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3-05张凤婷马硕言

科教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双师民办办学

张凤婷,马硕言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逐步从高速发展转向了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已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核心任务。在此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竞争更加激烈,其特色发展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瓶颈。显然,精准分析和梳理新时代下特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认真研究和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推动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工作走深走实,最终形成自己的良好地位和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1 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办学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

当前,不少民办本科院校过度扩大招生规模,盲目增加所谓热门专业,使得教学设施、师资条件都不能很好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学校自身实力无法匹配这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社会声誉下滑[1],这些其实都是由于学校办学定位模糊而导致的结果。还有一些民办本科院校忽视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忽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味追求“高、大、全”,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定位,特色不鲜明甚至无特色可言,基本上就是一些时髦口号。也有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虽然会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提出自己的办学定位,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又受利益驱使,过分看重功利性和时效性,不断偏离这个定位,最终导致学校特色发展后劲不足。

1.2 学科建设滞后,科研力量薄弱

民办本科院校一般是应用型、教学型学校,在特色发展中长期“强化专业而淡化学科”“重教学而轻科研”。科研工作投入较少,学术氛围不浓,学科建设长期处于低水平甚至停滞的状态。进入新时代,不少民办本科院校虽然已意识到了学科建设对学校特色发展的重大意义,设置了科研管理机构,制订了学科建设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少关心和支持,缺乏相应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学科内涵建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实验室,也没有组建科研团队,科研仪器设备缺乏,科研力量薄弱,这些因素不仅导致了学科建设水平落后,而且严重制约了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凝练。

1.3 课程体系结构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符,知识较陈旧

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就决定了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高度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其所占的比例应高于理论课。然而,目前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和财力的原因,所使用的课程体系依然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就是这不多的实践课程中也大部分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到校外企事业单位一线实习、实训的机会较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严重不足。课程体系中不少课程的知识陈旧,与现有的新技术、新知识存在很大差异。这种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知识陈旧的问题,极大地妨碍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办学特色的构建。

1.4 双师型教师匮乏,难以支撑特色发展

目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师资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来源于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在职兼职教师,二是来源于国内外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前者大多年龄偏大,又基本上是理论性人才,教学精力和实践能力都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按照公办大学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积极性,没有科研和教研的动力,责任心和归属感较差,使得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特色发展难度增大。后者是学校一线教学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大学门到大学门的非师范生,没有经过规范、系统的教学训练,也缺乏生产与工程实践锻炼,其教育教学能力难以支撑学校特色发展。再加上资金匮乏,民办高校一般不出资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进修,这又增加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度。可以说,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已经成为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最大障碍。

2 解决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科学确定办学定位,指导特色发展

科学准确的办学定位,是民办本科院校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2]。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服务面向上应确定为主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点在很多公办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定位中也很明确,但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当地一个或多个企业集团投资兴办的,因而在产学研合作办学上就比公办地方本科院校更具优势。民办本科院校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服务特色,更应发挥这个优势,为相关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其次,在办学类型上应确定为应用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教学型为主,在此基础上突出应用性,根据学校所处地方的区域特点,细化办学类型定位;第三,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确定为应用技术型,主要培养适应地方企事业单位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一线实际需要的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这既不同于二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是一类理论知识与研发能力强于技能型、实践知识与动手能力强于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实际上这正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急需的人才。

2.2 学科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依据产业链需求打造学科专业群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3]。民办本科院校在新时代要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就必须围绕自己的办学定位,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各自的任务,突出重点,协调发展,按照所处区域产业链需求全力打造学科专业群,提升办学质量。

学科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保证[4]。民办本科院校虽不是研究型大学,但必须要有学科意识,通过学科建设提升质量,凝练特色。首先,民办本科院校可从自身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地域文化等现有资源出发,集中力量建设与地方产业链接轨、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学科体系,在符合学科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建设应用型科研平台,打造应用型科研团队,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其次,学校管理层要转变观念,大力倡导科研学术理念,通过提升制度设计和服务能力,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的学科建设环境,不断营造出崇尚学术、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整合学校资源,尽可能为教师科研提供便利,推动科研工作走深走实。

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讲,专业建设是各项教学建设的龙头,抓住了专业建设,就抓住了特色发展的关键[5]。民办本科院校要树立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准确把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瞄准地方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市场需求大、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的专业要重点建设,形成特色,办出规模,成为推动地方产业升级换代的支撑力量;而对那些市场前景黯淡、需求不畅的专业,无论师资力量强弱、教学条件好差都要坚决放弃。此外,还要适时地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形成主动适应地方人才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改造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和建设若干既能对接地方产业链和主流技术又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专业集群。

2.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原则

民办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面向一线的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显然,要实现这种目标,必然要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实施特色培养,使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首先,要构建能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其总体设计上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针,不要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在具体设置上要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的比重,尤其要强化以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跳出“围墙”培养人才。民办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办学投资方作为办学后盾这个优势,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导向,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技术、服务、管理一线实题实做,学校老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真正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第三,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一方面要突出民办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技术型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彻底纠正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等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手实践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2.4 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具备较强教学科研能力,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具备工程应用能力的教师[6]。只有依靠广大双师型教师的特色教育教学,学校才能办成特色。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在编制、待遇等问题上与公办院校存在明显差异,自身吸引力较弱。面对这个状况,学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另辟蹊径,利用民办本科院校灵活的体制机制吸引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高职称高水平人才,实施“长期引进,长期聘用”“长期聘用,来去自由”“短期聘用,一事一议”等措施,实现人才引进的软着陆、稳扎根。同时,要加强自有教师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努力为他们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发展进步的空间。要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优势,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到企业一线接受培训或挂职锻炼,参加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工作,收集提炼教学案例,从而完善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增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要建立起确实能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人才考评机制,让有能力、有成果、有贡献的双师型教师得到应有回报,提高学校特色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

2.5 坚持开放办学,“借力”发展特色

民办本科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可通过开放办学向外界“借力”“引智”,合力打造特色,发展特色。一方面与国外大学同类优质资源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联合攻关,汇集各方资源和英才“合力解题”,提升特色发展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国内地方公办本科院校的合作交流,努力争取公办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支持,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再一方面是主动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融洽的协同育人合作关系。

猜你喜欢

双师民办办学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