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2023-03-06刘晓妮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济南250101

名作欣赏 2023年5期
关键词:哪吒动画电影动画

⊙刘晓妮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济南 250101]

⊙王凯 [韩国清州大学艺术学院,韩国 清州 28503]

自从1926 年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诞生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已经走过了将近一百年,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着。尤其是在1995 年到2015 年这二十年期间,国家为了扶持国产动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黄金时间只能播放国产动画,对国产动画也按照制作时长进行补贴,在这种粗放型的扶持政策之下,一些制作方为了谋取政府更多的资金补贴,直接对国外动画的内容生抄硬搬,制作出了大量粗制滥造的“山寨品”,如《高铁侠》《马拉松王子》《宠物小精灵传奇》等,虽然这段时间也有零星的优秀作品,但很多人已经不看好中国动画的发展。

2015 年,腾讯视频播出了《中国惊奇先生》 《狐妖小红娘》等一系列高质量的漫改动画,标志着网络动画的兴起,重燃漫迷对中国动画的希望。在同一年,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 横空出世,迅速超过了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的票房,成了动画票房史上的第一。因此《大圣归来》也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致认为这是吹响中国动画电影“归来”的号角,此后的《大鱼海棠》 《白蛇:缘起》 《哪吒之魔童降世》 《雄狮少年》 等动画你方唱罢我登场,通过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段,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开创了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新局面。

一、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运用

动画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二维动画技术向三维动画建模的发展,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然而动画的内在意蕴仍是由其核心思想以及表现内容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动画电影的思想内容是其艺术性质的根本所在。从这方面来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已经具备了博古通今的艺术性质,动画电影在对传统文化元素内容的创新运用方面,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

(一)取材于传统文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不但作品的数量非常突出,而且取得的成就十分辉煌,其生动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传统文化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动画不断开拓创新的今天,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学成了国产动画电影源源不断获取创作题材的源泉,事实上,国产动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和传统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取材于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动画有《大闹天宫》《天上掉下个猪八戒》《铁扇公主》,取材于《史记》的《东郭先生》,取材于神魔小说《平妖传》的《天书奇谈》等,题材的来源不拘,神话、史实、小说、戏曲等都可以,将其经过改编加工之后,用一种全新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事实证明,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其优秀的动画作品,无一不是根据经典文学改编而成的,例如在美国迪士尼动画所制作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改编自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必定是经历过历史和人民的考验,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那么,动画的内容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无疑是走上了创作的捷径,在保证其观众具有广泛性的基础上,再充分发挥动画创作的艺术性。

从传统文学中汲取营养,并不意味着生抄硬搬,而是要辩证地对经典文学进行改编创新,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动画电影。纵观近年来在票房和口碑皆取得不错成绩的几部中国动画电影,无一不是把传统文学作为创作题材,将故事情节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之后再制成电影。如《大圣归来》虽然取材于文学巨作《西游记》,然而不拘泥于原著中孙悟空与唐僧的师徒关系,而是安排了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过了五百年的孙悟空与年幼时期的唐僧相遇,并且在其相伴之下完成了一段冒险之旅,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找回了初心。而《大鱼海棠》的题材内容则综合了庄子的《逍遥游》和“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山海经》,讲述了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天神湫的帮助下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白蛇:缘起》取材于“白蛇传”民间传说,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讲述的是白素贞在刺杀国师失败后失忆,与阿宣(许仙的前世)踏上寻找记忆旅程中发生的爱情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那拏天”,讲述了生而为魔的哪吒逆天而行,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励志故事。

(二)化用传统音乐

电影配乐在渲染剧情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情以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特色音乐,其中包括歌曲、戏曲、器乐、歌舞音乐以及说唱音乐五大类,为中国动画的电影配乐提供了林林总总的音乐资源。

如《大圣归来》中,制作方特意为每个角色的出场创作了独一无二的配乐:在动画的一开始,采用了说评书的形式引出了孙悟空的登场,交代了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前因后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听评书之中,增添了孙悟空的传奇色彩。在大闹天宫一幕,采用的是由名曲《小刀会序曲》 改编而成的电影配乐,通过二胡、唢呐以及琵琶等器乐的合奏,烘托出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所向披靡的磅礴气势。此外,孙悟空大战混沌时,混沌低吟浅唱而出的《祭天化颜歌》,其配音来自于国家京剧院的陈旭之,其地道幽怨的京腔,结合混沌酷似京剧姜派小生的打扮,表现出令人回味无穷的古韵,不但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渲染了决斗的气氛,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这种传统音乐的化用在《白蛇:缘起》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琵琶、笙箫、古筝等传统乐器的大量引用,营造出与场景设计珠联璧合的情感意境,充分延伸了动画的叙事空间,提升了影片的精神意境,给观众留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无限遐想,充分展现出中华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含量。

在《大鱼海棠》中,制作方在电影配乐中引入传统音乐的同时,也将传统乐器以道具的形式呈现出来,男主角“鲲”吹奏的乐器是一种古老的呜嘟,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呜嘟,其音色圆润悦耳,特别擅长营造幽深静谧、沉雄古逸的意境,是古代中国传承下来唯一能吹奏和音的陶类乐器。又例如影片中灵婆给女主角“椿”佩戴的召唤铃铛,是一种重要的古老乐器——陶响球,同时也是一种儿童的声音玩具,其由空心的陶质球形组成,里面装上沙粒,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声音。

配乐是电影主题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渲染环境氛围、推动剧情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别出心裁的有声动画不仅满足了对白的表达以及情节的表现,还能催化电影的主题与动作,因此在创作中国动画的过程中融入传统音乐,不但能够提升动画题材内容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帮助动画制作形成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电影作品。

(三)借用传统符号

传统视觉符号指的是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通过采取各种手段或方式,逐渐在日常生活劳作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事物构图、色彩、内容等方面的规范经验,如人物符号有三皇五帝、牛郎织女、女娲伏羲、观音佛祖等,植物符号有松、梅、竹、兰、菊等,这些视觉符号在形成的那一刻开始,便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征,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在看到该视觉符号后,自然而然地将其与背后的象征意义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传统符号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展现民族文化的形式。

(1)造型与服装的设计

无论是《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还是《白蛇:缘起》中的白素贞,抑或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都是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人物符号,而《大鱼海棠》在角色的命名上虽然推陈出新,但其中一百多个角色的名字,都能在《诗经》《山海经》《逍遥游》等经典中找到相关的原型,例如男主角“鲲”的名字出自《逍遥游》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而后续出现的句芒、灵婆、嫘祖、喇嘛鸟等形象,都是根据《山海经》《列仙传》《搜神记》等书籍的记载进行设计而成。

在服装设计方面,中国动画电影也呈现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饰符号,增强了人物形象的亲和力。例如在《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都出现了肚兜这个服装的设计,在中国传统的服饰穿搭理念中,肚兜是一种保护胸部和腹部的贴身内衣,上面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加以装饰和寄托寓意,例如龙腾凤翔、鸳鸯戏水、喜鹊登梅等,寄托着中国人民吉祥如意、飞黄腾达的美好愿望。《大圣归来》中傻丫头的肚兜上绣的花草图案,是古代中国儿童常见的肚兜样式,与傻丫头的儿童身份十分吻合。《白蛇:缘起》当中小狐妖的肚兜则衬托出其狐媚的本性,《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肚兜绣上了莲花,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封神演义》中哪吒依托莲花化身复活的故事,反映出创作团队在细节上的把控程度。

(2)场景设计与叙事方式

《大鱼海棠》的建筑场景,全方位参照了起源于唐朝的福建土楼建筑物,包括圆楼、八角楼等几十种样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广西的“栏杆式”、广东的“围龙屋”、北京的“四合院”并称为中国五大特色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宗法建筑物的代表,福建土楼体现出客家人团结友爱、互助依存的生活习俗,影片中把女主角“椿”生活的地方设计成福建土楼的模式,暗示了“椿”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个制度森严、环境封闭的空间里,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

(3)色彩运用与审美观念

色彩不但是传统视觉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动画电影的主要构成部分,合理得当的色彩搭配不但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会给观众带来或多或少的心理暗示,黑、白、青、黄、赤乃是中国传统的五行色彩,每一种色彩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民族底蕴,如在京剧中,黑脸代表性格严肃的角色,白脸象征奸诈多疑的角色,红脸代表忠义耿直的角色等。在上述的几部中国动画中,都充分体现了传统色彩的审美观念。

例如《大圣归来》里的混沌以及《白蛇:缘起》中的国师,在色彩运用上都以白色为主,突出两个反派角色的阴险狡诈,两部作品中反派形象在色彩设计上的不谋而合,体现出五行色彩所形成的象征性意义已经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大鱼海棠》以“中国红”的色调为主,象征着喜庆,让观众沉浸于中国式神秘而祥和的氛围。

二、中国动画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

这几年中国动画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比过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看出,当下的中国动画电影已逐渐摆脱以往机械搬运传统文化元素的模式,更加积极主动地借助3D 等特效技术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

(一)提取传统文化精髓,改革元素呈现形式

通过对这几年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动画作品当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传统文化重现再造形式的变化。在“中国社会学派”时期诞生的中国动画,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可谓是信手拈来,无所不用其极,然而这时期的动画电影几乎全是将传统文化照本宣科般呈现出来,例如1961 年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原著,只是将书面的文字形式转化成视觉上的动画形式而已。到了2015 年之后,中国动画掀起了一股“改编风”,通过各种创新手法,让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当中历久弥新,给观众带来面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是叙事方式设计上的创新。这几年来国产动画出现了一种游戏化的叙事趋势。《哪吒之魔童降世》就采用了游戏模拟与电影场景相结合的制作方式。如开启宝莲的机关采用的是密码与指纹相结合的模式,让观众忍俊不禁。再有哪吒与敖丙两派在《江山社稷图》里打斗的场景,制作方通过设计李靖夫妇在图外观战的情景,将图里面的打斗镜头转换成即时战略式的游戏地图,充分展现出游戏与动画之间的密切联系。此外,哪吒的成长故事也借用了闯关游戏的模式,从“魔丸”到“儿童”再到“六臂哪吒”的进化,制作方设计了一种游戏关卡的模式,每当哪吒闯关成功一次,就能升级到下一阶段。其次是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创新。从2015 年开始,中国动画逐渐摈弃了以往对传统文化形象照葫芦画瓢的做法,甚至对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形象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设计。如《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改以往哪吒俊俏魁梧的形象,将哪吒设计成一个冲天鬏、黑眼圈、塌鼻子的儿童,并且走起路来有点驼背,还喜欢将双手插进裤腰带。这一系列的设计,给观众呈现出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形象。而这部动画中的太乙真人也一改以往仙风道骨、道行高深的形象,被设计成一个体型肥胖的老顽童。

(二)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影像表达

通过对这几年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制作方在汲取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更加贴合时代潮流和观众的审美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影像表达。

首先是科技元素的引用。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在打开宝莲的过程中采用了密码和指纹双重解锁这种现代化高科技的方式,让观众产生一种时空错乱感,充满滑稽。而在《江山社稷图》里面四人打斗的剧情中,制作方设计的现代化街机背景音乐与水墨山水画虽然形成了巨大反差,但是却没有让观众觉得别扭,反而烘托出滑稽的打斗气氛。其次是年轻化的语言对白。在传统文学作品当中,孙悟空和哪吒都代表了一种敢于抗争专制的精神,然而时过境迁,在当今社会主义消费市场的背景下,如果再歌颂这种反抗专制的精神,很难引起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共鸣,因此在这两部动画电影中,制作方在保留角色敢于抗争的精神前提下,赋予了影片更加年轻化的语言对白,哪吒喊出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了年度热门的语录。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影视创作源源不断的源泉,中国动画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才能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哪吒动画电影动画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发展史
动画电影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的动画梦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