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韵的重现
——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的诗学阐释

2023-03-06董蕾中原科技学院郑州451464

名作欣赏 2023年5期
关键词:好书书籍舞台

⊙董蕾[中原科技学院,郑州 451464]

当视觉影像的“震惊体验”早已取代传统艺术的“灵韵(Aura)”之美时,媒介融合的加持也让昔日个人沉浸式的深度阅读迅速更迭为碎片化/浏览式的浮光掠影。书籍是人类思想的承载者,阅读不是竞赛,阐释不只抒情。由实力文化与腾讯视频联合推出的大型场景类文化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旨在通过现代形式引发观众重新回归深度阅读的热情。该节目秉承“激活文字、再现经典”的传播理念,通过对不同媒介形式的整合演绎,架构了“选—演—评—享—议”的多维阐释向度,创生出韵味无穷的诗学解读空间。

一、回归经典——深度阅读的文化态度

书籍有着承载思想、启迪心智的绝对优势。在语言里,人的内在性或许才能找到其完全的表达。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生产与图像传播的无所不在,让大众读者逐渐失去了深度阅读文字符号的耐力。作为一档读书类文化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用“品读经典”的文化态度,鼓励影像前的观众能够沉潜下来,真正与书籍相遇、相见。演员往往在台词中加入“去看书吧,结局都在书里”的语句,恰似古典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式的口吻,意在激发观众阅读书籍的欲望。

一本书因何成为“好书”,它又“好”在哪里?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之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本身就代表着选择者的文化态度和审美品位。《一本好书》本着“一生之书”的目的,在两季节目中为观众精心选取了二十一本“经典作品”,涵盖了不同类型和主题的内容,其中既有公认的文学名著,也有颇受争议的科普读物;既有深沉动人的红色经典,也有幽默风趣的成长历险。所选文本都有较为一致的标准:同时具备“经典性”与“当下性”的特质。对比于普通流行文本,经典文本恍如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物”与“记载者”,具有能够游离于一切价值判断之外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面对经典作品,读者往往可以省去在阅读时选择文本的纠结。对于惜时如金的现代读者而言,选择经典文本深度阅读,其实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最佳方式。

文学作品具有通过语言符号间接地在读者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这种非直观性虽然使得艺术形象变得不确定,但也因之为读者提供了丰厚的想象空间。从文字到直观的视觉形象表达,媒介转变后如何展示文字符号的魅力,让综艺节目的阐释方式实则充满挑战。《一本好书》针对不同体裁的书籍做出了不同的引介方式:对于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如《暗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主要以舞台剧的方式演绎内容片段;《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科普读物,则以“围炉夜话”的诉说向观众娓娓道来;朗读本身具有的宣讲感则适合呈现鲁迅杂文这种以思想深厚著称的文章;书信散文类抒情性作品,则主要放入该节目的“副本”《见字如面》节目中。在节目组对文本内容与展演方式的精心选择下,所选书籍的当代意义也得以充分发挥。《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为艺术理想而不顾一切地追寻让人深为感叹,《骆驼祥子》依然让我们看到当下众多“城市漂泊者”的窘境,《头号书迷》也让不少观众重新反思追星文化的癫狂一面。尼采曾说:只要还有阅读,书籍就会“继续不断地寻找着它的读者,点燃生命,使人幸福,像一个赋予了精神和灵魂的精灵一样生存着。作者身上的一切创造的、有力的、高尚的思想与感情,会在他的作品中继续生存着”①。《一本好书》努力发掘出信息爆炸时代那些被掩盖住光芒的文化经典,让读者与书籍真正相遇相识,重新体验深度阅读与思索带来的审美愉悦。

二、捕捉光晕——新媒体时代的审美新境

随着《一本好书》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播出,该节目无论视觉场景的精致设计还是选题立意的深耕细琢,都成为读书类文化综艺节目中的优秀作品。作为以视觉传播为主要审美形式的综艺节目,首先必须在“形”的审美架构上做到对观众足够吸引,才有更大的机会展现与传播节目的内在价值。《一本好书》在展演环节往往用舞台剧的形式演绎书中的精彩片段,使用环形舞台设计,通过其间设置的“有意味的形式”试图捕捉机械复制时代早已逝去的那些灵韵之美。

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让现阶段的文化综艺节目往往在舞台场景设置上较多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以期为观者带来更多的视觉震撼。数字虚拟舞台场景的确可以做到无限“仿真”,以至达到鲍德里亚提出的“超真实”的程度,但是过度的“震惊体验”,也会带来景观社会的负面影响:“观众沉迷于身体感官作用下的虚拟场景和技术装置中,主观能动性受限,审美主体性弱化,他们或单纯被新奇和绚丽的场景所吸引,为了体验而体验,放弃了思考、批判和抵抗的权利”②。在本雅明看来,艺术作品的本真性表现为人和艺术作品凝神相视时所产生的独一无二的“灵韵”,灵韵的本真之美是无法复制的。与戏剧相比,本雅明认为影像作品缺乏本真性,戏剧“舞台上麦克白一角所散发出的灵韵,离不开麦克白扮演者身上洋溢出的灵韵,这个灵韵向着生气盈盈的观众散发。”③为了弥补现代电影特效技术的过度使用,也为了更好地捕捉书籍的“灵韵”,《一本好书》采取了颇具复古情怀的演绎形式,用真人演员的舞台表演重现作品内容。王劲松、潘虹、王洛勇等优秀的表演家在举手投足间尽显人物风骨,黄维德、叶璇、牛骏峰等中青年演员也精心塑造了多个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360 度环形舞台的设计也是值得品味的形式化阐释,它巧妙承继了赖声川话剧《如梦之梦》的审美技巧,对于化解传统舞台的布景设置对时空的限制起到良好的对冲作用,给观众带来较好的沉浸式观看体验。同时,与赖声川创作《如梦之梦》的初衷相似:观众坐在环形舞台的中心,以不断迁移的视角观察着四周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观众以这种中心化全景式的视角,才能跳出惯常视角,旁观舞台上的来来往往、悲欢离合,反而更容易随时了悟书中的真谛。演员依据情节在舞台回环演出,人生和社会历史仿佛也在这种回环往复中变迁。在整个节目的流程设计中,展演阶段被切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在半个小时以内,不同片段之间由第二现场点评转接,仿佛中场休息。这样做不但考虑到现代观众的注意力时效,也能避免观众对剧情的过度沉迷。因此,节目的叙事设计是为观众在沉浸于舞台叙事的同时,又能时刻从情节中抽离出来领悟反思,促发对书籍内容的思考,达到有“审美距离”的欣赏效果。

在对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的守望者》的演绎中,节目采用了两位演员分别饰演人物不同生命阶段的手法,重新解读了这部美国当代文学经典。小说原有的情节线索并不明显,主要描述了出身中产阶级律师家庭的中学生霍顿,因多门课程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霍顿此前已有多次被开除的经历,他因此不敢面对父母,在纽约街头徘徊流浪了三天两夜。在舞台剧中,青年演员牛骏峰饰演主人公霍顿的十七岁并充当叙述人,他与十六岁的“自己”(张宥浩饰演)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并时刻向观众讲述与反观着“自己”。不同于话剧舞台上的人物独白,将一个人物的不同生命阶段并置在同一舞台空间中,可以让观众在这样特殊的“凝视与反观”中更好地思索原著小说深隐的文化态度。值得称赞的是,剧本的台词也较好地保留了原著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口语特色,使得那个“大冬天身穿风衣,满嘴脏话”的少年形象被演员完整地诠释出来。

三、诗性启悟——改编与点评的神采意趣

正所谓凡有理解,就有不同。书籍的内涵与价值本就不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论,这种永远的未完成状态是经典作品历经岁月侵蚀却愈加生动丰饶的力量,使它能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的阐释中获得新生。《一本好书》对书籍的阐释方式由最外层的内容介绍,到舞台化改编完成“二度创造”,再由第二现场的学者漫谈点评,后由剧中演员分享自我感悟,最终在视频弹幕、网络评论和广播阅读平台中构筑成五位一体的立体化阐释空间。

节目在有限的时长内,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对经典作品的内容整编。例如,编导在《三体》这集里充分加入了自己的创造性解读。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系列一直是读者心中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代表,刘慈欣构想了人类因外星文明入侵而面临的巨大危机以及面对危机而组成命运共同体的勇气与担当。《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原著文本丰富的技术细节承载着空灵而疯狂的想象,又在对危机的冷静描述中蕴含着深切的感性情感与现实观照。对于这样一部体量巨大的作品,舞台呈现是较为困难的,也集聚了读者非常大的审美期待。此次剧本将“面壁人”逻辑作为主体叙述人,从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和对费米悖论的引介,自然地引入三体人远征太阳系的故事背景。在演绎了三国首脑会议之后,再由叙述人逻辑讲解整个作品的核心概念之一“宇宙社会学”。通过模拟和三体人的对答,巧妙展现了原著小说四个“面壁者”——泰勒、雷迪亚兹、希恩斯和逻辑执行各自计划的主体情节。“太空之战”中,节目组借助《三体》发烧友制作的概念视频,视觉化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水滴”构造,充分发挥了影像展示在演绎科幻文本中的优势。第二季第一集节目《红岩》的重读效果更是令人惊艳。以往对革命历史小说《红岩》的改写,往往以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在牢狱中坚持斗争的事迹为主,经典歌剧《江姐》等作品更是着意突出江姐在敌人严刑拷打时的不屈意志。这一集中,导演将阐释的重心放在以往读者容易忽视的角落,如对叛徒甫志高为何盲目冒进、不惜铤而走险最终被捕的原因予以解读。在第二幕中,更是将许云峰与军统特务徐鹏飞的“心战”描刻得惊心动魄,令人不禁动容,也让英雄的伟大形象更具说服力。

然而,内涵隽永的艺术作品往往把真理与真情隐含于符号之中,它期待着读者的解读却又为之设置了重重迷雾,那迷障或让人望而却步,或让人疑窦丛生。因此,第二现场的专家解读也成为一种必要的存在。《一本好书》设置此点评环节,在非正式的对话闲谈中,既保持了解读内容的专业化,又让观众倍感亲切。许子东、史航、梁文道、蒋方舟等不同讲评特色的学者、作家,根据展演情节和原著精神,合理引申,妙语连珠,颇具中国古典文论随性启悟的意趣。当《暗算》这一集中的展演片段结束后,观众依旧沉浸在安院长与黄依依的故事中唏嘘不已。节目此时转切至第二现场,主持人陈晓楠首先站在观众的角度对人物自我牺牲的意义引发疑问,史航老师接着高度评价了剧本的改写方式:是在深刻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又盖起了一个完整的第二层楼”,并强调读者在翻阅书籍对比时定会恍然大悟。当论及安院长与黄依依最终形同陌路的命运时,史航引用了谭嗣同论落花的诗句“直到化泥方是聚,祗今堕水尚为离”,以一种开悟式的诗意化引导,理智又温暖地阐释了人物的可贵深情与坚贞信仰。在第二季《红岩》的点评现场,许子东教授听闻在场的年轻观众只有极少数人阅读过《红岩》原著文本时,不禁对作品本身面临的阅读“匮乏”感到震惊。作为红色经典代表作,许子东教授从“神性与人性”的角度,引导观众既要看到革命历史小说中“超人”的部分,也要看到《红岩》比同类小说更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同时也能写出革命者作为普通人的真实人性。《红岩》不单纯在书写革命历史,更在于书写信仰。许子东教授从革命文学生产机制的专业角度解读这部经典,解析逻辑清晰缜密,引人深思。梁文道、蒋方舟等中青年学者、作家也都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出发,做到了专业分析和体悟分享的平衡。每小段嘉宾对谈结束后,自然地引出下一段展演的情节,巧妙完成了与第一现场演出空间的置换。第二现场点评弥补了第一现场舞台表演无法呈现的理性深思,也呼应着书籍的内容,做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互文,同时完成对作品的祛魅。

四、结语

“限娱令”之后,无论是秉承传播先进文化理念,或为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审美需求,文化类综艺节目已在形式和内容的探索上完成多次进阶,已进入类型化、精准化发展的博弈阶段,其中不乏涌现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见字如面》等不同类型的优质作品。数字信息时代,大众观众对视觉文化产品的审美倦怠期异常短暂,节目的抒情叙事方式和审美形态一旦相似,就会迅速导致播放量的减少;内容形态过于精英化/小众化,也极难扩大观影体量。如何做到形意兼备,已成为当代文化类综艺节目高速发展之后的创新困境。可以说,《一本好书》对于激发读者深度阅读的渴望起到积极的导引作用,激活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为经典作品的当代阐释构建了丰盈的诗意空间。它成功地用自身实践,在新媒体时代让传统的阅读体验获得了更加立体化的感知效果,其创新形态也为读者重新体会深度阅读之美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想象。

①〔德〕尼采:《尼采说天才与灵魂》,高适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0—301页。

② 江凌:《论5G时代数字技术场景中的沉浸式艺术》,《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56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社会艺术学三论》,王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68页。

猜你喜欢

好书书籍舞台
鲁迅与“书籍代购”
好书分享会
军迷大舞台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推荐一本好书
军迷大舞台
好书共享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