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养及其实践路径

2023-03-04叶方兴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斗争培育中国共产党

叶方兴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这是中国共产党回顾百年峥嵘岁月的深刻总结,又是面对严峻且复杂的国际局势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重要要求。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求得生存、在新中国成立后求得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赢得胜利、迈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当今世界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西方列强散布“中国威胁论”,极限施压、遏制、封锁中国的行为时常发生,这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在此局势下,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须保持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勇于斗争,在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尊严的面前敢于斗争,以肩负时代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内涵逻辑

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铭刻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在斗争中解决矛盾、谋求发展、促进团结、获得胜利。斗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精神风貌,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的传承与发扬,还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的凝练与升华,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一)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的传承与发扬

马克思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消灭阶级统治,是一切无产阶级的社会使命。”[2]斗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格,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观指导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观,又在现实化与本土化中升华了斗争理念、提炼了斗争方法,在理论指导和实践主张的交汇与融合中,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斗争精神。

1.以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观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十世纪之初,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烈苦苦探索救国之路,用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与封建旧思想、封建旧制度斗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奏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下,爱国青年大学生与北洋政府、西方列强进行顽强斗争,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在中国大地广泛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以马克思主义斗争实践观赢得国家民族独立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观,转化为鲜明的斗争实践。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在封建主义的剥削下,在官僚资本主义的欺压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联合社会各阶层,统一战线,为民族的独立、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自由,不断斗争,最终在斗争实践中赢得了胜利。毛泽东指出:“斗争的胜利都是依靠人民群众取得的,和人民保持紧密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任何敌人都将会走向失败。”[3]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解决矛盾、赢得胜利、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3.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斗争基因谋求国家发展

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驱动力,正是因为有矛盾的存在,才会引发斗争,才有斗争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可能[4]。而矛盾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才能推动国家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就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上,充满困难和曲折、争论和斗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不能说是资本主义。”[5]这以辩证的视角在矛盾中找准统一点,既是用发展的眼光与“本本主义”斗争,亦是以自我革新的魄力与“教条主义”斗争,更是斗争精神的动态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面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让香港、澳门得以先后回归祖国。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国两制”原则,不是妥协、不是退让,是在对立中求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斗争基因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与变革社会的行动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的底色,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发展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

(二)实践逻辑: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的凝练和升华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直面社会矛盾与风险中生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展现了鲜明的实践逻辑。

1.中国共产党在筚路蓝缕中把握历史主动,以斗争实践巩固人民政权的稳定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反动势力与西方列强的围堵,严重威胁了我国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把握主动,迎敌亮剑,实施清剿残匪斗争,以维护社会秩序与治安,巩固新生政权。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敢于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凭借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我国领土完整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2.在自立更生中肩负现实使命,以斗争探索民族富强之路

一穷二百、百废待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现状。中国共产党秉承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与剥削制度斗争,实施“三大改造”,开展社会变革,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面对党内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党中央勇于刀刃向内,开展“三反”斗争、“五反”运动,以塑造党风清正、政风廉洁、社会风气健康的局面。在面对西方“贫油国”的论调中,共产党人自立更生,喊出“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在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及科技封锁下,共产党人发奋图强,研发出“两弹一星”的壮举。

3.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励精图治,抓住民族复兴的机遇

当前,国际格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变化,世界经济重心正逐渐向“东”位移,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治理话语权不断增强,但世界力量结构却未发生改变,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必然遭受西方列强的遏制。面对历史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站稳斗争立场,调整斗争策略,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6]在世界格局重大裂变中,中国共产党以斗争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斗争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斗争中携手共进,以“一带一路”的方式推动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敢于斗争的胆识应对国际格局演变,以科学的斗争策略抓住民族复兴的机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之乱”中,准确识变,以辩证的视角,审视百年未有的变局,在博弈中求发展;在对立中树牢斗争意识,站稳斗争立场;在斗争中统一战线,谋求合作。以辩证统一的斗争策略,应对风险与挑战,抓住民族复兴的机遇。

二、新时代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精神风貌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青年的个性是一个时代个性的体现。当前,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环境存在重大风险且复杂多变,肩负的使命任务繁重且艰巨,发展的机遇难得且易失,加之各种政治势力都以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的战略思路,将青年作为主要争夺的目标。因此,新时代青年唯有具备安不忘危、乐不忘忧的斗争意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斗争勇气;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方能在各种风险中站稳政治立场,在斗争中赢得胜利,这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现实要求。然而,当前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一) 青年大学生个体斗争意识有待加强

斗争意识是主体能动意识,是斗争认知、斗争行为以及斗争能力的反映。当前,部分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认识不全,而难以内化为青年的精神牵引。当前,青年大学生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习体悟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常因为自身专注度不够、自制力差,对斗争精神理论学习投入少,而出现对斗争精神认识偏差,再加上部分教师通常以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未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难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深入思考,导致了青年大学生斗争意识的知与行“脱钩”。其次,数字化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发展易造成青年大学生斗争意识的弱化。数字时代,大学生可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进行学习,同时也易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滋生消极庸俗心态、浮躁功利心态、娱乐泛化心态以及极端偏执心态,而溶蚀了其斗争意识。例如,网络媒体肆意宣传的“躺平”“佛系”之风,成为青年大学生消磨斗争意志的助推器,磨灭了其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敢于斗争的决心与勇气。

(二)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方法滞后单一

当前,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方法滞后与单一,不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认同感,以至于其难以理解斗争精神是国家、民族、个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思想武器这一丰富内涵。一方面,高校对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养方式主要有思政课堂讲授、实践活动、专家讲座、书籍阅读、校园文化建设等,其中思政课堂仍是培育斗争精神的主渠道,专家讲座、实践活动与网络学习等方式较少。而传统的思政课堂的单向传授方式容易让青年大学生失去对斗争精神理论学习的兴趣,难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对斗争精神是简单化、形式化的硬融入,使得青年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度低,不利于其形成斗争精神的整体认知以及斗争精神的实践。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课程之间缺乏联动,尚未形成合力。尤其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对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重视不够,未能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使得不同课程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培育的效果不佳。再加之高校各部门尚未形成合力,未能协同打造培养斗争精神的物质载体与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进而制约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形成。

(三)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生态环境孤立,缺乏协同效应

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生态环境孤立,缺乏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活阵地,家庭、学校、社会作为青年大学生生活场域,同时也是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的主体,三方在培育的价值观上无法形成共识。一是家校社三方因培育意识参差不齐、培育态度消极怠慢、培育方法无衔接不成体系,而无法形成培育的合力;二是家校社三方角色定位不清、责任不明,因而在营造斗争精神培育氛围上,无法统筹各方资源要素,难以发挥最大效应;三是家校社三方缺乏有效渠道连接,沟通不畅,导致在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上出现信息差与培育空间割裂的现象,影响斗争精神培育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网络阵地,网络是影响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对网络育人阵地的监督与引导有待加强。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好奇心强、可塑性高的大学生在虚拟化与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易受错误思潮影响,滋生“摆烂”“摸鱼”“边缘”“咸鱼”的心态,而丧失斗争意志。

三、新时代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现实要求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对青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加强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国家事业发展对青年大学生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的呼吁,更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之路的必要条件。

(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树牢斗争意识,把准斗争方向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锋、国内各种矛盾与热点叠加出现,倘若青年大学生一旦失去斗争意识,易造成社会行动的分化,而“误入歧途”。部分青年大学生在面对自由主义、宪政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时,易出现人云亦云从众的心理,尤其在各种生活压力的背景下,出现一种浮躁不安、急于求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心态,更有甚者成为错误社会思潮的“共犯”,而“误入歧途”。因此,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牢斗争意识,把准斗争方向,能让其正确的认识国情、党情,提高明辨是非、抵御风险的能力,在“颜色革命”中,站稳政治立场,做到眼睛亮、行动快、不走偏,帮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的现实要求。

(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具备毫不退缩的斗争勇气

困难与挫折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长期的非短暂的,是变化的非固定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其成长成才之路上不可能没有困难与挫折。而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毫不退缩的斗争勇气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现自我价值、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伟大梦想的主力军,越是在风险与挑战中,越要以毫不退缩的斗争勇气,激发自身潜力、形成良好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在困难中学习,在挫折中吸取力量,在斗争中收获成长、取得成功。因此,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斗争勇气,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逆境,让其在困难面前愈挫愈勇,在挑战面前坚韧不拔,在任何压力下无坚不摧,以极大的动力投入到民族复兴的洪流中,这是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内在要求。

(三)新时代青年要掌握过硬的斗争本领

斗争是一门艺术,想要转危为机,仅仅依靠斗争勇气、斗争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斗争本领。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新的斗争环境,肩负着新的任务使命,需要应对的风险与挑战也更加艰巨,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矛盾也更加复杂。倘若青年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就容易陷入“本领恐慌”的困境,而在斗争中迷失方向,察不出机遇,找不到出路。因此,青年大学生需要通过深入、系统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地巩固短板,把握斗争规律,并在斗争实践中锻造过硬的斗争本领,练就斗争真功夫,以斗争攻克艰难险阻,回应成长困惑,为斗争的胜利奠定基础,这是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的呼吁。

四、新时代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实践路径

(一)培养“斗争认知—斗争底线—斗争目标”的个体斗争意识

新时代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斗争精神首要前提是培育其斗争意志,而斗争意志的培育要分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其应在认知中重塑斗争认识、在思想中筑牢斗争底线、在实践中明确斗争目标。

一是重塑斗争认知。斗争认知是以辩证的视角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与规律,抓住发展的本质——矛盾。培育斗争认知首先应引导青年大学生掌握唯物辩证法,以辩证的思维理解矛盾,看待矛盾是暂存于质与量互变中,是平衡在对立与统一中,是变换于否定之否定中,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矛盾的地方,就有斗争,事物发展便在斗争矛盾的运动中前进。因而,辩证的理解矛盾就是塑造斗争辩证认知,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运用斗争转化矛盾、解决矛盾的思维,从而使其斗争意识更加健全与完善。二是筑牢斗争底线。斗争是有方向的、有底线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的方向与底线。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斗争精神,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夯实人民至上的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大学生以人民的期待值、满意度为斗争的方向,让其在理论上清楚是为谁斗争,政治上坚定为什么要斗争,以避免陷入“盲斗”“乱斗”的境地。三是明确斗争目标。时代赋予青年历史重任,青年斗争的目标是书写在战争年代弃笔从戎的革命先辈身上,绽放在抗击疫情勇往直前的逆行者身上,印刻在攻坚克难而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斗争目标要以国家事业发展轨迹定义个人的斗争坐标,将自己个人奋斗目标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不负时代的嘱托,主动践行斗争精神。

(二)形成“理论教育—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的多样化培养方法

新时代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应在理论教育上下功夫,增强思想淬炼;在专业训练上动真格,磨砺斗争本领,在实践锻炼中见真章,提升斗争实效,以多样化培养方法,提振斗争精神。

理论教育:抓牢思政理论教育主阵地,坚定斗争信念。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全面清晰地认识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之路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务必要坚定信念、拥有斗争毅力。这就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武装头脑,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政治判断力,夯实斗争思想根基。同时,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精心设置斗争精神教育内容,把共产党人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设岁月的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年代的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再到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融入理论教育中,切实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斗争、为谁斗争、如何斗争的本质,以深化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作为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斗争精神的责任主体,应不断提升自身斗争品质,并引导青年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斗争的立场、原理与方法,对斗争精神形成整体性认知,以筑牢青年大学生勇于斗争、敢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将斗争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学习,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深化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其次,在理论教育中应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通过理论研讨法、文献资料法,收集与整理斗争精神相关知识,以提升自身斗争精神理论素养。

专业训练:在专业学习中,磨砺斗争本领。斗争本领不是天生而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本领都是在风险与挑战中铸就的,在苦难中磨砺的,在化解矛盾中淬炼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培育斗争精神仅靠勇气和决心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才能在复杂性、长期性的挑战中以斗争打开新局面。青年大学生应通过专业训练,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坚持补短板和强弱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储备各类知识,不断增强斗争的预见性,把握斗争的规律性,避免无知而乱、遇事则慌的现象,才能做到学、思、行统一,方可在艰险中练就善于斗争的真功夫,成就斗争真本领。

实践锻炼:在知行合一中,提升斗争实效。实践锻炼是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必由之路。青年大学生要在不断实践中讲究斗争艺术,塑就斗争韬略,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深入社区,走进乡村,在基层实践活动中,提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砺受挫能力;增长才干,在实践中认识斗争、学会斗争,以发扬斗争精神。其次,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实地研学活动,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洗礼,赓续红色基因,激发内在使命感,以外化斗争行为。同时,引导青年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拓展学科素养,培育斗争品质,练就斗争本领。青年大学生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提升斗争实效,防止“本领恐慌”,淬炼斗争精神。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培育的环境场域

培育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主体相互配合与同向同行,形成协同培育的环境场域。

学校是青年大学生培育斗争精神的主场,应在机制建设上发力,全局全域整合校内校外育人资源,构建规范的培育机制、执行机制、监督调控机制,实现协同治理,推动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工作形成闭环。在培育机制上,以校领导负责制,凝聚宣传部门、学工系统、教务部门、后勤系统力量,整体设计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方案,具体包括培育计划、实施策略、课程规划与考核评估等,做到斗争精神的培育工作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统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场域,拓宽斗争精神培育的广度。在执行机制上,根据青年大学生现实表现、个性特征,实行学校—学院—班级—学生“四位一体”的培育体系,提升斗争精神培育的力度。在监督调控机制上,学校应建立监督—反馈—再调控的循环评估机制,以对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过程与效果不断的优化,提升斗争精神培育的效度。

家庭是青年大学生培育斗争精神的微场域,折射着大学生的斗争行为与理念,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的形成。因此,家长应以平等的沟通方式,多样化的施教手段,对青年大学生正确引导,逐步培养其斗争精神。例如,家长在言传身教中引导他们以英烈为镜,营造学英雄、做榜样的家风,使其树立斗争信念;在交流中增加斗争精神培养的相关话题,引发其对斗争精神形成正确的判断;借助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挖掘“大先生”背后斗争精神的故事,增强其斗争意识。

社会是青年大学生培育斗争精神的大场域,社会矛盾的变化、结构的调整、价值的多元化,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因此,合理运用社会资源,营造斗争氛围,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首先,营造弘扬斗争精神的社会舆论环境,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媒介,宣传发扬斗争精神的典型人或事迹,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斗争意识。其次,组织开展斗争精神主题活动。例如,通过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学榜样、做榜样,以及当代青年大学生论斗争的辩论赛等活动,使其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践行斗争精神。最后,强化网络引导与监管。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其个体的斗争意识易受网络错误思潮的影响,滋生“躺平”“佛系”“EMO”之风,因此,需要强化网络引导与监督,营造“内卷”之势,推动斗争精神线上与线下培育的步调一致。

综上,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之一,既是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凝练和升华。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以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对青年“为什么斗争”“为谁斗争”“如何斗争”的有力诠释。新时代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斗争精神需要在思想上淬炼,培育斗争意识;在学习中历练,提高斗争本领;在实践中锻炼,外化斗争行为,以继承与弘扬斗争精神,让青年大学生在斗争中书写时代的篇章,焕发绚丽光彩。

猜你喜欢

斗争培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