为聚集的地方,结合寺庙与萤火虫打造出浪漫庄重的景观效果,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观赏,是国内最为著名的萤火虫景观之一。

灵谷寺萤火虫栖息地远离光源,其类盆地地形环境为陆生萤火虫提供安全的产卵之处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周围植物丰富,乔灌木种类繁多,以落叶为主,下层草本茂盛,以山麦冬、求米草等为主,利于维持土壤湿度和温度的稳定。

2.2 台湾木栅公园

木栅公园位于台北市文山区,在未建成公园前作为农业用地被当地居民使用,多年来没有受到太多的人为干预,所以一直都是萤火虫栖地。公园早期拥有不少的水生黄缘萤,但长久以来因缺少管理维护导致栖息地恶化、杂草丛生的问题,使得萤火虫可以生存的区域越来越小。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及当地义工的自发行动,对木栅公园进行整理修复,让萤火虫的栖息地慢慢开阔起来。在栖息地生存环境的得到保障后,专家致力于原本优势种黄缘萤的复育工作。

当地居民有很强的萤火虫情结,以萤火虫能够在此地生活为荣。居民和专家共同行动,让木栅公园的复育工作十分顺利。经过复育后,木栅公园内萤火虫渐渐达到可观数量。公园定期在这里举行生态园游会,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周围民众前来观赏。周末时间有志愿者或学者在园内介绍萤火虫的相关知识,生动形象,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2.3 日本久我山萤火虫景观

久我山距离东京新宿车站约15min 车程,一年一度的萤火虫祭典在这里举办,每年6 月,当地居民全力投入这个活动。60 多年前神田川曾发生稻田农药污染,使得原本布满久我山的水生源氏萤消失无踪。为了让萤火虫重现踪迹,当地开始在公园的闲置空间养殖萤火虫。源氏萤对光源和水质十分敏感,专家与当地居民都加入了复育源氏萤的队伍中。他们采取的措施有:将干扰萤火虫的路灯装上遮光罩、围起围网防止有人进入、放置警示牌、抽地下水注入水池等措施为萤火虫营造生活空间。人们在复育的过程中发现,对灯光的措施其实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是微小的,只要肯努力萤火虫便可以在繁育区里生生不息繁衍后代。

在萤火虫祭典当天,小社区内会涌入5 万余人,可见人们对萤火虫这种生物的喜爱。在日本,源氏萤甚至被列为天然纪念物。祭典的活动形式有:萤火虫教育体验活动、人工暗房内观赏萤火虫、萤火虫的卡通形象玩偶与人们互动、售卖关于萤火虫的文创产品等。大家会在露天舞台观看影片,了解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成虫历程等相关基础知识。在玩乐的同时,也让参与活动的人了解到萤火虫的魅力以及保护萤火虫的必要性。

3 琅琊山萤火虫景观构建

3.1 栖息地营造与更新

国内外大量萤火虫栖息地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萤火虫景观构建的第一步应是对其栖息地进行营造与更新。

3.1.1 水质

水生萤火虫会在1 龄幼虫时开始下水,并且水生与陆生萤火虫皆以螺类、蜗牛等为食,水质将影响萤火虫的生存和食物来源。水生萤火虫栖息地所需水质的pH 在7.0~8.0,dGH 不高于21°,dKH 不高于10°,NO3需维持较低水平[3]。保障水质就是保障萤火虫的基本生存,足够数量的萤火虫幼虫是构建萤火虫景观的基础。

3.1.2 驳岸

首先,放缓驳岸坡度。水生萤火虫将卵产在岸边,坡度非常大的驳岸将岸上环境与水体分隔开,不利于水生萤火虫成蛹以及后期的羽化成虫,这需要我们将琅琊山内萤火虫的栖息的驳岸坡度控制在10°~20°[4]。其次,丰富驳岸植被。萤火虫需要丰茂的植被为其提供保护空间,这需要对水生萤火虫的驳岸植物和陆生萤火虫出没的植被丛进行关注。对周边植物环境在层次、高度、密度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保障萤火虫的栖息繁殖[5]。综上,打造出一个既适合萤火虫生长又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驳岸环境,是构建萤火虫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1.3 灯光

萤火虫的光线脉冲活跃程度受到光照的影响,在人工光源广泛使用的情况下,会造成成虫无法完成自然交配行为进而导致当地种群的减少或灭绝。研究表明,萤火虫栖息地需要处于距人工光源15m 以上的区域[4]。可在萤火虫对光源最为敏感的路段将周围路灯盖上灯罩,还可采用密植灌木的方法使其形成植被带从而有效的阻拦灯光。在观萤点避免使用大功率柱灯,在行走的园路设置地灯引导游客观萤即可。对灯光的改造和遮挡,可保护萤火虫在成虫阶段的正常发光活动,是构建萤火虫景观的根本保障。

3.2 萤火虫的复育与保护

萤火虫的复育与保护是保证萤火虫数量和发展萤火虫文化的重要基础,在此前提下才能保证萤火虫生态景观的顺利构建。复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萤火虫可以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萤火虫作为环境指示性动物,其数量的递增,也表征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保护的目标也不单局限于发光成虫,而是要保护萤火虫发育的4 个阶段,即卵、幼虫、蛹、成虫。

3.2.1 萤火虫复育措施

在琅琊山中开辟萤火虫保护区,宜选在水溪驳岸附近,建立繁殖区,进行复育工作。聘请相关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为复育工作提供保障。在附近高校科研平台申请萤火虫实验室,针对琅琊山现有萤火虫种类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提高萤火虫的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召集居民和学生参与萤火虫的复育工作中,有计划的将其发展为皖东萤火虫科研教育基地。

3.2.2 萤火虫保护措施

琅琊山有关部门应停止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监测水质的酸碱度与硬度,保证其都在不影响萤火虫栖息繁殖的数据范围内。对驳岸植物环境进行评估,对不满足萤火虫产卵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和密度。在萤火虫经常出现的区域,设置告示牌避免来往游客使用强烈灯光或闪光对萤火虫造成影响。招募志愿者进行讲解和对观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当行为进行规劝。

3.3 萤火虫景观与文化

3.3.1 主题景观

设置观萤时间地点牌,推广观赏萤火虫的时间段和最佳观赏时间,以及对应的观赏地点,以方便城市居民观赏萤火虫景观。在萤火虫出没的区域周围设置观赏平台,在不干扰萤火虫的前提下让游客游玩观赏。在琅琊山重要的景观节点设置萤火虫主题雕塑及宣传展示牌,如南天门、深秀湖、琅琊阁等均可设置。发展以“乡愁”为主题的中老年游和亲子游、“浪漫”和“爱情”为主题的情侣游、以“教育”为主题的萤火虫研学游、以“养心”为主题的心理理疗和高档养生项目,推出萤火虫主题餐厅和民宿等[6]。结合醉翁亭等重要建筑物,参照灵谷寺流萤景观的模式,将建筑元素与萤火虫这一动物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具有琅琊山地域文化特色的萤火虫景观节点。

3.3.2 科普教育

建立人工暗房,向人们展示萤火虫的一生历程,唤醒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定期举行观影活动,设置科普宣传栏(图2),向人们展示萤火虫的习性、性状、分布。发放萤火虫科普教育手册,搭建线上科普平台。

图2 科普宣传栏

3.3.3 文化培育

举办以萤火虫为主题的文化节、小剧场、摄影比赛。售卖相关文创产品,开展以萤火虫为主题的亲子活动,组织儿童领养及放飞萤火虫的项目。设计琅琊山萤火虫专有卡通形象,构筑萤火虫主题标识系统,将萤火虫景观打造成为琅琊山的旅游名片之一。

4 结语

萤火虫作为一种在中国具有悠久文化背景的观赏性动物,长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琅琊山现有的萤火虫资源,通过栖息地营造、人工复育、人为保护的手段,结合国内外萤火虫景观案例,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萤火虫生态景观,进而培育出琅琊山萤火虫主题文化,使得对琅琊山萤火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萤火虫景观的营建是一门综合学科,在萤火虫栖息地营建过程中,必须控制其数量和规模,使其限制在可控的有限范围内,避免过度商业化[7]。

猜你喜欢

琅琊山驳岸栖息地
琅琊山游记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琅琊山的情怀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中国:能源革命提速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