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荒芜中自我救赎的生命探寻
——重读《我与地坛》

2023-03-06张艳利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名作欣赏 2023年5期
关键词:我与地坛史铁生世间

⊙张艳利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地坛曾是叩问天命的辉煌之地,随着帝制的坍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地坛在四个世纪的生命时间里审视着自己,从辉煌到颓圮,从神坛走向民间,在沧桑剧变中追寻活着的终极意义。地坛亦等待着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到来,给他黑暗的生命照进一束光明,将他从颓萎的命运漩涡中拉出来,启迪他重新追寻自我生命的价值,助他完成精神自我救赎,成为与他生命血脉相连之所。

一、公共空间的他者生命的启迪

地坛从皇家祭坛成为民间公园之日,便开启了它的公共空间属性,成为人们自由出入、游玩嬉戏的场所。对只能用轮椅行走的史铁生而言,地坛是他窥见广阔世界中他者生命的窗口,地坛及其园中自然景物的生命状态与熙来攘往人群的多彩生活,让史铁生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多样的生命价值。

史铁生因残疾几近丧失了生命希望,而在地坛中所探寻到的自然景物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以及地坛否极泰来的生命状态,使他明白了哪怕再脆弱再悲惨的生命都能精彩、顽强地活着;史铁生亦从卓别林的电影中领悟到,生命须有向死而生的精神,才能够追寻到生命精彩。故他从这些生命中获得启迪,重燃了生命希望并开始追寻自我生命的价值。与地坛相遇前,史铁生对自我生命心存疑惑,命运既狠心地将其生命推入谷底受尽熬煎,又不绝情地终结其生命,所留的残存生命亦无法在世间寻求到出路与意义,故史铁生对生命充满了迷茫与绝望。史铁生偶然一天进入地坛便明白了它的意图,在静谧且充满历史底蕴的地坛中,喧嚣世间中的纷扰皆被扫净,史铁生的内心也由暴躁转为安静,此处恰好可使他静静地思考对生命的疑问。他在园中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去死?活着既毫无意义,或许死亡便可帮他摆脱残疾与生活的痛苦。为此,他走遍了园中每个角落,看遍了每处景物,从早到晚反复思索,寻求答案。当看到园中小昆虫,史铁生不禁思考它们为何和他一样也要来到这世间。与人相比,昆虫们在世间的存活期更短,生命更脆弱,甚至一点风吹雨打便会丧失生命,但它们却依旧承受巨大风险来到这无情世间。同样在这些小昆虫身上,史铁生发现了极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园中自然景物们皆按其生存方式努力地绽放生命力,为世间增添光彩。蜂儿稳稳地停在半空,似乎在寻找花粉更多的花儿;蚂蚁在摇头晃脑中,突然想起了未完成之事,便转身去付诸行动;瓢虫爬得不耐烦了,便在祈祷后更换方式行动;蝉儿褪去旧衣,开启新的生活;多颗露水努力汇集,只为在世间绽放那一瞬间的万道金光。史铁生看到这些脆弱的生命皆在努力顽强、积极向上地生存,内心极为震撼并对生命生出敬畏之情,继而意识到生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认真地活一世,而非虚度年华。与此同时,史铁生因这满园生命力发现地坛虽然荒芜却不衰败。地坛中大多建筑皆已坍塌破败,但园中生命皆在竞相生长,窸窸窣窣地弄出响动,片刻不停,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园中的自然景色吸引着周围居民进来嬉戏游玩,地坛亦从被人遗忘的皇家祭坛变为被人怀念的民间公园。地坛此种绝处逢生的生命状态,让史铁生意识到再沉重的命运打击皆能重获新生。史铁生在明白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后,亦领悟到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必然降临的事情。在卓别林的电影中,史铁生看到他对准备自杀的女子说道:“着什么急呢?早晚会死的。”①一语惊醒梦中人,生命既未直接终结,那么在死亡来临之前,则要如小昆虫们那样努力地绽放生命力,尽情体会生命中的真情、享受生命中的馈赠,才是正确的活法。史铁生在拥有了向死而生的精神之后,便踏上了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新征程,亦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如地坛重获满园生命力那样,重新寻找到生命的精彩。

史铁生虽重拾了生命希望,但一时却不知如何追寻自我的生命价值,故从地坛公共空间里他人多彩的生活中探寻其多样的生命价值,启迪自己从写作中获取生命价值。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选择皆蕴含着他们的精神生命的意识,这些选择是他们内心最愿追寻的生命方向,亦是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②地坛作为公园属于公共空间,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人皆可自由出入游玩,史铁生便通过地坛来观看这熙来攘往人群中的多彩生活,从而领略他们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追寻。在史铁生的记忆中,有一对总在傍晚时分出现的中年夫妇,每天携手绕着地坛散步。这件平常而普通的事情,他们十五年来却风雨无阻,永不缺席,他们所选的是每天与自己的爱人相伴,爱情就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命价值。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来地坛总是练习唱歌,不管多久亦不会感到疲倦,只愿唱歌技巧更上一层楼,他所选的是将全部热情都投入到唱歌之中,坚持热爱就是他最重要的生命价值。有一个卓尔不群的饮酒老者,他来地坛总是一边惬意欣赏园中美景,一边尽情饮着所爱之酒,他所选的是尽情享受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自由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生命价值。有一个捕鸟者,他来地坛是为了能够捕捉到以前常有,但现在却很罕见的一种鸟,他所选的是一直等待那种鸟儿的出现,哪怕再苦苦等待多年亦不愿放弃,坚守就是他最重要的生命价值。有一个女工程师,她每天经过地坛上下班时,总是保持着一份朴素和优雅,身上的静穆与地坛的宁静相得益彰,她所选的是通过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的活动去保持那份朴素和优雅,静穆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生命价值。还有一位失意的朋友,他总是在地坛中练习跑步,只为有一天他的照片能够挂在长安街的橱窗里,以此来证明他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消解生活中不公的待遇和嘲笑,勇于拼搏就是他最重要的生命价值。史铁生看到他们的精彩生活和他们所拥有的爱情、热爱、自由与坚守等多样的生命价值,才意识到昔日一度困于残疾所带来的痛苦中的生活是多么愚笨,现既已决定努力地活着,便应自在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价值,才不会枉活一世。史铁生发现自己虽为残疾人,但生命价值却是等同的,自己亦能如别人在自己眼中留下光彩一样,在他人眼中同样留下一份光彩。从小爱好书籍的习惯以及较好的写作能力让史铁生选择了从事写作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写作,他最终凭借《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此名声大噪,在世人眼中留下了一份独特的光彩,最终寻找到了自我的生命价值。

二、废弃古园的命运启示

地坛在饱经四个世纪的风霜后,从皇家祭坛变为废弃古园,而这跌宕起伏的命运亦让史铁生悟出了活着的意义,须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来应对命运无常。地坛等待着活到最狂妄的年龄而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到来,将其所悟之理传授给他,让他学会如何应对漫长一生中的命运无常,超然地活在世间。

地坛以其命运启示史铁生,须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应对命运无常。地坛与史铁生同为“弃儿”:一个曾拥有过皇家荣耀的祭坛,现却成为无人问津的荒芜古园;一个本是青春热血的少年,现却失去了双腿坐上轮椅。相似的悲惨命运让地坛启迪史铁生重拾了生命希望,但史铁生却发现地坛似乎还想教会他什么,因为他感到地坛总是无时无刻不保持宁静,而其背后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着他去探寻。这股力量可让抄近路去上班的人所引起的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在被不理解它的人肆意雕刻时,这股力量可以让落日光辉平铺到地坛的地面皆是寂静的,园中苍黑的老柏树皆是镇定自若的;这股力量亦能让人清醒地认识自我,明白应做何种选择,故自己才得以重新思考生命从痛苦之中走出来。最终,史铁生终于探寻到了这股力量,那就是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史铁生在《想念地坛》中写道:“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③地坛是曾有过尊贵荣耀的皇家祭坛,帝制崩塌和战争动乱使其原有的祭祀功能被人淡然置之,坍塌建筑亦无人修整,跌入命运之谷底。但悲惨命运并未使地坛急躁愤怒和一蹶不振,反而是选择安静下来,不争执、不抱怨苦难为何要降临到它身上,默默地接受其降临并承受其折磨。地坛而后慢慢地褪去了曾有过的尊贵与荣耀,回归到零度的自我,那个真实纯粹而非被虚名所粉饰的自我。地坛在零度生命状态中,不管周遭世界如何变化或在其身上增损何物,亦不再迷失自我,与天地变化齐衡,所有变化合乎自然,合乎天道,这样便会终身持久不衰而不再遭受什么危机。故地坛才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世间万物,在破败中重新焕发出无限生命力。老柏树才得以愈见苍幽,野草荒藤亦茂盛得自在坦荡,小昆虫们皆在惬意飞翔。史铁生明白了原来是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支撑着地坛的重生,静为躁君,唯有静才能克制苦难所带来的浮躁不安与痛苦折磨,不被命运无常所吞噬,愈变愈糟,而在静中等待新生机。而地坛宿命般地等待着史铁生的到来,就是害怕这个才活二三十年、涉世未深的少年会突然想要结束生命,亦可能会一个不小心再次落入苦难的深渊。地坛将其所悟的活着的意义教给史铁生,使他能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应对命运无常,安然地度过余生。

通过地坛的启示,史铁生学会了以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去度过余生。史铁生回顾他最初遭遇残疾的那段痛苦经历,发现原有的浮躁的生命态度,几乎使他丧失生命希望并差点毁掉余生。人生之路漫长,唯有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才能应对这变化无常的世间。史铁生曾在《给南海一中》的信中写道:“命运无常,安静,或者说镇静,可能是人最要学会的东西……一百年的事怎么可以让十几年来决定呢?当你们走到四十岁,五十岁……九十岁,回头看它,不过区区小事,但若失去镇静,就怕会酿成千古恨。我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我对我的病竟有些感恩之情——我怕否则,浮躁、愚蛮如我者大概就会白活。”④当跌入命运低谷时,浮躁愚蛮只会加重生命痛苦,唯有在安静之中对自我生命进行反复思考,做出正确的生命选择,才能安然地度过一生。故史铁生每遇到生命难题时,常常要投入到地坛宁静的怀抱中,让浮躁的内心安静下来,在荒草边、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回到零度状态中思索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选择最佳的方法去化解难题。史铁生依靠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完成了精神自我救赎,安然地度过了生命中的许多坎坷,亦更加坚强和坦然地面对未来生活。

三、沧桑时空的心灵家园

地坛启示了史铁生须以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应对命运无常,亦一直静静地陪伴他度过生命苦难与见证生命美好。地坛早已是历经无数沧桑的时空,但它却依旧愿为史铁生承载十五年来他所有悲伤和幸福的记忆。史铁生亦将地坛化为他的心灵家园,视作他血脉相融的地方。

在史铁生的记忆中,地坛中出现的一个小女孩让他深表怜惜,亦引起了他对苦难的深刻思考。史铁生遇见了一个漂亮却有智力障碍的小女孩,相似的遭遇唤起了他强烈的情感共鸣。他明白天生的智力障碍让本应拥有幸福美满生活的小女孩却踏上了苦难之路,无时无刻不遭受着残疾的痛苦与折磨,无法自由地追寻世界的精彩,唯有依靠亲人的照顾生活。史铁生看到如此弱小的女孩却要承受如此巨大的苦难,不禁发问:为何要将如此沉痛的苦难源源不断地降临到世间,难道是这些承受痛苦和折磨的人们不配拥有幸福和快乐吗?最终,史铁生想明白了苦难降临到世间的价值和意义,便发出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的言论。苦难产生的差异会让世间变得缤纷多彩、拥有无限活力,而非完全平等、完美、整齐划一,变为“一潭死水”。因此,苦难降临是一件没有办法推翻的世间准则,而遭遇苦难的人,只能默默地承受此种命运,就如地坛接受破败和自己接受残疾一样。故史铁生在小女孩的哥哥带她回家时说:“无言是对的。” 苦难既已降临,无论怎样反抗和争辩皆无用,它不会离开或消失,选择无言则是选择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来应对苦难的命运,从精神上超越苦难,超然地活在世间。史铁生亦发现苦难虽无法在世间消除,却还存有救赎之路,只要人们坚持不懈地寻找,依旧能重获世间的幸福与快乐。史铁生在懂得智慧和悟性虽能帮不幸之人开启自我救赎的道路,但救赎道路之艰辛亦让很多人半途而废之后,便明白了过去常以为是丑陋造就了美人,愚氓举出了智者,懦夫衬照了英雄的想法有误,获得幸福的人并非是遭遇苦难之人所衬托之人,而是自我勇于拼搏,坚持不懈渡过苦难,完成命运救赎之路的人。史铁生发现自己亦是重获幸福之人中的一员,在苦难中未轻易选择死亡,而是坚持不懈地选择活着,最终迎来了新生机。

在地坛的陪伴中,史铁生发现苦难所带来的并非皆是痛苦与折磨,亦有其独特的“好处”。此种“好处”虽非苦难直接给予,却由它所触发。史铁生因残疾曾一度活在没有光彩的黑暗世界中,当他重新观察世界时,见到极其微小的一点美好都会感到十分欣喜。当史铁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待在宁静的地坛中时,园中的四季之美让他这个内心满是伤痕的人心驰神往。变化无穷的四季在史铁生眼中皆有属于它们各自的符号,他选用了七种形式来对应四季。四季是一天中的早晨、中午、黄昏、夜晚,四季是乐器中的小号、定音鼓、大提琴、圆号和长号,四季是园子中鸽子、蝉、风铃、啄木鸟所发出的声响,四季是园子中小路、杨花、石凳、石阶、阶下的果皮与报纸、青铜大钟、老麻雀等景物,四季还是不同的心绪、艺术形式以及梦。园中景物随着四季的自然规律而变化,每时每刻皆在上演着地坛的别样精彩。史铁生虽在此处只选用了七种形式比喻四季,但他内心亦有许多其他形式的美好尚未表达出来。这些美好在尚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欣赏时,便随着四季变迁转瞬即逝了,但四季循环亦会带它们重现世间。它们如同一个个乐符,四季的五线谱将它们串在一起,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优美的生命乐章,触动着史铁生的心灵,治愈着他内心所遭受过的痛苦。史铁生在文中写道:“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残疾让他不得不面对苦难的命运,亦让他在救赎道路上更易发现世间美好,而园中的四季之美就是上帝为他准备的生命馈赠。在地坛中所遇见的四季之美让史铁生明白了是苦难触发他能以残疾人的眼光看世界,使他更易探寻到世间美好,亦更能深刻地认识和领悟到世界中的真理,为写作增加筹码。这于他所选的写作救赎之路而言,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故史铁生从苦难中获得灵感,写出《命若琴弦》《来到人间》等哲理性作品,为深陷苦难之人指引生命的方向。

史铁生在地坛的帮助下,坦然地接受了写作带给他的罪孽和福祉。史铁生好不容易在写作中撞开了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但此路亦是充满荆棘,使他与苦难再次重逢。史铁生本想通过写作重新拥有生命可追寻的方向与目标,亦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但越写越发现自己似乎变为写作的人质,随时随地都在寻找写作素材,急切想要写出更多的作品。这种生命状态犹如是为写作而活,而非为自己活。与此同时,史铁生亦担心自己会思想枯竭或被人嫌弃,来之不易的救赎道路则被轻易毁掉,他将再度陷入对生命的迷茫和绝望之中。故史铁生的死亡念头再次升起,与其担心生命价值会随时会丧失,不如提早结束生命,但他内心仍然期望能活着去获得一些价值和爱情之类的东西,于是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在《想念地坛》中,史铁生认为假若真有园神,那就是园中的老柏树,它们镇定自若的生命态度与地坛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相似。而地坛的出现,则是为了警醒史铁生要冷静地面对苦难,唯有与苦难和解才能真正获得生命幸福。写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与人的命运相似,总是充满坎坷和痛苦,若过于浮躁,则会轻易丧失写作带来的生命价值。史铁生此刻便明白了,想活就不得不继续写作,但亦要做好思想会随时枯竭以及被人嫌弃的心理准备。最终,史铁生与写作的苦难和解,坦然地接受其中的利与弊,亦使他更加坚定要走好写作之路,创造出专属于他的生命价值。

史铁生与地坛之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地坛为他提供了一个心灵栖息的静谧家园,又静静地陪伴着他去实现自我救赎之路,而史铁生亦将其所有的喜怒哀乐寄托于地坛之中,地坛早已成为其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给南海一中》的一封信中,史铁生提及《我与地坛》散文名称的由来:“地坛使人安静,离开它多年,一经想起,便油然地安静下来。所以,我——与——地坛,轻轻地念,就够了。” 在《想念地坛》中,史铁生开篇就写道:“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地坛作为史铁生的心灵家园,能使他内心保持宁静,亦更加坦然和勇敢地走向未来。

四、结语

遇见地坛是上天赐予史铁生的一份礼物。地坛为史铁生提供了生命探寻的场所,使他挣破了残疾给他套上的命运牢笼,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了时刻保持静的生命态度,亦用笔开启了生命的新征程,实现了自我命运的救赎。但史铁生所经历的生命困苦、命运无常并非其独有,而是全人类皆可能会面临的苦难,故对深陷于苦难的人而言,史铁生的自我救赎之路却能深切地激励并指引着他们去寻找自我救赎的道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亦是给予全人类的一份礼物。

①史铁生:《活着的事》,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61页。

② 刘露晓:《生命价值论》,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0页。

③史铁生:《史铁生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此版本,不再另注)

④ 史铁生:《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此版本,不再另注)

猜你喜欢

我与地坛史铁生世间
持己心,行世间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我与地坛》中的“超越”
《我与地坛》与人生的境遇
世间最贫穷的人
跨文化视角下的《我与地坛》之重读
世间的美好都来去如风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