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新疆吐鲁番巴达木东墓群考古发掘简报*

2023-03-0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墓道巴达泥塑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

高昌为古丝绸之路西域北道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见证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地区屯垦戍边,维护祖国统一的关键实证。高昌城北2公里自西向东绵延8.5公里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是古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群。因后期的乡村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哈拉和卓古墓群已被村庄农田覆盖,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将遗留于村落农田区域边的两处高台地墓葬群定名为巴达木墓群和巴达木东墓群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吐鲁番地区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年,第7页。,二者实为哈拉和卓古墓群的一部分。

一、发掘概况

巴达木东墓群位于吐鲁番市火焰山镇巴达木村东南3 公里处,西距吐鲁番市45 公里,西南距高昌故城约3 公里,东距鄯善县吐峪沟乡9.5 公里,北面正对火焰山,南面为大片农田,地理坐标北纬42°51′33.88″,东经89°34′30.75″。墓葬分布于火焰山南麓黑沟河流域山前冲击荒漠地带,地表为沙质黏土,因后期农业开荒、葡萄晾房建设,原始地表已被破坏,无任何遗迹现象(图1)(图版壹,1)。

图1 巴达木东墓群地理位置分布图

由于该区域墓群地表无任何遗迹标识,且紧邻村民生产用地,长期受农业灌溉及葡萄晾房的扩建影响,常有墓葬塌陷,直接影响文物的安全。2022 年初,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共同组队,对巴达木东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自2022年5月持续到12月。

巴达木东墓群发掘区域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M1--M10 共10 座(图版壹,2),北区仅1座为M11,二者相距约800 米,地势北高南低,地表多见填埋垃圾的深坑,实为墓葬塌陷区。南区墓葬形制为两层长台阶墓道洞室墓,北区墓葬形制为带1 个天井的长斜坡道洞室墓。完整编号体例举例为“2022TBM11”,其中2022 为发掘年号;“T”代表吐鲁番;“B”代表巴达木村;M11 为墓葬编号。出土器物主要有墓志、彩绘泥俑、陶罐、陶瓶、花押、铜簪、珠饰等。在南北区之间,为1984 年发掘的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①柳洪亮:《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60~68页。(图2)。

图2 巴达木东墓群发掘区域图

二、主要墓葬介绍

M1 位于南区东北侧,坐西朝东,墓向93°。开口于表土层下0.4 米处。平面呈甲字形,长7.2 米、深1.9米。带阶梯墓道居东,平面呈长方形,残长4.6米,宽0.7米(图3)(图版壹,5)。

图3 M1平、剖面图

墓道 两级长台阶式墓道,第一级长2.0 米,宽0.6 米,深0.7 米,第二级长2.6 米,宽0.7 米,深1.6-1.8米。墓道第一台阶口与下底同宽,墓道第二台阶口小底大呈梯形。坡面平缓,壁竖直规整。墓道西部有盗洞,内填黑细沙土,长1.75米,距地表0.7米。

墓门 为土洞平顶,顶部西侧坍塌,残高1.15米,宽0.7 米,进深0.38 米。墓室封门土坯已被破坏,墓室内距墓门口0.3 米处残存一块相对完整的正方形土坯,边长30厘米,厚10厘米。

墓室 顶坍塌,平面近长方形,四隅圆滑,壁面呈弧形,地面凹凸不平,东西长2.65 米,南北宽2.25米,残高0.85 米。墓室北部偏东放一木棺,木板之间用木楔铆合而成,棺长1.68米,宽0.38米。棺内置一成年男性个体,头东脚西,仰身直肢,面向西,骨架保存较差,头骨左右两侧铺有烧灰。木棺中部上方随葬一青灰色夹砂陶罐,口沿局部有残破。

M2 位于南区东北侧,坐西朝东,墓向97°。开口于表土层下0.47 米处。平面呈甲字形,长7.65米,深2.25米(图4)(图版壹,6)。

图4 M2平、剖面图

墓道 墓道居东,平面呈长方形,长4.33 米,宽0.74 米。墓道呈两级长台阶式,第一级长2.44米,宽0.67米,深0.84米,第二级长1.89米,宽0.62-0.74米,深1.64-2.15米,墓道第一台阶口与下底同宽,墓道第二台阶口小底大呈梯形。底面平缓,壁竖直规整。

墓门 顶部已坍塌,形制不明,宽0.65米,进深0.57米。墓门口处残存两排生土坯错缝垒砌封堵,每排竖立4块土坯,土坯间用沙石土填充加固,上层土坯保存较差,坍塌残损,大块土坯长42厘米,宽38厘米,厚10厘米。封门残高0.85米,宽0.63米。

墓室 顶坍塌,平面近方形,东北角和东南角较圆滑,西南部壁面已被盗挖破坏,东西长2.76米,南北宽2.02-2.51 米,残高0.67 米。墓室北壁下陈放一具人骨,仰身直肢,头东脚西,面向西,双臂微屈放置腹部,骨架保存较差,男性,年龄35 岁左右,骨架长1.75 米。距人头骨东约0.2 米处,随葬一青灰色陶罐,陶罐局部疑似颜料残留,头骨顶部有铜簪、铜饰件出土,在铜簪上有3 件小珠饰串于发钗一股上。人骨下铺有块木板,腐朽严重,现场有织物纹理残存。

M4 位于南区西南角,墓葬整体方向为东西向,墓道居东,墓室居西,墓向89°。开口于表土层下0.47 米处。平面呈甲字形,总长9.92米,深2.95米(图5)。

图5 M4平、剖面图

墓道 平面呈长方形,截面呈口小底大的梯形,上口长6.1 米,宽0.77-1.27 米。墓道呈两级台阶式,第一级长4.49 米,宽0.76-1.10 米,深0.63-2.28 米,第二级长1.58 米,宽0.88-1.27 米,深2.93 米,坡面略弧拱状,坡度较平较缓。

墓门 顶已坍塌,形制不明,墓道东窄西宽,残高0.97米,宽0.65-0.85米,进深0.7-0.85米。墓门处残存三层错缝垒砌的土坯,土坯长30 厘米,宽20 厘米,厚15厘米。封门残高0.55米,宽0.65米。

墓室 顶坍塌,平面呈正方形,四隅圆滑,边长3.25 米,残高1.37 米。墓室内因多次浸水,人骨散乱不全,发现两个头骨,分属不同方向。墓室底西侧中部有一近圆形盗洞。随葬器物有陶罐、陶甁、陶盘等共11件,分布于东南、西南、北侧中部。

M6 位于南区中部区域南侧,墓葬整体方向为东西向,墓道居东,墓室居西,墓向89°。开口于表土层下0.5米处。平面呈甲字形,总长9.25米,深2.58米(图6)。

图6 M6平、剖面图

墓道 长台阶式墓道,平面呈长方形,上口长5.58米,宽0.63-0.70米。墓道呈两级长台阶式,第一级长2.93米,宽0.65米,深0.44-0.78米,第二级长2.65米,宽0.65-0.70米,深2.66米,坡面略弧拱状,坡度较平较缓。

墓门 顶已坍塌,形制不明,残高0.95 米,宽0.58 米,进深0.48 米。墓门处残存三层三排错缝垒砌的土坯,土坯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15厘米。封门残高0.38米,宽0.54米。

墓室 顶坍塌,平面近方形,四壁较圆滑,边长3.19米,残高1.03米。墓室内因多次浸水,人骨散乱不全,发现两个头骨,分属不同方向。墓室底西侧中部有一近圆形盗洞。随葬器物有陶罐、陶瓶、陶盘等共11件,分布于东南、西南、北侧中部。

M11 位于此次发掘北区,地理坐标为东经42°51′43″、北纬89°34′17″,为长斜坡墓道单天井洞室墓,坐北朝南,由地面建筑、墓道、过洞、天井、封门、前室(耳室)和主墓室等组成。整体平面近长刀把形,通长23.4米,深7.6米。墓向185°。开口于表土层下0.58米处。是此次发掘的一座规模较大的高等级墓葬(图7)(图版壹,7)。

图7 M11平、剖面图

地表遗迹 墓葬所处位置受现代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地面建筑和堆积层被严重破坏。据当地村民口述,上世纪80 年代村民在此地开荒,高粱地南部边缘因灌溉有一直径约4 米,深约3 米的塌陷坑,实为墓室顶部塌陷。墓葬的南部天井及墓道上方为早年农户的生活区,在墓道西边约10 米处,有早些年农户修建的地窝子。墓道、天井开口于地表层下,距地表0.2米。

通过对地表生活垃圾及耕土层的清理,在墓葬西侧、北侧发现围沟遗迹。与2004年在M11西南1 公里巴达木墓群一号、二号台地上发掘的白氏家族墓与康氏家族墓外围的围沟茔院相近。M11 墓葬的西侧与北侧均采用了下挖围沟作为茔院墓葬的附属建筑构筑方式,墓葬东侧为房屋、南侧为水塘农田,围沟遗迹被破坏。北侧围沟残长26米,西侧围沟残长31.6米,北围沟西端与西围沟北段不相交,间隔距离为3 米,围沟现残存上宽0.9 米,深度0.5 米,底宽0.65 米,横截面呈倒梯形。围沟内填土为后期风积沙土,含沙量较大,与原始地表生土有较大差异(图版壹,4)。

墓道 墓道整体走向为南北向,斜坡墓道位于墓葬南段,平面呈南宽北窄,剖面呈口小底大的梯形,南宽与上口相同,墓道壁面规整,底斜直,坡度26°。上口长10.9 米,南宽1.6 米,北宽0.8 米,底北宽1.7米,深4.8米,填颗粒状沙质黏土,含少量细沙河沙石。墓道南端入口处有大量土坯块,被盗扰破坏,土坯多残损,排列错乱,大小规格不等,较完整的土坯宽20厘米,厚10厘米。因墓道坡度较陡,早期开凿时沿中心线位置,简易修挖宽0.2米,深0.1米的脚窝为方便行走,现残存8个脚窝。

过洞 为土洞弧顶,过洞顶、底面均依墓道的斜度向下延伸,过洞南端顶部距地面高2.8米,过道北端距地面高度3.8 米,过洞南段残高2 米,北段残高2.3 米,南北两端底宽1.3 米;底进深4.3 米,残存顶进深3.6米。壁面平整,顶面部分层脱落,在墓道连接过洞处未发现土坯封堵痕迹。

天井 天井上口和下底呈规整的长方形,底呈外高内低缓坡状,东西剖面呈口小底大梯形,上口长2.2、宽0.8 米,底长2.3 米,宽1.7 米,深6.8 米。天井填土为风积细沙土,在不同层位有淤积板结。西壁北部和东壁北部各有一行脚窝,每行各有6 个,排列方式为两行相错,间距0.2-0.5 米,最高的距地表1.5 米,最下一个脚窝距底部2.2 米。距上口1.9 米处,清理发现2 具马骨,骨架保存较好,被扰乱,其中头骨位于北侧,颈骨位于南侧,下颌骨位于西壁中部,为后期填埋,属二次丢弃,与墓葬并无关系。

墓门 土洞弧顶,顶坍塌,现高2.1 米,宽1.6 米,进深1.2 米。封门为三排土坯垒砌封堵,有零星绳纹青砖碎片填补缝隙,顶部残缺不全,前排位于门外,错缝平砌,后两排位于门内,纵向侧立,封门高1.2 米,宽1.6 米,厚约1 米。土坯长0.4 米,宽0.2 米,厚0.1 米。封门右上角有一盗洞,长0.8米,宽0.7米。

前室 土洞弧顶,顶部略有坍塌,两壁修直,底近平,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长3.3米,宽1.6米,残高2米。前室门道长0.8米,宽1.2米,残高2米。前室距封门土坯0.8米处置墓志一盒,上层为志盖,下层为墓志铭。前室东壁北侧有一倒塌泥塑,面朝下,高约1米,残损严重,仅见一稍残的左手,整体形似武士俑。东壁底部沙窝用土坯填补,表层用草拌泥涂抹修平。前室靠墓室方向地面东、西两侧对称各铺有两块方形青砖,此为安装后室墓门的柱洞,墓门倒向墓室,填土中发现门楣上的铁门鼻及锈蚀的铁钉和腐烂的木质碎块(图8)。

图8 M11局部平面图

耳室 前室东、西两侧各有一耳室,对称分布,呈方形土洞,顶坍塌,后期因墓室进水被淤泥填实。东耳室门道宽0.9 米,高1 米,耳室内宽1.5-1.6 米,进深1.9 米,残高1.6 米。西耳室门道宽0.9米,高1 米,耳室内宽1.3-1.4 米,残高1.1 米,进深1.7 米。东耳室随葬品有三大两小的泥塑马俑5匹,大者头西尾东并排站立于耳室中部紧贴东壁,小者倒伏于大者马前腿旁。牵马俑2人,位于马的头部;西耳室中部随葬品有三大两小的泥塑骆驼俑5 个,泥塑羊3 只、蛇2 条(残)、牛1 头、狗1 只,均位于耳室北壁;另有残泥俑头2个,均残损严重。

墓室 土洞结构,平面呈不规则横长方形,顶部已塌陷,墓室门道宽1.6 米,残高2.5米;墓室南北长3.9-4.2 米,东西宽3.2-3.5 米,直壁残高1.7 米。墓室西侧留有生土二层台,为放置棺木的尸床,南北长2.8-2.9米、东西宽1.2米,高0.1米。墓室紧贴四壁内侧错缝垒砌土坯,高30 厘米,土坯长32 厘米,宽12 厘米,厚12 厘米。墓室被盗扰,人骨腐朽无存,葬式不详。残存随葬品以彩绘泥俑为主,大都残损严重,难以辨认且堆积不成规律,数量不详。可辨识的有跪拜俑、文吏俑、侍女俑、牵马俑、骑驼俑等。另在尸床以东至墓室东壁区域出土铜器2 件、玉器1 件、陶器1 件,以及大量散乱锈蚀的铁棺钉和腐朽的木棺残片。

三、出土器物

巴达木东墓群由于早期盗扰、泡水严重、坍塌等因素影响,出土遗物较少,多为残碎,经拼对修复,器物91件组。主要出土物有:墓志1合,陶器15件、泥塑俑46件、木器3件、铜器10件、玉器1件。

(一)墓志

M11:1 墓志。一合。由志盖和志石组成,志盖正面朝下扣压墓志之上,质地为砂砾岩,有风化,开裂、剥落等现象,保存状况较差。

M11:1-1 志盖。近方形,斜刹及四侧光素无纹,底边长75 厘米,厚13 厘米。面为盝顶形,边长53 厘米。竖排右起阴刻大篆“大唐故程府君墓誌銘”,三行九字(图9)(图版壹,8)。

图9 M11出土墓志盖

M11:1-2 志石。近方形,砂砾岩,面层光滑,四侧光素无纹。局部区域因长时间浸水表层脱落,字迹不清,四侧边均有裂隙,小块脱落。正面竖排阴刻26 行近700 字,楷书。该墓志首题“唐故中散大夫恒王府长史摄北庭副都护广平程府君墓志铭”,故定名《唐故中散大夫恒王府长史摄北庭副都护广平程府君墓志铭》,边长78 厘米,厚13 厘米(图版壹,9)。

1唐故中散大夫恒王府长史摄北庭副都护广平程府君墓志铭

2摄西州士曹参军朝议郎永王府参军陇西李挺述

3 府君讳奂,字奂,其先颛顼,重、黎之后,代掌天地四时之官,为周所封,因魏著姓,或飞鸣

4 以□汉时,或出入以□资军,□频蕃昌,世莫乏嗣,今为华阴人焉。

5 府君夙负良材,□□□□,□黄河一曲,寄青松千仞,怀忠侚□,□远图□,身

6 初□章,□□□□□□□厥有徵矣,畴能与京,况关辅地雄,岳渎灵凑,大

7 才间出,□绿□□□□ 府君由是诣辕门,谒元帅,取青紫于俯拾,

8 尽诛贼於军□□□□落智叶,彝伦授会宁郡黄石府别将上柱国,赏绯

9 鱼袋,迁左□□卫中郎将,升庸就列,其道则光,腾掷岁时,超越流辈。

10 除瀚海军□□,□□乃□擀,复乃糗糧,溟鱼搏空,绊骥方展。秩满摄西

11 州司马,□□□□□□泊,题与别乘,亦承乏兼临,务惣当年,纪无虚月,凫舄

12 亦与,控□□□□□,□□称劳,厌公门于梁竦。转北庭府长史,专知西州使

13 库,迁摄北庭副都护,职守帑藏,司存出纳,是吝有伦有要,罔闻奸吏之欺

14吞度,咨□□□,□□□颂,纷纶缗算,髣髴权衡,寿昌未足以增储,卜式岂称

15 于利国,□□□□□从义崇德,嘉言孔彰,呜呼,人之其良,天奚不祐

16 □□□□,□□□施,疾甚膏肓,何药石之无效,春秋六十有三,以大历

17 十一年□□□□□六月丁巳朔十三日己巳,终于节义里之私第

18府君□□□□□绅皆许,顺帝之则,生民之教,书乎

19 庠辖,独□□□,□首绕及於云衢,龟兆已安於泉路。以其月廿九

20 乙酉葬于前庭东原,礼也,夫人郝氏,爰有淑德,而满□义,鸡鸣

21 □章,於□□□□府君之先逝,念孀居以未亡,长子摄北庭

22府参军□□□□□,礼实过哀,匪惟绝浆,是亦泣血,次子摄西州参军

23 准去官□□□□拜亲,向青莲以观空,临白毫而□□,□□幼稚,性乃

24 □成,虽□著於□流,竟不遗於罔极,荒郊宿草,□怀□春,封□域以

25 □□□□□□□铭曰

26 □□□□□□黎,春去秋来时渐睽,佳城一芳草萋萋。

(二)泥塑俑

泥塑俑主要出土于北部发掘墓葬M11中,墓葬因早期农业灌溉泡水,大多数泥俑倒伏于地,酥碎严重,初步辨识出泥塑俑和泥塑动物模型44件。泥塑俑依据外形差异可分为文吏俑、风帽俑、仕女俑、跪拜俑、牵马俑、骑驼俑及武士俑等,通过对部分保存状况较好的泥塑俑观察可知,泥塑俑采用捏塑拼接法,面部采用开相技术。泥塑动物模型主要有马、牛、羊、蛇、骆驼等动物俑,泥塑俑及动物模型表层色彩以红、黄、蓝、绿、白、黑为主搭配组合。

图10 M11出土陶器

M11:3 文吏俑。仅残存泥塑头部。头戴黑色幞头,双目微闭,

鼻子挺拔,双耳向外竖立,方圆脸。面宽8.58厘米,残高13.92 厘米(图10,3)(图版贰,5)。

M11:4 文吏俑。仅残存泥塑头部。头戴黑色幞头,双目残缺,双耳向外竖立,方圆脸,泥塑保存较差,面部残缺严重。面宽9.2厘米,残高13.72厘米(图10,2)。

M11:5 胡人俑。头戴黑色幞头,鼻子挺拔,双耳向外竖立,胡须粗密,圆脸。泥塑人物形象为胡人形象。面宽7.8 厘米,残高11.52厘米(图10,6)(图版贰,3)。

M11:6 文吏俑。头戴冠,冠帽的左侧至帽子背面中间部分有半圆弧带状装饰。鼻子挺拔,双耳向外竖立,长圆脸,面部残存少量白色颜料。面宽9.68厘米,残高16.22厘米(图10,4)(图版贰,2)。

M11:7 牵马俑。头戴风帽,圆脸,鼻子挺拔,胡须粗密。短颈,溜肩,腰束带,圆腹,双脚分开直立于地,身着紧袖长袍,长至膝下,足蹬黑色高腰长靴。双手悬于胸前,手中疑似拿着缰绳。该泥塑整体保存完好。通高37.06厘米,体宽15.24 厘米,厚度8.28厘米,面宽6.04 厘米,头部高度8.94 厘米,肩宽9.64 厘米(图11,3)(图版贰,6)。

图11 M11出土泥塑俑

M11:11 泥塑马(小)。马的头部残缺,短颈,体型肥硕,尾下垂,其腿和尾部部分残缺。残长13.78厘米,残高9.9厘米(图12,20)。

图12 M11出土泥塑俑

M11:12 有鞍泥塑马(小)。马的头部残缺,短颈,体型肥硕,尾下垂。其腿和尾部部分残缺。其背部残留红色毯子,马鞍中间残留一小圆孔。长13.68厘米,残,9.9厘米(图12,19)。

M11:14 卧羊俑。羊头微抬,目视右前方,体型圆润,四肢平卧于地。羊角、腿部和尾部已残缺。泥质红陶,残存少量的白色颜料层。长10.36厘米,宽5.94厘米,高5.82厘米(图12,14)。

M11:15 卧羊俑。羊头微抬,羊角微斜贴于颈部,眼睛目视前方,颈短粗,身体健硕,四肢弯曲向前平卧于地。羊的头部、腿和尾部部分残缺。泥质红陶,胎最外面的红色和白色颜料层大部分已褪掉。根据泥塑的残缺部分可以判断出,羊的腿部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是分开制作的,羊腿采用贴塑成形。长9.98厘米,宽5.24厘米。高5.96厘米(图12,16)。

M11:16 卧羊俑。羊头微抬,右羊角微斜贴于颈部,眼睛注视前方,颈短粗,身体健硕,四肢屈膝跪卧于地,尾下垂。羊的左耳和右后退残缺。泥质,器表绘朱。根据泥塑的残缺部分可以判断出,羊的腿部、尾巴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是分开制作的,羊腿、尾巴采用贴塑法成形。通长11.9 厘米,通高5.9厘米(图12,15)。

M11:17 卧牛俑(小)。卧姿,头略下垂,头转向右侧,双角弯曲向后,眼睛呈圆形,注视右前方,鼻孔小,口微张,短颈内凹,肩部及后背隆起,尾部弯曲,呈圆形贴于臀部上部,前肢弯曲跪卧于地。泥质红陶,牛的面部和颈部之上的褶皱清晰可见。该泥塑的左角和后肢残缺,其他部分保存相对较好。残长11.96厘米,残宽6.8厘米,残高5.76厘米(图12,13)(图版贰,8)。

M11:18 骑驼俑。驼头微昂,两耳向后,短颈,体型肥硕,双峰凸出,前峰高于后峰,尾残缺,短腿直立于地。其颈部和腿部上的褶皱清晰可见。一胡人坐在双峰之间,头戴风帽,衣着难辨,昂首挺胸。圆脸,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凸出,短颈,身体健壮,左腿弯曲伸向前峰,右腿下垂贴于骆驼肩部。泥质,表层涂红,残长15.14厘米,残高16.18厘米(图11,2)(图版贰,7)。

M11:19 泥塑狗。身体部分残缺,仅存头部。头微昂,左耳竖立,右耳残缺。眼睛圆凸,鼻孔较小,嘴闭合。泥质,表层涂红。残长10.32厘米,残高4.58厘米,面宽4.9厘米(图12,17)。

M11:20 泥塑蛇。身体残缺,仅存头部。头略下垂,眼睛呈圆形,嘴闭合。颈部呈圆弧状凸出,其他部分残缺。根据残存部分可以推断出,该泥胎内部为夹砂粗陶,外部主要为细泥层。残长14.88厘米,直径7.78厘米(图12,8)。

M11:21 泥塑蛇。蛇身残缺,仅存头部。头略微抬,眼睛近椭圆形,嘴微张。泥塑表面涂红。残长9.5厘米,宽4.7厘米,高4.48厘米(图12,18)。

M11:25 双峰驼俑。头、颈部残缺,肩部呈斜弧状外凸,双峰凸出,圆臀,圆腹。尾和四肢残缺。残长13.58厘米,残高8.84厘米(图12,21)。

M11:26 双峰驼俑。头、颈部残缺,肩部呈斜弧状外凸,双峰凸出,前峰高于后峰,圆臀,平腹。尾和四肢残缺。残长15.34厘米,残高9.88厘米(图12,22)。

M11:28 跪拜俑。头戴冠,头微抬,圆脸,短颈,后面呈圆弧状凸出,腰束带,臀部处于双脚的上部。两手拱于胸前,两腿呈跪状,手脚紧贴地面。通长42.08 厘米,肩宽22.68 厘米,残高19.72 厘米(图11,1)(图版贰,1)。

M11:29 侍女俑。残,仅残存泥塑头部。头梳髻,下垂于背后,脸呈瓜子形,耳微贴于头部。鼻子挺直,嘴巴微闭。根据泥塑的残存部分可以看出,头发被绘成黑色,脸部绘了一层白灰。面宽8.06厘米,残高14.92厘米(图10,1)(图版贰,4)。

M11:30 文吏俑。头戴幞头,脸呈椭圆形,双眼左低右高,鼻子挺拔,右耳保存完好,左耳残缺。根据泥塑表面残缺的彩绘痕迹可以判断,发髻绘黑彩,脸部施白彩。残高15.88 厘米,面宽7.52厘米(图10,5)。

M11:38 侍女俑。头梳两髻,圆脸,弯眉,眼睛呈月牙形,鼻子和嘴巴残缺,耳微贴于头部。短颈,溜肩,直腰,下部残缺,双手拱于胸前。根据头部残存的彩绘可以判断出,发髻施黑色,脸部施白彩。残高13.84厘米,头高4.12厘米,面宽2.4厘米,肩宽6.12厘米1(图12,2)。

M11:39 文吏俑。头戴幞头,圆脸,鼻子挺拔,短颈,溜肩,双手拱于胸前,腰束带,圆腹,下部残缺。残高14.8厘米,肩宽6.42厘米,头高4.86厘米,面宽2.66厘米(图12,1)。

M11:40 侍女俑。头梳两髻,圆脸,鼻子高挺。根据头部残存的彩绘可以判断出,发髻施黑色。残高4.52厘米,面宽3.54厘米(图12,4)。

11:41 侍女俑。头梳高髻,圆脸,鼻子高挺。根据头部残存的彩绘可以判断出,发髻施黑色,脸部施白彩。残高5.1厘米,面宽3.66厘米(图12,6)。

M11:42 文吏俑。头戴黑色幞头,椭圆形脸,施白彩。面部腐蚀比较严重,残高5.08 厘米,面宽2.84厘米(图12,12)。

M11:43 文吏俑。头戴幞头,椭圆形脸,面部保存较差,仅残存少量白色颜料。残高5.04 厘米,面宽3.66厘米。

M11:44 侍女俑。头梳两髻,圆脸。面部粗糙。残高4.94厘米,面宽3.56厘米。

M11:45 坐立俑。泥塑头部残缺严重,圆脸,短颈,溜肩,左胳膊拱于胸前,右胳膊残缺。上身直立,左腿弯曲压在臀之下,右腿残缺,身着红色圆领服饰。胳膊和腿部服饰的刻划褶皱清晰可见。残高12.4厘米,肩宽4.86厘米,头部高3.32厘米,面宽2.62厘米(图12,3)。

M11:46 文吏俑。头戴黑色幞头,圆脸,鼻子挺拔,口微张,大耳,左耳保存较好,右耳残缺。面部施白彩。残高5.56 厘米,面宽、2.74 厘米(图12,10)。

M11:47 文吏俑。头戴黑色幞头,椭圆形脸,面部右侧破坏严重。面部白色颜料层脱落严重。残高5.94厘米,面宽3.1厘米(图12,9)。

M11:48 文吏俑。头戴黑色幞头,椭圆形脸,鼻子高挺,双耳直立脸部两侧,面部施白彩。泥塑中空,有一圆孔,该圆孔主要是插木骨芯(或芦苇芯),连接泥俑的头和颈部的。残高5.12厘米,面宽2.86厘米(图12,11)。

M11:49 侍女俑。头梳两髻,圆脸。高鼻,嘴闭合,短颈。发髻出残存少量黑色颜料,面部残存少量白色颜料。残高4.74 厘米,面宽3.46厘米(图12,5)。

M11:50 文吏俑。仅残存泥塑头部。头戴黑色幞头,圆脸,高鼻,口张开,大耳,左侧耳朵保存完好,右侧残缺。彩绘层脱落。面部残存少量白色彩绘。残高5.1厘米,面宽2.84厘米(图12,7)。

M11:51 人物俑。发髻不详,仅残存泥塑头部。椭圆形脸,面部腐蚀严重,其他信息不详。残高4.03厘米,面宽2.54厘米。

M11:52 文吏俑。头戴黑色幞头,短颈,溜肩,双手拱于胸前。束腰带,身着长袍,长至足部,露靴尖。幞头、胸前、腰及脚部分残缺。面部残存少量白色颜料。观察泥塑断面可以发现,胎内部为粗泥层。外部为抹光的细泥层。衣袖和腿部裙子上的刻划褶皱清晰可见。残高37.66 厘米,肩宽11.42 厘米,头部残高9.5 厘米,面宽6.9厘米(图11,4)。

(三)陶器

M1:1 陶罐。夹砂粗灰陶。侈口,折沿,方唇,束颈,球形腹,平底。内壁有轮制旋痕。口径8.1厘米,腹径12.5厘米,底径5.4厘米,高11.5厘米(图13,10)。

图13 出土陶器

M2:6 陶罐。夹砂灰陶。方圆唇,卷沿,侈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通体素面。内外壁有轮制旋痕。口径12.8厘米,腹径18.5厘米,底径10.1厘米,高14.4厘米(图13,11)(图版贰,11)。

M4:1 陶罐。夹砂灰陶。侈口,圆唇,折沿,束颈,斜肩,鼓腹,平底。肩饰三道凹弦纹。口径10.1厘米,腹径18.6厘米,底径8.9厘米,高21.1厘米(图13,1)。

M4:2 陶盆。夹砂灰陶。敞口,圆方唇,折沿,斜腹,平底。内壁有轮制旋痕。口径23.2厘米,底径14.5厘米,高9.9厘米(图13,6)。

M4:3 陶甑。夹砂粗灰陶。保存较好。敞口,圆方唇,折沿,腹腹斜收,平底,器底有四孔。内外壁有轮制旋痕。内壁腹部饰两道凹弦纹。口径22.2 厘米,底径11.0 厘米,高11.7 厘米(图13,9)(图版贰,10)。

M4:4 陶瓶。夹砂灰陶。直口,圆唇,短颈,长弧腹,平底,素面。内外壁有轮制旋痕。口径5.7厘米,腹径13.9厘米,底径10.3厘米,高25.6厘米(图13,2)。

M4:5 陶灯。夹砂灰陶。口沿微敞,被封死,束颈,长弧腹,大平底,腹中下部一周均匀分布有三个圆孔。外壁有轮制旋痕。口径7.3 厘米,腹径13.4 厘米,底径12 厘米,高20.5 厘米(图13,3)(图版贰,9)。

M4:7 陶罐。夹砂灰陶。小口,圆唇,卷沿,束颈,弧形腹,小平底,素面。有慢轮打磨的痕迹。外壁有轮制旋痕。肩腹部饰七道凹弦纹。口径8.6 厘米,腹径11.9 厘米,底径4.9 厘米,高12.1厘米(图13,7)。

M4:10 陶盘。夹砂灰陶。口沿残损,盘身呈圆形,略显盘沿,底径25.4 厘米,厚1.6 厘米(图13,4)。

M4:11 陶盘。夹砂灰陶。盘缘宽厚,尖唇。盘底径大于口径,浅盘,盘内面有轮制旋痕。口径18.9厘米,底径21厘米,高2.6厘米(图13,5)。

M11:31 陶灯。夹砂灰陶。口沿处微残,敞口,圆唇,浅圆腹,内圆底,假圈足。口沿处有烟熏痕迹。内外壁有轮制旋痕。口径12.2厘米,足径4.7厘米,高4.5厘米(图13,8)。

(四)其他

主要为少量木器、铜器、石器、玉器及大量铁器(主要为铁钉)等。

M2:1 珠饰。圆形,表层为灰色驳斑,局部脱落区域为金黄色,中部有一细小穿孔。出头时穿于铜钗一股上,具体材质不详。直径2.79厘米,孔径0.36厘米,厚0.92厘米,重5.78克(图14,1)。

图14 出土其他器物

M2:2 珠饰。木雕珠饰,通体发黑。形似一蜷卧小乳猪,头部刻画猪头纹饰,眼睛、鼻孔均凿有小孔,嘴部有一穿孔贯通尾端,穿与铜钗一股上,尾部圆润,刻画腿部纹饰。长2.41 厘米,孔径0.3厘米,宽1.81厘米,高1.85厘米,重5.87克(图14,4)(图版贰,13)。

M2:3 珠饰。水晶珠,通体透明,多棱角。直径1.72 厘米,孔径0.33 厘米,重6.21 克(图14,3)(图版贰,15)。

M2:4 铜簪。圆铜条弯制而成,双股呈“U”型状,钗体外形完整,表层锈蚀严重,长13.2厘米,直径0.35 厘米(图14,11)(图版贰,19)。

M2:5 铜扣。3 件。均为铜制,内夹皮革残留物。M2:5-1,呈小扇形,由三个铆钉将两个铜片对称上下固定,整体略起弧拱状。弧度60°,长4.35 厘米,宽3.41 厘米,厚0.98 厘米(图14,7)。M2:5-2,由长方形铜片对折,用两个圆铆钉固定。长3.66 厘米,宽1.88 厘米,厚0.64 厘米(图14,8)。M2:5-3,由长方形铜片对折,用两个圆铆钉固定。长3.1厘米,宽1.83厘米,厚1.01厘米(图14,9)。

M4:8 石器。红褐色粗砂,近椭圆形,长18厘米,宽8厘米。

M4:9 石器。红褐色粗砂,形状不规则,长13.9厘米,宽8.7厘米。

M6:1 花押。木质,方形,长2.3 厘米,宽2.3 厘米,通高2.5 厘米,重13.44 克。通体黝黑,钮为两只相互交错的老虎,首尾相连,形似太极,俯卧状。雕工精湛,憨态可掬,顶部留有两孔,疑为穿绳携带方便。印面有阴线界栏,栏内阴刻一带顶的墙面,形似照壁,刻有一侧面鸟头,有眼有喙有冠。线条清晰,布局合理,但其构图寓意不得而知(图14,5)(图版贰,12)。

M11:32 铁门鼻。铁质。一组2 件,M11:32-1,铁门鼻头部呈圆环形,直腹,底呈八字形,器身不甚平整,锈蚀严重,器头直径4.2厘米,长12.12厘米,宽7.42厘米(图14,12);M11:32-2,铁门鼻头部呈圆环形,直腹,器底外撇,器身不甚平整,锈蚀严重,器头直径3.6厘米,长10.26厘米,宽3.78厘米;门闩两件(图14,13);M11:32-3,器身呈拐杖形,折头,器身呈长方形,不甚平整,铁质,锈蚀比较严重,通长11.38厘米,头宽2.48厘米(图14,14);M11:32-4,器身呈拐杖形,弯头,器身呈长方形,不甚平整,铁质,锈蚀比较严重,通长13.34 厘米,头宽2.58 厘米(图14,15)。这两件门闩功能疑似插在铁门鼻里,用作锁门(图版贰,18)。

M11:33 铜盒。敛口,溜肩,弧腹斜收,圆底,铜质,器表附着少量铜锈及泥土,器底部分残缺。器形整体保存较好。口径4.32 厘米,最大腹径5.51 厘米,通高1.89 厘米(图14,6)(图版贰,16)。

M11:34 铜盖。直口,宽沿,附双环形耳,溜肩,斜弧腹,假圈足。口径5.62、足径2.76、高1.73厘米(图14,10)(图版贰,17)。

M11:35 铁钉(棺钉)。359 枚。铁质,呈四棱锥状,锈蚀严重。长短不一。长4.99-6.79 厘米(图14,16-21)。

M11:36 玉环。玉质,呈圆环状。直径1.60 厘米,孔径0.75 厘米,厚0.25 厘米,重11.25 克(图14,2)(图版贰,14)。

四、结 语

1.墓葬的年代问题

高昌城北自西向东约8.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的范围内,均有古墓葬遗存。从历次考古发掘来看,墓葬最早纪年为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清理简报(1966年—1969年)》,《文物》,1972年第1期,第9页。,墓群的主要年代为晋-唐时期。此次发掘的墓葬分南北两个区域,其中北侧区域M11有墓志出土,是该墓葬年代认定的主要依据,根据墓志志文记载,该墓葬的年代为大历十一年(公元776 年),南侧墓葬没有发现有纪年的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断定,该批墓葬为唐西州晚期。

2.高昌故城墓葬茔区分布的问题

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和近年高昌周边的考古工作,高昌故城公共墓群主要为阿斯塔那古墓群、哈拉和卓古墓群、巴达木墓地、巴达木东墓群四处墓地;从地理行政区划来看阿斯塔那与哈拉和卓古墓群分属于三堡乡与火焰山镇,二者为早期发掘者对该墓地的定名,巴达木墓地和巴达木东墓群均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增,从大的地理范围来看,巴达木墓地位于哈拉和卓古墓群1959-1975 年发掘区域南约200 米处,巴达木东墓群位于哈拉和卓古墓群1959-1975 年发掘区域东南约800米处,二者当属于哈拉和卓古墓群。

自1959 年至今,高昌公共墓群先后发掘近20 次,发掘墓葬600 余座,出土纪年墓表(志)百余方,自龙朔二年(662年)墓志志文中出现归葬地,至建中三年(782年)先后近50方墓志涉及高昌公共墓群茔区,分为西原、西北原、北原、东原、东北原五大公共茔区。通过对刊布资料来看,1984 年发掘高耀墓,2004 年发掘巴达木墓地二号台地M217□如节墓,2005 年发掘唐廉公墓,此次发掘的程奂墓均属于东原墓葬群,故今巴达木墓地、巴达木东墓群均为唐西州时期东原墓葬区,巴达木墓地主要埋葬居民为唐西州时期崇化乡居民,巴达木东墓群埋葬居民以唐西州时期官吏为主。

3.墓葬形制与丧葬礼制的变迁

此次发掘的M11 北庭副都护程奂墓葬在墓葬北、西两侧均发现围沟遗存(东侧因有房屋未进行发掘,南侧为水塘及农田),两条围沟不相交;围沟遗存的出现与阿斯塔那张氏家族墓、巴达木墓群一号台地白氏家族墓、二号台地康氏家族墓中的围沟茔院有相近之处,又有不同,其主要区别于围沟间的闭合连接问题①吐鲁番市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市文博院编:《吐鲁番晋唐墓地—交河沟西、木纳尔、巴达木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第142~144页。。程奂墓外围的围沟间是不相连接的,早期可能存在地面建筑将两条围沟相连接。在茔区外围修筑围沟的方式较早期地面石磊堆砌茔区的修建方式在表现形式上出现重要变化,但其根脉于中华文化中“视死如生”的传统观念,是不同历史时期丧葬礼制的具体体现,是古代丧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达木东墓群延续了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葬群的丧葬习俗,在文化类型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在墓葬形制上发生了细微变化,出现了较多短斜坡长台阶式墓道。即在墓道口垂直下挖50-60 厘米,再以缓斜坡延长2-4 米后,再向下挖1 米左右,又形成长2-3 米的二次缓斜坡直抵墓门口。这种台阶式墓道在哈拉和卓墓地考古报告中有所提及(75TKM96、75TKM99),但未说明具体长度及落差,而与之相邻的巴达木墓地考古发掘报告中并无此类现象。说明唐西州时期对墓葬的构筑方式发生变革,追求从简,符合八世纪中期唐代墓葬在整个丧葬习俗中,注重丧、祭的形式,而使墓葬变得简陋起来②齐东方:《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考古学报》2006年第1期,第78页。;另一方面与墓主身份也有关系,等级高者墓葬规模依然较大,长斜坡、带天井,如同一区域内高耀墓、唐廉公墓以及程奂墓等。

4.程奂墓志与唐代职官体系的相关认识

M11 墓主为程奂,字奂,卒于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春秋六十有三。可知墓主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其生平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均未见记载。关于程奂籍贯,仅在志文首题交代为广平人(今河北邯郸)。程氏郡望以广平最为著名,初唐时期的程知节即为广平人士,墓志首题中提及程奂籍贯为广平,应是对广平程氏郡望的攀附。志文开头对其先祖追溯为颛顼重黎之后,“为周所封,因魏著姓”,在汉代之后便已成为显赫家族,入唐后迁到华阴(今陕西华阴)。志文开头未对程奂祖父、父辈进行追述,可见志文开头对其家族追述有夸大嫌疑亦或是其家族入唐后已经衰败。

此外,志文载程奂为恒王府长史,恒王是唐玄宗第二十七子李瑱,开元二十三年(735)封恒王。《新唐书·玄宗诸子传》:“恒王瑱,好方士,常服道士服。从帝幸蜀,还,代宗时薨。”时间也吻合。

从志文主体部分介绍志主的仕宦经历可知。志主从军初任“会宁郡黃石府别将”,迁左某军卫郎将,又除瀚海军某职,再迁“摄西州司马”,转“北庭府长史专知西州使库”。文中称会宁郡而不称会州,知志主仕宦始于天宝年间③(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7页。。鉴于天宝年间折冲府职官体系已名存实亡,志主可能只是挂“别将”、“郎将”等虚职。瀚海军属北庭节度使,志主所任瀚海军某职其为实职。此外,由折冲府职官系统转入节度使系统,并进一步升迁为摄西州司马、北庭府长史,又转入文官系统。虽然辗转于北庭、西州两地不同职官体系任职,但从志主“专知西州使库”来看,说明有理财方面的专长,直至迁摄北庭副都护后仍“职守帑藏司存,出纳是恡”,还是理财方面的工作。

此外,唐代职官体系中有两个基本的序列,即职事官和散官。实际职守为职事官,而散官主要表示其资历及享受的待遇④张洁:《读〈资治通鉴〉札记-唐代文散官的级数》,《苏州文博论丛》2010年第1辑,第137页。。志文首行记载:“唐故中散大夫”,其散官级别为正五品上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5页。,应属最高品级。结合墓主曾为西州司马(正五品下)、北庭府长史(正五品上)①李方:《唐西州官吏编年考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页。,符合晋升之道。而与之相邻的高耀(从三品)同为北庭副都护,显然级别要低②(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页。,这与其摄北庭副都护有直接关系。在唐代官员任用类别多达十七种③李方:《论唐西州官吏任用的类别》,《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7页。,分正、守、行、兼、摄等。“摄”指暂理职事。非由吏部、兵部铨选,或出于御旨或地方长官选授。

5.唐中央王朝对西州的有效治理

长安二年(702 年),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治南北。吐鲁番盆地连接天山南北,是两大都护府往来交通的枢纽,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在唐西州所辖高昌县境内先后发现两座北庭副都护高等级墓葬,印证了唐代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志文载志主“春秋六十有三”,其生平历经玄、肃、代三朝,正处安史乱后西州与中原隔绝的特殊时期。此时的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跋扈,吐蕃时有侵扰,处于内忧外患的困难时期。但从志主历职始终为唐职,且得以善终,墓葬规模较大,说明至少迟至大历年间,西州还是为唐所有,且社会较为平稳。

6.填补了史料记载的空白

墓主程奂在文献中并未记载,从已知史料中可追寻曾任北庭副都护者两人,一为和守阳(717-727 年)④田平凤、艾尚连:《北庭副都护和守阳事迹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第65页。;二为高耀(?-766 年)。程奂(714-776 年)是迄今发现的第三位北庭副都护。可补侯灿先生《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之阙。同时,志主“终于节义里之私第”,说明卒于自己家中,其“节义里”应为居址。陈国灿先生依据文献资料对吐鲁番地名作过统计⑤陈国灿:《唐西州的四府五县制—吐鲁番地名研究之四》,《吐鲁番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页。,其中,高昌县高昌乡有:高昌里、归化里、慕义里、安义里。从墓志出土于高昌来看,该“节义里”应属高昌县高昌乡,也为高昌乡增补一新“里”名。

领 队:王永强

发 掘:尚玉平、王龙、张海龙、舍秀红、蒋金国、周芳

修 复:哈里买买提·吾甫尔、丹妮娅·巴拉提

摄 影:张海龙、周芳、王龙

绘 图:舍秀红

执 笔:张海龙、舍秀红、尚玉平、王龙、周芳

猜你喜欢

墓道巴达泥塑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中国北方地区墓道发展与墓葬建设关系研究——以高等级墓葬为例
简评《墓道》中的宋若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