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联系

2023-03-07李木水

大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李木水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广平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梧州 543102)

0 引言

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创世之举,随着新时代各项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迎来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在现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应当对当前国情发展状况做出深入分析,结合现代化农业条件与发展情况,积极推动国家城镇乡村建设,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进程。

1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政府职能转变有待改进,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无论是政府职能还是财政功能,当前较偏重于经济建设。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基础建设服务转变速度较慢,不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此一来,便造成了财政政策大多倾向于相关产业部门,这主要是由于产业部门对城市经济贡献率相对较大[1]。在此期间,社会公共服务均衡以及公平问题容易被忽视。作为政府部门,将城乡统筹发展的侧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但是城镇化建设无法实现城市“统一”乡村。此外,即便将农民吸纳到附近的城镇中,也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

1.2 乡镇总体发展缺乏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首先,对城乡统筹发展缺乏深入的研究,规划更多偏向于城镇地区的发展,而对于面积较大的乡村地区缺乏规划指导。其次,在农村人口、产业以及空间、生态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再次,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期间,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考虑不足。最后,就产业发展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大的阻碍,尤其是现代物流与商贸流通等领域,很少涉及农村地区。

1.3 城乡发展不具均衡性,二元结构明显

一方面,收支层面存在二元结构明显的问题。虽然在2010 年之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有了大幅的上涨,到2019 年农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9855 元。但是,城乡居民收支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这一差距虽有了减缓的趋势,但均保持在2.3 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城乡收支层面二元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层面存在二元结构问题。受到城市中心性地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固定资产主要投资到相关的城市地区,而镇以下投资占比较低。在此情况下,投资到农、林、牧等方面的资金比重相对较低,这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1.4 城乡社会保障、就业有很大差距

首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极为重视,并且医疗保障水平得以改善,但农村地区的医疗价格不断攀升,农民、牧民所要承受的医疗负担仍然很重,农村地区存在着大病看不起的问题。同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相对普遍,医疗支出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其次,从社会养老保险状况来看,农村居民显著低于城镇居民,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将困扰农村地区的发展。

2 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统筹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方面,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深化城市与道路改革工作的重要部分(图1)。通过提高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将促进城市的发展,因此土地规划应当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土地规划合理性的评价标准,对城市发展规划有着积极影响[2]。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切实做好土地规划。在开展土地规划工作时,应当对城乡规划进行充分的考虑,保证城乡规划能够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空间上来看,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二者之间有着互补互利的密切关系。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当做好弹性规划、协调规划。同时,还应考虑到多元规划、效益规划以及整体规划等方面。

图1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①弹性规划。在开展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工作时,应当保证规划有着一定的可量化性,同时还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现阶段,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做好弹性规划可以有效的适应当前这种变化的环境,并且应当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合理、科学的调整。如此一来,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规划失灵、重复规划等问题的发生。②协调规划。在开展整个城市区域的规划工作期间,首先要保证城乡规划有着较强的合理性、科学性,不能过分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程度。③多元规划。在进行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编制时,应当具有明确的规划目标,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④效益规划。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保证规划有着较强的经济性、效益性。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⑤整体规划。应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从整体方面进行规划与布局。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物质层面、非物质层面的规划。同时,还要注重整体层面与局部层面的统筹规划。⑥实用规划。任何规划的编制,其目的都是对社会发展提供指导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应保证规划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的实践途径

3.1 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制,能够促进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统筹协调发展。一方面,从原有的管理体制来看,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属各自的行政管理部门,二者在管理目标与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彼此之间缺乏良好的协作、沟通,并且信息共享水平相对较低,统一管理的难度较大。鉴于此,为推动二者统筹发展,应当对现有的管理体制做出改进,可以对两个管理部门做出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简管理组织机构,进而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规划管理体制[2]。另一方面,在开展规划方案的编制时,应当由同一部门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而可以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整合,这对于促进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期间,应当对二者统筹发展环节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做出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保证规划方案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

3.2 统筹两个规划,做到制度创新

我国在土地规划等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因而城乡规划工作中,应当做好制度创新,进而保证规划工作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首先,编制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工作中,不能沿用以往的方式,应当由同一个行政级别对等的管理部门完成,进而可以做好相关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同时,在行政指令措施方面也能做到统一,使得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大大提升,也避免了资源严重的问题。其次,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当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出调整与完善,保证土地规划工作中有法可依。需要注意的是,应当结合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土地规划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此外,为加大各项规划的执行力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进行合并,对于颁布的政令也要进行统一。另外,要为制度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实现这一目的,应当对长期以来的行政主导的环境做出改变,并考虑到经济与市场规律的影响。

3.3 以人为本,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为相关人才提供充分的保障。采用开放式的人才引进方法,使得更多的专业人员汇聚到政府部门。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支城镇统筹规划与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提升专业素质[3]。其次,要借鉴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这一过程中,要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并加强对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全面促进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再次,还应当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为确保农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应当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建立起完善的资源体系,为投资环境的改善提供支撑。另外,还要对金融优先担保状态做出改进,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融合与建设。最后,要坚定信心,理清发展思路。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类复杂的问题,因此,应当在困难的状态下坚定决心,树立不怕吃苦的心态,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还要提升现代化发展技能,对乡村发展状态做出深入研究,从长远的角度做好规划。

3.4 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

在开展现代化建设工作时,要对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深入的剖析,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融合与建设。对于多样化发展理念,就是要改变乡村振兴与城市统筹规划建设存在的单一化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在此期间,应加强对自然特色、城市发展特色的挖掘与利用,在一些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应当采用城镇化融合模式,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加强产业与基础建设。除此之外,还要采用投资与其他手段,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缩小城镇之间的发展差距,应当积极发展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合理解决统筹规划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对新型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促进现代化建设工作,实现城乡地区的科学发展。

3.5 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法制政策平台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与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除此之外,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起到了良好的协调作用[4]。同时,也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得城乡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鉴于此,各级党委、人大以及政府部门,应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法律进行创新,根据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从体制与制度方面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期间存在的各类障碍,建立起完善的法治政策平台。

3.6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根据“规模集中、产业调优”的基本理念,各县区首先要做好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基础条件优势,对自身发展优势做出总结,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各地区要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进而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应当大力扶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拓宽发展渠道。

3.7 走集约型的城乡建设道路

以往在开展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时,不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各类资源的保护工作有待加强。具体规划期间,主要以粗放型规划与建设为主。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5]。鉴于此,应当积极转变粗放型建设方式,改变密集型建设方式的弊端。规划期间应当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提高城乡空间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通过积极开发旧城,提升土地利用率等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置,节约土地资源,加强审核,促进城乡建设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3.8 稳步推进现代乡村城镇建设

如果盲目的开展现代乡村城镇建设,将导致风险的增加,同时也将损害人民的切身利益。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城市与农村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现代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各地区的资源状况与发展现状,将城镇与乡村所具有的优势融合起来,相互之间要各取所长,突出文化发展经验优势,大力扶持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企业,结合自然资源特色开展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进而促进农村与城市地区的共同发展。

4 结语

通过做好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统筹发展,既有利于城乡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配置的科学性,使得各类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符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为此,应当合理编制统筹发展规划方案,综合考虑多方面规划原则,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此实现统筹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迎接“十三五”规划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