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盖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2023-03-03李霞
李霞
【摘 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纵向实现对象、内容和过程全覆盖,也需要从横向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监管体系。其必要性在于贯彻中央决策、促进行为规范、防控风险;其可行性在于政策与市场日趋成熟、企业治理与人才队伍不断优化。论文提出要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需从顶层设计、内部组织、年度规划、经验反馈、配套改革等方面入手,使各项举措上下联动、密切配合,还需落实全过程考核,将监督效果转化运用于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6.1;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2-0113-03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其内部治理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对推动国企规范运营、防控风险、保值增值发挥着积极作用。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明确要求实现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因此,深入研究如何推进国企内部审计全覆盖,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促进行为规范、应对复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内部审计全覆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梳理和把握,才能确保各项举措协同推进、取得实效。首先,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了层层递进的逻辑体系。它既需要实现纵向完整性,也要实现横向配套性。其次,从多角度判断,实施国企内部审计全覆盖势在必行。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国企行为、防控经营风险的迫切需要。无论从政策环境,还是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来看,实施内部审计全覆盖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最后,要系统推进国企内部审计全覆盖,需要从顶层设计、内部组织、年度规划、经验反馈等多个层面着手,使各项举措之间形成有机衔接、相互促进。这需要高度重视,注重将内部审计全覆盖融入国企日常经营管理之中。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内涵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是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概念,它将内部审计的对象、内容和过程都纳入全方位监控的范围之内。具体来说,内部审计的全覆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审计对象全覆盖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要实现对企业内部的全员全覆盖,将企业中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人员都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之内,对他们履行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决防止“选择性治理”,重点加强对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监督力度,全面检查他们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表现,严格审核其履行经济责任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推动企业依法合规规范运营。
2.2 审计内容全覆盖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要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全覆盖,使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在审计内容的范围之内,不存在任何“盲区”或“死角”。重点要覆盖财务收支管理、资产运营管理、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建设、风险管控等关键领域,检查企业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项目立项和实施、预算执行、财务报告编制等方面是否规范、是否合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国有企业全面依法规范运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2.3 审计过程全覆盖
国有企业还要实现对内部审计全过程的监控,将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和把控之中,形成全流程、全闭环的审计运行机制。具体要求审计部门要对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项目的立项批准、现场审计的开展、审计报告的编写和发布、被审单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反馈等每个环节都实施严格监督,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推动过程管控不留死角。这对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结果的贯彻落实率、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和提升内部治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内部审计全覆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从纵向上实现对审计主体、内容和过程的全方位覆盖,也需要从横向上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审计监管体系,使监督的覆盖面和效力最大化,为国有企业规范治理、防控风险、保值增值提供有力保障。
3 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这一举措,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以确定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结论。
3.1 必要性分析
3.1.1 贯彻党中央关于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决策部署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审计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指出,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这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南。因此,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应有之义,其必要性毋庸置疑。
3.1.2 促进行为规范,提升经营管理科学化水平
内部审计可以发挥独特优势,监督国企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投资运营、进行财务管理等方面是否规范合法、程序是否规范、效益是否达标。审计结果可以揭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空间,内部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可以帮助企业调整完善机制流程,优化配置资源,从源头上促进行为规范,提升管理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水平。这对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3 应对复杂环境,加强经营风险防控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潜在风险与日俱增。内部审计可以发挥独特优势,深入了解企业内外部的风险隐患,对照企业的风险防控机制与应对能力,做出风险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化解隐患。这对国企有效防控经营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安全运营、提升抗风险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3.2 可行性分析
判断一个举措是否可行,要从环境条件和自身要件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对国企内部审计全覆盖来说,无论是外部政策环境,还是企业内部运行机制,都已经日趋成熟,为顺利实施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有力支持。
3.2.1 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趋于成熟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和监管体系建设,这为国企内部审计全覆盖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第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法制更加健全,为规范国企内部审计工作机制、落实全覆盖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三,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推进,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技术手段,有利于拓展监督范围;第四,随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开展和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国企决策和监管更加科学,也为内部审计监管创造了良好氛围。
3.2.2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人才队伍不断优化
第一,随着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确立,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监管机构的设置也越来越规范,这为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全覆盖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二,近年来国企内部审计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健全,为数字化审计等新举措的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第三,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也取得一定进展,审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为全覆盖目标实现提供了技术可能。
综上所述,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不仅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需要,也是规范企业行为、防控经营风险的迫切要求。下一步还需进一步健全相关配套机制,确保审计全覆盖落地见效。
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实现途径
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实现途径,要遵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注重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也要关注项目实施和业务指导的细节把控,使各项举措能够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审计全覆盖落地生根。
4.1 完善顶层设计,为审计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明确要求国家审计向全覆盖延伸,这为国企内部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政策依据。因此,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性,从维护国家利益和国有资产安全高度出发,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科学指导内部审计全覆盖工作。首先,明确国企内部审计的法定地位,明确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厘清内外部审计、业务部门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为独立开展内部审计提供法治保障;其次,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结合行业监管要求,建立和完善包括内部审计章程、内审工作细则、案例指南等在内的规章制度体系,使内部审计的对象、方式、频次、程序、质量标准等制度化、规范化。再次,要形成系统、科学的内控评价办法,明确审计查找问题、提出建议的操作流程,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最后,要主动作为、敢于创新,积极运用数字化审计等新技术手段,构建覆盖全面、数据化、智能化、实时监控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动态化监管。要依托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快打通数据接口,拓展监测维度。要加快推进内部审计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与时俱进拓展审计新境界。
4.2 健全内部组织,确保独立运转
按照党中央关于国企建立党的领导下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国企要进一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定位,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党组织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关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框架。按照审计监管要求,国企要积极主动设置专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和优化内审机构设置,适时增设内审机构,扩大监管覆盖面,配备足够合格的专职内审人员,全面提升内部审计的监管效能。同时,充分运用项目制管理理念,根据年度重点领域设立专项小组,针对所审计对象和业务方向采用差异化编组方式。还要建立内外部审计联动机制,发挥工作协同效应。要进一步创新内审人员管理,实施项目负责制、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内審组织活力,增强工作实效。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同企业党委组织、纪检监察、党群工作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工作合力。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知识库、案例库、数据共享平台,为各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3 明确年度重点,持续推进常态化监督
内部审计要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经营管理重点,科学界定年度重点审计领域,制定详细、系统、可操作的年度审计计划。计划中应明确审计事项,合理区分关注重点,形成审计项目清单。要科学评估业务风险,对新业务和高风险业务着力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开展远程审计和持续审计,辅助和拓展人工审计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要大力强化风险导向型审计,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评估公司重大决策和业务运营的风险状态。还要加快推广连续性审计,实现全面覆盖。同时,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实行全生命周期管控,对审计项目实施全链路跟踪考核评价。还要建立查缺补漏、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量化考核机制,将内审效果与内审人员待遇激励挂钩。此外,要加强对被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形成监督闭环。
4.4 注重经验反馈,促进内部审计规范发展
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内部交流,也要与公司高层保持良好沟通。要定期召开工作会,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研讨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还要通过培训、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建议。此外,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典型案例的梳理与总结,形成规范化的案例库,记录在公司业务系统,便于查询和应用。面对某类业务新出现的问题,可以快速搜索历史案例,对症下药,作出科学的处理决策。同时,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监管理念和审计方式方法创新,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构建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新型内控体系。还要主动作为,与业务和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提高监管建议质量与实践价值。
4.5 推进配套改革,夯实制度执行基础
深化国企内部治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治理地位的明确,健全党组织在国企中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为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创造政治环境。还要理顺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定位。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和企业在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拓宽专业人才来源渠道。要建立常态化的内审人员培训和考核机制,推动形成学用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为审计全覆盖提供人才保障。要在夯实内部审计基础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审计全过程闭环管理和结果反馈应用机制,推进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要深化简政放权改革,进一步增强国企自主性,为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创造空间。国企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快推进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新型审计运行机制。要加快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内部审计,全面推进内部审计改革创新。
综上所述,国企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需要系统谋划,并将其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下一步还需落实全过程考核,不断强化监督效果的转化运用,使审计全覆盖真正成为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5 结论
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系统推进内部审计全覆蓋,需要高度重视,注重将其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下一步还需高度重视对审计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监督效果转化运用于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继续深化配套改革,为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沈澈.浅谈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3(28):173-176.
【2】刘希敏,赵占博.新形势下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23(07):29-33.
【3】王帅.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05):184-186.
【4】李晓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交通财会,2023(03):58-60.
【5】郭贝贝.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22(12):97-99.
【6】崔慧静,丁天.新形势下国有文化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J].审计观察,2023(0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