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学实践研究论文需要一个思路框架
2023-03-07徐浩
在过去的五年里,《英语学习》编辑部的同事们观察到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投稿数量快速增长,整体的写作质量也有很大提升,其中不乏观点新颖、内容翔实、文笔简洁的好文章。一方面,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修订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推动了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各地在近些年开展了如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工作坊、新教师培训等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实践研究与培训。这些都促进了一线教学实践研究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快速提升,可喜可贺。
在和一线教师作者的互动中,我们也发现,大家在教学实践研究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典型困惑和共性问题:第一,纠结于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要囊括哪些内容,要写多少篇幅;第二,不清楚究竟要多么详细地介绍教学实践(如课例)的具体步骤和操作;第三,不知道是否需要展示教学实践的成效,以证明新的思路或方法有效。作为期刊编辑,我们认真反思了这些问题。它们都是教学实践论文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几乎所有一线教师作者都要应对的,也是目前一般性的论文写作框架并不能很好回答的。从工作流程的角度,我们可以只简单地给作者这样的反馈:文献综述要涵盖前沿研究和经典研究的发现和成果;课例描述要简洁、突出重点;教学实践的成效展示要恰当、可信。但是,这种反馈并不能真正帮助作者作出一系列实际上很复杂的写作决策。
因此,一线教学实践研究论文需要一个专门的框架,且这个框架并不是体裁形式上的框架,如“引言—文献—实践—总结”。这个专门框架应当是一个展示、论述教学实践创新和探索的思路框架,即围绕展示、论述这两个核心的写作目的来组织内容。既然一线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向同行展示某种新做法或新思路,那么就需要明确讲清这种创新的缘由是什么,即要用这种创新来解决什么样的具体问题。每种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思路和对思路的论证,因此不能只讲具体是怎么做的,更要写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为何会有效。呈现具体课例也是为了论述创新的思路,即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其背后的道理。最后对教学创新的效果所做的展示(如选择典型的学生成果或作业),也是为了证明创新的有效性。可见,全文都是围绕教学实践的思路来组织材料,即思路的缘由(引言)、思路是什么(基本观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对观点的理论、概念或逻辑进行阐述)、具体做的时候是什么状况(课例展示)、效果如何(教学成果)、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教学反思)。如果按照这样的框架,或许很多问题会更容易解决,一线教师作者也更容易自主作出写作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