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3-03-05袁贺南
袁贺南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1)
在我国外语专业中,英语专业历史悠久。迄今为止,英语专业不仅得到了长远发展,“学科地位陡升,招生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而且在外语专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英语专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同时也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文科”主张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提倡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技术人文性”。“新文科”是一把“双刃剑”,它使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 “新文科”的概念与特征
1.1 “新文科”的希拉姆源起
“新文科”最早由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小型私立文理学院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旨在解决学校面临的招生、学费收入、社会捐赠等一系列办学上的困境和问题。希拉姆学院“新文科”的主要特征是:一是跨学科性。希拉姆学院将哲学、文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相结合,突破了传统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二是实践性。希拉姆学院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技术性。希拉姆学院推出“科技与跋涉”(Tech and Trek)项目,通过移动设备在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中进行普及,将技术深度融入专业学习。
但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一是实施范围的局限性。“新文科”改革的实施仅限于希拉姆学院,并未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动,难以形成“新文科”的辐射带动效应;二是实施时间的有限性。希拉姆学院制订的《2017―2022年战略计划》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能否完成计划还有待观察;三是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作为一所小型私立文理学院,希拉姆学院既没有国家政策的倾力支持,又缺乏教育部门的跟踪指导,“新文科”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1.2 “新文科”的中国模式
中国的“新文科”建设虽在名称上与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相同,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新文科”是新时代背景下立足本国国情的一种“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人文学科建设的一种国家顶层设计,对于中国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中国特色文科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5月,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所作的题为“培养堪当大任的卓越拔尖人才”的主题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四新”建设。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召开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明确提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正式拉开了“新文科”建设的序幕。2020年11月于山东大学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的全面启动。
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参与者的多元性。我国“新文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不仅有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政府职能部门,还有高校、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教师、学生等,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二是布局的整体性。自2018年以来,我国多次对“新文科”建设工作进行谋划和设计,环环相扣,缜密细致,具有布局整体性的特点;三是建设的延续性。除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外,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的自发性研究等都为“新文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新文科”建设的持续开展。
2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挑战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必将引起专业的重组,也必定会将“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和语言学等课程”。因此,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课程结构重构、课程设置新设和课程内容整合。
2.1 课程结构重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决定了课程类型的比例,专业课和通识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配置。根据《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简称指南),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等部分构成。“新文科”对英语专业提出了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
从纵向上来看,“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结构重构将对课程类型的比例进行重新调配。“新文科”凸显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决定了实践环节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中实践环节的比重需要适当提高而理论讲授的比例则要适当降低。此外,“新文科”提倡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农学和文化、艺术等学科与英语专业中语言学、文学、翻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专业方向课程的比例也将被适当提高。从横向上来看,“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结构重构将对专业课和通识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配置进行整合优化。
2.2 课程设置新设
“新文科”重在一个“新”字,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也必定要通过创新以对“新文科”作出回应。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创设意味着传统课程设置中的以综合英语、高级英语为代表的基础类和以英语写作、阅读、口语、听力等为代表的单一语言技能类课程将面临压缩乃至淘汰的挑战。而以科技英语、法律英语、医药英语、农业英语、机器翻译等为代表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则将会被纳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创新还意味着传统课程设置中课程的单一人文性将面临工具性的挑战。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多围绕语言学、文学等设置单一人文性的课程,过于强调了英语的人文性而忽略了其本身具有的工具性。作为一种语言,英语是用来沟通交流的一种手段,在本质上具有明显的工具性。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单一人文性课程将会被“人文性+工具性”的新设课程代替。
2.3 课程内容整合
“新文科”强调学科的交叉和深度融合,这种跨学科的理念意味着文科的传统课程内容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面临着重新整合的严峻挑战。首先,英语专业课程内容面临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整合挑战,即“将英语语言能力与其他语种语言能力进行复合,或将英语语言能力与文学、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其次,英语专业课程内容面临英语专业与理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整合挑战,即将英语语言知识与理科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成为“英语+理科”的整合。最后,英语专业课程内容还面临英语专业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整合挑战,即将英语语言能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整合。
3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面对“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挑战,英语专业只有“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化解难题、走出困境、弯道超车,快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从强化需求导向意识、构建“英语+”课程群和建设“英语+”师资队伍等三方面探寻出路。
3.1 强化需求导向意识
“新文科”强调需求导向性,学科建设要主动对接国家、社会、市场、学生等多方面的需求。从国家层面来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主动对接国家需求。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和政策展开。从社会和市场层面来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要对照教育、外贸、外事等行业对英语人才的特殊需求设置相关课程。从学生层面来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对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2 构建“英语+”课程群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在遵循国标和指南的前提下,根据所在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结合地域特色与区位优势,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英语+”课程群。英语专业可与所在高校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进行内部交叉融合,建设“英语+特色重点学科”课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可以在地域特色上下功夫。首先,英语专业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建设地域文化英译或外宣等特色课程群,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其次,英语专业可以和地域区位优势进行融合,建设“英语+旅游”等特色课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3 建设“英语+”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文科”背景下“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国际化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对英语专业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英语+”师资队伍,就是除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旅游、文化、法律等领域知识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英语+”师资队伍不仅可以开展“英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还可以开展“英语+”学科研究,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反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4 结论
“新文科”不仅使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出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新文科”的“双刃剑”效应,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融入“新文科”大格局,主动承担“新文科”“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国际化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使命,培养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任重道远。“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方参与和长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