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实交错间,写好一篇形散神聚的散文
2023-03-03莫笑君
作者简介:
莫笑君,原名胡姚雨。東南大学硕士毕业,青年作家。曾获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一等奖、全国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已出版《余声不回》。
中学阶段,除了记叙文,大家写得最多的往往是散文。二者的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记叙文往往带有完整的事件,散文则可以没有完整事件,就通过写景状物来抒情。我们常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神不散”还好理解,可为什么“形”要散呢?能不能“形”也不散呢?还真不行——因为散文的写作逻辑是,想写什么,却不能只写什么!
什么意思呢?你要写好一条江,就不能只写这条江;写好一棵树,就不能只写这棵树,你得有发散、有延展,不然文章就单调、单薄。这发散、延展的部分,就是“散文化”的过程,也是注入情感,让情与景、情与物交融的部分,更是散文立意拔高、内涵深化的关键。作家冯杰有一篇《九片之瓦》,非常高明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写瓦,又不只写瓦”,我们也能借此学点“瓦工”,搭出一篇形散神聚的好文章来。
眼见为实,先写“实用性”
要做到“形散”,也不是上来就“散”,还是得把物与景本身的特点给写清,继而再去发散。如何写好事物本身呢?这是作文基本功,没练好的必须抓紧打基础。很多时候,物与景的特点,往往通过眼睛就能一眼看到——比如,瓦的用途是什么呢?第一反应就是,盖在屋顶上的,为人们遮风挡雨的。于是,冯杰就突出描写了瓦的这种功能——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
“蓑衣”就是人们拿来挡风遮雨的雨具,这一比喻直接展示了瓦的实用性,又让瓦具备了“清气里漂浮”的美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看”瓦,会发现瓦要实现遮风挡雨的功能,一定是连片铺开的,于是又有了下一句——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词,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
以上这些用途是大家熟知的,接下来作家又写了一种往往要熟悉乡村院落、长于田间地头的才看得到的瓦上风景——
瓦上唯一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还是“乡间郎中”呢。在乡村药谱上如是说:瓦松,清热解毒,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瓦上长出的瓦松不仅成为房屋顶上的风景,还能作为中药治病。其实,瓦的用途写到这里你会发现,文章已经在有意无意对瓦进行延展,比如“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为什么要出现“姥姥从屋顶上采”这样的场景?其实就是在把瓦的用途和亲情进行联系。
回到开头举的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如何先写好一棵树、一条江的特点?比如,树的用途是美化道路,因此我们要重点描写的就是它树叶颜色的碧绿、枝干造型的挺拔;江的用途是涵养生态、载舟运输,我们要重点描写的就是它水里生物的多样、水面上船只往来的频繁……这些都是“一眼即明”的。
想象为虚,再写“关联性”
如何“写瓦,又不只写瓦”?很简单,在写完实用性的基础上,你得把和“瓦”相关的其他内容进行想象、串联——如果你记性不错,一定还记得我们在栏目的早几期和大家介绍过“联想”技巧,比如,组词、谐音和引用。
散文写作中,我们今天要强调的是,你的联想可以天马行空、才情四溢,但需要注意的是,要让联想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这会让你的文章在发散之余显得更有逻辑,情物交融也更加充分合理。我们来看《九片之瓦》是如何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展开联想的。
首先,进行浅层联想。作者运用的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方法,组词。他找到了一个和瓦有关的词——
乡村的瓦大多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词只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试想,如果让你给“瓦”组词,你会联想到“瓦蓝”吗?或者说,除了“瓦蓝”,你还能想到其他与瓦有关的词组吗(比如,添砖加瓦、土崩瓦解、瓦特等)?通过这一联想,作家把“瓦”和乡村进行了联系,这就是通过组词,对“瓦”进行了第一次延展。
关于这一点,文章第二节“瓦的籍贯”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想象和描绘,“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头晕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其实就是从瓦延展到了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乡村二者关系的思考。
瓦在乡村很常见,因此还算“眼见为实”的,属于联想的第一层。接着,文章对瓦的延展到了第二层——
在北中原黄河故道,挖河时曾在深达五米的地段,挖掘出一座汉代瓦屋顶,还有夯土墙、房基、简瓦、板瓦,未来得及使用的瓦。黄河不规则的流动,让那些瓦屋顶明显移位和错位。
我骤然一震,瓦都是一方方干裂的嘴巴,想说什么?讲历史吗?欲言还休。
多少年里,那些瓦们在与黄河水进行交谈。在鸡啼里,在掌灯时分,它们用北中原方言,用今天仍然流动的方言,叙说或耳语。
在这一层,作者对瓦的描绘跳脱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童年记忆,联想到的是考古活动中“挖掘出一座汉代瓦屋顶”,这就将瓦和历史进行了串联,作者代表瓦发问:“瓦都是一方方干裂的嘴巴,想说什么?讲历史吗?”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瓦的联想。特别是后面一句“那些瓦们在与黄河水进行交谈”——“黄河”是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炎黄子孙的象征,作者试图通过一片瓦,将它和广阔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联结,激活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追思和自省,这就是“写瓦,又不只写瓦”的高招。
写到这一层了,是不是感觉差不多了?文章还不止步,进一步纵深推进,开始“造词”——
乡村还有个常用词,叫“蓝砖红瓦”,意思是这样才般配,是衡量典型小康人家的象征……初冬的红瓦煞是好看,红瓦饮过乡村的醪酒,一方方红着脸。落上暖雪,噗的一声,炽化了。
“一只紅瓦出墙来”,美丽而惊心的意象。当然,这只是我伪造的宋诗。
……
瓦们在天空飞翔,那该如此地童话呀,瓦在天上行走,如一方方的浪。如果瓦翻过身来,则像袖珍的舟子,踩着浪的脊。“软润”,我生造的词。
在这一层,作者联想到了“红瓦”,为了区别之前写的“瓦蓝”,化用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把“杏”替换成了“瓦”,这种联想和替换多么新奇有趣!同时,作者继续发挥童真的想象,让“瓦们在天空飞翔”,并因此新造了一个叫“软润”的词。
你会发现,当你的联想足够新奇,你是可以在文中创造一些独属于自己的、奇特的“生词”的。这种“创造”给人陌生化的阅读体验,让你的文章别具一格。这也是《九片之瓦》和之前朱自清《话中有鬼》最大的区别,两篇文章虽然都充分运用了联想技巧,但对比就能看到,《九片之瓦》更加天真烂漫,像“小瓦大作”、“瓦痣”、“瓦魂”等新词新意层出不穷,充满想象和童真;《话中有鬼》则更加写实,都是选取了生活中既有的“鬼词”来罗列。
这样一分析,也能进一步体会到同一种写作技巧在不同作家笔下、不同散文作品里,是如何千变万化、为我所用的。
再看这三层联想,分别是从浅层的“现成组词”,到中层的“跳脱现实”,再到深层的“自主创造”,层层递进中,联想的深度、独创性不断加强,
文章的内容不断丰富,对瓦的情感也不断加深,既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留恋、对亲情的回忆,也有对传统文化的追思、对生命的体悟,情、物、景在不断丰富的想象中,交融得也越来越充分。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学阶段,或者说练笔时期,我们写文章到前两层足矣,因为当我们跳脱既有的生活经验去挖掘事物的深意,就足够考验我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了。特别是“生造”技巧,或许能眼前一亮,但对中学生来说往往风险大于收益,在没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还得慎之又慎。
回到我们开篇举的两个简单例子,按照上面的方法,我们如何把一棵树、一条江写丰富?
要写一棵树,从浅层看,这棵树是家门口众多行道树的一棵,它可能颜色独特,可能枝干错乱,都是“眼见”的部分。从深层来看,我们就要学会跳脱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追问,为什么不同道路上会种不同类型的行道树?
不同城市又分别选择了哪些行道树?这可以成为你上下学路上,或者外出旅行、研学时的一个疑问去验证;哪怕没有机会外出,也可以通过发达的信息渠道进行信息搜罗,自行丰富文章的素材。
再看一条江,这条江是你每天路过的江,从浅层看,它有自己的名字,是这个城市的地标,从深层看,它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是否人为拓宽过?是否发生过水灾?是否存在一些传说?这些都可以成为激活想象,激发情感的切口。
说到底,写好散文的方法基本都殊途同归,就是既写这件事物本身,又不局限于这件事物,关键就是发散联想来延展内容的触角、加强情感的融汇。
学了上面这几招,现在你会是个合格的散文“瓦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