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居遗韵之广西壮族民居

2023-03-07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西城镇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干栏壮族民居

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沿海、沿边地区。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 个世居民族的和谐相处,造就了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交融,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图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形态。

为持续保护和传承广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广西城镇建设》撷取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的《广西特色民居风格研究》丛书中部分精华内容,缀集成专栏,通过对各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追溯,向读者展示各民族村寨聚落的选址、布局、风貌特色和民居建筑文化特点,探索广西古今建筑文化之间的共存及融合,从源本中系统地了解聚落及民居的起源、变迁及其价值所在。

《广西特色民居风格研究》丛书

壮族民居

据史料记载,壮族的先民自古于华南—珠江流域一带繁衍生息,因其生活习惯以定居为主,较少迁徙,是广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即后来的两广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

一、壮族聚落的形成与特点

决定壮族人居特色的关键因素是自然环境背景和人文环境背景。其中,对聚落人居选址、规模以及外观形态等影响较大的是自然条件,而对于其空间组织秩序、民居内部的空间序列关系、建筑结构等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文环境。

聚落的类型按照所处的位置和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地三种类型。从空间形态来看,可分为点状分散型、线性分布型以及组团集中型聚落三种主要类型,这不仅基于地形的限制也是对于气候环境的呼应。其主要元素有山、水、林、田。山提供了林木和梯田,林木保护了水土,提供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水是耕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山区居住的壮族作为稻作民族,感知到山林涵养水分的关系,通过对树等神灵崇拜的形式,养成了保护树林、绿化环境、爱护水源的传统,形成了高度依存于自然环境、山水林田和谐统一的壮族聚落。

组团集中型

线性分布型

点状分散型

桂林市阳朔朗梓村壮族聚落

广西壮族传统聚落有如下特点。(1)依托地形,布局自由紧凑。壮族传统聚落多位于山区,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靠近耕地,其房屋布局利用地形平缓处集中布置,屋宇紧密相连,形式较为自由,多沿等高线平行延伸。(2)无明确中心性,但同姓同宗相连成片。由于民族和历史的原因,现存的壮族传统聚落很少有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土地庙、凉亭与其他祭祀场所多分布在聚落周边,因而没有明确的聚落中心。聚落没有明确的轴线关系,较少体现宗法礼制等级的约束,同姓同宗的民居多成片相邻居住,各姓氏成片区分布,但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3)格局开放,防御性不强。作为人口众多的本土民族,壮族传统聚落并不突出防御性,其格局较为开放,村落边界并不明确,而是根据用地条件与资源容量自由延伸扩展。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安壮寨

柳州市融水县三防镇荣洞村的丘陵类型的壮族聚落

二、壮族民居的风格和特色

壮族传统的民居建筑是广西民居建筑类型中最具特色的。根据建筑形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全干栏、半干栏和平地式三种。

在细部处理中,屋顶多采用木构坡屋顶形式,结构形式以穿斗式为主,屋顶瓦材多为小青瓦。两侧山墙下,常常设有披夏(或称偏夏、偏沙等),或在前后檐下增设1~2 层披檐。披夏其下为一小开间,相当于主体建筑的半个开间,一般作次要卧房或辅助房间。披夏多设在一年之中风来最多的方向,以增强干栏的侧向抗风力,披夏还可以对主体的干栏式建筑起保护作用,避免烈日对木质干栏式建筑的暴晒和雨水的侵蚀,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从美学上来说,披夏和增檐的增设,使干栏规整的长方形态有了造型上的变化,凸显民族特色。墙体分为木板墙和砖墙两种,木板墙用于房屋居住层的四个面,木板墙主要的构造多以砖石为主,二层及以上以原木板为主,采用分层与柱穿枋或竖或横槽接组装而成,板厚15~20 厘米,宽100~250 厘米,长则依层高或柱及穿枋间距而定。砖墙主要使用砖和水泥砌筑而成,主要用于平地型。门窗式样方面,为了适应广西地区炎热的气候,也方便室内通风采光和散热,壮族民居大门的上半部镂刻多用木条拼装成各种方菱形、工字形、米字形、寿字形等集合形花纹图案。窗户的装饰方面,多有方形式、菱形式、雕花等类型。柱基是支垫干栏式建筑落地木柱的建筑构件,多为一块整石,具有防水、防腐及防止立柱下沉的作用。楼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地面层通向二层起居室的入户主楼梯,另一种是进入阁楼和其他辅助空间的次要楼梯。柱头檩的穿斗结构即檩头搁置在承重柱的顶端,由柱头直接承托屋面重量。柱子分为落地柱和瓜柱两种。建筑色彩方面,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颜色,每个地域根据自身的气候、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所选择的建筑颜色也有所差异。

壮族的干栏建筑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竹壮寨

各地壮族民居的风格有不一样的特色,其中以地域为主要区分因素,用形象的语言概括和总结如下。

桂北壮族民居:高山陡坡梯田地,岁月历久原木桩;面宽内紧侧边廊,高脚直坡格栅窗。

桂中壮族民居:平原河谷汉化地,硬山木檩搁山墙;砖木混建灰白色,高屋大宅式多样。

桂西壮族民居:高山丘陵草木茂,绿山见顶有农家;大叉斜架木板墙,门廊通长内花窗。

汉化地区壮族民居:盆地平峒温热地,长檐石木联排庄;前堂后屋高石栏,低矮通透有文章。

广西全区壮族民居:骆越干栏,直坡青瓦;壮锦花窗,穿斗结构;吊脚错落,竹木为墙;八桂大地,壮乡各异。

猜你喜欢

干栏壮族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民居智库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