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023-03-03石菡

家长·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思维

石菡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这门学科在本质上来讲是一门专注于思维活动的学科,教师要想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完善自身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本文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展开探讨,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要具有创新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正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当前阶段,我国正在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落实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由之路。

(二)是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

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中融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完善。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与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行判断、推理简单的数学问题,有条理地思考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选择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此可见,在小学这一学生思维形成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

(三)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助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正处于发育阶段,但是其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新的数学知识,因此很多学生仍处于浅层学习阶段,难以对这些数学知识形成深入的认识,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在这一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为关键。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学生就能对数学知识的属性、类别加以分析,在脑海中构建数学知识框架,面对实际问题时就能结合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内涵加以处理。除此之外,数学思维形成后,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发散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动机,推动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探索数学世界。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为其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后续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二、当前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仍有完善空间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仍旧认为只要针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做好讲解工作,再用大量的习题加以辅助练习就能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会逐渐弱化,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原理的深度理解。这一情况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其数学能力难以提高、数学思维也难以获得成长,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教师教学模式仍有完善空间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仍旧在课堂上开展“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课堂氛围枯燥沉闷,难以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自然逐渐降低。还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将大部分课堂时间放在知识理论讲解与习题演练上,导致数学课堂缺乏互动性、开放性和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尊重个体差异原则

對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不同的学生个体在认知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所有学生平等的尊重与理解,结合不同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开展兼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因材施教,以此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开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递推式教学,鼓励学生应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思考,以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进步。

(二)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针对其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时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在设计教学内容与习题时,教师应保证兼具挑战性与可实现性,以避免学生因无法顺利实现学习目标而丧失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鼓励学生在协作探究中深入思考,强化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路径

(一)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会自然而然地大幅提高。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主动理解知识、探索知识、减轻心理负担、享受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为其构建适宜的问题情境,以此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帮助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除此之外,问题情境的构建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问题情境构建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情境构建的全面性与透彻性,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以“千克和克”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开始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大型生活超市这一场景,依托生动具体的画面勾起学生的生活回忆。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展示大型生活超市的内部图景细节,为学生播放顾客在超市购物的视频资料,同时播放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之后,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苹果、橘子、葡萄等物品,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在超市中见过这些商品,请问这三样商品哪一件最重?哪一件最轻呢?”多数学生会根据过往的生活经验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接着提问:“那么大家知道它们具体有多重吗?应该如何对其重量进行测量呢?”此时有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用杆秤和电子秤准确测量商品的重量。这时课堂氛围已经十分活跃,教师继续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杆秤和电子秤上是用什么作为重量单位的?”从而顺利引出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即千克和克的概念。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得以充分激活,数学课堂也变得极具互动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在这时开展数学知识讲解,学生自然会形成深刻的印象,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自然能够得到提高。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思考与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其数学思维实现了成长与发展。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要将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降低数学知识理解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引导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其数学思维。这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设计水平,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掌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在教学准备阶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富有趣味性且与教材内容具有较强关联的课外资料,将其融入课堂,依托丰富多彩的内容与适宜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产生深入思考,进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以“圆柱和圆锥”一课教学为例,本课程教学内容对空间想象力仍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讲有着较大的理解难度,很多学生都无法快速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灯笼等圆柱体实物和冰淇淋甜筒等圆锥体实物,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圆柱体和圆锥体的透视图和平面展开图,以此让学生对相关概念产生基础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力。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属于圆柱体或圆锥体,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者作用,把控好讨论节奏与讨论内容,引导学生联想水杯等事物。这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已经得以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非常強烈,此时教师再引入圆柱体表面积、圆锥体表面积计算等内容,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最后,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圆柱体的平面图与剖面图展开探究,引导学生推导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很容易就能推理出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底面圆的面积之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推导能力会得到切实发展。

(三)重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是一门创新素材十分丰富的学科,这些素材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载体,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考点,教师可以合理运用丰富的创新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活动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有着鲜明的敏锐性、潜在性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观察、类比、总结等方面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引发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就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和归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学生做好引导、提供协助,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贯彻落实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具体用法,因此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具体含义。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张“完整的圆形蛋糕”图片,并提出问题:“观察这张图片,同学们能想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部分做过预习的学生会说能够想到均分问题。其次,教师继续提出问题:“我们都在日常生活中划分过东西,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的蛋糕,如果将这一蛋糕整体平均分,应该怎么分呢?”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思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通常能够说出各种各样的均分方案,教师应当保持耐心,认真倾听不同学生的表达,并帮助学生纠正不合理的均分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思维敏捷的学生肯定,给予学习态度端正但是思考速度较慢的学生鼓励,可以准备糖果、零食等奖品作为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表达自己想法的奖励,以此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后续成长提供助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把握数学知识的思维点,以丰富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