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特点和策略分析
2023-03-07何璐瑶
何璐瑶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0 引言
当前社会加大了对于科技创新的要求,知识产权管理可为创新技术提供保障,我国钢铁企业若想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工作转型与升级,就必须掌握更强的创新力,从而支撑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就应通过完善的市场引导机制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化解当前阶段钢铁企业面临的困境,重新构建管理组织与人才配置,促进发展。
1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意义
我国作为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中心,粗钢产量连续26 年居世界第一。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更新了大量的知识产权法规及相关行业转型策略。特别是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是钢铁企业扩大发展空间的必由路径,可以为钢铁企业提供更多的知识创新能力,带动地区整体的经济水平增长,激励更多的科技创新者参与到知识创作中。同时,还可以促进技术的转移,更好地适应新经济体系与新产品,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发展内能,将市场开放走向制度开放,更容易跟进新时代发展,带动钢铁领域技术的转移与更迭。
2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特点
2.1 系统性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并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而是一个整体的闭环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企业的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物资采购、产品生产、销售进出口等多方面全方位贯穿。知识产权管理也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及每一名职工,例如,在职工入职、离职协议中,就有不得泄露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等要求,这也是知识产权管理的体现。而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更是影响着企业长远的战略规划与部署,需要企业的全体职工积极投身到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规避工作中,避免知识泄露的情况,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自身的共同发展。
2.2 专业性
当前阶段,全球迈入信息化时代,新科技与新技术传播速度快、流传范围广泛,很多国家在某一领域处于行业尖端地位,技术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则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及相关技术,引进消化再吸收之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21 年年底,我国已有240000 家以上的企业提出过专利申请,与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在此环境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更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性,凸显了某一行业内的领先技术、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等。钢铁企业在发展中应顺应国家发展方向,专精某技术时适度延伸,并深挖这一技术,让关键技术形成高价值专利,同时还应从产品的外观、上下游产业、延伸产品等多方面加以保护,以“他有我强、他强我精”的态势应对竞争对手,凸显知识产权专业性,谋取更大发展空间。
2.3 转型性
长久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在发展中长期存在过度开发和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进程,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等,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对改变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模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淘汰落后、推动兼并重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二十大以后,更是对我国重工业的环保提出了新要求,传统“老笨黑粗”技术体系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钢铁企业应当利用传统产业向新兴环保产业发展的机会,实现工业化向知识化的转型升级,
3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困境
3.1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有限
现阶段,钢铁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企业,而传统钢铁产业的优势正随着资源约束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市场激烈竞争等日渐消解,钢铁产业不得不面临着转型与升级。2022 年1—9 月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65610.4 万t、78083.3 万t,分别同比下降2.5%、3.4%,且一直面临着高污染、高能耗的困境。很多钢铁企业在专业技术的累计有效专利数量甚至不及华为公司一年的专利授权量,我国钢铁企业的专利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低密度钢、低碳铁素体、钒氮合金产品等,但与国外钢铁企业相比,原创性专利技术仍然较少,缺乏对于核心发明专利的投入与研发。在“2021 全球专利创新指数”排行榜中(表1),日本制铁和韩国浦项占据第一、二的位置,中国宝武位列第三,13 家中国钢铁企业榜上有名。其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0 年期间我国钢企专利申请量总体呈平稳上升态势,但专利创新指数得分差距大,还有60 家钢企0 专利,具有较强专利创新能力的企业数量不多。
表1 2021 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排名
3.2 知识产权竞争意识不够
我国钢铁企业在专利方面走出国门的机会并不多,据WIPO 知识产权门户网站统计,2021 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0.9%,达到277500 件申请,中国(69540 件申请,同比增长0.9%)仍然是《专利合作条约》的最大用户,紧随其后的是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华为以6952件PCT 申请成为2021 年的最大申请人,排在其后的是美国高通、韩国三星电子、韩国LG 电子和日本三菱电机,钢铁领域仅占到了不到5%。因此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国外专利申请差距较为明显,这也可以直接体现出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意识及竞争能力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通过检索发现,排名我国钢铁企业专利申请量第一的宝武集团,每年专利申请量约为1500 件,相比同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通讯、半导体及电子元部件、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相差甚远,特别是发明专利数量,其累计专利申请总量不及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一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而日本JFE 钢铁株式会社2021 年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高达985 件,说明我国钢铁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1]。
3.3 知识产权转化率有待提高
《2021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专利许可和转化率仅为10.4%和7.4%,这是由于我国专利转化平台缺位严重,科研技术人员仅关注技术研发本身,缺乏技术推广能力,再加上缺乏技术中介机构,就算有足够的专利,也需要长时间低效率的转化过程,同时很多企业在技术开发后也难以向受到充分的转化服务机制,特别是传统重工业领域还缺乏知识产权人才,难以很好地为技术转化提供服务[2]。
3.4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2021 年,我国企业遭遇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为76.4%,较上年提高2.5%,较2017 年提高11.8%。近年来,我国企业专利权人应对专利侵权行为更加积极主动,遭遇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知识产权案件“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等原因,钢铁领域在知识产权法律维权方面推进较慢,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提高,仍存在着很多侵权情况,导致大量技术侵权易、维权难,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呈现新型化、复杂化,有的企业或个人更是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漏洞,滥用知识产权保护,对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专利研发造成了影响[3]。
3.5 知识产权运用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部分钢企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性,还有着很多问题阻碍其发挥效用。首先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市场价格及供求关系相互关联,知识产权运营价格的定制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如果市场定价、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完善,会直接影响技术进步、市场运作等。同时,各地区知识产权机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市场创新力较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所欠缺的地区,经常出现“重成果、轻专利”的情况,阻碍了知识产权发展的步伐,这也导致一旦有新的专利技术出现,很多企业都会不约而同地模仿,损害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4]。
另外,在很多钢铁企业中,对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不够重视,一方面受制于科技创新能力的约束,另一方面管理层对知识产权工作了解较少,委派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完备,同时兼具专业技术、知识产权和法律知识的人才相对稀缺,无法对公司的科研成果进行深入挖掘和布局,对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识别等问题缺乏有效判断,难以满足现阶段下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5]。
4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践策略
4.1 改变知识产权管理理念
钢铁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原始投入,加大对原创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从粗放型工业生产转向精细型科技生产。同时应在企业内部开展自上而下的知识产权意识宣传,为企业的技术及产品研发提供保障,也为钢铁产能提升夯实基础,在当前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加强创新,提升现阶段下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一流企业。
4.2 调整符合钢铁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钢铁企业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用,应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公司经营与管理中,并建立起健全的知识产权工作体制,优化物料采购、产品研发、产品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流程,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在技术创新中的运用。同时应对各管理流程实施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做好立项检查、研发记录、专利检索、知识产权申请、风险规避等工作。特别是在生产经营环节中,应做好知识产权管理的动态化跟踪,将竞争对手的经营信息及技术研发情况及时反馈,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管控侵权与被侵权等情况,例如合同审查、专利转让管理、对外合作技术交流等,扩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发挥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成效。
4.3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规章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应依靠健全的管理规章,充分发挥管理能效。应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并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思路,发挥知识产权管理作用。首先可建立起以研究新工艺、新产品为目标的激励措施,促进钢铁企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其次为了避免人员流动造成泄密,可签订长期化的劳动契约和知识产权协议稳定关键岗位人员,还应及时发布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态势报告,控制知识产权风险;另外还应加大知识产权宣传与管理力度,增强全员知识产权意识,严格控制专利侵权行为,最大限度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还应建立与自身经营战略、市场规模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支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以专利产业化为核心,优化企业内部各部门间资源分配,探索建立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经营风险防控、项目及人才评估、产品定价、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和领域的有效管理机制。
4.4 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我国钢铁企业应不断健全并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的能力,注重创新的内涵,并以此激励对钢铁企业贡献突出的发明人,发挥知识产权的评价与激励作用。可成立上下联动的管理机构,通过领导小组协调全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涵盖各基层单位与机关部门,实现决策层参与、业务层支持的管理局面,从研发到市场做到职责明确,权责清晰,使知识产权保护渗透到企业运作的各环节,提升全员参与的主动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钢铁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可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钢铁企业应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调整符合钢铁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企业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