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2023-03-05张全
张 全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云南 曲靖 65500)
2016 年 9 月 13 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了学生发展所应具备的六大素养,将我国教育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系统化、明确化、具体化。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实现,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育人目标,也就是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从核心价值观看,它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看,它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它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基于这门学科的课程属性,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被凝练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素养。四大素养涵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法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学科素养,且在内涵上是相互交融的、在逻辑上是相互依存的,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素养养成教育,思想政治学科致力于把学生培养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认同、明辨的理性思维、较高的法治意识、强烈的参与热情、较高的参与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在以考定学的现实教学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导向往往被矮化为简单的知识传授与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素养的养成教育,使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突破现有教学观念,既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方能达到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效果;也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基层教学实践中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为确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学科教学确立新观念,探寻新路径,寻找新方法。笔者将试从教师主导、教学引领、学校统领三个维度结合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就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训路径进行分析。
一、发挥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学科素养“是经历了‘特定学习方式’后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国家意志、教师主导和学生体验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教师主导是学科素养形成中具有中介和纽带作用的能动性环节,因此,要凸显和发挥好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科素养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具体说来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变化,积极转变观念
核心素养培育打破了以往基于课程的思维方式,着眼于学生完整生命个体的基本属性,从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入手实现对学生的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面对育人目标的变化,作为教师不仅仅要落实正在变化着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学科能力的提升,从知识能力提升维度走向学科素养生成维度,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应试型教学者走向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情感培育的教育者,从“只唯分数”的施教者走向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全面性发展的育人者,让思想政治课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二)提升学科素养,增强育人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科素养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养的高低,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我是在用自己的素养教学生”,只有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能动地促成学生学科素养的生成。而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师的学科素养主要体现在:坚定的政治认同、忠贞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明辨的理性精神、广博的认知视野、强烈的公民意识、堂堂正正的人格、精湛的教育艺术等方面,为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六点要求”,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加强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仰,强化政治认同;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提升学识修养,涵养人格魅力,增进育人能力。
(三)探索教法创新,改进育人方法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目标要培养“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的面向国家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新时代青年。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具有生长性的过程,要求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向学生的各种可能性,真正从学生视角去审视教学,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譬如情景设置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观点碰撞中升华认识,在活动中增进认知,从而产生政治认同,升华理性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培养公共参与的意识与素养。
二、发挥教学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载体,它既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引领学生走近社会生活,初探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视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他人、自我,学会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重要渠道。学科课程所承载的功能与肩负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好思想政治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实践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真谛,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行动自觉”,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的目标,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起打通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联系的活动型课程。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型课程要通过活动把内容目标与教学提示有机整合起来,围绕课内议题通过案例分析、议题研讨、实地调研、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呈现,学科教学在活动中完成,学科素养在活动中提升。
活动型课程与一般活动课不同之处便在于它要求围绕课内议题而不是泛式的生活议题,开展学科内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学科内的学习又不仅仅在课内完成,而是要围绕课内议题进行课内外一体化的设计,把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论认知、实践感悟和素养生成的有机结合。例如,围绕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与法治》内容标准 2.3: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可以以“不同民族的中国人怎样和睦相处”为议题,在课内通过观看微视频,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案例分享,创设情境,现场调研,观点展示与开展讨论等形式探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课外通过观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建设成就展览,或收集当地素材和相关资料,自办反映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展览;或组织观看少数民族歌舞,民族地区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特色民族村寨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深切感知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性,争做巩固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民族关系的好公民。
三、发挥学校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统领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具有特殊性(单科性),也有一般性(综合性或跨学科性),它的培养既要立足于学科教学本身,又要兼顾学校教育各环节、各学科的协同性。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同一学段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是相互配合的,它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统领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统领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学科融合发展
学校在课程安排与实施中应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出发,认真研究各学科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所承载的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性,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学科知识,促进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协同发展。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作为研究的子课题我们提出促进数学与思想政治整合教学的方案,引入数学的数形思维、逻辑思维,巧妙运用数学的函数知识探究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变化问题,利用数学的集合知识厘清相关概念的异同,借助数学的坐标思维从横纵两维整合文化生活意义分析类知识点……这些数学思维与知识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既巧妙地破解了部分学科教学的重难点,也借助数学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科融合发展,需要学校基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综合考虑和统筹安排相关学科的教学进度;也需要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的界限,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倡导跨学科整合性研究。
(二)丰富活动课程,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学科课程的属性要求围绕学科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涵养学科素养,这不仅仅要求学科教师要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也要求学校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丰富活动课程,全面开发各领域具有系统性、协同性、延伸型、发展型、研究型、创新型等的活动课程,如围绕法治意识培养,开展演讲、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板报评比、模拟法庭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开展辩论赛;围绕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开展走入基层社区、志愿者服务等体验活动。
活动型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从活动的属性与功能出发对课程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为学科类、综合类、研究型、体验型,在分类的基础上整合校内资源,立体式开发课程。开发中既要注重教师主导型活动课程的建设,也要注重学生自主型课程(如,各类社团活动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活动型课程的开发要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化设计。
(三)组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新课程方案采用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组合方式,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思想政治课程必修内容,并占三分之一学时,意在引导学生围绕课内议题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开展社会调查、体验活动、访谈活动等,培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科素养。这些社会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的系统规划,科学安排,有效组织,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如笔者所在学校为增进学生的法治意识对接法院,引导学生亲临法庭现场开展了模拟法庭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法治意识,践行法制观念。
(四)完善评价方案,引导学科素养培养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学校推动课程与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杠杆,也是学校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程实施方案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对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分类、分层解读,并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建立完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教学评价具体方案。
从对学生的评价方案看,既要认清考试评价的功能,又不能片面围绕升学率用分数来衡量一切。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一方面,应构建注重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体系,从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自主学习、阶段性学习检测、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要结合新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结合学校及当地实际建立完善校本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特别是要完善过程性档案记录,凸显对学生成长的差异化评价。
从对教师的评价方案看,既要注重全校性的评价机制的建立,也应立足于学科特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及其实施路径,多主体、多方式有差异化地对教师进行评价,比如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课程的实施学校应该有细化的评价方案。
四、结语
总之,培育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是主导、课程与课堂是载体、学校氛围和社会环境是场域。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教学的引领作用、学校的统领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