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写作实践与思考*
2023-01-14叶咏梅
文/ 叶咏梅
引言
学术论文写作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朱旭东、郭绒,2022),教学研究论文写作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论文写作对于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创新能力、批判意识的培养最为关键(朱旭东、郭绒,2022),是衡量一位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周云华,2022)。因此,如何进行教学研究论文规范写作是一线(青年)教师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不外乎两个,即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主要涉及定什么选题、包括什么方面的内容等;“怎么写”则主要包括怎么定题目、怎么设定框架、怎么组织内容等。基于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写作实践提出参考建议。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实践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可以有多种思路,本文聚焦介绍如何从教学问题到理论学习,再到教学实践,最后形成论文。
1. 关联教学问题,确定论文选题
教学研究论文,顾名思义,是研究教学的论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教育部,2020)。这就意味着,我们在选择论文课题时要关注教学问题。关注教学问题,选定论文课题,可从发现、记录和归纳三个方面着手。
(1)发现问题
论文的价值就是通过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描述和解决,运用得到的成果反作用于课堂实践活动(周云华,2022)。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我们发现的问题除了可以源于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源于教学反思,源于对某一理论知识的学习,等等。教师可以梳理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和最想解决的教学问题(见表1)(叶咏梅,2022),并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实践和研究,这有助于最终将其固化成研究成果,如论文。
表1. 最感兴趣和最想解决的问题
例如,教师M 在听取了笔者给工作室成员做的关于“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中的运用”的讲座之后梳理了教学问题,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是文本解读,最想解决的教学问题是如何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指导文本解读。教师在发现了问题后,要勤于记录相关内容。
(2)记录问题
问题记录可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展开。教材维度主要考虑教材处理是否到位;教师维度主要考虑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维度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记录时,笔者建议教师使用电子文档,以便归纳整理,可参考表2。
表2. 教学亮点和问题记录
对教学亮点和问题的记录,重在反思。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寻求问题解决方法,同时也为论文写作积累素材。如教师M 每次撰写的活动心得都聚焦文本解读,下面的内容就是摘自教师M 的一次活动心得: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基本上能够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文本第4—6 段中含有“important”的三个句子的挖空以及填回原处的教学设计,原本的打算是让学生关注语篇衔接词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但是活动设计在对语篇内容解读中有点突兀,还需要修改……
可以看出,问题记录及教学反思既能促使教师改进教学,也为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
(3)确定选题
发现并记录了问题为确定论文选题奠定了基础。每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要对所记录的问题进行思考、整理和归纳,由此来确定论文选题。如教师M 最后确定的论文选题是“衔接视角下的文本分析途径与方法”。确定论文选题后,教师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
以上内容的完成,不仅有助于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为论文引言部分的撰写积累了素材。
2. 解决教学问题,铺垫理论知识
教师要结合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和最想解决的教学问题,思考要做什么和达成什么目标,在此基础上寻求理论知识支持,即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叶咏梅,2022)。这样,教师既能通过理论知识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又能为论文写作积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开展:
(1)精读理论著作,构建知识体系
系统地研读一本或几本理论著作,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例如笔者要求工作室成员精读Cohesion in English(Halliday & Hasan,2001)和《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胡壮麟,2018),梳理出语篇衔接的八种手段(照应、替代、省略、连接、重复、同/反义、上/下义、搭配)及其衔接方式和功能,进而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因此我们需要边学习边实践。实践一方面是将理论著作中的原理性知识与教材中的例子结合起来,以检测和巩固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Halliday & Hasan,1976;转引自朱永生等,2001)。在读到这一内容时,我们可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 年版)必修3 Unit 4 Workbook中Reading and Writing 板块的Homes on Mars?一文进行理解:①Terraforming means changing the environment on a planet so that it is similar to Earth’s. ②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terraforming Mars is to warm it up because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there is about -60°C. ③One idea for warming Mars is to build factories there that produce greenhouse gases.④This could take many centuries.在这一段话中,照应衔接手段有:句①中的it 指代主句中的the environment on a planet;句②中的it 和there 及句③中的there 均指代Mars;句④中的this 指代句③中的to build factories there that produce greenhouse gases。这样的方式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我们的实践欲望,同时也为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积累了写作素材。
(2)选读期刊文章,习得写作知识
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大多以教学研究论文为主,一般有关如何运用某一个理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如笔者发表的《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中的运用》(叶咏梅,2015)一文展示了如何运用语篇衔接理论解决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问题。因此,阅读期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也激励我们持续、反复地研读理论文献。
在阅读期刊时,我们同样应该做记录,较为理想的方式是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笔记聚焦文章的框架结构、内容和语言。语言方面,类似于我们教学生学习英语,要先大量积累,然后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写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表达方法时可用的语言表述框架有“借助……,设计……,为学生搭建……支架,培养……能力”(张晓东,2021);表述内容时可用的语言框架有“本文聚焦……,分析……,以期……,促进……”(张春青,2021)。这样的语言框架有助于规范我们的学术表达,提升论文水准。
简言之,做好这个环节有助于我们找到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储备理论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有效避免堆砌理论和前人经验,从而能突出自己的创新实践。
3. 验证解决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研读理论著作和学术期刊,我们获得了问题解决的理论依据以及开展教学实践的路径和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实践,一方面可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论文写作积累更丰富的素材。在教学实践这一环节,教师要勤于撰写教学案例和实践心得。
(1)撰写教学课例
教学案例要有一定的框架结构。以阅读课为例,一般包括文本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活动设计、过程展示(含设计意图)、教学反思。其中文本分析可从What、Why、How 三个方面展开。学情分析可考虑:① 学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及对话题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② 学生的情感认知基础和心理准备;③ 学生学习话题所需的语言基础、储备及语言支架;④ 学生已掌握的阅读技能与策略;⑤ 学生在文本理解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戴军熔,2012)。目标设定要建立在学情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教学活动设计要为完成目标而服务。教学反思忌用几句话表达,要分点进行分析。具体写作方式可参照期刊中的案例。
(2)撰写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的写作要参照论文的格式,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正文部分要有框架结构,这是为日后的论文写作做充分的准备。这样做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避免题目的随意性。表3 是教师F 在第二次和第七次撰写活动心得时所用的题目与框架。
表3. 活动心得题目与框架
从表3 可以看出,教师F 的第七次活动心得在题目和框架结构构思上都有了明显进步。
这一环节在验证理论知识能否指导教学问题解决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练习写作,为论文的完成做好思路、内容和语言的铺垫。
4. 整理相关素材,形成固化成果
完成了前三个环节后,我们便为论文写作做了较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就要着手进行论文写作了。这一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论文题目、搭建论文框架和组织内容成文。
(1)确定论文题目
题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最重要的信息点,在一篇论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论文题目能大体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方向、内容、成果及意义(周云华,2022)。因此,选一个好题目很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参考期刊中的论文题目。具体做法是对一本或几本期刊一年中的所有题目进行梳理。如笔者在指导工作室成员时,通过梳理某刊2020 年的目录,整理出如下框架:
● ……指导下的……探究/教学实践
● ……在……中的实践探究/运用/使用策略
● 基于……的……探究/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 在……中培养/提升学生的……
● 从……角度谈……(的设计)
● 以……的教学
● ……探析/研究
● ……中……的建构方法与启示/分析与改进
● ……视角下(的)……的分析/途径与方法/实践
● (动宾结构)……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实践
● ……的策略/研究/分析与思考
● 基于……的教学(实践)——以……为例
工作室成员结合自己的论文选题和想要解决的问题选取框架、拟定题目,如下面是教师W 参照以上框架拟定的部分题目:
● 衔接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词汇教学探究
● 词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运用/使用策略
● 基于词汇衔接理论的高中词汇教学策略
● 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从衔接理论角度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 以项目化视域下的整本书词汇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高中英语词汇衔接教学探究
教师M 则在工作室活动心得中写道:“叶老师的讲座让我多年的困惑一扫而光,不再为撰写题目而苦恼。叶老师总结了常见的题目模式,让我们结合自己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套用题目模式,写出跟课题相关的论文题目。这一方法使我茅塞顿开,不用苦思冥想,也可以写出规范的论文题目。”可见,参考期刊中已发表的论文题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搭建论文框架
确定了论文题目后,论文写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一篇可以达到发表水准的论文基本框架又是怎么样的呢?论文的结构框架如同一个人的骨架,包括了一篇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问题、方法、结果、结论)和它们之间应有的相互关系(朱旭东、郭绒,2022)。
关于论文结构框架,我们同样可以参考期刊,也可参考我们在期刊文章学习环节中的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或者参考其框架结构,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构思。例如,笔者工作室成员教师Y 在工作室活动心得中写道:
我的课题是《基于衔接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实践》,那么如果我要写一篇同题目的论文,引言部分可以包括《课标》对读写教学的要求,第二部分可阐述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问题和呈现方式,第三部分可介绍相关衔接理论知识,第四部分用课例阐释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论文的内容。
教师Y 的这一构思包括了教学问题、理论支撑、实践方法和结论。显然,这一构思为其论文写作搭建好了框架。
(3)组织内容成文
组织内容成文可以说是论文写作的最后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们需要将前面各个环节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合、调整、删除、添加。如引言部分主要聚焦“关联教学问题,确定论文选题”环节的内容;理论支撑部分主要聚焦“解决教学问题,铺垫理论知识”环节整理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例;教学实践部分主要聚焦“验证解决方法,积累写作素材”环节撰写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添加能使文章变得“有血有肉”。至此,我们发现平常的积累能大大地减轻论文写作的压力和难度。
当然,组织成文的过程中,我们依旧需要继续阅读、学习理论专著和期刊文章。无论写作前还是写作中都离不开阅读,新手教师更是如此。写作的过程实则是反复阅读的过程,是读和写不断循环的过程(常万里、张利琴,2011)。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积累知识、强化反思,加深对问题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自身获得的知识结构化、体系化,降低写作难度,提升论文质量。
完成初稿后我们还需要不断地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可以从内容、语言和逻辑三个方面考虑。修改文章不要光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文章读出来,也可以不出声念。只要觉得不顺当了,顿住了,那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再念几遍,修改的方法也就来了(叶圣陶;转引自王雄,2022)。另外,文章写好之后,可以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修改。因为这样,我们就会有新的想法或更好的思路来进一步改进文章。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思考
在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中,以上环节并没有既定的顺序。教学问题的聚焦、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方法的验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交叉进行。但无论按照怎样的顺序,以下三个方面都值得关注。
1. 教学问题:勤于记录,乐于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勤于记录问题,乐于思考,这样有助于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关联、整合,从而拓展思路,避免出现写论文时不知从何处着手的情况。
2. 理论知识:深度学习,构建体系
理论知识的学习贵在深度理解,切不可贪多图快,否则会成为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不仅无效,而且容易消耗兴趣,使人失去信心。此外,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构建知识体系,以便在知识点之间建立关联,更好地理解及运用。
3. 论文写作:经常动笔,培养思维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论文写作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经常性的写作可以使我们的思路变得更清晰,使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结语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是一个发现、学习、实践、积累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发现教研问题,让教研问题源于教学问题,因而有话可说;在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使问题解决基于理论指导,因而有理可依;在实践中检验解决效果,让理论指导落于教学实践,因而有法可循;在梳理中形成研究论文,让教学研究终于物化成果,因而有果可享。这一过程会不断激励我们开展更多的教学研究,写出更多的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