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养生文化生成的内涵、特征与启示

2023-03-07王柏利裴姣姣

武术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习练太极拳传统

王柏利 裴姣姣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文化载体,在今天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养生价值。太极拳养生也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产生于明末清初的太极拳,尽管在诞生之初具备武术技击、养生的多重属性,但是伴随着太极拳文化属性的演变,其蕴含的养生文化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成为人们锻炼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新时代当下,太极拳养生甚至超越了其蕴含的其它价值功能,成为满足当下社会需要的主要功能。然而,由于太极拳养生文化自身具有的神秘性与经验性,导致人们对太极拳养生文化的认知产生偏颇,甚至对太极拳养生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从中国养生文化演变的历史视角,分析太极拳养生产生的文化脉络,把握太极拳养生生成的规律,为当代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从传统养生到太极拳养生的历史追溯

1.1 传统养生为太极拳养生奠定了厚重文化基础

养生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养生的认识,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至商周时期。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人类生存条件简陋,医疗意识匮乏,为适应潮湿阴冷的生活环境,人们经常会做些舞臂伸腰踢腿的动作,并且发现这些动作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于是就产生了能治疗人们肠胃疾病的“消肿舞”。“消肿舞就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养生活动”。[1]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庄子》一书中开始出现了养生一词。围绕着养生思想,产生了以“养神”为主的养生,有以“养形”为养生。由此产生了有以“静养为主”为主的养生和以“动养为主”的养生。各种养生思想各持己见,形成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局面。庄子养神这一主张,其认为静养:“只要神静,自然形正,正所谓‘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也’”。[1]华佗借鉴先辈经验,模仿动物形态,根据“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理论,“从而创编了《五禽戏》,开了以套路为形式的中国导引养生的先河”。[1]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认为运动可以养生,养生来源于日常生活,这种传统养生的生活方式存在并延续在后来的养生思想中。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也为养生体系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黄帝内经》指出,养生需“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阴治,阴病阳治”。只有当人体阴阳和谐时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养生理论,为太极拳养生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土壤。

1.2 太极拳彰显出丰富的传统养生文化特质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武术拳种中,其产生的时间较晚。在太极拳产生之初,其养生思想就融汇其中,成为太极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卜,便“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糅合拳术、导引术与行气为一体的保健操,故曰太极拳”。[1]“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也是对太极拳养生文化的最好阐释。太极拳养生文化体系的形成,源于中国武术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以搏杀格斗为主的中国武术,一直把“强身”作为武术习练的重要指导思想。而“强身观”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围绕“技击”的终极目标,武术习练者不断挖掘人体潜能,甚至出现超越常人生理极限的现象,由此也给习武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技击之道是太极拳发展的主脉”。[2]但随着武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受养生思想影响,武术的习练超越了简单的肢体运动,开始融入导引、吐纳、守一、胎息等修炼方法;武术功法也融入了呼吸、导引内容”。[3]实际上,太极拳诞生之初即具有养生的典型特征,太极拳汲取传统养生文化以及医学理论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到太极拳理论体系之中。

太极拳注重对静养、练气的养生思想摄入。养气这一观点出自道家老子,《道德经》 第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节制欲望,用心感受那种大自然带来的静,感受那细柔匀长的呼吸,“虚到极点,静到纯境”[1]的精气。人活一口气,“气”无处不在,实际上高亨早就有研究“道运循环而不息者,即是宇宙之母力无处不有,无时不动,未尝稍息”。[4]传统以“静养”为主养生思想影响,太极拳技术练习中强调以意运气,意味着用想象来引导身体活动,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运动,而是开发本体功能的一种主观臆想。这种修炼已然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而是修养身心的一种太极拳养生文化。在此基础上,注重对静养、练气的养生思想摄入。

太极拳注重对“动养”思想的摄入,形成了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朱熹说:“太极动而生养,不是动后生阳,盖才动便属阳,才静便属阴”。[5]与动相比最初身体属于静态,在静态基础上肢体不断变化活动,便是在静态基础上建立的动态,当运动停止后再次恢复平静,如此循环可以明显解释,动静也就是中医养生文化讲到的阴阳平衡,一旦阴阳失衡,就是所谓动静两极化,不能循环转化,因此身体运转不畅通。“太极拳与引导术结合而形成的‘内外兼修’的特色”。[2]太极拳讲究以“意”行“气”,以“意”导“气”;“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太极拳在运动过程中追求“静”,把传统养生的“静养”思想融合在其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由此形成了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运动风格与特征,同时也体现出典型的传统“动”“静”结合的传统养生思想。

2 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内涵阐释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保健方式来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命质量,达到未病先防,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随着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发展,不同养生思想诞生了形式多样的养生方法。作为中国武术重要拳种的太极拳,在追求技击格斗的武术属性基础上,也非常重视对养生思想的摄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太极拳养生文化。

2.1 太极拳体现出儒家文化养生观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孔子作为儒家思想人物代表,曾在君子有三戒中提出:“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三戒”观点蕴含着孔子对养生的认识。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体现出独特的儒家养生文化特征。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拳种,首先具有传统武术搏杀的典型特征。但太极拳在技击理念中,无处不体现出淡化竞争,强调“不打”的理念。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记载:“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6]清人曹竹斋也认为:“拳棒......君子习之,所以调血脉、养寿命,其粗乃以御侮”。[7]太极拳从开始习练之初,就有了对好勇斗狠行为的约束,在体现出太极拳不打思想的同时,也契合了儒家养生文化观。

另外,在儒家文化中,孔子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思想。认为只有道德高尚之人,怀有仁爱之心的人和胸怀宽广的人容易长寿。这是儒家养生文化的集中体现。太极拳作为儒家文化的载体,其仁爱思想蕴含其中。太极拳理论中记载,“天地之间,人为万物之灵。而心又为五官百骸之灵。故心为一身之主”。[6]因此,身心是一体的,身正心才能端正。由此,在太极拳习练中,尤其重视对身体的要求,“此身必以端正为本。身一端正,则做事无不端正矣”。[6]通过对太极拳习练中身体和内心的约束,以此达到塑造习练者“仁爱”之心的目的,由此也体现出太极拳的养生观。

“形具神生”的积极主张,出自儒家荀子的养生思想。认为只要人能够支配自身感官和识别能力,理性对待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体自然功能,就可以做到“天地官而万物役役”。太极拳作为儒家文化的载体,其技术体现与理论内涵强调“方者,其形;圆者,其神也。”[6]因此,太极拳习练者必须达到形神具备,才能掌握整体的技术内涵,否则仅仅掌握套路的练习动作,而忽略其内在神韵,到最后只能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空架子而已。由此,太极拳的运动方式体现,以及理论指导是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的整体循环。通过太极拳对习练者形的调整,以此达到对神的调动与形合一的目的,同时体现出太极拳形神具备的理念与中医养生理念不谋而合。

2.2 太极拳体现出道家文化养生观

道家文化养生观主要体现在“清心寡欲”,认为做任何事情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便不顾及旁人安危,造成极端或过分的后果。太极拳作为道家文化的载体,在技术要领中“如未熟练拳法者,不可躐等而习用法”,[8]强调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戒骄戒躁,熟练掌握后循序渐进。

另外,习练者有追求也是需要根据自身由浅入深,否则“弗惟外之是鹜,而为内之是求”,[8]若逾越等级,不按照次序练习,最终只是空中楼阁,毫无成效。通过太极拳降低人的欲望、减少人的私心,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强调“静以养生”,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人体应该“顺应自然”才能长寿。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一直强调心要静,入静是对太极拳习练者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丢掉自己”,“丢”不仅要丢掉僵力,还要丢掉拙力。太极拳只有在“丢掉自己”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知彼,通过听劲,达到知彼;而后通过舍己从人、引进落空,达到牵动四两拨千斤之效果。李亦畲在《五字诀》中指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7]充分说明了太极拳习练过程,就是不断丢掉自身欲望,让自身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进而实现太极拳阴阳相济、阶级神明的境界。因此,太极拳无论是在练习技术的指导思想方面,或者是对习练过程因遵循的规则和要求方面,都体现出了“清心寡欲”的养生思想,同时也体现出顺应自然,合乎自然规律的道家养生思想。

2.3 太极拳体现出中医文化养生观

中医养生观念包含预防观、整体观与平衡观。注重未病先防,精神与身体的整体保养,认为阴阳平衡,就是健康的标准。太极拳预防疾病的相关研究认为“太极拳对人体运动系统与相关疾病预防或干预,呈现层层递进的特征,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9]由此可见,太极拳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通过适当练习太极拳可促进全身内外循环,濡养各脏腑气,维护身体免疫系统,增强抵抗病菌和自身调节修缮过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太极拳养生实际上是通过自身活动,调动自身骨骼肌的同时配合呼吸运行,达到梳经活络,使整个肢体平衡协调。练习太极拳时,身体不断运动调节每个系统的功能,根据自身通过大脑调控,用意念主动放松,主动调整个身体状态。“达到美与善、内涵与外在的高度统一”,[10]太极拳讲究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正是体现太极拳独特的辩证施治整体观念。

“太极拳之拳架,由于造型美,动作刚柔并济,开合相寓,虚实互换,快慢相间。”[10]太极拳拳架重心左右虚实转换,时刻守中,此消彼长,练形不露形,形中张弛有度,实中藏虚,不偏不倚。太极推手时用中,周身灵活变换,虚中有实,内外协调运转。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循环转换。太极拳行走拳架中的松活弹抖,“不丢不顶”“不贪不欠”正是在推手中更能发挥其顺势借力,独具特色的技击方法。这种防中有攻,化中含打的阴阳理念与中医养生平衡观正好契合。

3 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实践表达

3.1 太极拳体现出养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

太极拳是与多种民族传统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特色文化。太极拳养生的技术特征表现出养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不但练形还练神,其追求地“周身协调” “形神合一”。太极拳主张以意导气,以内劲为统驭全身,以气运身,有利于疏通经络,使骨骼得到主动全面的活动,增加骨密度,增强新陈代谢,为形态结构打下稳固基础。太极拳运动表现形态既有以内中轴引动腰脊,“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依次带动关节,内外相随,整体性身体的养生活动。太极拳养生运动特征也表现在“尚静贵柔”“动静结合”“内外求合”,招式可大可小,运动过程中行云流水、不僵不拘。无论单独招式还是整套练习,要求身体始终上下相随,内外一体,圆活自然,各部位之间配合紧密。配合呼吸可有效地提高肠胃蠕动能力,不仅改善机体代谢循环,更使人心情愉悦。

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呼吸自然”“力求圆活”无肢体僵滞脱节,太极拳强调全身心的放松,随着太极拳动作导引,动作柔和缓慢,呼吸深、长、细、匀,太极拳可根据习练者体质的要求,架势可大可小,运动负荷也可根据体能强弱,随时调整可承受范围。动作要与呼吸配合形成快慢有节,动作自然蓄发互变,刚柔相继,呼吸均匀柔长,“所以增加呼吸深度就可以满足体内对氧的需要”,[10]进而达到改善肺组织的通气能力,促进机体内环境平衡稳定性,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效地抵御外邪对气血的逆乱影响。由此体现太极拳身体与心理上的平衡运转“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3.2 太极拳体现出养生文化的过程性特征

太极拳是“练养合一”的身体运动,其所蕴含养生文化、养生方式、养生理念和养生价值,对实现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价值。太极拳作为一种养生拳,其体现在运动过程中用身心感知,通过站桩和盘架,用柔和舒缓的动作和引人入胜的拳趣,将注意力吸引到肢体运转的过程中,排除杂念消除精神上的疲劳和紧张,同时用意识引导内气、控制肢体达到动作协调。从而体验到太极拳的魅力。中医认为,心为人体主宰,“病由心生,命由心亡”,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生理健康。

太极拳养生技术特点,通过全身内外放松,解放因紧张收缩对经络的挤压性束缚,“太极拳套路中呼吸是由劲力特点和胸腔、肩胛的运动变化决定的。刻意呼吸导致动作僵硬,呼吸自然配合动作更加协调、圆活,轻灵、圆活。”[10]太极拳讲究练意和练气,主张意念引导内气,循经通络,刺激穴位,使经络保持畅通,才能保证练习动作劲力顺达。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心与意合,同时要求脊椎骨上领下沉,节节贯穿,结合拳势变化,蚕一样的蠕动,蛇行一样的摆动,拧绳一样的扭动,磨盘一样地转动。引动内气穿脊贴背地运行,产生独特的舒适愉悦感。脊神经健康了,就能有效地指挥与调节各种生理机能高效地发挥作用,并有助于疏通任督二脉,增强内功。通过螺旋拧钻、内外相合,立体交错的相应触动和磨擦,达到疏通精气。

3.3 太极拳体现出养生文化的适度性特征

太极拳集百家养生文化于一体,汲取传统体育养生思想,通过身体运动的形式,主要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对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影响。《老子》是太极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5]传统养生强调养心性,在“顺其自然”体现,传统武术注重修武德,在“不丢不顶”“不贪不欠”,过犹不及,太极拳拳架要求顺其自然的本质,“点到为止”的切磋规则,不仅仅凸显太极拳动作的安全性,更显现出太极拳习练者把握与对手过招适度性的格局。“知足之人,绝利去欲”,[11]练拳的量要根据自身条件适可而止,与旁人交手切磋要掌握住度,“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自卫和娱乐观赏的生存技艺,更多的彰显中国文化品味与底蕴的载体,一种追求‘自然而然’的身体文化与传统技艺。”[12]

中国传统医学对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影响,基本观点形成于,“儒家的体仁、中礼、存诚、主敬、人道关怀等思想,不仅让我们体会到适中,更告诫了如何节欲。“脾胃受损百病由生”,[13]过度饮食甚至拒绝进食都会引起脾胃不适,饮食过热过冷同样会引发各种疾病。传统的中国哲学思家的静养,儒家的内化,释家的禅定,都对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更是解释太极拳养生价值功能的理论基础,传统武术为太极拳养生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戒律是以调养神气、节欲保精、约束行为等方式,使人达到长生久视目的的生活准则”。[14]顺势而为,过度的意念必然导致身体不适,影响健康的生活状态。很明显,拥有富裕的养生经验和具备丰厚的养生条件,是祖祖辈辈的坚持传承与勤劳智慧结晶。总体来说,“养生术是医术的前提和基础,医术是养生术的修正和补充”。[15]太极拳养生文化的特征体现了中医养生之道,从而使传统中医与太极拳,两个不相交的领域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养生方法。

4 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当代价值

4.1 太极拳养生应融入全民健康服务体系

太极拳养生始终致力于全民健康服务,其中太极拳技术要领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就遵循人体颈部自然生理曲度,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肩部以上舒适放松的目的。在太极拳理论中认为“合”为贵,“合者,阴阳之始本一也”,[5]这一理论不仅在技术中体现“内三和与外三合”,在道德上也凸显了教育价值。传统养生文化所包含的养生种类繁多,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形成,融合了道、释、儒等具有中国特点的传统文化,而太极拳作为一种肢体形态的养生文化,通过身体运动增强健康体质的同时,塑造了良好的生活心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升华,随着社会发展,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等多种价值逐渐被发现,并引起了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

“传统技术要素、思维表达向现代化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国际受众在太极拳习得过程中提升获得感,让太极拳更好的服务于‘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国际健康理念的塑造。”[16]太极拳的养生价值在社会地位中的不断凸显,太极拳养生将成为满足时代发展的重要需求。不仅促进人民全面发展,提高的是人民经济水平,更实现健康幸福生活的新趋势。同时,将表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太极拳养生文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时代主题。

4.2 太极拳养生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路径

太极拳的发展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世之有愿卫身养性,却病延年者,无论骚人墨客,羸弱病夫,以至老幼闺人,皆可学习。”[8]足以突出太极拳可以人人参与的包容性,练习太极拳有利于人人身体健康。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更强调形神兼备的练拳过程。太极拳结合现代生活方式,适应当下生活节奏,使习练者通过大脑抑制与兴奋结合,舒缓精神放松身体,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挑战;太极拳对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效果显著,“太极拳作为一项集调息、调形、调神为一体的复杂运动,对于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具有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的效果。”[17]因此,应健全太极拳养生服务体系,整合太极拳养生服务资源,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协同互联的良好局面。提高太极拳养生服务组织效能。太极拳养生文化应以“文化惠民”为目标,以坚守“科学化原则”为底线,应以“服务人民”为己任,来建构其推广创新的实施路径。

5 结语

太极拳养生文化,不同于传统养生文化和传统中医养生文化。通过传统养生和传统中医养生理念的静养与动养的辩证理念,发现太极拳的技术与理论所体现的,整体性、过程性、适度性特征,融合传统养生文化的理念,结合融入百家传统文化之长,太极拳养生文化精密、巧妙的运用人体活动,形成独具风格的太极拳养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冲破陈旧思想上的总开关,解开对太极拳神秘、玄学的面纱,更有助于实现太极拳养生文化的重要价值。为实现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其发展思想应以“文化惠民”为目标,以坚守“科学化原则”为底线,应以“服务人民”为己任,来建构其推广创新的实施路径。

猜你喜欢

习练太极拳传统
浅论习练太极中放松心法的养生效果
习练太极拳膝盖疼原因探究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