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形支架”美术活动支持小班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实践探究
2023-03-03李佩芬王丽珍
李佩芬?王丽珍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参与艺术学习,发展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本研究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支撑,为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搭建桥梁,大胆创新“图形支架”美术活动,提供多样的图形元素,帮助幼儿摆脱技能束缚,在图形摆弄中进行思维建构,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幼儿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致力于探寻一套适合年轻教师小班美术活动组织实施的指导手册,提升教师的美术教育组织能力与实施能力,推动教师教育智慧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一)遵循发展规律,找到推动支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的艺术学习创造充分的机会与条件,丰富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增强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末期,他们的绘画能力发展水平正逐渐呈现从无意表征到有意表征、从简单模式到复杂模式、从无关联性到建立关系三个特点。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小班幼儿绘画及思维发展的梯度,就会很容易打击幼儿绘画表达的自信心,失去促进涂鸦发展的原始动力。所以,面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教师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在保护幼儿想象力的基础上支持幼儿掌握造型的基本方法,使其产生创造性想象,帮助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象,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注重思维培养,促进终身发展
《指南》提出要培养幼儿创造力,幼儿时期既是人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人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是一种融合想象、操作、创新与创造的思维方式,其不仅对学前时期幼儿的学习至关重要,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密性等特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向前,但也会表现出不稳定性,其中成年人的束缚和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应有意识地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具体的、系统的方法,为幼儿搭建创造性思维发展支架,在观察、操作、联想、创造中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基于教学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以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多数注重造型技法、颜色的运用、构图的合理性,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仅依靠教师讲授、幼儿临摹的方式很容易限制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击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自信心。同时,以自我思维评价幼儿作品,总觉得幼儿“画的不像”“画不出来”,这样的评价视角让教师显得无所适从,出现了“不会教,不敢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保护幼儿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绘画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造型技能的助力。
二、概念界定
“图形支架”美术活动是指在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客观存在的差距,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图形元素粘贴,帮助幼儿摆脱技能束缚,在图形摆弄中进行思维建构,通過观察、归纳、动手操作,启发幼儿进行联想,提升幼儿造型审美能力、对图形的感知以及绘画能力,产生创造性想象,达到自由创作的美术活动。
三、“图形支架”美术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充分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美术核心经验等,惊喜地发现了通过将粘贴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多样的图形元素,让幼儿在多样化的图形元素摆弄中建构思维,促使幼儿经历观察—归纳—操作—联想—创造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基础、进阶和高阶三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并设置多个教学活动案例。每个活动包含粘贴和绘画两个部分,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图形元素,学会用图形元素粘贴造型,在粘贴过程中对形状、构图、色彩有初步感知,并将粘贴中获得的已有经验迁移至绘画活动中。活动内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难度,帮助幼儿积累认知经验,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一)联系生活经验,为幼儿感受美搭建支架
对事物的观察、归纳、操作等能够提高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事物造型的敏锐度,所以教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环境、事物的美感和造型,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审美经验。在“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和归纳生活中景象和事物的造型,抓好每次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好奇心与探索欲的瞬间,组织适宜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图形的有趣。
例如,在一次吃加餐时,幼儿结合自己吃的饼干是圆形的而进行了讨论与想象。“今天吃的饼干是圆形的”“我们家早上吃的饼也是圆形的”小朋友们议论纷纷。为了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教师马上结合图形带领幼儿开启一场图形与美食的融合游戏,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利用圆形制作的作品,然后对幼儿的随机发现进行拍照,放到多媒体屏幕上,要求幼儿讨论具体的构造与颜色。“衣服上的扣子是圆的,是彩色”“西瓜是圆的,是绿色的”“我的脑袋圆圆的,是黑色的”“小鸟的脑袋是圆圆的,是黑色的”。幼儿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圆形,对圆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创造。结合充足的生活渲染,有的创造了可爱的小鸟,有的创造了大西瓜,还有的做出了小人,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提升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二)运用粘贴组合,为幼儿表达美搭建支架
人类艺术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限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身体手部肌肉发育有限的情况,复杂的技能和工具为幼儿艺术表达带来了巨大挑战。“图形支架”美术活动利用即时贴方便粘贴的特点,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即时贴,给予幼儿表现事物造型更加直观和精致的材料,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相应的图形元素材料,反复观察和把握事物的特征。
例如,在小班常规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想引导幼儿绘画苹果、蝴蝶等简单事物的造型,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是难以表达清楚的,所以教师常常感到自己不会“教”,不知道如何用合适的方式提升幼儿对造型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助推幼儿涂鸦期的发展。在“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长方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等基础图形元素材料,鼓励幼儿先根据自己对要表达的造型的观察和归纳,选择想要的图形元素,然后在粘贴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的手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在观察、归纳、操作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提高表达造型的信心。
(三)基于趣味游戏,为幼儿创造美搭建支架
幼儿通过想象,将感知过的已有事物特征进行组合和改造,以此反映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就是创造,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既需要教师为其提供保护的环境,也需要提供方向、方法上的支持与协助。要想为幼儿提供方法支持,就需要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独有的学习方式。在“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游戏等方式进行导入或者串联整个活动过程。
例如,在“有趣的圆形”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圆形带领幼儿赏析“圆圆的太阳、气球、苹果”,再添一个变成“眼镜”变成“小鸡”变成“小人”;结合梯形带领幼儿赏析“楼梯、滑梯、滑道”;结合方形带领幼儿赏析“楼房、冰箱、电视、柜子、茶几”。在有趣的“变变变”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这些事物的特征,对不同形状进行组合,或者对相同的物品造型进行个性表达,如针对形状与物品说颜色、说搭配、说组合与构成,然后引导幼儿用这几样图形自主组成一幅画。
四、成效与反思
(一)提高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自信
“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发展支架,为幼儿在现有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搭建一个媒介支架,一方面锻炼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让小班幼儿在能力范围内自主选择合适的图形材料,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造型,提高了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观察同年级未开展“图形支架”美术活动的班级时,发现日常美术活动会因为受到幼儿涂鸦期发展特点的影响,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持久性低,并且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自信心。但在开展了“图形支架”美术活动开展的班级中,由于美术活动需要动手操作,自己摆弄图形素材,一半以上幼儿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同时,在开展一段时间的“图形支架”美术活动后,小班幼儿开始越来越关注观察事物的外形结构,并能够基于自身对图形的认知,自行组合图形元素进行创新创造。在后续的绘画活动中也能够看出,幼儿在先前粘贴活动中积累了对事物造型的认知经验,能够更好地通过图形来表现观察到的事物的造型特点。
(二)提升了幼儿对结构的灵活运用能力
“图形支架”美术活动基于小班幼儿潜在的发展阶段,先以长条、圆等基础的图形入手,帮助幼儿从笼统地观察事物到有意识地观察事物的造型,尝试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搭建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支架。随着幼儿认知经验及涂鸦能力的发展,再通过问题引导、趣味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进行两个及以上元素的组合,帮助幼儿从观察简单的结构到观察复杂的结构,对结构的表达逐渐具体、精细。
在“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中可以发现,刚开始小班幼儿只是进行单一元素,组合构建单一的画面,如一个太阳、一个苹果、一只小刺猬等,隨着幼儿对图形元素认知经验的迁移和涂鸦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将自己想象到的有关联的事物进行组合,使画面更加丰富、饱满、富有情节和内涵。除此之外,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图形支架”活动后,幼儿的绘画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到中班以后,大部分幼儿能够自由且自信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出不同事物之间前后、远近的关系,使画面结构更加丰富。
(三)培养了幼儿关联引申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活动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载体,但必要的美术核心经验是幼儿能够自主表达和表现的基础;适宜的材料是支持幼儿将情感、意向、观念转变成表现的重要媒介;丰富的图形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小班幼儿建构思维模式、锻炼动手能力搭建了支架;活动中遵循的观察—归纳—操作—联想—创造的思维练习过程,使幼儿从无关元素的建构到建立事物之间的关联,帮助幼儿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艺术再创造,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分析开展“图形支架”美术活动的班级发现,幼儿不仅能够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关联引申的创造性思维,还在数学、语言、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活动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呈现出了创造性的特征。
(四)助推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为幼儿的发展搭建“支架”,充分了解小班幼儿涂鸦期的发展阶段特点,理解幼儿行为表现的原因,对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创造活动、营造自由氛围和给予充足的时间。同时,“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为教师组织小班美术活动提供了一种模式,从游戏情境入手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供可供幼儿选择的图形元素,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表达出自己想要构建的造型,再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联想、拓展、组合、延伸。在对实验班教师的访谈中,教师谈到:“有了‘图形支架课程思路,我们开展小班的美术活动时更加得心应手,有目标地为孩子搭建发展支架,不管开展什么活动,如果孩子做不到,我们会反思自己提供的材料是否合适、提供的方法是否能够满足孩子‘最近发展区的需要……”由此可见,“图形支架”美术活动不仅能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性,还能够在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增长教师的教学智慧,为其专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图形支架”美术活动既能够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小班幼儿顺利度过涂鸦期的不同阶段,又为教师支持、鼓励幼儿的自由创作提供了媒介工具,让教师在美术活动组织中摆脱“盲目放手”和“急于指导”两种极端状态,真正成为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研究者,保护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注:本文系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以‘图形支架美术活动提升小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JKG21-06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