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联片教研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研究
2023-03-05李雁诚
李雁诚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江西 南昌 330012)
学区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以区域内某一所优势较明显的学校为中心校,联合本区域相对薄弱的学校,组成一个教育教学共同体。学区化建设以统筹区域内学校教育资源,保障区域内各学校协同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中心校牵头作用,通过教师间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区域内学校资源共享、教学融合、优质发展。学区联片教研是在学区范围内,为了整合、共享、融合教研资源而开展的学区教学研究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区校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学区校“优策共享、优势互补、优质发展”的教研形式。
一、学区联片教研的实践及成果
(一)科学管理,有效促进学区高质量发展
学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构组织体系,完善制度体系,形成工作机制,建立学区长负责制,成立学区建设领导小组,以保障学区各成员校协同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学区中心校牵头作用,制定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确保学区日常工作开展。
1.科学制定计划。学区成立初,学区领导小组牵头,学区校共商共议达成学区建设远景目标,围绕目标制定学区建设三年规划;每个学年初,由学区中心校牵头,学区校共同商议重大事项,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学区内硬件设备、课程资源、师资共享等方面探索学区化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并制定学区建设学年工作计划;每个学期初,学区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细化到每月开展相关教与学的师生活动,形成具体实施的安排和项目方案。
2.系统实施推进。学区中心校负责学区建设的日常管理,根据学年及学期工作计划,科学安排、系统组织学区活动;学区月活动由学区指定学校牵头,学区校共同参与,制定每项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做到有专人专项负责;指定学区校负责具体实施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过程、有记录、有小结、有反思、有成果。
3.全面总结提升。每次活动后进行总结,找到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意见,完善活动方案;每个月末对学区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比分析得失,科学评价成绩,提炼经验做法,明确下一阶段工作;每个学期、学年末对学区建设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系统梳理学区工作,探索研究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获取理性认识,为学区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同提升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积极探索学区建设的运转模式,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提供依据,为学区建设规范积累经验,助力学区建设规划发展之路。
(二)整合教研,系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整合学区校教学资源,构建学区学科教研组,形成了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系统,形成“横向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教研机制,定期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抓实常规教研,营造教研氛围。开展课题研究、课例研究、同课异构、同课同构、集体备课、专题研讨、骨干优课展示、送教等教研活动,抓实学区常规教研科研;开展学区行政听课、学区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新进教师汇报课等听评课活动,加强学区教师的专业互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融入学区校教研活动,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各学区校的校内教研活动,扩大各学区校教研活动的受众面,进而增强氛围感。
2.组织专业培训,夯实教师业务。开展师徒结对,对学区内年轻教师系统培养,为每位新进教师指定一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成熟教师作为其师傅,通过结对的形式,着力培养年轻教师;开展学区教师培训,加强青年教师钢笔字、粉笔字书写等基本功及命题解题等能力培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设每月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
3.开展业务交流,促进教师成长。开展主题“大党日”活动,通过专题学习、讲红色故事、党史诵读、主题演讲、思政课堂、党员示范课等形式,促进党员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学区教师竞赛活动,通过现场教学、说课、无生课堂、微课制作、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展示青年教师的专业风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定期质量检测,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务人员管理水平及教师教学素养。
(三)多措并举,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通过五育融合、课后服务、学区共育等多路径实施,全方面搭建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五育融合,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开齐开足课程,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育学生学科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立足思政课程建设,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着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学校课程文化,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打造亮点弥漫特色,促进学校课程特色发展。
2.多元发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渗透学科融合,探索跨学科教学、双师教学模式,有效补充及拓展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开展社团活动,深入挖掘校本资源,组建鼓乐队、合唱团、绘画社、手工社、书法社、航模社、拉丁舞社、播音主持等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内社团,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开展大课间活动,渗透“阳光体育、快乐成长”的理念,科学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组建各类球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快乐体育的愉悦和成功,提升学生运动技能。
3.家校共育,提升学区教育合力。组建学区家长学校,定期为学区校家长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家长了解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意识、掌握教育方法;开设家长开放日活动,各学区校家长可以跨校参观,促使家长与学区校广泛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学区亲子活动,搭建家长和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学生演讲、书画、作文、讲故事、手抄报等综合实践展示活动中吸引家长参与,激发家庭创新意识。
二、学区联片教研下的学生成长分析
(一)促进学生成长方面
1.拓宽学生眼界视野。学区联片教研利用学区优势,加强学区间的师生交流,包括学区间的教学活动及校际间的学生交流,在交流中积极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既让学生走出去,也把外校学生请进来,加大交流,汲取不同的教育精华,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不同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接受学区校先进的办学模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眼界视野。
2.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区联片教研在月安排中组织开展学区文体、艺术、书画、演讲等各类活动,学区各校参与学生较多、在学生中辐射大,也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有效补充作用。联片教研活动中组织各类活动,如棋类、球类、演讲、诗歌诵读活动,如学生辩论、书法绘画摄影等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大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3.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接受新鲜信息快,求知欲望强,是学区联片教研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走出学校、多校参与的校际间的各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的学习意识,使得学生积极主动面向学校之外的世界,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拓宽了学习内容,打开了自身视野,提升了综合能力。
(二)制约学生成长方面
1.活动形式不新。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形式上与校本教研活动大同小异,在各学区校内活动的基础上没有过多创新,对参与的学生来说学区活动都是老生常谈,学生参与活动没有过多的新鲜感和兴奋点。
2.活动参与不广。基于场地等限制,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学生参与度有限,相当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不能让全体学生都得以在活动中获取成长。
3.活动效果不高。学区联片教研活动主要以教师业务交流为主,学生多作为配角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的学习成效不明显。
三、学区联片教研下的教师成长分析
(一)促进教师成长方面
1.搭建了教师相互交流的大平台。学区联片教研有学期计划和活动安排,按计划便于组织活动,在参与人员类别、数量上也能有效安排,几乎每位参与的教师都有机会交流,搭建了学区校教师相互交流、同伴互助的大平台。
2.打造了教师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学区联片教研有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教学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参与的教师以学区联片教研为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能够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
3.创设了提升教师专业的大讲台。学区联片教研以整合学区校的教学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学区大教研组,形成教学、科研、培训融合的教研模式,使得相关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实践得以逐渐提高,创设提升学区校教师专业的大讲台。
(二)制约教师成长方面
1.窄化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路径。学区联片教研活动都是经过设计的,学期初就已向学区全体教师公布,计划性强,多数教师以完成既定的教研任务为主,深入研究少,一定程度上窄化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路径,使得联片教研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弱化了教师同伴交流的理解。学区联片教研活动改变了教师交流的状态,促进了教师的交流研究,但是发现,教师更倾向于与外校教师的交流,而忽视了与本校教师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同伴交流的理解,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3.虚化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效度。教师在学区联片教研中参加了不少活动,但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各有不同,不能使得每一位教师都得到专业提升。
四、学区联片教研下的学校发展分析
(一)促进学校发展方面
1.规范了教研工作机制。学区形成规范的教研机制,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组织开展学区文体、艺术、书画、演讲等各类活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规范教育教学方面,开齐开足课程,建立学校优点亮点评比活动机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以促进学区各校更合理规范地办学。
2.缩小了校际间的差距。学区校在自身不断发展过程中,势必形成独特的优质资源,通过学区统筹,学校之间、校长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形成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态势。借助学区联片教研,一定程度上通过学区校的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切实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3.强化了学区校的优势。通过学区联片教研,共享各自的教育理念,推广科学的管理方式,开展学区教科研活动,进一步提高学区校教育水平,强化学区校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制约学校发展方面
1.放松了校本教研的实施。为参与、组织、开展好每个月的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各学区校师生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和时间,使得各校自身校本教研活动时间有所减少,校本教研实施有所放松,效果也不尽如意。
2.放慢了自身特色的发展。各学区校尤其是相对薄弱的学校很重视在学区联片教研中向外校学习,促进自身不足之处的提升与发展,而忽视了学校已有特色的进一步提升,造成各学区校自身优势的发展有所放慢甚至停滞不前。
3.放大了优质发展的愿景。学区校主要由相对较近的若干学校组建而成,各校发展相对接近,即便中心校的优势也不明显,难以全面引领带动学区校的优质均衡发展,学区建设实际所取得的发展还达不到预期与愿景。
五、研究结论
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开展学区联片教研,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符合优先发展教育的需求。学区联片教研为建立切合学区实际的教研工作框架模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师资保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为本地区教研工作模式的构建提供素材,并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一)存在问题
1.学区联片还需要更科学更合理地划分。学区内所含的学校划分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有些学校被动加入学区,学区联片教研的实施也相应被动接受;学校对活动的参与缺乏内生动力,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会对学区活动持有排斥态度,只有在行政管理下才参加活动,难以取得实效。
2.师生活动还需要更主动更热情地参与。学区联片教研是围绕中心校来实施,主要是这所学校优质资源的向外辐射,各种活动需要占用中心校多种资源,消耗中心校大量精力,逐渐降低中心校参与的积极性;师生对学区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效不认可,参与缺乏热情,没有把学区联片教研作为自身提升与发展的平台,参与的活力没有激发出来。
3.教研制度还需要更规范更完备地建设。学区教研活动为跨校安排,学区校教师多以自觉参加,考核制度还不健全;学区教研不似校本教研那么密集,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备,制度建设可能不够科学,不能充分使得学区校相互交织,共同促进。
4.教研常规还需要更系统更专业更地引领。学区联片教研活动的设计主要由中心校负责,通过学区校领导沟通协商后确定方案并实施,设计安排学区联片教研活动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工作,若缺乏专业化引领及精心设计,活动效果就难以保障;在各学区校活动实施中,也需要专业的教研牵头人的组织、管理、实施、反馈和引领,而这样专业的牵头人是比较匮乏的。
(二)思路对策
1.合理划分学区。在学区划分上,从社会及家长客观实际出发,把群众需求和意愿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结合区域特点,细致划分学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吸纳社会、家长及教师参与进来,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多方科学论证,科学划分学区。
2.激励师生参与。抓实学区建设,既要强化自觉提升的路径,激励学区校不断发展,也要主动互相学习,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动力;在学区联片教研中,提高学区校师生的参与度必不可少,学区联片教研是学区校不断学习与提升的发展之路,如果师生参与度不强,活动就可能流于形式。
3.加强制度建设。学区联片教研既要有远期的发展规划,还需要近期的目标计划,各项活动开展引发的是学区校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在把握学区联片教研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区联片教研考核机制,规范学区联片教研的正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更好地适应学区联片教研的需要。
4.提升专业水平。学区联片教研已经在不少地区实施,实践影响正在日益加大,但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学区联片教研方面理论指导及理论研究较少,需要研究比较共性与个性、学区联片教研的基本规律,以及对学区联片教研实践经验的反思等,促进学区联片教研的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区联片教研的实践。
六、结语
对学区联片教研的实践研究,可以发现通过科学管理、系统实施、全面总结,学区建设在实践中收效很大,学区校得以共同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得到系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为使得学区建设更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发展,进行了一些总结,不断提炼经验做法,而对于学区联片教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归因并针对处理,对区域教育的优质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