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2023-03-05朱玲琳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家

朱玲琳

(武汉市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3)

国家形象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形塑起来的,当一国的发展不怎么与其他国家产生交集的时候,不需要过多考虑自身的对外形象,但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国家形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凸显出来。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实践以及理论构建又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进而探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国家形象塑造的新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国家形象是被建构或者塑造的,国家形象的塑造,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对外交往、政治传播中的重要任务,因此也一直是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学界较为认可的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角度出发,可以发现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自我认同的焦虑造成形象定位的模糊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着深厚的自我认同,中国古代“天下”的概念就暗含了中心与边陲、自我与他者的区分,甚至这种自我认同还有一些自大的成分,如费正清所说“人民对于所有外国人具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1]。但当中国在近代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后,西方文明的强势入侵逐渐瓦解了国民的自我认同,无论是中体西用、会通中西还是全盘西化,其背后都蕴含着矛盾的身份定位和复杂的自我认知,体现为一种巨大的身份焦虑。这种身份焦虑直到现在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在对外传播中有时会无意识地迎合西方对遥远东方国家的“乌托邦”想像;有时又会有意识地努力扭转西方对我们的刻板印象;有时想要展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形象;有时又想要呈现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国家形象……尽管这些定位并非泾渭分明、二元对立,但仍体现出自我认同的摇摆与迷惑。

(二)话语体系的缺失导致对外传播的弱势

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但整体来说仍然处于弱势,未能改变当前国际传播格局“西强东弱”的整体态势。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来说,我国无论是传播渠道、受众覆盖还是语言文化都不占优势,话语体系建设尤其存在短板,除了存在“说自己的理论多、看别人反应少;说中国的道路多,讲中国的故事少;说概念的内容多,谈个人的分析少”[2]除了“三多三少”的问题外,在话语表达上仍然过度依赖和使用西方概念、范畴和表述,而在提炼中国观点、阐释中国理念、表达中国诉求方面明显不足,未能形成统一有效、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在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中碎片化、自说自话、“内”“外”不分等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常常陷入“有理无处说”“有理说不出”的困境,难以展现出一个丰富饱满的现实中国形象。

(三)外部世界的误读带来国家形象的扭曲

“他塑”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往往通过媒体、学术研究、智库调查等方式体现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种种有意或无意的“误读”,中国形象经常被扭曲。在媒体层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分殊,一些西方媒体往往会对中国进行片面报道甚至刻意歪曲,对中国形象建构具有负面化和简单化倾向[3],在西方主流媒体眼中“中国仍然贫穷、落后、人权状况差;经济虽有长期高速增长,但是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金融危机四伏、社会问题突出;国家实力大幅度增强,但是构成了所谓的经济威胁、能源威胁、军事威胁……”[4]。尤其是“只要涉及政治、政府、人权、环境、社会法律等与西方社会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的问题,负面评价的比重就会迅速增大。”[5]再加上一些人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提出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新殖民论”等论调,不仅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并且也极大影响到普遍民众对中国的看法,给中国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共生与互动:中国式现代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可能性

自我认同、话语体系、外部世界的误读等问题的产生,给国家形象塑造带来了障碍,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全方位的国家形象塑造战略规划和清晰的战略路径,而其中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形象的共生与互动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可能性。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提升了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推动了民众现代国家意识的觉醒,进而开启了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近代以来国人的身份、认同焦虑一步步消解。从近年来多项全球智库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国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度、信任度不断提升。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2021年12月发布的报告表明,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的信任度、认同度达到99.8%,在受访23国中高居首位。另有多家海外智库的调查结果类似,如据2022年度“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报告,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达到91%,为十年来最高,在28个受访国中名列榜首。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十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无独有偶,《华盛顿邮报》2021年5月发布的民意调查也显示,中国公民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8%。[6]

许纪霖曾指出,民族国家不仅是利益的共同体,而且也是情感的共同体。无论是作为利益共同体还是情感共同体,国家认同的提升都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助力。国家首先要保障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来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始终将满足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上。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经过几十年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32.7%。[7]在人民的经济权利得到实现的同时,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的政治权利也得到有效保障,而在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利益共识与认同。

国家认同还来源于人们的共同历史记忆、共有的文化传统,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与传统密切联系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历史记忆延续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心理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曾经指出,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在传统与现代中保持适当的张力,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滋养现代化发展,例如将现代化的目标与传统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联系起来、将中国式现代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民本思想相结合、用“君子贵和”“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理念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旨趣等等,从而保持了现代化对传统的延续,避免了现代化与传统的割裂,从情感上能够引起人们的共情、共鸣,强化了国家认同和归属感。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概念充实了传播话语

作为全新的理论概念,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并未脱离普遍意义的现代化理论而另成体系,而是遵循现代化理论的一般范式,关注工业化、理性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研究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又以原创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参与到我国话语体系建设中。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看似相近的概念,实际是存在差异的。“式”在中文中有“样式”之义,只有具有特定的特点和样态,形成一定的模式才能以“式”冠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尽管中国在近代洋务运动以来就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先后采取了模仿欧美和苏联现代化模式,只能称之为“中国的现代化”或“中国现代化”。直到改革开放才真正开始自主探索自身的现代化道路、形成对现代化的独特理解、产生自身现代化的主体性意识,并生发出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由此真正开始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且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等,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尽管他清醒地指出,目前只是“初步建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仍有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提出这一概念本身就意味着中国对自身发展道路自我阐释和自我表达,是对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和话语垄断进行解构和消解的努力,也充实和丰富了国家形象传播话语。这一话语一旦在国内外得到有效传播和表达,则有助于改变当前全球以西方中心主义为话语主导的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失衡格局,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和提升。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世界关注

中国式现代化在全世界引发了极大关注,为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外媒涉华报道的热词,如非洲媒体沃尔塔传媒公司发文指出,中国“正在树立更清晰的愿景和目标,并越来越意识到其现代化不会是西方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之有效”。《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国不会选择过去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这些国家依靠战争、殖民、掠夺实现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幸”。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指出,“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了生态环境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8]在二十大召开期间,英国广播公司 (BBC)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语码”。

而国外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也非常关注,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及其原因、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等多个维度广泛开展了研究。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外籍学者约翰·罗斯指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人类生活状况改善[9]。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教授裴文睿(Randall Peerenboom)也指出,“积极的观点将中国视为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并以其高增长率令工业化国家羡慕不已。”[10]他还在梳理西方学界的研究后,概括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六大观点:政府采取了务实的改革方针、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将经济改革置于政治改革之前、承认人权的重要性和合法性但也挑战人权问题的所谓普遍共识、对自由主义未能解决的社会不平等和人类福祉问题提供替代方案、采取吸引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还有许多学者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如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强调中国方式的独立性,“(中国)改革和现代化的成功表明,中国特色所表达的独特性得到了保留甚至制度化,这不仅并未阻碍反而有助于这一东方巨人成为全球最大参与者。”[11]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更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有利于多数人的现代化[12]。此外,还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如美国社会学家孔诰烽在深入分析了中国与当前国际秩序的互动及核心利益后,认为中国的繁荣尽管使现有全球新自由主义秩序的平衡向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方向倾斜,但是中国并不会因此挑战现有全球秩序,而是会与传统核心大国维持当前的全球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13]。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塑造国家形象的路径探析

国家形象研究理论框架众多,其中布鲁内尔大学学者Fan的国家形象塑造框架得到广泛认同,这一理论从组织认同理论出发,提出了由“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我们认为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世界实际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如何向世界宣传自己、我们希望被如何看待”等六大问题构成的国家形象塑造框架[14],以这一框架为视角,从“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出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以中国式现代化塑造国家形象的路径。

(一)内塑: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自我认同

对自身认同的强化是国家形象的塑造的基础,如果国民对自身都缺乏认同,那么要对外塑造出正面的国家形象就更难以实现。有学者认为,从人类历史的经验看,对传统的遵循和对利益的追求是构建国家认同的两个不同动因起点。[15]具体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提升国家认同,就需要满足人民对传统的传承愿望并实现其利益需求,在此基础上,在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中强化自我认同。

首先,坚持在不割裂传统的基础之上发展现代化。事实上,现代与传统看似充满矛盾的两个概念,并非完全二元对立,从历史来看,任何现代国家都是从传统社会发展而来,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甚至许多国家还保留了相当多的传统,如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保留了皇室制度,不仅没有妨碍现代化,反而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认同”的对象[16]。中国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很大程度来源于对历史的记忆和延续,如果割断了历史记忆就割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惨痛的教训。而在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后,党以更加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问题,注意在现代化进程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更进一步,不仅仅从目的论出发把文化看作是现代化可供利用的资源,更要从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的高度看待传统,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注重现代对传统的传承、守住传统文化的根基,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其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本利益认同是实现认同的重要基础,尽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跃升,但对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此,需要苦练内功,提升发展的公平性、协同性、有效性,实实在在满足人民对经济利益、公平正义、文化权益、美好环境、安全等美好生活的需求,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凝聚起人民共同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力量,增进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

最后,在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中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自我认同。自我的认同离不开与他者的比较,现代化发轫于西方,西方现代化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对世界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西方现代化也存在着“以资本为中心”“强权的”“少数人占有财富”等固有缺陷。而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和平发展、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许多方面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种种窠臼,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二)自塑: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民族共同体的新的叙事符号,构筑了共同体自身认同以及对外言说的基础,使国家形象的话语体系日趋完善,推动国家形象的自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确立以及话语阐释,就是要积极回应关切,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自我认知基础上展开合目的性的解读,以不断打破西方话语体系的藩篱并扭转偏见。

一是客观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尽管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同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处于现代化的发展初期,国家战略目标是在2035年才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也不会威胁谁、挑战谁、取代谁,也拒绝被“神化”和“捧杀”。

二是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首先,中国的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中国具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和无穷的潜力。其次,中国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同时也将和平发展作为价值追求。中国在历史上没有穷兵黩武的基因,未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也不会称王称霸,对世界和平带来威胁。再次,中国一旦进入现代化,就意味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进入了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贡献,正如马丁·雅克所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17]最后,中国不会输出自己的现代化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我们相信“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18]

(三)他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他者认可

正如有学者所说,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有非西方国家在确认自我想象他者的时候都不自觉并自愿地将自身置于现代西方的他者位置上,接受西方现代的世界观念秩序。[19]中国作为一个非西方国家也不例外,从历史来看,无论是马可·波罗、利玛窦笔下被美化的中国形象,还是孟德斯鸠等人笔下所矮化的中国形象、威廉二世所妖魔化的国家形象,主要都是由“他者”所构建形成的。从现实来看,通过内塑与自塑所构建的国家形象仍然需要被“他者”接受和认可,由自我形象转化为他我形象,而“自我形象和他我形象永远不可能完全等同,因为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不完全等同于事物自身的属性,并不是照相式的反映事物的形象,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所实际获得的相关信息及其具体的视角、经历、知识、价值观乃至情感”[20]。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形象的建构本身就体现为“他者”的认知与评价。“他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评价受到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知识背景、自身需求、价值观念、舆论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方面我们较难介入,但在减少他者的文化误读、改变他者的认知定势、满足他者的需要等方面可以有所作为,推动“他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面认可和评价,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在减少文化误读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目的国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到个性发扬与文化兼容相结合。既要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中国独特的文化风采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传播开来;又要关注目的地文化特征,充分考虑到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他者文化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

在改变认知定势方面,对中国已有的认识、印象、情感和评价会影响到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评价,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从传播内容上看,要将宏大叙事与微观讲述相结合,除了全方位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做法、成效外,还要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和经历,讲述个人实现美好生活的故事,引发其他国家人民的情感共鸣。还要针对不同国家对中国形象的历史认知开展相应报道,反击谣言、扭转刻板印象。从传播渠道上看,要推动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相对于国内媒体来说,国际媒体在其所在国影响力更大,更加贴合当地人们的心理需求,也更容易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因此要充分与国际媒体合作,通过他们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实图景。同时,还要注重发挥留学生、华人华侨、学者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博主等民间传播力量的作用,多方协力实现国家形象的“他塑”。

满足他者的需要包括满足其利益需要、情感需要与价值需要,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往往会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来衡量中国式现代化对其利益、情感和价值需要的满足,进而形成满意、满足、接受的肯定性评价或不满意、不满足、拒斥的否定性评价。[21]其中利益因素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些国家诋毁、妖魔化中国的根本原因,尤其是某些霸权国家害怕中国的崛起会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威胁其霸权地位,不惜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形象进行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握自身利益与他者利益之间的平衡,毋庸置疑,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国家形象塑造的前提和意义。同时,更加深度地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扩大朋友圈,不仅办好自己的事,也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22],并且以自身的现代化经验为那些希望在新的时代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提供全新样本与方案。

(四)合塑:展开与西方现代化的交流互动

如果说自我认同强调“内塑”,话语阐释体现的是“自塑”,正面评价更重视“他塑”,那么国家形象的塑造还离不开与他者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双向互构合力塑造出全面完整的中国形象。

首先,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若要在世界上真正成为有地位、受尊敬的大国,与世界的‘共识’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中国必须通过与世界的价值关系来影响世界。”[23]现代化发展至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历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模式,如内源性发展的英国模式、国家统一条件下防御性发展的德国模式、民族独立基础上自由发展的美国模式、开放与自强赶超发展的日本模式[24],现在我们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学界普遍认为现代化具备工业化、理性化、民主化、市场化等等共同要素。对这些共同要素我们首先应该予以认可,在此基础之上再求同存异,例如对于民主我们并不认可西方选举民主是唯一的民主形式,也不认可自由市场经济是唯一的市场化形式。另外,尽管有学者对现代化持悲观主义态度,过分夸大现代化的种种弊端,甚至主张回到“田园牧歌”式的前现代社会中,但现代化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仍然是普遍共识。只有强化这些共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从而成为国家形象的正面推动力量。

其次,共同应对现代化存在的种种问题。现代化尽管带来了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种种问题,甚至还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有些问题是由于中国现代化以加速度前进,各种矛盾和问题压缩在短短的时空中带来的,例如生态环境问题、城乡差异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教训,展现出开放兼容的国家形象。也有一些是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破坏带来的社会动荡、人口大幅度增长带来的资源匮乏、对人格的稳定与认同的影响而产生的人的异化[25]、全球化导致重大传染疾病的传播加剧等等,需要中国发挥更大作用、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解决,在此过程中也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塑造是个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中国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面临诸多问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领域和规律。而与这一系统工程息息相关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塑、自塑、他塑以及与西方现代化的合塑,向世界展现出可感、可信、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反过来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二者的相互推动与促进。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国家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