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定原盆地“挠羊赛”的文化变迁及创造性转化
2023-03-07张牧雨姚思远
张牧雨 姚思远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忻定原盆地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南接太原盆地、北邻大同盆地,忻州盆地与大同盆地之间有“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雁门关是我国古代的北大门,地处边关要地,古代时战争频发,致使本地区民风尚武;在和平时期,也有大批的少数民族迁徙来内地同汉人杂居,忻定原地区的人民便融合了胡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方式;在战争与和平的不断循环中,摔跤这项运动在忻州一带逐渐盛行起来,流传下来的民间摔跤活动逐渐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则和举办方式,因在连续摔倒六人后,主办方会颁发一头羊给获胜者,获胜者会将奖品——即一头羊扛起来绕赛场一周,在忻州方言中“扛”的读音为“挠”,因此,称它为挠羊赛。1960年忻州正式获得“摔跤之乡”的称号,2008年6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挠羊赛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挠羊赛极具特色,它依托于体育形式,同时还是体育中一种内生性的文化资源,是体育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 且由于它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建构起来的,[1]它的发展与传承并不是由某个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挠羊赛也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1 资料来源与视角
1.1 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部分来源于山西省图书馆馆藏的地方志以及相关地方资料的二手资料,如《忻州文史资料》第一至十六辑、《忻州地区志》《原平志》《定襄志》《晋北民俗文化丛书》,而在记载的文字资料中大都记录的是21世纪之前“挠羊赛”相关资料,主要原因为旧版的地方志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而新版的地方志还未完成。知网及其他文献资料库中对挠羊赛的最新研究较少,难以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因此本文还对“挠羊赛”相关的组织者、喝跤者、挠羊汉们进行采访获得一手的口述资料,还有部分则来源于笔者对忻定原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
1.2 研究视角与方法
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出发,传统挠羊赛既在代际的“交往记忆”中被活态地传承与不断重构,又在“文化记忆”中通过有组织的、被客体化的经典文本与仪式等形式得以保存。挠羊赛的“活态传承”是一个基于交往记忆的连续性实践问题,因此,如何将挠羊赛文化的元素落实到一种“实体化”的实践中,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让它活起来、传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深入探讨传统挠羊赛与当下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切实运用多种形式的“承载物”建构起能够附着文化记忆的“象征”。当社会的迅速转型削弱甚至摧毁了那些与‘旧’挠羊赛相适宜的社会模式,并使得挠羊赛已不再能适应新社会模式时,当挠羊赛和它的机构载体与传播方式不再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或是已被消除时,说明挠羊赛本身也应该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来适应新的时代。[2]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出发可知当下所追求的挠羊赛的创造性转化问题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面向未来、融合古今中西的综合“重构”。
2 忻定原盆地“挠羊赛”的文化变迁
2.1 忻定原盆地“挠羊赛”形式转变
挠羊赛的举办首先是由某村、某镇或某一人家作为社家进行挠羊赛举办时间以及举办规模的设定,然后在挠羊赛举办之前的几天,社家就会把举办挠羊赛的消息散布出去,在挠羊赛举办的当天会将挠羊赛的赛场早早地支棱起来,在赛场的两边挂两个跤旗,拔跤旗的两个人则分别组织两个队伍,比赛时则按这两个队伍进行对战。一般在挠羊赛开始之前都会唱戏,在唱戏的这段时间,两支队伍也陆续集结完毕,等唱戏结束之后,挠羊赛便准备开始,在开始之前,先由唱跤人来介绍出战的双方,然后两位拔旗人派出首先出战的跤手,喝跤人喊一声“交手”挠羊赛便正式开始了,如果一个跤手连续摔倒三个人,社家便会给予一定的奖励,连续摔倒四个、五个后奖励便越来越高,当连续摔倒六个人之后,喝跤人便高声宣布“挠了”,这位跤手便是挠了头羊,社家便奖给这位跤手一只大肥羊,跤手需扛羊绕赛场一周,之后还会出现连续摔倒六人的挠羊汉,依次被称为二羊、三羊。一般最先出场的是年轻的跤手,厉害的挠羊汉一般要等到比赛的后半段才会出场,因此,大家一般认为“二羊”“三羊”的含金量比较高。旧社会时信息传递不方便,散布挠羊赛的消息一般是张贴大字报以及口口相传的方式,之后则是形成了一种习惯,哪个村在什么时间举办挠羊赛已经是既定俗成的事情,大家到了时间便会自己前往观看或参与。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除了那些既定俗成的挠羊赛外,一些大型的挠羊赛举办的消息则会通过互联网传播给大家。旧社会时的挠羊赛有拔跤旗分队伍这一环节,拔跤旗的人必须是具有一定威望的挠羊汉,否则社家有权利拒绝此人拔跤旗,而且拔跤旗的两人需是不同地区的挠羊汉,一般以河为界或以同蒲铁路等道路为界。而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队伍的分类不再以拔跤旗的人为准,一般是由社家进行组织分队,委托有威望的挠羊汉们带队。旧社会时的跤旗上写的是“英雄敌对,跌死无罪”的字样,很有些森严骇人。解放后曾一度写有“和平敌对,勿伤害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地改写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3]挠羊赛的裁判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变化。最开始的挠羊赛规则是所有的跤手不分年龄和级别,赤背上场,且比赛中不得抓裤子,违者算输,除脚之外的身体任何部位触地则为输,一跤见胜负。负者退场,胜者再战,连续扳倒六个对手,即为胜者,夺得最高奖赏肥羊一只。从1958年以后,传统的挠羊摔跤活动,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为适应全国和国际的摔跤比赛,在比赛规则上纳入了全国统一的规定[3],加入了有时间限制的规则,每一轮的对决时间限制为十分钟,如果十分钟以后还没有决出胜负,则以出圈次数少者为胜,如出圈次数相同,则加赛两分钟,两位跤手需在这两分钟内主动出手决出胜负。挠羊赛的奖励办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变化。1949年前,只设最高奖,即只奖给连续摔倒6人的“挠羊汉”肥羊一只。而其他连摔三、四人,甚至包括破了连摔5人的“保羊汉”,也只奖励一些瓜果等物,与大家分享。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般连胜3人后就有一定的奖品,如毛巾、香烟、背心等物。连胜6人的奖品也由过去单一奖羊变为牛、毛毯、收音机、自行车等物品。[4]而到了现在很多时候除了挠羊汉的奖品——“羊”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之外,其他跤手的奖品则一般都是由赞助比赛的赞助商出资,一般为本品牌的产品或者现金。挠羊赛的举办内容、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使挠羊赛在变化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挠羊赛恢复之前甚至超越从前的盛况是本文思考的内容。
2.2 忻定原盆地“挠羊赛”代际传递转换
在旧社会时期,跤手们在成为挠羊汉之前,大部分是乡村社会的普通成员,在乡村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摔跤爱好者。而当他们成为挠羊汉后,其身价倍增且名字迅速传遍本村和邻村,一夜之间,社会地位发生质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职业的改变、经济实力的提升,而且可以直接参与村庄的公共事务。挠羊汉在二州五县享有盛名,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颇受人们尊重。跤乡人对挠羊汉的崇拜,除了在赛场上对自己喜欢的跤手表现出如痴如醉的激情外,更为现实的是演绎出无数“跤场择婿”的佳话。挠羊汉是家长为姑娘选择的佳婿和姑娘心中的偶像。家长会千方百计地打听跤手的来历,姑娘们往往会“以心相许”。[5]民国、建国初期忻州人民尤以获得“挠羊汉”的称号为荣,民众会在家庭代际中非常重视摔跤技能技巧的传递。“挠羊赛”多以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代际传递,在那个时代,多为家族传承的代际关系,忻州地区挠羊赛中“南崔北赵”是有极大名望的,家里出了一个挠羊汉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逐步成为摔跤世家。而在当今社会,在挠羊赛中虽然也会出现很多英勇的挠羊汉,但他们的名声却不会像以前一样,虽然,观看挠羊赛的乡里乡亲也会对这些年轻的挠羊汉们赞不绝口,感叹忻州摔跤后继有人,但是这些年轻的挠羊汉们并不会在民众间名声大噪。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家庭代际关系中家长更加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业,“重文轻武”和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6]在恢复高考之后,从忻州走出去一大批大学生,是他们的成功让忻州人民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之后,在忻州人民的代际观念中,“武”的重要性极大降低,而“文”的地位极大升高。而且,随着新中国的统一,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社会治安水平逐渐提升,忻州人民甚至是整个中国的人民都不用担心受到“武力”的威胁,这也使得“武”在社会生活中更被人们忽视,以“文”为主的观念更加严峻,于是政府提出很多政策来提醒民众强身健体的重要性。现在这种畸形的代际传递观念恶化了子代们对体育的忽视情况,当然也给“挠羊赛”在忻州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那我们怎样阻断这样“重文轻武”的代际观念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创造性转化的内容。在从古至今的挠羊赛发展中,挠羊赛的文化内涵也成为其代际传递的内容。挠羊赛凸显了忻州地区的地域特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文化、娱乐交流;挠羊赛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为忻定原地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是民族风格的展现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与健身文化。忻州东望圣阜山,西傍天柱山,南倚石岭关,北据云内口,四隘拱卫,典型盆地,古时的忻州地区草肥水美,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有着天然的茂密牧场,因忻州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它也具有良好的农耕环境,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错地带;忻州北部的雁门关被古人誉为“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雁门关失,则太原告急,所以雁门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号称跤乡的忻州市、原平市、定襄县就位于雁门关内,处在雁门关与太原之间。经常是狼烟四起,战争不断。[7]除了战争之外,忻州地区也发生过很多次自发的民族大融合现象,而挠羊赛的形成就与忻州的地域以及民族大融合有很大关系,首先,“挠羊赛”的最高奖品“羊”就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点,而很大一部分的挠羊汉身材矮小而灵活的特征,则充分体现了农耕民族的特点。挠羊跤正是胡汉民族共有的文化积累现象,也是胡汉民族在长期的斗争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有专家在概括忻州摔跤的特点时说:“熔多种技巧于一炉,取众跤之长为一体”,体现了挠羊跤的游牧与农耕并存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忻定原地域环境的变化,国境线的改变,雁门古关逐渐失去它原有的作用,因此,在代际传递的过程中,守护边疆的任务与使命已经渐渐淡出忻州地区人民的视野,尚武的民族精神逐渐转弱。如今,挠羊赛举办时仍会吸引很多忻州民众的围观与欣赏,说明“挠羊赛”在忻州地区仍然具有十足的文化魅力,举办更多的大型的挠羊赛,并在比赛中宣传挠羊赛的文化内涵和摔跤的技术技巧,可以强化民众之间的认同感,也是改变代际传递观念的方法之一。
2.3 忻定原盆地“挠羊赛”传播的转化
在旧社会时,忻州人民都很喜爱观看并参与挠羊赛,不管是三四岁的娃娃还是年过六旬的老人都来看挠羊,赛场四周人山人海,看到精彩处,喝彩声突起,震天动地。[7]当然,挠羊赛的传播手段就是大家口口相传,观看过挠羊赛的人们在赛后还会给没有到场的人们讲述某某挠羊的精彩场景,或是讲述谁已经摔倒五个,在第六个的时候被某某“破了”,这些都是人们茶余饭后喜欢讲述和讨论的事情。到了现代社会,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已经被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取代,但是挠羊赛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在当今互联网极其发达的背景下,虽然有利于挠羊赛走出忻州地区,让更多地方的人们知道、了解挠羊赛事,但也恰恰是互联网的发达使得它的传播丧失了精确性,原本口口相传的传播形式,可以使每一个观众都成为赛场外的喝跤人对某场挠羊赛进行解说及描述。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本地年轻人过度依赖于互联网来获取信息,而口口相传的传播形式极大减少,在互联网中,人们可选择的信息逐渐增多,并不仅局限于当地的活动赛事,因此,看似如此强大的互联网传播效率,却不能更好的帮助挠羊赛的传播。而且,在当地也不乏部分长辈们不会使用互联网,随着口口相传传播形式的减少,他们对于挠羊赛的关注度也下降。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创造性的转化极具地方特色的挠羊赛的传播方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 忻定原盆地“挠羊赛”创造性转化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现在的挠羊赛,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现代化转化的意味。在举办内容、形式 、代际传递、传播途径等方面挠羊赛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这种转化的尝试还不能被视为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8]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挠羊赛的现代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解决路径方面的启示。从创造性转化的理论视角上看,一些核心的问题还有待分析和解决。其一,创造性转化的出发点是传统,实现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激活”。[9]现在的挠羊赛在诸多方面已经渐渐丧失传统的内涵,首先在内容形式上要保留原有挠羊赛的最大的特色,即参与挠羊赛的跤手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穿正式的跤衣,这也是挠羊赛与其他摔跤比赛最大的区别。民风尚武的传统代际传递观念以及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对于挠羊赛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增加忻州地区挠羊赛的热度都有极大的作用。今天我们想要讲好传统摔跤故事,并不是说我们倡导打打杀杀,崇尚暴力,实际上是倡导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倡导利他的精神、家国的情怀、舍己为人的文化以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这是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精神。其二,创造性转化需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挠羊赛的创造性转化首先应该注重的就是先进比赛器材的运用,以往简陋的摔跤场所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更加智能化的场地设施是挠羊赛应该积极改进的一点,这就需要政府对挠羊赛的开展与举办增加重视的程度。挠羊赛场地器材的升级对它的代际传递与传播也是有利的。忻定原地区的挠羊赛是极具地域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应该更加具有精确性,挠羊赛传播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忻州本市的民众,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应该对此类有地域特色的活动进行精准的定位投送,并给予这些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特殊的忧先传播,如,推送本地区的热门等。在现代教育中,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体育的重要性,并将中华传统的武术设置成立体育的必修内容,在有特色体育项目的地区开展选修特色课程的政策。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育中,当地特色课程的开展相当有限,传统挠羊赛的代际传递为“家族传承”,而受社会环境变迁以及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它的传承从血缘关系逐渐转向契约关系的传承转换这是历史的必然。法学著名史家梅因认为:从身份依附关系到契约关系变更的完成,是社会运动的进步前提,建立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10]其三,创造性转化要面向人民,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传统的挠羊赛作为民俗性的运动,其文化植根于生活,植根于族群的广泛参与,是族群文娱互动的载体。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吸引大众广泛参与,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而不是少数专业运动员的需求。尽管二者并不存在对立,但存在轻重主次的顺序。创造性转化哲学思想的奠基者怀特海提出的两个要素:“关系性”与 “新颖性”,也印证了创造性转化依赖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缺乏族群以及更为广泛的群众的参与和互动,就缺乏创造性转化的内在动力以及潜在的更多机遇。挠羊赛中喝跤人的解说对于观众即客体的参与是很重要的,喝跤人在讲解中不仅仅要利用当地人们创造的摔跤词语、俗语,更应该向大众普及挠羊赛的起源以及发展,这就对喝跤人有一定的要求,他不仅要了解摔跤的规则和内容,更要熟悉挠羊赛的起源、精神、发展以及老一辈的挠羊汉和之前发生的精彩的挠羊故事,这可以帮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