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合教学

2023-03-05陈华惠

学苑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要素内容语文

陈华惠

(福建省福清市百合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单元教学聚焦语文要素目标的渗透,为教师执行教学计划提出崭新课题,为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带来更多探索机会。语文要素内容呈现体系性,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对语文基本要素进行梳理和归结,结合语文学科教材内容进行对应设计,推出更多探索性学习任务,顺利启动学生的学科思维。学生学习语文有不同诉求,教师展开学情研究,设计适合的学习活动,推出崭新学习项目,能够为学生规划清晰的学习路线。落实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以单元为基础组织教学,将语文要素融入到教学的不同环节,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研学机会,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关注语文要素目标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教师借助多种辅学手段,对文本进行梳理和归结,提炼出语文的教学目标,渗透语文要素落实内容,顺利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一)整理单元教学素材内容

语文教材以单元形式呈现,教师整合处理,科学设计,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归纳,设定系列性单元教学方案,渗透语文要素目标内容,以提升单元教学品质。小学语文要素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要素。教师在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时,要抓住四大要素进行梳理,形成单元教学机制,为学生自然进入语文要素探索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如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等内容,教师进行单元内容整合设计时,将目光集中到前面两篇小品文身上,并设计了单元整合性教学方案,推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整体阅读单元内容,重点关注前面两篇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梳理文本情节,归结课文主题,感受人文思想。展开鉴赏学习,梳理鉴赏方法。从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看出,其语文要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构建、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都有渗透,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教师推出单元教学目标体系,渗透语文要素内容,形成深度学习机会,学生对此比较熟悉,接受顺利而和谐,从中获得的体悟感知更丰富。语文要素无处不在,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对接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接触、认识、接受语文要素,确保阅读学习效率。

(二)渗透语文要素培养理念

语文学科学习方法颇多,教师从感官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推动“听说读写思”多种学习活动的顺利启动,都能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实。学生对互动性、探索性、开放性学习活动比较有认同感,教师围绕识字、阅读、写作、交际等学习形式设计单元教学,规划更多学习任务,自然渗透语文要素内容,学生会积极回应,并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形成学科基础能力。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回忆·亲情、友爱”,教师详细解读单元主题,渗透了文化传承的主题思想,也传递出真善美的情感表达,这里含有审美观的形塑意味。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对比阅读,学生主动反馈,学习体验更为丰富,教与学达成更多契合。如教师设计了阅读话题讨论活动:回忆值得纪念,但我们不能活在回忆中。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因为有不同见解,课堂讨论气氛活跃起来,教师及时调度,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在反复学习推演中内化知识。从学生的发言可以感受到,语文要素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在创造性阅读学习中建立了学科认知基础。

二、设计单元教学框架,打开语文要素教程

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对学生学情有理性把握,规划单元教学方案,能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一)设定单元教学整合方案

单元教学方案设计受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教师是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对教学设计最有发言权,在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深度研究教材内容,对学生学习诉求进行对应调查,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参数。学生对单元整合性学习比较熟悉,教师针对性渗透语文要素内容,推出系统性教程,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应用中内化语文要素。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需要先进理念的支持,如何设计实用性教学框架,需要教师展开深入研究。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说明文单元,编排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与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提炼“说明文”相关知识,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培养学生语感。组织学生选择精彩片段展开个性化鉴赏学习,学生反应更为及时和主动,自然内化语文要素。学生对经典片段进行鉴赏学习最为熟悉,教师从鉴赏角度选择、鉴赏程序安排等角度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选择,学生都能够自然接受这些内容,建立系统性认知。“语言构建与运用”是语文要素的核心内容,教师从这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整合性阅读,归结出说明知识点,其组织效果显著。

(二)规划语文要素落实计划

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中渗透语文要素落实目标,教师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反复推敲和分析,找到语文要素落实取点,将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引导相对接,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确保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顺利落实。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方案设计品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要素落实的效果,教师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对教学条件进行分析,对学生要求进行归结,才能提高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学生对说明知识比较熟悉,这些知识属于语文要素内容范畴,教师要进行对接设计,将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寻找生活鲜活案例,对课文内容进行直观解读。如植物播种方式,学生都有相关知识储备,能够找到许多案例,教师适时渗透思想情感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主旨展开阅读,为学生规划清晰思考路线。再如仿生学案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要求学生介绍生活案例的同时,能够培养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志向,为探索科学奥秘,努力学习。学生对这些生活案例比较熟悉,也能够主动响应,在热烈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

三、推出单元教学活动,强化语文要素体验

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有不同期待,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度研究,结合教学环境实际设计一些学习活动方案,为学生强化训练创造条件。

(一)优化单元教学活动组织

组织单元整合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心理有对应把握,以提升教学设计适合性,成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单元内容整合讨论、学习问题征集、课外信息素材搜集、亲子阅读活动等都属于单元整合教学活动设计范畴,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期待进行客观分析,以便进行匹配性设计,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核心,在主动研读学习中培养语文要素,提升语文要素。

教师有意识渗透语文要素内容,对接教材内容进行任务布设,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都能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教师设计了“同桌合作互动,选择喜欢的故事讲述出来,同桌进行互评活动,看谁讲述更为精彩”的活动。学生对讲述故事兴趣点高,能够积极回应。教师在学法上给予更多支持,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克服心理障碍,自然成长语言表达能力。讲述故事学习活动属于语言训练范畴,教师围绕“语言构建和运用”展开活动设计,成功激发学生学科思维,促使学生在主动训练过程中建立语感基础。

(二)提升语文要素内化品质

学生对语文要素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教师在单元教学活动组织时,要围绕语文要素目标展开详细解读,并有意识将相关内容渗透到活动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单元学习和探索,在活动之中感受语文要素的存在,在深度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完成语文要素的落实目标。语文要素以不同形式呈现,教师围绕语言构建、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众多角度展开引领设计,推出更多单元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教师组织学生讲述神话故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对神话故事内涵有深度感知和理解。学生对此有浓厚探索兴趣,教师创新组织,要求学生集体讲述故事,回家讲述给家长听,都能够创造探索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接受语文要素内容,自然转化和应用。教师鼓励学生借助网络信息渠道,搜集一些神话故事素材,在学习小组内讲述展示,看谁搜集到的故事更有看点,看谁讲述故事更生动。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鼓励学生借助信息渠道搜集传说故事,并讲述出来,自然渗透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要素内容,其训练效果值得期待。

四、延伸单元教学训练,推进语文要素内化

教师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分解,积极渗透语文要素内容,突出语言构建和运用,引导学生展开审美阅读,在主动学习和探究中完成文化传承责任。

(一)创新单元教学训练设计

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训练要求,推出探索性学习任务,对学生心理形成触动,还能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读写结合、延伸阅读、生活观察、社会调查、网络学习、小课题研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单元训练设计内容,教师要做好整合处理,提出具体的训练要求,强调语言构建、思维启动、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主动渗透语文要素内容,提升训练品质。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只有两篇课文,《麻雀》《爬天都峰》是典型是叙事性散文,散文特点突出,精彩片段多,为训练任务设计提供素材。教师设定鉴赏任务,提供鉴赏方法,设定鉴赏路线,学生根据教师安排进行鉴赏环节,语文要素目标顺利渗透。如《麻雀》中的场面描写片段,其气氛极为紧张,麻雀与猎狗对峙,凸显麻雀的勇敢斗争精神,彰显伟大的母爱主题。学生在鉴赏分析和展示时,不仅突出语言特点,还对文本主旨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中心思想。这些训练任务渗透多种语文要素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创新训练,顺利落实语文要素目标任务。教学训练形式众多,教师精心选择最为重要,这样可以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线。

(二)建立语文要素教育目标

语文要素内涵丰富,教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展开对应渗透,推出适合的训练任务,对学生心理形成触动,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训练环节,在创造性学习中接受语文要素,形成语文基础能力。识字、阅读、鉴赏、写作、交际等,都与语言构建、思维运动有关涉,也与审美观建设,以及语言鉴赏学习有对接,肩负文化传承的责任,教师有意识渗透语文要素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单元训练设计品位。

教师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深度分析,推出一些读写训练任务,能够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学生对读写训练最为熟悉,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积极回应。如:选择身边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特点练写写景散文,展示情怀。学生开始构思时,教师做出针对性提示,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感知和体验,从思想情感角度进行集体讨论,逐渐形成情感共鸣,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文化的冲击。在学生阅读学习和阅读训练中渗透文化要素,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培养文化情怀,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教师对语文要素地位有明晰判断,自然融入语文要素内容,这是最为理性的选择,为学生提供感知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语文要素渗透语文训练始终,这是学科教学的不变追求,教师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势必为学生输入更多正面的动能。

五、结语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主动渗透整合机制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构建应用和审美阅读学习任务,主动传授一些学习方法,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促使学生深度研究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完成文化传承任务。语文单元教学有自身特点和要求,教师对单元整合教学机制展开深度研究,推出适合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在语文要素追索中形成学科认知。

猜你喜欢

要素内容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主要内容
也谈做人的要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