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探索
——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
2023-03-06陈兰
陈 兰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寿光 262700)
民族要复兴,则乡村必然要振兴。早在21 世纪初,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便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将其写入“十一五”规划中,随后连续十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新农村建设问题,反映出国家推进新农村发展的决心。该项建设举措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在改善乡村综合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追求农村新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继承,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现状体现出“千村一面”的情况,一些乡土特色文化逐渐流失。农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栖息地,科学构建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必要性。而如今国家处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基于新农村建设框架建立完善的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理论体系,便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论题。笔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一书,探讨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耦合互动关系,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现状探讨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路径。
由钱海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一书,是一部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农村建设展开实证研究的专著,全书共6 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诉求进行概括梳理;第二章将视角拉到中国农村与农民现状,指出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民自身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第三章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出发点,探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第四章则以中华孝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体现;第五章分别论述了宗族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并具体探讨如何削减宗族文化的负面影响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第六章以民间信仰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间信仰发挥出的价值与作用,并具体探讨如何激发民间信仰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整体上看,该书兼顾理论阐述与实证案例分析,科学构建了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书中,作者分别以“人本”思想、孝文化、宗族文化和民间信仰为研究对象,指出其在乡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在规划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综合考量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发挥出农村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参考书中对上述传统文化积极价值的分析,可总结得出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3 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导向意义。即有利于引导新农村建设工作。作者在书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许多思想内涵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以传统文化中的“以人文本”思想为例:首先,人本思想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要保民爱民,实行仁政,始终以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便利为主导,积极通过各项民生政策来保障农村居民的利益。其次,人本思想指导新农村建设要体察民情,制民之产,也就是要重视农村居民的日常工作与生产问题,及时引导乡村产业发展,注重满足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最后,人本思想指导新农村建设要礼刑兼备,重视法制建设工作,通过法治促进当地居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通过该案例可以发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传承和应用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化,同时此举也有助于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即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与现代化发展工作联系起来,实现有意识的传承。
二是凝聚意义。新农村建设不能只靠政府部门来展开工作,新农村的生命力根本在于农村居民,只有激发当地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才能有效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基于此需求,作者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凝集当地群众力量的作用。原本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居民和当地基层政府对地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降低,包括宗族文化、孝文化等内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激发当地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可以借助当地的宗族文化、孝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文化吸引力,让更多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三是发展意义。在对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探讨时,作者提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定的“跛脚”情况,即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未能跟上农村产业发展的脚步。虽然现代社会的新精神风貌有所体现,但忽视了传统民风民俗的保护与传承,农村原有的精神文化样貌有所缺失,这实际上并不利于特色文化的发展,为此作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农村文化衰落问题,继承与发展农村特有文化。顺承上述观点,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则是有助于促进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乡村特色文化生态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着互相促进和相互建构的耦合关系,基于新农村建设框架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具有充分可行性。结合书中案例可以发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既存在诸多机遇,又面临着一定挑战。
在机遇方面,新农村建设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要素保障。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多个方面,新农村可以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提供良好的场域。部分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约束,发展脚步难以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考虑更多的是促进当代经济产业发展,无暇顾及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而新农村建设可以推动当地经济产业发展,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提供一定资金支撑,尤其在文旅产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产业经济链也会助推各项传统文化的发展。除了经济方面的机遇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也开始注重对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并通过制定专项保护制度和组建特定部门来重组农村文化生态,尤其在《文化部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以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为目标的人才引进和技术引进越来越频繁,这无疑为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互融提供了各类要素支撑。
在挑战方面,作者在分析部分典型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现状之后,指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还存在一定困境。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消费行为发生了一定变化,农村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也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逐渐失去群众支撑;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重保护、轻利用”的情况,即重视对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削弱了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此举虽然会减缓传统文化消亡的脚步,却难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发展与流传。
面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需求,作者以关中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指出传统文化的导向和传承路径,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具体可以总结为“保护”“继承”“应用”三条路径。
在“保护”层面,要谋求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保护,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传统文化保护格局。首先,全面梳理当地传统文化,明确保护对象。在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过程中,虽然一些村俗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甚至消失,但仍有许多传统文化依旧活跃在农村土地上。因此,当地政府需安排专业人士构建价值评价体系,从文化影响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文化代表价值以及文化应用价值等方面出发确定需要保护的传统文化,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名录,方便后续文化传承工作。其次,针对不同文化类型,当地文化部门也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例如针对濒临消失的地方村俗,相关单位需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策略,尽快对相关文化内容进行建档入库,记录好这类文化的视听表现;对于村中的传统建筑等物质文化,相关单位则可以采取“规避性”保护策略,即通过规划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这类物质文化。
在“继承”层面,要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建设工程,培育传统文化继承人才,为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鲜活力。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资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除了要为农村经济、政治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之外,同样需要重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人才要素。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鼓励农村当地居民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通过各项激励政策在村落中营造良好的文化继承氛围,可以借助露天电影、文化展板、宣传画册等渠道传递传统文化,激发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自觉意识,并引导其参与到当地的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之中。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需要成立乡村地域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专项机构,通过返乡招聘模式来选拔青年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人才以技术回乡、智力反哺等方式投入到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使青年人才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在“应用”层面,夯实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采取“活态”传承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书中明确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的目的在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要发挥出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基于此观点可知,地方政府应意识到单纯地保护传统文化具有片面性,只有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与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才能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具体措施有,地方政府可以依托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风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传统文化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资源,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统一。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一书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是一对最终利益相关且可用资源趋同的关系体,该书指导新农村建设主体除了要关注农民的“钱袋子”外,还要注意新农村的传统文化生态,指导政府和农村居民真正建设出兼具社会文明新风和传统文化魅力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