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强师措施 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2023-03-07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霍晓宏王超华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霍晓宏 王超华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为了更好地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委颁布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从国家层面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强师计划”中提出的十五条具体措施,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我们通过学习,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共享。
一、用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人民群众对更高教育质量的期盼,迫切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202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提出:“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对广大师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也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
既然选择做教师,就要有角色认同。做教师就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只有这样,教书育人才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才会升华到为民族复兴而教,我将无我为人民服务的境界。就像作家刘墉在其作品《方向》中写到的:“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更有追求个人幸福、自由的权利。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共产党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当我们把追求“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就需要不断地修炼,以达到德才兼备。
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就会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象征意义的教师精神。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就寻得了根本。师德的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的过程,是由表面、浅层到内在、深层逐渐发展的。因此,在初为人师时,外在的约束是必需的,在约束的同时需要不断唤醒“学为人师”的初衷和“行为世范”的意识,不断用目标引领、榜样感召、体验幸福的方式将师德转化成自律意识、责任意识,乃至到达师德修养的更高境界——自觉。达到自觉的师德是幸福的,当我们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时,就实现了由他律向自律、由自律向自觉的转变。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扩散的过程,它首先要为周围人所了解、认同,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外辐射并作用于他人。师德师风建设应从大处着眼,坚定理想信念;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事情。从而形成一种内在动力,不依赖外在约束,是内心良知的自然表露。
二、持续推进教师养成教育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职业。目前,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入职的门槛,即不管考生之前的受教育背景及过程如何,只需满足条件通过规定的考试即可获得证书。而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教育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师范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以不同类型的课程修习过程来养成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其关键特征体现在“养成性”上。除学科专业能力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的专业认同、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是考试可以衡量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需要时间来养成的。教师入职后,标志着他们的职业生涯刚刚起步,后续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学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出发,教师的成长不是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简单集合,教师的发展并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内在生成的。教师不是“先验预成”的,而是在教育的“生活世界”中走向无限可能的,是在学校的真实场景中不断实现发展的“共可能”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素质的养成是一个过程,不但要注重高端,而且应体现普惠和精准帮扶。精准帮扶就是针对每位新入职教师的具体情况,通过在岗培训、教研活动、行动研究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在名师名校长的引领下,让每位教师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这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应支持在职教师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进一步学习深造,从本科到硕士甚至是博士,不断提升学历层次的过程,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是普适性的在职教师提升手段,虽然做到了有序且规范,但是个性化略显不足。从内容到形式,大一统的要求降低了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愿望,难以保障继续教育的实施效果。建议在职教师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必修十选修”的自主选课机制,以菜单式课程供不同层次教师选择,实行弹性学制。建立教师个人培训经费账户,培训经费按周期分配到每位教师的个人账户,周期结束后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让教师们根据个人成长和教育实践的需要选择适切的学习内容,使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完善区域教师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地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以保证投入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使用。其中教师资源配置是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又是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共用的良好教育生态,需要用政策激励,制度管理,不能流于形式。过去,一部分新入职教师要先到边远地区、薄弱校进行锻炼,逐步成熟优秀后有可能选拔到优质校。这样的做法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在教师资源配备上造成更大的不均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二是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建议新入职教师先进入优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基本成熟后再流动到边远校、薄弱校,给这些学校带来青春活力、带来优质教育。
要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内中小学校特色发展。科学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以交流、轮岗、走教等多种形式,让城镇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利用国家财政支持实施的“特岗计划”“优师计划”等重大项目和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教育的短板和弱项。
应尽快补充体育、美术、音乐、劳动、心理、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以上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仍属薄弱环节,也是实现五育并举的短板。国家层面连续下发相关文件,推动学校提高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质量,由于有些学科的师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相关政策的落实。对有些特殊学科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来得了”和“留得住”的问题,把乐教、适教、善教的特殊人才引进教师队伍。也可以在师资暂时不足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区域内多校执教,多劳多得。还可以和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建立联动机制,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特殊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激发教师内生成长动力
内生成长动力是指因组织内部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自发动力。教师内生成长动力是否活跃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望以及办学前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人品+本领”的发展方向。激发教师内生成长动力,首要是修炼师德品行,保证教师的“正品率”;同时要不断精进教学能力。教学能力不仅是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是体现在情感育人和言传身教方面,这是现代及未来教师的必备素养,也是教师不可替代的现实需求。
要做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上得到满足的感觉,是精神上的享受,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对职业角色的认同、自我成长目标的实现和克服困难后的成功体验。教师的成长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教师智慧的提升,是以教学实践为归纳对象,对蕴含在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经验进行定性、归类与提炼,从而形成典型经验甚至升华为理论。这些经验或理论反过来给教育实践者提供指导、增长智慧。教学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当然是个性化的,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当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中周而复始,在平淡的循环中不断创新,感受智慧的形成和艺术的美感时,幸福感必然随之而来。这种职业幸福感正是引发教师内生成长动力的不竭源泉。
要做善于研究的教师。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存在不同理论或学说是正常的。从联结学习理论到认知学习理论,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到社会学习理论……各有成功之处。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洞察力,要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天性的特殊倾向及学生的心理反应和感受,这是未来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一名有智慧的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有的学生要学会利用延迟满足、教育留白、自然惩罚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个过程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研究的过程,因材施教的关键是识“材”,鉴别出“症状”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在研究中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能很好地激发自身的内生成长动力。
要做有良好习惯的教师。教师日常工作中要养成两个习惯。一是随手记录的习惯。把自己的感悟、想法、做法、成功与失败,别人的经验、理论,随时记录下来。现在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记在手机“备忘录”中也很方便,隔一段时间整理一次,看能否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是理论。二是养成跟踪教育的习惯。即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当时是怎样的学生?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十年、二十年积攒下来就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内生成长动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成长要做到心中有理论、手上有实践。在实践中,教师依据情景不同、难度不同、需求不同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为我所用,把碎片化的教育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验甚至是新的理论,不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适切结合,进而激发自身内生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