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初中学生投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

2023-03-04赵毅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命中率投篮功能性

赵毅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前言

1.1、选题依据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方与防守方的所有攻防行为都是针对投篮开进行的。

目前,在许多学校,关于青少年篮球的力量训练的方式,大多仍采用传统性的力量训练(如平板卧推、负重深蹲等)。“体能是基础,力量是体能的核心”,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在快速的攻防转换中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一定的命中率,就应当提高各肌肉群的力量素质。这种素质是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较高命中率的关键。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虽然篮球运动员采用传统性力量训练能后很好地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质,但练习的效果往往与练习的数量不成正比,因为这种练习方法不能很好地将运动员所获得的力量与专项很好地结合。这一缺陷在青少年的跳投训练中较为明显。例如,上肢、躯干以及下肢的肌肉往往在传统力量训练中会被教练员分别进行训练,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出的肌肉虽然有较好的力量素质,但其训练中的发力方式与跳投时的发力方式有较大的差异。此外,传统性的力量练习通常在较为稳定的界面中进行,而这种状态不能很好地模拟篮球运动员在快速跑动或对抗后跳起在空中投篮时,这种不稳定状态下的动作。

功能性力量训练(Functional strengthtraining,简称 FST)是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Gray和 Fields K在《Functional Training for the Torso》中首次提出的。Gray和 Fields K把人体在各种运动中的动作视为一条动力链,人体在进行运动时,要注重运动链整体的效果,避免因为运动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而造成整体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必须找出薄弱的环节加以着重的练习。

“功能性力量”概念的提出,以及其相关训练方法与理念的不断更新,为解决传统力量训练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该训练方法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之上,采用更适合专项的训练内容,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念则是将人体看成一条“动力链”,强调多关节肌群协调性、平衡性和稳定性,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中存在的“盲目”和“粗糙”的缺陷,更加突出运动“专项”的特点,强调从实战出发的原则。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通过对两个初三平行班学生进行对比。对对照组实施传统力量训练,同时对实验组实施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将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探究其中投篮命中率的变化规律,并为篮球教练员的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1.2、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根据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学生的身体特征和篮球跳投技术的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确定两种力量训练方法的训练内容。并对比两种训练方案中的训练方法对提升跳投命中率的效果。

1.3、研究的意义

本文将以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生为对象,进行传统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实验,探索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中学生投篮稳定性的影响,为学校青少年篮球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初中生投篮成功率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需要,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所采用文献基本为近12年的,时间节点为2010-2021年。以“功能性力量训练”、“投篮命中率”、“青少年篮球专项力量训练”为关键词,检索出30余篇相关文献。深入探索初中生篮球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系统地搜集了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深入阅读和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展本研究的实验,并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与解析,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在阅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后,作者分别对5名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体育教师、高校篮球训练队教练、篮球俱乐部教练进行了电话、面对面以及网络的深度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对学校训练队的学生实施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可行性、实验的相关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评价标准、训练方法及手段、训练负荷等问题。

(3)数理统计法。

运用WPS 2021和Spss 28.0软件,对实验所得出的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九年级的学生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实验指标所测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采取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总结归纳并得出实验研究的结果。

(4)实验法。

①实验对象

本实验的实验对象为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的学生,均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且在同一水平,受试者均身体健康,无运动性伤病,所有受试者同意参加本实验。

②实验时间及地点

实验地点: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篮球馆。实验时间: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训练时间为12周,频率为周一、周四、周日下午5:30-6:30)。每次训练60min。

③实验设计

表1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同质性

由上述数据可知,两组受试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之前的投篮命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将18位受试者按成绩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组的方式是将所有队员原地跳投的成绩由上到下进行排列,将第1、4、5、8、9、12、13、16、17名的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剩下的受试者为对照组。在实验之前,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身体情况(身高、体重、年龄等)、定点跳投、1min跳投的命中率进行测试,保证受试者的关键性指标在实验之前处于相同水平。然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传统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两组之间的训练负荷力求一致。最后,在12周之后对两组受试者的定点跳投和1min跳投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得出结论。

④实验训练计划

本次实验周期为12周,每周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h,在常规的技战术训练之后,根据专家建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方案设计如下:

表2 对照组训练方案

2.3、投篮命中率指标测试

(1)定点跳投。受试者分别在左右侧底角以及45°角和90°角进行投篮,每个位置两次,每名受试者进行3次测试,选择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测试成绩;

(2)1min计时跳投。实验者需在距离篮圈中心点5.8m之外,在1min时间内用跳投投进尽量多的球,每次投篮后自己进行抢板,然后将球运至指定地点,在测试结束后计算1min内的命中率,每位参与测试的运动员完成3次测试,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测试成绩。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后两组投篮命中率变化分析。

表4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定点跳投命中率测试结果(%)

表5 定点跳投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显著性对比

由表5可见,在实验开始之前,两组学生的投篮水平并无太大差异(P>0.05)。在本实验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案进行12周的训练之后,受试者在定点跳投命中率方面,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对照组从实验前的21.11%通过练习之后提升到35.56%,命中率提高了14.45%,提升幅度为 59.93%,这说明在经过传统力量训练之后,对照组投篮命中率有较为显著的提升(P<0.05);实验组从实验前的18.89%提高到41.11%,命中率提高了22.23%,增长率为 117.68%,这表明在经过功能性力量训练之后,实验组的投篮命中率有显著的提升(P<0.05)。对试验后两组受试者的投篮命中率进行比较分析后可得知其命中率均有所提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两种力量训练方式都能够提升受试者的定点跳投命中率,然而通过对比两组数据的增长率发现,实验组的训练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表6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1min跳投命中率测试结果(%)

由表7可知,两组运动员在实验前的1min跳投命中率方面无显著性意义(P>0.05),即两组运动员的1min跳投技术基本一致。经过12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的命中率从20.56%增加到27.34%,增长了6.78%,增长率为32.97%。与实验前的命中率相比,其增长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一分钟跳投成绩从实验的20.55%增加到实验后的 33.00%,增长值为12.45%,增长率为60.58%,与实验前的命中率相比,增长率存在非常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5)。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组的试验后的命中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受试者1min跳投命中率的提升效果,要比传统性力量训练更胜一筹。

表7 1min跳投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显著性对比

4、讨论分析

由上述数据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进行两种不同的力量训练之后,其两种命中率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这说明运动员投篮命中率的提高与进行力量训练有着显著的联系。

(1)在定点跳投方面,经过12周的实验后,传统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使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命中率分别提升了14.45%和22.23%,两者之间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的提升幅度有所差别,原因如下:

定点跳投所处的状态,是篮球运动员在没有比赛中的身体对抗和对手的干扰情况下所进行的。在对学生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力量训练之后,他们的力量素质和肌肉控制能力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且动作逐渐达到自动化,因此他们的定点跳投命中率也随之有所上升;而实验组在进行了功能性力量训练之后,其力量在增长的同时,对肌肉(特别是小肌肉群)和全身肌肉协调发力的控制能力均有所提升。跳投动作技术的难度相对比较大,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要求全身协调发力,在空中通过控制身体的稳定以及手臂肌肉精细发力才能将球投入篮中。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在针对人体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发力,使人体对自身肌肉进行进行精细控制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即使两种训练方式都能提高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但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实验组,其提升幅度更胜一筹。

(2)在1min投篮方面,传统性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使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命中率分别提升了6.78%和12.45%,两者之间的增长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在1min投篮方面能更好的提升投篮命中率,其原因如下:

功能性力量训练所处的状态多为不稳定的环境,且通过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篮球运动员的腰、骨盆和髓关节等核心部位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全面促进篮球运动员柔韧性、伸缩性、协调性的提升,对于肌肉群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1min投篮项目中,其特点是运动员的跑动距离较长,且需要由跑动状态迅速转变为运球状态,再转变为投篮状态。这一系列运动状态的转变需要运动员有较好的身体控制能力以及动作的熟练度,显而易见,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训练方式以及效果能更好地契合1min跳投的特点,因此也就更够更好的提高运动员1min投篮的命中率。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经过12周的力量训练之后,两种力量训练的方法都对提升运动员的跳投命中率有所影响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影响的效果之间有所差异,在定点跳投的命中率上,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提升的幅度较大,这表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提升运动员定点跳投命中率方面较为有效;

(2)经过12周的力量训练之后,在反映1min投篮的命中率上,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实验组的提升幅度远大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比采用传统力量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其投篮水平。

5.2、建议

(1)在针对青少年篮球专项力量训练中,采用传统力量训练能够很好的提升青少年的力量素质,且传统型力量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以及训练方式较为简单,适合缺少专项训练器材的学校采用。但若想提高运动员在投篮动作中对肌肉的控制能力,特别是跳投技术,教练员则应该根据技术动作的发力原理和运动员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入一些功能性力量训练。增加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学生运动员的跳投命中率,从而更好的适应在比赛中(如空位投篮)的一些场景;

(2)在篮球比赛中,不可能随时都有在无干扰或较小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定点投篮的场景,比赛中运动员通常都是处在“跑动—接球—运球摆脱防守—进行对抗—在干扰下进行投篮”的场景中,因此运动员在实际的比赛中不仅要拥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还需要有较好的跑跳能力、在对抗后以及在对手干扰下进行投篮的能力。因此,教练员们需要在平时在训练中有意识的训练运动员的这些能力,而功能性力量训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我国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力量素质的“量”提升,而注重“量”的训练,虽然使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有很大的提升,但缺少了对力量“质”的要求,这就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即使有很好的力量素质,却不能为其技术动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以至于其训练效果不够理想。而这种“事倍功半”的原因是教练员平时的力量训练的方式,缺乏对实战、特别是缺乏对在高强度的对抗与干扰下发力的要求,训练的目标缺乏针对性,而功能性力量训练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很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因此,建议广大教练员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广泛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方法。

猜你喜欢

命中率投篮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比投篮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夜夜“奋战”会提高“命中率”吗
2015男篮亚锦赛四强队三分球进攻特点的比较研究
今天你投篮了吗
投篮的力量休斯敦火箭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投篮王和盖帽王
试析心理因素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