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用一源:中国古代身体哲学观下的声音景观形态语言

2023-03-06章静高荣泽山西传媒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名作欣赏 2023年5期
关键词:声景太极古人

⊙章静 高荣泽[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景观是所有生物的母语,具有语言的所有特征。”斯派恩教授用这句话道出景观与语言间的互文性。景观语汇作为构建景观语言形式系统的基石,提供了可供“阅读”的文本。由此,这里可以借助语言学视角来对声音景观的起源进行阐述。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声音景观”的概念被加拿大音乐教育家莫雷·沙弗尔首次提出,自此开始,引领了声学研究的语义转向。

“声景”作为“视景”的衍生概念,自诞生起就被界定为人类指认觉性主体过程中多线程处理的一种工具——它天然囊括身体人类学视角下的美学考究。具有音乐家身份的谢弗本人从审美的角度把自然认作一个规模壮观的“交响乐团”,音景作为一个巨大的“音乐谱曲”不间断地在世界舞台中上演。谢弗的自然主义声学观以声景形态语汇为切口,注重声景中静默的认识论。

一、宇宙本源论:“我即万物”之同构

(一)中西方认识论之异同

宇宙的始末、本源与动因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其获得现代科学解释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前人常常通过哲学思辨作解。

康德作为西方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便从自然科学现象着手进行哲学探究。康德提出“物自体”的思维图式,划定“现象”与“本体”,将时空感性直观与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认识形式相链接,为阐释“存在的世界”与“生成的世界”间的有机联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康德将客观存在的实体称为感性材料的直接来源,结合审美主体的理性判断引出统觉的概念。统觉的“现象—判断—认识”原理是知性的一切运用的最高原则①,即知性为自然立法。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我们无法从先验物上获得任何科学或经验知识,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去思维经验对象,即用设想的方法勾画先验物的画像。这点不仅为知觉认识论提供了现象学的理论血脉,也为采用现象学方法进行符号学考察的研究筑起了牢固的理论根基。

由此可以发现,西方哲学的语境里关于“心身关系”的相关阐述常常基于一种严格划分的二元论——身体与景观被对立起来。奇巧的是,康德的“物自体”的思维图式天然显示出一种与佛教遮诠法理念极高的相似性,知觉现象学研究划开一个东方式的模糊的豁口。总之,自然的、客观存在的景观本文成为西方世界中前人体认世界的经验性的质料。

(二)作为“身体图式”的自然运动

人们常常通过简化的手法认识复杂事物,这种简化被称作理想化或线性化。与之相对的,受多重因素影响并制约的,难以借助简化模型阐释的复杂现象显现出的特征被称为非线性特征。20 世纪下半叶,非线性科学应运而生,成为理论界对自然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而其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地阐释复杂模型。科学家迄今已发现,非线性科学具有三大普适类型,分别是混沌(chaos)、孤立子(soliton)和分形(fractal)。其中,混沌常常被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看似无规律的复杂运动形态。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人已初步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非线性特征。《逸周书·常训》认为:“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可变,性在不改,不可改因。”②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古人天然以“混沌-非线性”思维考察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将混沌状态的伪随机性与模糊性视作恒常。

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身体是宇宙的本源,导致“安身方可立命”这一中国哲学堪称纲领性的结论就此区别于西方哲学的“意识本体论”。在中国哲学中,“身体”上升至“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的超越生物肉身界限的、作为宇宙之真实存在的“身体-主体”的身体。古人正是以这种“挺身于世界”(梅洛-庞蒂语)的身体观构建出别具一格的世界图式与社会伦理。在此之上再立足于一般肉身,以求精神超越。学界将这种古人以身体为坐标的建构理论描述为“根身现象学”。

身体导向行为与活动,意识生成观念与思维。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图式基于人与客观存在的实体间的交互经验凝成。在坚持行动优先的宗旨之上,意味着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本质,是一种有别于较之前者不同的“行为主义”,在之前的“认知主义”中这种本质代表着“意识”和“身外之物”。由此得知,这种不同的“行为主义”所代表的是“身体”与“身体的作用”,而这两个范畴也始终被置于其哲学论域的中心地位。综上,通过践行的方式体认自然界中的声光电磁现象是古人天然的内在禀赋。

张栻曾用如下表述阐明体用一源与理事关系的内在逻辑:

若夫所谓体用一源者,程子之言盖已密矣……然则所谓一源者,是岂漫无精粗先后之可言哉,况既曰体立而后用行,则亦不嫌于先有此而后有彼矣。③

这一阐述说明了理与事都内含于其对应的物中,但二者在形而上学层面又可以分出先后。即古人认为自然运行的机制需要通过体认事物的方式来探索。这样,从古人的知觉认识出发,向自然景象、声象中叩求感悟时可以发现,古人追求自然界的偶然与变化仍是在理性精神主导下从永恒的理式美中寻求一种理想化的体察。这种理想化的体察成为一种民族内禀的“与天地同感以求气顺”的共同的内在动因——古人潜意识期望着通过感受自然能归于自然,从而使身体复归一种平稳的常态。

二、理气哲学下的古代声景观

(一)音律肇始与气论中的发声机制

最早可追溯至宋明时期,王阳明和张载就提出了“形”(物体)与“气”因相冲突而发声的观点:一种可以是两气相互碰撞,如谷响声和雷声;也可以是两物体相碰,如击鼓和敲磐两种形式;最后一种是气体挤压形体发出的声音,如人声和笙簧乐声这两种。可以看出,自然音律的发声机制是物物相撞,而音律的起源则被刘勰追认为人声。

在朱星的《文心雕龙·声律篇》该文中,首段就提到了音律的起源问题。刘勰认为“音律所始”是“本于人声”的,其中美的人声就发展为乐歌,再制作出乐器来配合歌声。所以乐器是用来学歌声的,而不是歌声去配合乐器的。

《公笃相法》中也提到了“声音”与“形格”间的关系,阐述了五行与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关系。形格是基础的外表,声音是求“全”的关键。声音也有五行,即宫、商、角、徵、羽,正如天地之间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一样。从上述的两种表述中可以看出,古代哲学中的声景图式与身体图式同构。人声支配音律,而音律被用于解释自然的声调。

(二)根身现象与五音疗法的内在联系

中国哲学中的世界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所用,它依附于人的种种生活形态。周敦颐认为,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无极而太极”④,无极指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太极指最大的统一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⑤,《易经》用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阐明了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在这种形而上的表述里,太极两仪与五行八卦作为人践行“体用”时形迹的容器被赋形,而声形图谱化于内。朱子在《太极解义》中曾这样阐述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

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⑥

“妙”代指一种运行机制。本然之妙与所乘之机阐述的是太极与动静间本体与载体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动静”指的是妙运万物的动力因,即万物流变的动力根源。在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引出了一套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化生论。如朱熹《太极图说解》中的表述: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⑦

朱子强调,无极作为太极“湮没不彰”的超然特性之一存在,并非太极以外又一存在的实体。在《礼记·乐记》中提到,人生下来就沉着宁静,是人的禀性,人能认识外界事物的变化,也是一种天然的禀赋。《太极图说》中强调:圣人不仅具备了举止之间的美德,然而常常固守超然的静的那一部分,此处的静并非专指行为上的静,而是指一种“此心寂然无欲而静”⑧的状态。

朱子进一步指出,世间众人虽然具有举止之间的美德,也就是具有“太极”,却常常功亏一篑于“动”,这里的“动”指古代哲学语境中消极意义上的干扰,即一切阻碍人归于禀性的因素。具体表现为“欲动情胜,利害相攻”⑨,即欲望与情欲的妄动。想要化解这样的规则就必须要求人能够做到极致的“静”。总之,“静”是修炼的方法,“定”则为修炼的目的。对于古人来说,若通过“静”的方法修炼,可以使身体复常;若具备举止之间所有的美德,则能与圣人比肩。也即指古人必须尽其所能,通过实践探求特定的“用”,画出一条与原初的身体之“位”的渐近线。

形乃谓之气,固元而体立。也就是说,从中国古代身体哲学观出发,古人践行“体用”时流露的形迹勾画了宇宙与万物的图谱。并非“万物之于我”,而是“我之于万物”成为古人感到身体畅顺的根本,真正构成了“身体—宇宙”的一元同构的生命图谱。这点从中国古代源自《易经》的命理术数中有所体现,在此仅作例证。例如《公笃相法》关于“五形取义”的表述:

人之禀受。以阴阳一交一垢……而为用也。人之形格气色。亦合阴阳五行也。⑩

《公笃相法》中将形格气色与阴阳五行相接。对于“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⑪,朱子在注释中提到,人所呈现出来的气质与二五之精相关联,而太极本体则与无极之真相互对应,各一其性与各具太极之间呈现互相交融的状态,将太极与理贯通。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也有其超验的运行之道。宇宙中存在一个切实的完备的理想化的“体”作为生活中的“体”的原型。

值得一提的是,术数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经过科学的发展,“声音”与“形格”相联系的概念在中医病理学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黄帝内经》中著名的“五音疗疾”理论,成为人们从病理学角度求“定”的实证方法。在中医理论中,五音分属五行,也就是五脏和五音可以互相调节和影响。五类调式也和五行、五脏相对应,即角调式乐曲、徵调式的乐曲、宫调式乐曲、商调式乐曲、羽调式乐曲分别对应着心、肝、脾、肺、肾五脏,而五脏又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因此对五音进行合适的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可以看出,随着理气哲学的发展,“立形”的理念很好地存续到了古代医学中——中医通过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望、闻、问、切”就是其成果之一。

因此,去享受特定的声音景观以求“与天地同感”便成了古人调形理气,以求安常处顺的一种不悱的共同需求。

三、声景之美的赋形:古代声景观延展

(一)自然感应论下的声景审美“根据地”

自然感应论是古人基于大量的经验事实的比对与扬弃所形成的、借助“体用一源”的身体观建构的关于自然万物基本混沌属性的理论学说。慢慢地,古人的声景审美也开始形成。

……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⑫

这段通常解作:这样,那声调念起来就很圆转,清脆得像是宝玉发出的声响,那词语听起来就很悦耳,圆转得像贯穿起来的累累相连的珍珠一样。《文心雕龙·声律》中常用以上的表述说明声律中悦耳婉转为美的观点。

万物作为相应相求的同类的观点基于太极图式产生。这种观点不仅产生了“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的论说,更是推演出了“人各友其友,圣人亲仁,小人亲不义”的论说。在这里,声景审美体验带上了神秘学色彩,并与仁义礼智信等美德相连。

古人在声景审美上以圆转清澈为美,对美的需求促使他们在偶然发现奇特的声学景观后将其固化为建筑景观并“提炼”他们所求的声音奇观。在诸多的生活体验中,古人深感自然变幻无理无常,所以常抱有安不忘虞的心理,渐渐地,自然声景中的审美意义被人们延伸拓展,人们还着手建成了声景审美特征突出的诸多声学建筑,在祈求身体无恙之外,也祈望实现精神上的超越与功德上的圆满。

以山西运城大禹渡景区为例,大禹渡原为黄河水域的渡口,是古运城盐运的重要枢纽,经济的富裕迎来了更大的盐运需求,当地人遂对该地不断进行扩建。原本以祭祀为用的禹庙因为其特殊的地质、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结合之下形成了被称为“滴水石阶”的奇特的声音景观——当石阶受到外力作用会发出一种类似于水滴声的声响。当时的古人们将这一现象指认为“神”对人的一种回应,使庙宇本身又添了一层“光环”。

石阶滴水声源自一种复杂的声学现象。石阶由周期元素构成,也即石阶本身有着高度统一的微观结构。石阶与石阶联合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射式的衍射光栅”,当入射声波被其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声波再相互作用(共振)产生衍射和干涉,经过反射,声波在人耳中形成一种类同于滴水的声音。当嘈杂的噪音衍射和干涉后,可以转变成悦耳的旋律。依托这种巧合形成的声音景观并非大禹渡一家,例如同处于山西的鹳雀楼中的“击掌鹤鸣”现象:在鹳雀楼中击掌,击掌声会在回声中转为类似鸟鸣的莺莺声,这种啼啭的声音被当地人认作鹳雀的叫声。不仅在音质上婉转灵动,这鹳雀的叫声音量更会随着游人游览的形迹由低及高地由弱变强。

(二)“宛自天开”的人造声景作为权力统治的工具

庄子通过“与天和者,谓之天乐”⑬的表述指出人能获得的至高愉悦是“人与自然相和”的至美境界之乐。庄子认为最美的乐音是能够包裹人的六感的、充满天地之间的自然之声,也即“天籁”。这是道家声景审美评判体系之最,也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⑭之“用”。在此基础上,声景奇观更是随着美学思想的流变慢慢带上了权力统治的意味,成了用宗教礼法强调“君权神授”的工具。

天坛公园皇穹宇外围殿门外,“三音石”铺成了轴线甬路。三音石又名“三才石”,三才代指天、地、人。若站在第一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则可以听到一次回声。回声的数量与三音石的排列序数相同,即越靠近皇穹宇,回声数越多,且其上限为三。如果皇穹宇大殿将其他殿门全数封闭,仅对通道敞开殿门,并且确保殿门到殿内正中的神龛之间没有任何阻碍声波传导的障碍物的话,此时游人听到的回音将会格外响亮。似乎“人间偶语,天闻若雷”⑮,这种意义是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赋予的。封建统治者为三音石的奇特声学现象赋上此义,意为昭示百姓:百姓在人间的一言一行都将接受天子明察秋毫的检阅。这种被人为赋予的含义强调了帝王的天子之名,将帝王指认为神秘自然唯一赋权的使者——任何人的心思在在上天、自然与天子面前都将无所遁形,唯有保持忠诚,才能免于天惩。

四、总结

自然界中万物万象相互作用而发出的声音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声音景观。古人通过“体用一源”的认识论在无形的声景与有形的肉身间建立起了自成一体的有机链接,在“根身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声景审美观,将声景审美的图式与心身康顺、家运国运的图式合而归一,甚至还推演出基于声景的宗教礼法图谱。透过先贤哲思的吉光片羽可以发现,声音的圆转与无形实际上分据了声律美学与自然运行机理这两个相异的范畴。这种发现不仅摹画了从古至今“崇尚天工”的声景延异中“人的因素”的轨迹,更为我们阐明了中国古代声音景观从“自组织”到“他组织”的潜在逻辑。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1页。

② 〔晋〕皇甫谧:《逸周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③王风:《朱熹易学散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164页。

④ 杨荣国,陈玉森:《简明中国思想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第104页。

⑤ 刘远东:《太极辩证法——现代太极哲学的构建》,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

⑥ 陈来:《宋明理学 陈来学术论著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81页。

⑦ 朱熹:《太极图说解》,见《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43—46页。

⑧ 苏育生,王若岭等:《中华妙语大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53页。

⑨⑪ 张文瀚注说:《通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44页,第149页。

⑩ 陈公笃:《公笃相法》,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⑫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⑬ 沈秀涛:《〈庄子〉名句》,天地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⑭ 周玉洁:《中国成语故事诸子智慧》,中国妇女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⑮ 李湘黔:《中国民间文化与物理趣味》,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猜你喜欢

声景太极古人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好玩的古人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