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兆云 为英雄立传,为社会立德,为民族立魂

2023-03-05华南

中华儿女 2023年2期
关键词:刘亚楼党史英雄

华南

人生什么最美?一个人能走多远?林占熺及其团队告诉了我们。

文艺作品什么最美?一部文艺作品能走多远?《改变世界的“幸福草”》告诉了我们。

文艺工作者什么最美?一位文艺工作者能走多远?钟兆云告诉了我们。

2023年新年伊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广敏为钟兆云的作品写下如是书评。

刊发于2022年第12期《中国作家》(纪实版)的《改变世界的“幸福草”》,是钟兆云的最新长篇报告文学。近10万字的篇幅,着意叙述“时代楷模”、“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四十年“与草为伍”,带着他发明的菌草技术,率领团队勇毅前行、造福世界的故事,以及他老当益壮,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无我奉献、造福世间的无私精神。

为文四十载,如林占熺一样的英雄楷模,钟兆云写过数十位。身为著名作家、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副主任,他笔耕不辍,书写那些“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的高尚灵魂。纵跨历史与当下,秉持家国情怀书写英雄、记录时代,是他从未改变的初心。钟兆云说:“‘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是我的文化自信。我愿意怀着高贵信仰吮墨舐毫,并继续仰望星空。那些化为恒星的人虽天遥地远,却和我息息相通。”

英雄:传承家国情怀,书写民族脊梁

钟兆云说:“没有英雄的时代是时代的悲哀,没遇见英雄是自己一生的遗憾。”英雄,始终是他作品的主角。

这源自家庭的启蒙。钟兆云的父亲是民国时期的中学生,在村中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能诗能文,还能说古论今,在世时,年年为乡亲写对联,很受尊重。“客家人半耕半读的耕读文化,在父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心中对正义的追求,对我影响很大。”父亲用《三国演义》里赵云的谐音“兆云”为他取了名字,从小给他讲英雄的故事。钟兆云一直记得,儿时父亲给他讲《三国演义》的故事,每讲到尊刘抑曹一段,总会哽咽,对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我从小就崇拜忠良,很讨厌司马懿。”

至小学四年级时,钟兆云已经熟读《三国演义》《说唐全传》《说岳全传》,书中的故事脱口讲出,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英雄史观自此根植于钟兆云心中。

英雄不仅存在于历史中。钟兆云的家乡福建武平,位于武夷山最南端,与广东、江西接壤。历史上,这里作为中央苏区红都瑞金的东南屏障,发挥着苏区前哨阵地和红色堡垒的重要作用。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十余万闽西儿女参加红军。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每一座山林都曾弥漫战火硝烟,每一条河流都陪伴红军英勇战斗。

钟家亲属也有人参军。“我的二姑丈早年是一名红军游击队员,当到团长时牺牲。二姑时常给我们讲他的一些革命故事,每次听到,我既感动又敬佩。”在这方红色土地上成长,钟兆云从小耳濡目染,对历史怀有敬意和思考。

“我很幸运,也很荣幸,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获得这样的滋养。当你心中住着一个英雄,你的言行举止会不自觉地向他靠拢。英雄精神是大义,这对我心灵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情结所系,从事写作后,钟兆云为自己取笔名“赵云”,并以此为追寻。

上世纪90年代初,钟兆云开始了与英雄的第一次“对话”。他偶然看到一张照片,是开国上将、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同为福建武平人,钟兆云从小知道这位同乡前辈、传奇将领的故事。刘亚楼19岁以小学教员身份参加红军,22岁便担任师政委。凝视书中英姿勃发的图片,钟兆云自问:“我22岁能干什么呢?”

“我要为刘亚楼上将写一本书。”钟兆云发现当时还没有刘亚楼传记,便立下这一目标。

彼时距离刘亚楼逝世已30多年,能公开的史料不多,且大半语焉不详。为搜集准确、鲜活的资料,钟兆云利用两年多时间,深入走访了一大批與刘亚楼相关的人物,遍访亲朋故友。1994年,他北上北京,到家中采访刘亚楼的夫人翟云英。在钟兆云记忆中,起初翟云英看到他才二十岁出头,还有点担心他能否写好。直到看见这个干劲十足的小伙子四处搜集资料,认真考证,态度严谨细致,写作刻苦执着,才逐渐放下心来。钟兆云一点点挖掘其过往人生中精彩、感人的细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勾勒皴染,描绘出一生戎马、战功赫赫的传奇将军形象。

1996年,27万字的《百战将军刘亚楼》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迅速引发轰动效应,半年内被海内外四五十家报刊连载、选载,并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第四届当代军人最喜爱的军版图书一等奖。随后,此书更名为《刘亚楼上将》,又一版再版,广受好评。

项南曾任福建省委书记,后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创会会长,是改革开放先锋、扶贫先驱。1997年,项南为钟兆云《农民知己邓子恢》一书所作序言,是老人的“绝笔”。“老人离世当天还给我写信,和海内外人士谈扶贫大业。我一直在宣传、讴歌他,并期待有更多的人了解他,学习他,见贤思齐。”一次,钟兆云从《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联想到项南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你不要看伞小,一把伞一撑,就能改变小气候。”他联想到项南晚年默默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撑起了一把“伞”,并以此为“一种快乐”。受项南的影响和号召,很多人终身从事扶贫事业,众志成城,助力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之战。有感于此,钟兆云作《项南:一个撑伞的人》一文,在《传记文学》发表后,旋即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999年,钟兆云(右一)在闽西与空军原副司令员何廷一(中)、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涂通今两位开国少将交谈

小心翼翼收起退稿信,钟兆云按照编辑的建议,精选篇章向《文艺与你》等杂志投稿。“担心编辑看到我是一名高中生,不重视我的稿子,我的落款地址只写了武平一中,模糊了学生身份。”钟兆云的“计谋”果然“得逞”,由《文艺与你》调任《广州文艺》的编辑杨永权回信时一直对钟兆云称“您”。随着文章陆续见刊,两人的书信往来越发频繁。

钟兆云终于觉得过意不去,回信坦陈自己只是一名高一学生,请编辑不要再在信中称“您”。得知真相的杨永权反倒对钟兆云刮目相看,还在信中道歉,说自己“因为一直把您当成老师,有些批评言重了”。跨越年龄,两人成为未谋面的忘年交。杨永权手写书信,每次都写满七八页纸。

至今,杨永权的20多封信件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退稿信”,依然被钟兆云珍藏。泛黄的纸页中,有最初的努力和梦想。

在写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钟兆云的学习。那时,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钟兆云家境贫寒,为了他和哥哥读书,两个姐姐很早辍学务农。他于是忍痛烧掉书稿,全力以赴考大学。考上大学后,从闽西山乡来到省城福州,钟兆云决心靠稿费养活自己。“上午全心学习专业,没课的下午或者晚上就外出采访、写作。”他针对当时社会热点话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深度报道《离婚之后》,刊发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在学校里,他还组织发起文学书社,主编文学刊物。

1989年夏天,20岁的钟兆云利用大学暑假,第一次奔赴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拜访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周克芹,听他畅谈人生,向他请教创作。临别时,周克芹题写赠语:“读书乐,写作苦,苦也乐也皆一般。”翌年,先生故去,钟兆云哀伤不已,刊文纪念。而今,钟兆云的书房名为“苦乐斋”。

大学期间,钟兆云拜访多位著名作家、革命前辈,发表文章累计近30万字。毕业时,他作为特殊人才,破例被招入省直机关,从事文字工作。

钟兆云写历史,也不舍文学创作。他历时七年完成三卷本《辜鸿铭》,出版了《国之大殇》《落日——闽台抗战纪实》《商道与人道——塚本幸司传》等传记,及数部长篇小说、诗集、散文集。2008年,在鲁迅文学院就读时,钟兆云想用文学为“三农”立传。他带上只读到初二便因家贫辍学、却热爱写作的二姐钟巧云,开启了持续8年的“乡村三部曲”写作。首部《乡亲们》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后,得到广泛好评。福建省召开以“农村离我们有多远”为题的作品研讨会,著名评论家傅翔撰文称:“看见《乡亲们》的人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幸福是因为阅读带来的快乐,不幸则因为你想写的东西被别人写掉了。”2016年,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客乡风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发表评论称:“从《乡亲们》到《邻里》,再到现在的《客乡风月》,作家钟兆云携其农民姐姐钟巧云,以三部曲的形式完结了对乡村的细致描摹与对父老乡亲的树碑立传。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作者的良苦用心与文学理想,那就是坚定的文学信念与对‘三农问题的深切关注。”

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之际,钟兆云创作了长篇小说《我的国籍我的血》,并赴台湾参加书展。以此为伏笔,他又用四年时间,以第一人称叙事,潜心创作了一部反映旅居美国的“侨三代”,在西方意识形态下历尽千辛万苦寻找真相、寻根问祖的长篇小说《海的那头是中国》,2020年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多年深耕非虚构写作,钟兆云将纪实文学的经验融入文学创作中,依托现实意图表现文学书写,对当下文学审美和创作进行新的探索。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袁勇麟教授评价钟兆云:“纪实的书写不再只是对某种历史事实的迫切追溯或再现,而更侧重展示一种基于主要历史事实的文学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突破了单纯探寻真相的认知局限,超越非文学性的世俗意义的思考,触及甚至会革新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及审美本身的意义”,认为其“实现了个人创作的突破,标志着纪实性文学创作成就的新高峰”。

修史:不负民族、历史与时代

岁月流连,钟兆云至今记得大学毕业后,进入福建省委党史办工作时,领导、老革命李智推心置腹地叮嘱:“小钟,我看到你是个苗子,就希望你今后好好地梳理党史,为老革命、为我们的英雄立传。”这一期望,他始终谨记。

工作第二年,钟兆云就完成两万多字的纪实作品《1949:张鼎丞和他的战友们》,在《福建日报》连载后,同行称赞他“为党史界带来一股新文风”。

受此鼓励,1992年,钟兆云探访才溪乡。位于龙岩上杭县西北部的才溪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模范乡、模范区。毛泽东曾三次亲临才溪进行社会调查,并于1933年11月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授衔时,才溪乡有9位军级干部、18名师级干部,于是又有了“将军之乡”之称。23岁的钟兆云在才溪乡辗转采访一个多月,写出26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与故土》,并于次年出版。这是他的长篇处女作。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曾言,要为钟兆云写作此书“记一等功”。同年,钟兆云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作协会员。

几乎与此同时,钟兆云回家乡武平县,深入采访共和国首任空军司令员、上将刘亚楼的弟弟,失散老红军刘亚东,一气呵成3万字报告文学《空军司令和他的农民弟弟》,在《传记文学》杂志发表后,旋即被刚创刊的《中华文学选刊》等报刊转载,继而创作《百战将星刘亚楼》一書。许多陌生的读者读之泪目,书信雪片似地飞来……

至此,钟兆云走党史与文学结合的创作之路决心更定。他曾有机会调动工作,担任省委领导秘书,由此从政。深思之后,他谢绝了。至今他还记得那个周末的下午,在省委领导办公室里一番长谈后,他表示“还是想回原单位,好好写作”。此后,他甘坐“冷板凳”,坚守寂寞,用一撇一捺的方块字为开国元勋、革命先辈筑起载入史册的丰碑。他陆续完成《农民知己邓子恢》《铁将军叶飞》《贺敏学的风雨人生》《毛泽东信任的医生傅连暲》《赤子之心江一真》《项南:福建改革开放奠基人》《父子侨领》等一系列红色题材传记作品,还参与将作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出,带领读者、观众走进邓子恢、张鼎丞、叶飞、庄希泉、傅连暲、贺敏学、江一真等人的精神世界,也藉由这些文字,履行自己的使命。

那些年,年轻的钟兆云还采访过杨成武、张廷发、刘忠、罗元发、王海、林虎、刘玉堤、岳振华等将帅,以及瞿秋白、方志敏、毛泽民、陈潭秋、彭雪枫、林祥谦等烈士的后人。每听过他们的回忆与希冀,钟兆云总是感慨“党史人物和许多历史知情者需要抢救式记录”。在他们相继化作天上的星星后,再回顾那些访谈,钟兆云更是情不自禁,深情记下他们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留下的“痕迹”,借此缅怀他们并致敬所有先辈。他为此还策划并主编了《山花烂漫海棠红》(上下册)、《福建英烈传略》(三卷本)、《八闽院士传》等书籍。

“这些英雄理应讴歌礼赞,他们是民族不败的脊梁、社会进步的明灯,是超越时代的模范、后人景仰的先贤。”读了钟兆云的作品,有人如是评价。他的文章不断被《新華文摘》等报刊转载、转发,甚至被读者剪报收藏,每每得知这样的消息,钟兆云都觉得,这是在激励他继往开来,不能懈怠。

1999年,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钟兆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世纪之交,他参加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是党史领域的唯一代表。尔后,他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身为党史专家,钟兆云同样以公正、客观,回到历史、重塑历史的理念,以翔实丰富的资料、生动朴实的语言,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党史,传承红色血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钟兆云受多家单位邀请,在省内外机关单位、高校、社区开展《百年来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正面和背影》《我们和先辈的距离》《英雄如何让我们的人生更有力量》等党史学习宣讲数十场。为了讲好党史和中国故事,他每每用心用情,根据受众特点打造讲授内容,唯恐辜负。他赴台湾交流,并受邀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槟城两次演讲,都是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践行,和其发表在海内外的许多作品一样,塑造了“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一位北京大学博士听讲后短信留言:“原来党史还可以以这样生动、有趣、动容的方式来讲解!”某名校校长说:“今天您讲的太好了……特别让我感动的还是您倾注的深情,我们感受很深。”驻天津某央企负责人说:“您讲得太好了,是我们所请老师中讲得最好的。”一位陌生听众表示:“如果所有的思政教育都能像您这样饱含真挚感情,将先烈伟绩娓娓道来的形式来展开,那将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熟悉的领导朋友说:“老兄讲课生动,几次让我热泪盈眶。”甚至佛学院的课堂上也响起一片泣声,一住持曾如此留言:“拙衲浊眼,亦见仁者之佛性在字里行间扬眉瞬目间流现。”

钟兆云修史,强调客观、公正记录,辩证唯物、遵守纪律宣传,始终严格遵守尊重历史的原则,进行大量史料查验和考证,以记录和描述最接近历史真实的人物与事件,对历史和时代负责;讲求回到历史的现场看历史、理解历史,不能单纯地因果互推,不能断章取义,而是要全面、完整、真实地溯源档案,寻求真相,记录真实,引领当下、启迪后人。

秉持这一史观构盛事、绘苍生,钟兆云的作品持续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兼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陈晋赞誉他:“在浮躁的风气中,能坐得下冷板凳,不仅是一项本事,也是一种境界。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多数是红色题材,一头埋进去便不可收拾,没有文化自信和精神支撑,不会有此种劲头、此种能量。”

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何建明期待他“再写三十年,再为当代文学添景象”。

项南的女儿、军旅作家项小米说:“一个又一个名人、伟人、普通人,在你的笔下复活并鲜活地站了起来,让我们结识了他们。”

十年前,曾有一位团长退役后选择到福州工作,只为追寻钟兆云笔下人物的足迹及精神。他拜访钟兆云时,带来了钟兆云1998年出版的一本书,书已经翻烂,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密密麻麻做了批注。“我当时很感动,我觉得我所有的辛苦书写,都有意义,因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精神引领的作用。”

钟兆云说:“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历史局限性,每一代人也都在与时俱进,我们要回到历史现场去理解历史人物,让今人看到他们精神的光芒,感受到他们信念的坚定。这是我工作和书写的价值。”

如今,钟兆云工作之余又走进科研实验室和乡村振兴大舞台,笔端触及当下平凡的英雄。笔下人物说:“能成您笔下的小人物,深感荣幸!”“以前所有报道,我都没有看过全文,唯有您的文章我认真拜读了,并对我是鞭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钟兆云努力践行之。他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抒怀人民心声。

又是新春,一月福州回南天,濛濛水汽凝结在玻璃窗上,氤氲了户外的一片绿荫,却映衬得窗台上一盆蝴蝶兰分外明艳。钟兆云一如昨年,伏案读书、写作;又不同,笔下已是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铁腕反腐,我持续关注反腐题材,并为此接受福建省纪委监委邀请,与专案组同驻案点逾百天,深入采风,完成多部反腐题材作品。”

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在岁月、光影的交织变幻中走近又走远,为文者的坚守,从未改变。钟兆云说:“写作是必须一生朝圣的殿堂,是穷尽一生都可能难以企及的高峰,我还要一如既往地跋涉,绝不能半途滞步。”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刘亚楼党史英雄
英雄犬
第一次学党史
刚柔相济的刘亚楼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林彪也“家暴”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