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发白帝城》空间意象图示下的翻译生态观

2023-03-04刘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态观翻译空间

摘要:空间意象图示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不同国家诗歌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展现。诗歌翻译过程中,空间意象连接中外文化,传播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激发英语国家对自然空间中原型意象的感受,唤醒他们对自然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该文从生态空间的视角,对《早发白帝城》的两个英译版本进行解读,试图找到诗歌英译的新思路。

关键词:空间;意象图示;生态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4110(2023)03(a)-0049-04

Ecologic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patial Image Schema in Early Departure from Baidi City

LIU Ti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bstract: Spatial image schema has been applied in poetr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way. Spatial image connects culture at home and broad, transmits ecological theory of harmony and mutual respects, arousing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feelings to prototypal images in natural space and their identity in na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Early Departure from Baidi City to find a new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poetry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heory.

Key words: Space; Image schema; Ecological theory; Translation

中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诗歌是了解时代发展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在自然的生态中记录感受并且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古往今来,诗歌是人们的精神财富之一。诗歌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展示,不论是山水诗田园诗还是边塞诗歌,都对自然景色进行了一定的描写,其中蕴含了人们自然空间经验的传达。国外也不乏田园诗人描写自然、赞扬自然的诗歌。从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到浪漫主义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再到现代派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他们的诗歌展现了人们面对自然空间的态度及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空间在诗歌占据的比例使得其成为诗歌赏析中不能忽视且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对空间进行感知,并且通过意象图式表征,在诗歌中表达出人们共同的生态价值理念。意象是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5种生理系统及心理系统的作用下,大脑经过内在具体和抽象的认知加工形成。通过把握中国与外国人们对空间相似的认知方式,发挥空间图式的作用,使人们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突出这种意象特征,从而增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领会与交流能力。

“图示”指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较长时间地储存于大脑中,强调了意象的概括性和规则性[1]。人们对生活的空间产生体验后,经由内在加工形成对空间的抽象认知,并在相关场域的一定刺激下重现该原型意象并对其识解。当人们获得与原型相关的事物,储存的记忆由此激活,人们就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从而增强了对事物的理解。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对空间的感受产生了各种意象图示,通过对这些图示的充分把握,中西方人们可能会减少文化冲突,达到最有效的理解,而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将被人们接受并得到传播。本文着重探讨古诗《早发白帝城》许渊冲和翁显良的英译本,来揭露空间意象图式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维护生态自然的功能。

李白,号青莲居士,性格洒脱不羁,交游广泛。他的诗潇洒出尘,瑰丽异常,后人尊称其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继承了浪漫主义创造成就,在融合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充分推动了盛唐诗歌的发展。其诗如人,不折不屈、藐视权贵,鞭挞着封建主义对人的荼毒,弘扬了自由主义思想。《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是李白被流放夜郎,后因天灾朝廷大赦返回,而免于继续遭受辗转流亡之苦。此诗正是诗人从白帝城抵达江陵期间所作,表达出封建社会人们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奈。然而诗人并非全然悲观,整首诗中体现出诗人无畏豁达的态度及对自然雄伟奇绝景色的赞美。由于此诗的英译本较多,本文将剖析许渊冲和翁显良两位翻译家的译作(以下分别简称“许译”和“翁译”),感受两位翻译家对空间意象图式在翻译诗歌时的生态理念的运用情况[2]。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是诗人不愿与宦官同流合污、不愿屈服达官贵族而粉饰太平的真情传达。诗人未为时所限,在官场这个巨大的空间结构下,不是企图侵入官场迷失本心,而是顺应时代之势将这贪赃坏法的官场生活真实地记录,自在逍遥而其中过错是非留待后人评价。其中旷达,可见一斑[3]。

1 空间自然结构中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无法离开物理环境而生存。生物依托非生物而生存,空间是三维的立体区域。能独立存在的是物体,而空间是其存在和变化形式,时间是其变化程度[4]。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中,空间为人提供物质基础,空间的变化昭示着人们生活的改变。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物质空间一直进行着某种变化,而身处其中的人和其他生物也进行着相应的变化。空间中物质生产方式的演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理念。人们对于空间中的意象,经过千万年来潜移默化地熏染,形成原型并且储存在大脑深层次的无意识中。这种无意识在某些情境的触发下,将通过人们的行为释放出来。意象在具体程度上有着等级的差别,为了进行准确的区分,人们根据这些细微的差别将其划分为原型与非原型两类。意象图式有原型与非原型之分,前者指最基本的意象图式,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出细微变化而形成的,这主要因为事物或事件本身常有变化,而同一事物的不同形态往往会引起人们的不同认识,这也可用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作出合理解释,一个家庭的诸多成员不管长相存在什么差异,总带有家庭成员的某些特征。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空间中的意象图式,足够的尊重了自然的地位。

物质空间是人们形成自然理念的前提,人类的祖先衍生对宇宙的基本看法。人们依据在空间内反复经历的过程形成经验,熟悉每个空间意象后,意象形成群体认知记忆,空间意象图示随后产生,这种空间意象图式主要分为上下,前后及里外3个图示。生态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与环境互动联系,产生主观经验后在大脑中形成表征系统。人们培养了与环境相互联系的认知观,生态自然观得到相应的发展。从希腊罗马神话中众神身上赋予的自然性到美洲泛灵论学说的提出,再到中国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及孔孟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天命观,无不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天生的亲近与爱戴。只有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空间的作用,人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尊重客观规律,发扬“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古人依山吃山,依水吃水正是借自然之力,怡然自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让我们从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人与自然所构成的整体是一个被消解了的对立、差别和矛盾的整体。这种思维方式尽管像有些学者分析的那样缺乏理性,但是对与工业社会过度张扬工具理性导致的主客二分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5]。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与其他生物地位平等,共同依附自然生存,享有繁衍与生活的权利。当人们摆正位置,反对剥削压榨自然,从整体把握,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二元和谐的空间观——上不离下,前不离后,里不离外,因而形成了“上与下”“前与后”及“里与外”的空间意象图示,培养出唯物辩证的思想。

人在自然中处于特定的空间意象图示,而原诗与译诗中延续了这种意象图示,诗中的“彩云”“江陵”“猿”“轻舟”及“万重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富含山水空间的轻舟归家图。重要的是切合原诗的“朝”(早晨)和“彩云”所体现出的時空信息,“白帝”有晨霭飘绕其间,形成基本的审美要素[6]。而译诗遵循空间的“上下”“前后”甚至“容器”的意象图示(见表1),这种译法的生态理念发挥了意象图示激活认知思维的功能,遵循空间自然的客观性,不仅有助于翻译活动的成功执行,也有助于译本在译入国的接受。

2 上与下的空间方位

彩云间暗示了上的物理空间,而其下面就是“江陵”。彩云处于天空中较高的位置,暗含“上”的空间方位,指出驶出地白帝城地势之高,而江陵是诗人的目的地,一上一下构成了宏达的空间。彩云表明地形之高,照应了下联中的“一日还”。受生产力的影响,古人一次行程通常花费十天至半月,而借助水势,诗人仍需日行千里,可见自然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古人信奉天时、地利、人和,因此自然界的彩云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人们赋予自然界各种物象以各种意义,借物喻人,想象自然不为人知的一面,寄托了他们对自然未知特征的恐惧与向往。古人观测天象,思考自然空间中万物的轨迹,以及人们与它们关系。人们总结推断各种自然现象后隐藏的规律,星体运动,草木枯荣与生长,在自然中融入人的生命意义,推动意象的广泛使用。

玫瑰的意象在西方含义十分丰富。翁译用“rosy”一词,来替代汉语诗歌中彩字给诗歌营造出浪漫的氛围。就翁译上下图式不仅展示了云色彩的绚丽,也体现了云朵宛如玫瑰的细腻。该意象在西方读者心中引起共鸣,营造出洒脱之意,行为的轻快更加突显出诗人磊落的胸襟。该句模仿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一段的句子结构,其中“告别西天的云彩”,翻译为“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徐志摩曾在《再别康桥》中,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康桥的不舍。一种难舍而又不得不舍的情怀:欲走还留,欲说还休[7]。此诗也是徐志摩热爱生活的写照。他坦然面对离别,旷达而恣意。这种感情也与《早发白帝城》诗中李白遇赦后返回内心的喜悦形成映照,多日奔波后诗人苦尽甘来,回到自己理想的归处。“goodbye”这种偏向于散文诗的用语,与古体诗词相比则更飘逸,冲淡了难以掌握命运的低落氛围,与李白的“诗仙”形象更加吻合。相比许诗,翁诗则增添了浪漫而洒脱的气息。

3 里与外的空间方位

许渊冲偏重直译,强调主人公主观离开江陵的愿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客体的位置是相对客观互不侵犯的。译诗中许渊冲以方位介词“through”直接将诗人返回时穿行路径和方向显现,指出诗人回家过程的位移变化,即穿过江陵到白帝城的空间。“里与外”的空间结构跃然纸上。相较许译,翁诗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形则更加明显,主人公先是走出山谷这个容器里,其次到达山口,最后离开群山。在这个过程里,主人公变得透明且和环境相互包容。“out the gorges”描写出“里与外”的空间结构,以空间的变化表明诗人的位移状态。一个“out”表明诗人与群山相对应的二元关系,诗人以群山为对照,其与群山的空间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关系。驶出山谷也就远离了群山,最终回归家乡实现了回家的愿望,紧扣译题。翁译题目更加简洁,直接指出诗人的前往目标物与路径方向。诗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处于动态的平衡中,不断地进入一个又一个空间图式,这种灵活的空间结构关系正是生态自然观的反映,翻译过程体现了这种互相包容的生态理念。

4 前与后的空间方位

“前后”空间方位在诗歌中运用较广,由于肉眼的生理结构,人们首先注意的是眼前的事物,因而人们对于这种眼前之物的关注度非常高。眼前事物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认知和行为。复句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是对这种空间方位的阐释,当“前”的方位被挡住,人们便无法认知事情全貌。因此“前”也有了未知和神秘的意味,当然人们对于空间方位的具体理解有着差异,但是空间图式在日常的每个领域都与渗透。摸清了人们对空间图式的理解,在使用意象时候,能更深层次地领会文化,尽可能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

由于受自然地域差异、社会习俗及历史沿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动物具有不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心理文化[8]。尽管民族文化心理存在差异,仍要重视空间意象图式这个因素所起的文化交流作用。这首诗中就使用了前后的空间方位结构并以意象体现出来。颈联中使用“猿”的意象为本诗增添了悲凉和空寂的气氛。许译和翁译中使用不同的意象,而二者词语的选择与译诗的长短对应,许译结构更工整,而翁译结构则偏于简短。“啼不住”制造出时间之久的意向,与“万重山”相对应。空间越空旷,穿行时间和猿啼声也越持久,物依赖环境生存。此处“轻舟”指代人,而“山”象征自然,舟行于水上两岸不断的猿声未让诗人感到萧索,只觉得心如轻舟跨过重重山峰,走出了这片荒凉之地。许译用“sad adieus”强调了声音是大的,原诗中没有强调猿声是悲伤的,“sad”反而有特意的感觉。猿猴生活在这片群山中于岸边啼叫,诗人只是经过却未打扰。许译中诗人因被贬内心郁结,赋予了猿猴啼叫悲痛的感情,许译中悲伤之情溢于诗中。同时许渊冲又在诗中将诗人隐喻猿猴,猿猴即诗人或者说诗人即猿猴。诗人如猿猴一样,曾困于流放路程中。诗人借助以猿猴之口抒发内心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从前贬居生活的伤感,最后一句将山脉抛之脑后也将猿猴留在身后,把被贬多日的苦闷丢掉。译者使用婉约的方式,将愁苦寄托于两侧的猿猴身上,随着离开山脉诗人也从自然中获得了宁静。因而,许译将原诗中猿猴叫声的悲切展示出来,与诗人内心的轻快形成对比,诗人的喜悦随着轻舟而去,将万重山脉留在身后。而翁诗中,使用祈使句,“let the apes wail”表达出诗人内心不被外物干扰的洒脱。“shoot”一词与首联的“彩云间”照应,轻舟好似飞快离弦的箭只留下连绵的群山。

翁译清晰地展示了空间意象图示在译诗中的识解。人与生物左右相对,同时将群山留在身后,而许译使用距离表示物体空间的变化。整首诗作以空间为框架,展示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又互不侵犯的生态话语观念。

5 结语

通过比较许渊冲和翁显良二者英译本《早发白帝城》,可以发现空间意象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空间图式以意象原型为基础,在双方共同经验的基础上,唤醒与激活双方脑海里原型意象图式,使其在大脑中得以再现,让目标语读者能够体验原语文化诗人创作时的感受,减少翻译过程中给原诗歌造成的意义改变情况。这种翻译方式可以把握诗歌里的空间结构,遵循生态方式,使译者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将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的空间意象,通过发挥原型的作用,使得诗人的所遇所闻如同情景再现般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在翻译中巧妙借用空间位置的变化,刻画人们的生产生活,即使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不同的人们,也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不同国家人们的经验,欣赏诗歌艺术绵绵不绝的魅力,这对于弘扬文化和保护生态具有非常意义。从空间图式入手,鼓励生态理念指导下翻译方法发展的同时,又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通过对比分析中文诗歌的几个英译版本,译者能够提高翻译质量的同时,还增加对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弘扬国家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又主动且与其他国家交流,吸纳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蓄,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空间意象图示的识解体现出古今中外人们相似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征,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中,遵循自然原则,共同培养生态发展和生态文明可持续传播的理念,具有普世价值且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王寅.英语语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2] 邬著章.唐诗精品百首英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71.

[3] 翁显良.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1):24-27.

[4] 张建理,马书东.論事件空时同体[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45(1):36-44.

[5] 苗俊玲.“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的渊源[J].人民论坛,2010(14):240-241.

[6] 谭荣璋.汉诗英译的审美取向——浅议李白《早发白帝城》的六首译诗[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56-60.

[7] 陈历明,马双.徐志摩诗歌创作与翻译的互动生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41(3):86-98.

[8] 朱丽丽.英汉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动物文化及其翻译[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1):155-158.

作者简介:刘婷(1997,11-),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生态观翻译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