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2023-03-05高振旺

学苑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教师应新课标

高振旺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福建 福安 35500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英语教学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坚持英语学科的继承发展”。加强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专项研究,确保教学工作满足新课标根本要求,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的同时,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教师应立足于对实际情况的考量,积极寻求英语阅读教学的理念、方法、技术创新,应为中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

2020 年修订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深入总结21 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正确政治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以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旨在通过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带领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达到拓宽视野的效果,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转变缺失

从新课标下教育改革的深化现状来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教师缺乏灵活的阅读教学方法,仍然热衷于对阅读文本展开逐字逐段的分析,导致好好的一堂阅读课变为语法课,无法帮助学生树立起系统的英语阅读思维。与此同时,教师普遍缺乏对英语阅读价值的深入挖掘,只是将阅读作为学生提升成绩的一项必备技能,在阅读教学中忽略对学生的情感导向。凡此种种,都使得英语阅读教学始终无法摆脱陈旧教学理念的束缚,进而影响到了英语阅读教学整体效益。

(二)阅读技能指导缺失

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水平直接关乎到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果,而新课标也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然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却普遍忽略了引导角色的必要性,而过分干预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而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等技术被应用到阅读教学中,但由于教师操作水平有限,也导致英语阅读教学呈现出片面性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并未发生转变。

(三)阅读模式转变缺失

进入高中后,学生课余时间紧迫,本就无暇顾及英语阅读,加之英语教学分配给阅读板块的课时少之又少,也导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从教学模式来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遵循板书搭配教师讲解的固化模式,且侧重于对文本的拆分讲解,阅读为语法、写作教学服务,而阅读本身的价值却得不到重视。教师普遍遵循通读全文—分析语段—课后练习的教学路径,针对不同主题阅读文本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

(四)学习策略引导缺失

学习策略的科学选择,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英语教学得以发挥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纵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教师普遍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一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间差异的考量,加之紧迫教学任务的安排,致使教师一味地采取统一化教学手段,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同样缺乏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关注,片面地强调教学即时效果,忽略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而也影响到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形成。

(五)教学意义探究缺失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蕴含了西方国家的民俗习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然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突出了学科的语言功能,而忽视了对学科内涵的深入挖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收获。与此同时,新课标强调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注重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渗透,然而,高中英语阅读在文本素材的选择上仍然以教材、国外文献为主,忽视了中国文化与精神的渗透,教学手段与思维的西化也导致英语阅读教学始终无法打开局面,与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发展背道而驰。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新课标背景下,想要加速转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第一步便是要树立起创新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标政策文件的深入理解与学习,明确英语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立足于战略高度加速阅读教学优化转型,将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结合。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从自身出发,通过教育理念的优化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使课堂迸发出新的活力。

以2019 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Promoting Culture Through Digital Images ”教学为例。该篇文章向学生展示了当今社会背景下,高科技在文化推广中的运用,并以中国文化遗产莫高窟为例,表达了科技在当今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性。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侧重点放在关键信息的提取与记忆上,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复述或背诵。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化知识传授为思维引导,提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首先,结合课文重心思想,教师可以“Cultural Construction”为主题,以“Vigorously promote patriotism”论点,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除课文外,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素材,让学生能够对文本展开对比分析,掌握英语表达与写作技巧,充分发挥读写联动的效益。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实现对意境的渲染,构建良好语境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二)强化阅读技能指导,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技能指导成为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预留给学生更宽广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就阅读中展开的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教师再适时的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如此布局,使英语阅读一改沉闷死寂的氛围。鉴于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阅读技能指导的重要性,并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考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积极开展分层教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带动学生间的相互帮扶,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加强对引导方式的学习,通过设立灵活的问题来明晰教学层次,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引导。

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How Do I Know My Students?”教学为例,该篇文章向学生展示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所传达的信号,旨在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针对课文主题,教师可采取如下教学流程:1.Read through the text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2.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body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3.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body language and summarize the methods of interpreting body language.4.As a group,talk about some habitual body movements of each person,and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feelings behind them.如此一来,学生结合问题检索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在与小组成员的互动交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也应针对不同质素学生制定不同的课后复习任务,如面向学困生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面向学优生则强调学习内容的拓展,以此使学生阅读能力切实得到锻炼。

(三)灵活转变阅读模式,积极开展师生互动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完成整节课的讲解,学生能够用来参考的也只有教材。与此同时,由于语境的缺失,也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只会写,不会说”的问题,教学安排失去了现实意义。新课标背景下,阅读不再因学生应付考试而生,而是要通过阅读训练实现对学生语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至此,教师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的灵活转变,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优势开展形式丰富的阅读教学,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例如,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视频、音频等进行情境渲染,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如,教师也可通过社交软件等展开与学生的实时沟通,强化课外阅读实训,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以必修第二册“A Day in the Clouds”一文教学为例。该篇文章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大自然下万物的繁衍生息,以羌塘地区的藏羚羊为主角,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的魅力,旨在呼吁学生守护自然、保护环境。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不妨以“Nature”为背景,以“Talk about your understanding of nature”为论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在特定主题下,学生展开遐想,脑海中呈现海水、森林、植物、动物等景观,进而构建起良好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复习,通过通读全文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通过简单的习题训练了解学生反馈信息,以此来确定课堂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对文章主线内容及中心思想进行梳理,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与单元主题间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此外,课程结束后,教师则可以利用教育云平台向学生推荐精品读物,诸如一些自然期刊、最新的环境研究报告等,使阅读教学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

(四)渗透学习策略引导,强化学生阅读兴趣

科学的学习策略是学生自主阅读得以顺利开展的良好保障。在新课标前,教师遵循统一化的教学标准,且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对教师表现出过分依赖,而脱离课堂与书本便不会运用英语知识。鉴于此,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通过分层教育的开展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进阶计划的制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明确各阶段学生学习重点,规范阅读流程。再如,教师应建立起学生档案,并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使英语阅读教学得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

以必修一“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的教学为例,这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章。该篇文章来自于一名高一新生的自述,他在文章中诠释了进入新环境的喜悦、困惑、挣扎等,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文章内容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吸纳更丰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Chinese culture”为背景,感受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并通过仿写的方式来抒发自身情感,使教学内容得以内化。如此一来,通过以读促写的形式实现教学内容串联,也能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有利借鉴。

(五)科学进行文化导入,深化阅读教学意义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化教学,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反映出教育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以西方文化为奠基,因此,想要让学生学透英语,必然要将文化渗透到教育中,让学生透过语言,了解西方社会的发展本质,进而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以必修第二册“What’s in a Name?”教学为例,该篇文章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以名字作为点题,向学生展示了英国的发展历史,通过地理与历史知识的渗透来诠释英国文化的开放多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加入“Chinese and Western Art”的对比分析内容,将所在地方的历史沿革渗透到教学内容中,通过中西方艺术的对比与鉴赏,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间巨大的差异,进而深入探索其背后社会发展形态、人种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阅读课题进行延伸,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同时使阅读教学内容进一步得到拓展与延伸。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迎来了新的契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政策文件的深入理解与学习,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积极寻求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切实发挥英语教育资源优势,切实提升学生英语素养与水平,使英语阅读教学迸发新的活力,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教师应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因果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