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智能导览的设计研究

2023-03-06刘继璇江韶华

天工 2023年31期
关键词:古生物辽宁博物馆

刘继璇 江韶华

沈阳师范大学

一、博物馆智能导览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科技迅速发展,计算机等传播媒介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信息。博物馆导览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随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注重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博物馆资源共享最大化。

在欧洲,智能导览已经在博物馆中大规模使用,如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游客在参观大英博物馆前可以自主搜索相关资料,如展厅信息、藏品资料、推荐路线等都会显示在官网中。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从而使传统博物馆导览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在我国,博物馆数字化的起步较晚,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在智能导览方面也有了标志性的成就。例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都在智能导览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

现如今,智能导览逐渐取代了以往传统的导览方式,充分发挥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使博物馆导览设计正逐渐由“以馆为主”转向“以人为主”,尝试探索以人们自主学习、自主与藏品互动为主的设计;由“单向”转向“交互”,在展馆中人们能与文物对话,激发人们探索藏品的欲望,并沉浸其中;由“被动”转向“主动”,当今“被动”导览已经逐渐被淘汰,“主动”的智能导览已经被大众所接受,而增强观众在博物馆观展中的体验感和兴趣是智能导览设计所要研究的重点。

二、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导览系统概述

(一)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导览系统现状分析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室外导视系统指明了入口、无障碍通道、游客服务中心等的位置,进入馆内,四楼放置着博物馆总导览信息图,导视牌载体主要以褐色和黄色为主色,文字符号元素都以白色为主。博物馆有丰富的图形符号,版式设计在空间中的应用增强了博物馆信息的阅读连续性,观众在参观时获取信息更加方便,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博物馆内在各个入口设置了展厅的导视图,也标明了电梯、厕所的方向和位置,并设置多媒体用于播放相关视频,交互的项目有米勒实验、将地球历史比作一天等,还设有6D 影院、拍照等项目。在参观过程中,在特定的时间安排了人工讲解。人们可以通过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公众号预约门票,查询人工讲解时间、科普活动等。

(二)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导览系统的现存问题

1.导览系统不够智能化

虽然馆内提供了展品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但这些信息还不够直观和生动,观众以儿童为主,馆内的导览无法吸引儿童的眼球,无法激起他们对馆内藏品的探索积极性。所以应该引进智能导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展品,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2.导览系统缺乏个性化体验

每个观众的兴趣和需求都不同,如果博物馆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根据观众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导览路线和讲解内容,那么观众的参观体验将会得到满足。

3.导览系统缺乏互动性

博物馆应该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导览过程,如通过问答、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博物馆也可以通过收集观众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导览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三、智能导览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中应用的研究

(一)丰富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中智能导览的形式

现如今,新兴技术是完善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的重要手段,可以给观众带来深度的体验。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原有的平面类导览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使用高科技,将增强现实技术(AR)广泛应用于智能交互、三维建模、多媒体中,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视频等虚拟信息展现在现实的博物馆场景中。在现实的博物馆场景中,观众难以感知信息的传递,将虚拟与真实相结合,可以激发观众对古生物的探究兴趣和深度解读。

(二)智能导览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中应用的思考

1.路径导览功能

在参观博物馆时进行实时的路径指引,提供动态的游览路线,使观众可以在变换的环境中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展品的位置。如果观众没有特定的目标,可以通过简单问题引导其回答,系统会自动规划个性化游览路线,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2.游览讲解功能

由于古生物化石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观众无法深入了解,这就需要结合文字、图片介绍化石。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儿童、亲子家庭,为了解决儿童还不认识一些文字的问题,可以通过AR技术来随时随地进行介绍。

3.场景体验互动功能

交互性是智能导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交互性技术让参观游览过程变得更具有自主性,充满趣味性。在参观过程中,观众可以利用手机对化石进行扫描识别,然后就会出现相关化石的数据、图片、视频等信息,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加深观众对文物信息的理解。

4.分享和数据统计功能

在参观过程中,人们时刻需要沟通交流,去探讨文物的起源,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及意见,可以建立馆内畅心聊平台,根据博物馆定位开展馆内交流,观众可以发图片附言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交流平台会让观众更有体验感。

(三)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博物馆导览中应根据观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符合观众特点的、专业化的导览内容。可以通过后台设备分析观众的参观信息。例如,观众在不同展厅的停留时间、人流量,在参观过程中收藏和分享文物的统计数据,从而了解观众的参观兴趣,了解热点展品和参观路径,为智能导览的个性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受众群体以儿童为主,因此,在个性化导览中要为儿童设计独特的参观路线,或增添符合儿童特点的版本以及能吸引儿童的页面,突出儿童生动活泼的特点。

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中智能导览设计的实施路径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应开发与公众号相适配的小程序或App,利用AR 技术完成云观展的智能导览设计。在此将小程序称为“云游古博”。“云游古博”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展区主题形成不同的风格,将展品全方位呈现,同时可以实现多人线上互动交流。以观众的体验为中心,力争让观众通过“云游古博”小程序轻松、愉快地逛完博物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一)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云游古博”智能导览的设计理念

1.设计原则

“云游古博”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设计原则。(1)简约而不简单。将手机对准化石扫一扫,即可出现恐龙、鸟类祖先的照片、卡通形象、故事解说等,让眼前的化石活起来。(2)打造个性化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参观的展馆,系统自动生成属于每个人的路线。对于儿童,需研究儿童所喜爱的路线、展馆等,从而制定适合儿童的导览模式。(3)智能博物馆。通过收集的数据分析观众的爱好,辅助博物馆及时了解热门展区和展品,并自动录入系统,从而形成对博物馆的反馈,使博物馆更快速地进行调整。

2.可用性原则

与现在的导览系统相比,“云游古博”智能导览有以下三个可用性原则。(1)先进性。不需要租借设备,可以直接用手机完成参观。(2)创新性。将文字、图片、视频以及相配的卡通形象融为一体,为观众提供生动的参观体验。(3)易维护性。系统平台云端管理维护,操作方便,可以大大降低传统设备的成本。

(二)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云游古博”智能导览的设计思路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的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辽宁地域文化特色,参观的氛围应该轻松和愉快,使观众产生探索与挖掘的冲动,应该根据儿童喜爱的形象来进行智能导览的设计。为了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设计,可以设计一个叙事性环节。通过扫码进入小程序,将每一个展厅串成一个文本小故事,制作成简短的动画或故事,每个展厅都有一张本展厅的专属卡片,观众积极参与故事卡片收集,从而完整地浏览展厅内容。如三层四厅的热河生物群:初进入此厅可以设计人机交互一键切换系统,观众可以感受到当时热气腾腾的热河地区。在动画中初入眼帘的是辽西地区,身形小而灵活的龙偶尔会戏弄那些不算灵活的大块头,突然有一棵即将倒下的树砸中了中华龙鸟,龙鸟的一条腿被压中了,它的同伴找来体形较大的朝阳禽龙帮忙,接下来又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见图1)。

图1 热河生物群(图片来源:作者草稿)

每个化石、恐龙等形象都拟人化,利用卡通形象讲述远古时期的故事,更易于儿童理解,也更具有趣味性。而热河生物群的专属卡片是利用展厅里出现的形象进行拟人化设计,提取热河地带的环境元素,如火山爆发、小河长流等。卡片的背后有辽宁热河生物群简单介绍。

(三)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云游古博”智能导览的技术应用

通过将AR 技术应用于多方位文物互动观看、虚拟形象导览以及展馆的数字化复原,虚拟形象的进入可以使整个观展更加生动有趣,根据不同展区设计不同的形象,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展馆的数字化复原可以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儿童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化石的信息。

五、结束语

本文系统分析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导览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应用研究,从而提出了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智能导览是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有导览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旅游方面的需求,实现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浏览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改变传统导览模式。

猜你喜欢

古生物辽宁博物馆
辽宁之光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博物馆
辽宁舰
原角龙
露天博物馆
我的古生物博物馆之行
古生物博物馆的红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