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澄江医派源流与现状考述

2023-03-03王家豪薛昊陈仁寿顾珂溢花海兵

关键词:医派澄江江阴

王家豪,薛昊,陈仁寿,顾珂溢,花海兵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2.苏州固生堂桃花坞中医门诊部,江苏 苏州 215003;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江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有“中医之乡”美誉,明清以来名医辈出,近现代更是涌现出许多名医大家。《江阴县志》及相关史料记载的江阴著名医家达百余人,医著50余部,这些医家医著对本地中医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江阴为区域界定的颇具地方特色的中医地域流派——澄江医派。

2020年底出台的《江苏省中医药条例》第五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部分,将“澄江学派”列入其中,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推进其挖掘、保护和传承。2023年9月12日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在南京宣布成立,会上国医大师施杞指出流派研究要将历史与现代结合,立足现代,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追溯历史,还原流派本源,正本清源。因此本文旨在对澄江医派的源流进行考述,并对其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析,以期助力江苏中医流派研究。

1 澄江地名来历与地域范围

江阴古称“澄江”,坐落于长江下游南岸,古为江防重镇。宋代俞巨源《江阴志·序》:“大江自京口(今镇江)来,委折而南,浩荡澎湃,势益壮越,数百里聚为澄江之区”,江水到此便由浊转澄,故江阴便正式有了“澄江”之称。此后,江阴的文士都偏爱“澄江”一词,如江阴的驿馆即名为澄江驿;乾隆年间江苏学政李因培将暨阳书院更名为澄江书院;江阴知县陆次云将其诗集命名为《澄江集》等。

江阴医家亦喜将自己的籍贯标注为“澄江”,如明代庄履严撰《医理发微》,落款为“澄江十二世医庄杏旸履严甫著”;明代顾儒撰《简明医要》,落款为“澄江云竹山人顾儒”;近代名医郭柏良《哮喘除根新说》文末题为“澄江郭柏良编辑”;针灸巨擘承淡安著《经络要穴歌诀》,署名为“澄江承淡安编撰”,其在《铜人经穴图考》序中载“民国二十五年秋承淡安书于江苏澄江龙砂山麓之蛰庐”。

由此可见,“澄江”作为江阴之别称已有近千年历史,当地历代文士、医家皆有以“澄江”指代江阴的习惯,因此以澄江医派命名江阴地区的中医流派,既能反映地域范围,又能体现历史特色。

2 澄江医派历史源流

澄江医派起源于明万历年间,以顾儒与庄履严为代表的澄江医家为医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后,澄江地区不断涌现名医大家,承继经典,创新学说,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了澄江医派的传承与学术体系,推动了医派的发展。现将澄江医派历史源流分论如下。

2.1 起源期

江阴地区中医诊疗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唐代设有医学博士,掌疗民疾。宋末元初,“墙东先生”陆文圭著《墙东类稿》记录其探索医方医理的活动和轨迹,书中载有江阴地区加强医药署建设、构建三皇殿讲堂、广泛传播医学知识、培育医学人才的重要史料。陆氏是江阴地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医家,被称为“澄江中医先驱”。此后包括太医吕逸人、金瓶许氏世医均见载于江阴地志。因此澄江医派的文脉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

有学者基于历史地理学和文献计量学对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要素进行构建[1],指出明确的历史记载、文化内涵以及留存有一定数量的古代文献典籍等是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主要评价指标。因此陆文圭虽然被称为“澄江中医先驱”,地志等史料中亦有吕逸人、金瓶许氏等江阴早期医家的相关记载,但其均无明确的医著、医论存世,因此可以将他们视为流派形成的文脉背景,但将其作为一个医学流派的起源则并不妥当。

明代以来,澄江医家开始有医著存世,最早可以追溯到顾儒所著《简明医要》;其后庄氏世医庄履严著有《医理发微》[2];东乡缪坤善于察脉审方、精探医理,著有《方脉统宗》;以吕夔为代表的吕氏世医,先儒后医,以医闻名,嘉靖年间入职太医院,著有《运气发挥》《经络详据》《脉理明辨》和《治法捷要》等。

明万历年间,澄江地区涌现出顾儒、庄履严、吕应钟、顾文熊、刘国符等一众名医,且有诸多医著问世,为澄江医派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后世医家每言学医之路,均言及拜读庄、吕著作,如清代澄江儒医何春煦言:“余少即留心岐黄诸书,游庠后益,采邑著先辈著述,校鱼订豕,历有年所。如吕氏《运气发挥》《经络详据》《脉理明辨》《治法捷要》《葆元行览》《世效丹方》,高氏《资集珍方》,缪氏《方脉统宗》,顾氏《简明医要》 ,……靡不潜心参玩。”

宋元时期医家奠定了澄江中医的文脉内涵,特别是陆文圭有关三皇殿的记载,充分反映了宋元时期澄江地区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情况;直到明万历年间,以顾儒、庄履严为代表的澄江医家始有医著存世,奠定了医派的学术基础,当为澄江医派之肇始。

2.2 发展期

清代至民国时期,是澄江医派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澄江地区涌现出了名震吴中的华墅龙砂八家、享誉锡澄的峭岐凤戈庄朱氏世医、温病大家柳宝诒、伤寒大家曹颖甫、针灸巨擘承淡安,以及中医教育家薛文元、郭柏良、章巨膺等。

该时期澄江中医界不仅名医辈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医家开始注重对中医药理论的阐释与发挥。如江阴所辖华士(古称花市、华市、华墅)境内龙砂山下的龙砂八家,有《龙砂八家医案》存世。龙砂姜氏更是传承9代[3],17位名医,撰写著作10余部,其中第二代传人姜礼著有《风痨臌膈四大证治》《仁寿镜》《本草搜根》《诊治汇理》《春晖堂医案》等;第三代传人姜学山善治伤寒、湿温等证,著有《论诊治验》;第四代传人姜健是最突出的一位,擅长运用五运六气、阴阳变化等理论探讨病因病机,故能“投剂如神,决生死不爽”,著有《三因方论》《本草名义辨误》。晚清温病大家柳宝诒[4]围绕“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完善伏气温病学说,提出“助阴托邪”之法,其弟子门生众多,俱为名医,逐渐形成了以柳宝诒为代表的澄江伏气温病学派。经方大家曹颖甫以经解经[5],著有《伤寒发微》与《金匮发微》。峭岐朱氏世医,其学说与仲景学派相异,自成一体[6],故称“澄江朱氏夹阴伤寒”,其结合澄江地区病种特点,完善脐腹诊与咽喉诊理论。针灸巨擘承淡安[7],一生著述颇丰,编撰一系列针灸学教材及著作,整理校注了针灸相关文献,带领弟子翻译了一批日本针灸医籍,开创了澄江针灸学派。他们推动了澄江医派的发展,为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3 开新期

1949年至今,澄江医派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助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医家。

江阴籍国医大师夏桂成,早年师承江阴名医夏奕钧,后就读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创中医妇科“调周法”治疗月经病和不孕不育症,创新了中医妇科理论体系,被誉为“送子观音”;全国名中医徐福松,师从其父(著名儿科专家惠之公)及舅父许履和(中医男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徐荷芬,著名中医肿瘤专家,江苏首届国医名师;黄煌,全国名中医,当代经方派代表人物,致力于经方的国际传播;袁士良,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中医,师从柳宝诒再传弟子薛铭章,创“清化论”,力主“病多痰湿,法从清化”治病理念,善用温胆汤,业界称之为“袁温胆”;陈正平,江苏省名中医,师从夏奕钧,以妇科、内科病见长。

此外,澄江还有任氏中医疡科,以治疗流注、溃疡、无名肿痛等闻名;朱氏金针传承5代;月城有江苏省名中医邹逸天,三代相传,专治黄疸病,创新了中医肝胆疾病外治法,治疗疫毒、积聚、癥瘕、黄疸、臌胀等。

截至目前,有江阴籍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江苏省名中医16人、江苏省首届国医名师2人;江阴中医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

3 澄江医派的主要学术特点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地域性医学流派是“以某一地域或特定文化氛围为基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中医学术群体”,他们同受当地文化的熏陶,即使学术观念不完全一致,也不一定有传承关系,但依然能够在文化内涵上找出共性特征[8]。

澄江地区医家众多,学术繁荣。笔者梳理各医家学术特点,认为澄江地区医家在创新学说上大多受江阴学政文化的影响,并结合江阴地方疾病特征,注重实践、注重实效、注重实用。

3.1 学宗经典,创新为上

澄江医派肇始于宋明时期,是时理学盛行,在格物致知理念的影响下,澄江医家深化了对中医医理的研究。此后,江苏学政衙署设于澄江,学政文化亦深刻影响澄江中医环境,澄江多儒医,儒医多著述,推动了中医药理论的不断创新。

如庄履严所著《医理发微》,多从中医经典医著入手,引经据典,并加以发挥,正如其在自序中所言:“《素问》《灵枢》经罗天地万物之元机,开后学无穷之灵窍,……皆千古之妙典,然精微蕴粹,枝绪繁冗,亦不易识,若不深加详辨,可妄为司命耶?”[9]此后,柳宝诒阐发《内经》奥旨,完善伏温学说;澄江朱氏发挥夹阴伤寒辨治;吴士瑛阐发痢疾新解;承淡安中西和合,完善针灸体系;孙绳武创立“三鲜派”,以鲜药治高热。现代更有国医大师夏桂成创新中医妇科理论、全国名中医徐福松开创独具特色的徐福松中医男科学体系、世医顾植山诠释五运六气理论、经方大家黄煌创立“方-病-人”诊疗模式等。

可以看出,澄江医派学风淳朴严谨,在重视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不断完善与创新中医药理论,使澄江医派不断发展,独具特色。

3.2 重视专科,内外结合

澄江医派在中医专科治疗方面颇具特色,如柳宝诒及其门人专攻伏温,朱氏、曹氏钻研伤寒,吴文涵善治痢疾。除上述内科名医之外,澄江中医外科领域更是群星闪耀。澄江长泾医家夏颧,擅长通过针灸及外科手术治疗疮疡,其墓中出土了一批中医外科手术医疗器械;晚清名医包昭茲及其门人张宿辉、“津门华佗”高思敬俱为外科名医;江苏省名中医许履和擅治痈疽、疔疮、流痰、流注等;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创始人姜怀琳善用枯痔散治疗肛门狭窄及内痔;南闸名医李一之善治疔疮等。

澄江中医外科医家,内治以消、托、补为主,外治常用腐蚀药物或刀针清除坏死顽肉,放通脓管,使毒外泄[10],继承《刘涓子鬼遗方》“脓成宜针,出脓之后,人必生之”的思想,开户以逐贼。学术上多推崇王洪绪的《外科全生集》,继承和发展张景岳《外科钤》外证阴阳辨证思想,把复杂的疮疡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3.3 临床辨治,重视诊法

澄江医派临床辨治十分重视中医诊法的运用。庄履严《医理发微·序》中即言:“诊脉之际以三指着人肌肤,顷刻之间欲决五脏六腑之病,死生吉凶之机不亦难乎?矧可忽乎?”[9]书中专列一部对脉诊进行论述,并于伤寒科、妇人科、小儿科之前首论脉辨。脉诊之外,庄氏亦注重望诊,尤其在辨治小儿病时,因其口不能言,故强调须从其病状中细细分析缘由。

此后,更有澄江朱氏重视咽喉诊、脐腹诊的运用。朱氏在《伤寒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了“夹阴伤寒”辨治法。夹阴伤寒尤重视肾阳之虚衰,通过脐腹诊切按脐腹动脉,以了解肾间动气,有助于内伤杂病的辨治。此外澄江地区气候多湿,所谓“天之气下迫,地之湿上升,人居其中,焉有不受邪之理”[11],因此澄江多湿证,朱氏以咽喉诊、脐腹诊观咽喉脾胃之状态,更有助于对澄江地区湿证的诊治,也使整个诊疗过程具有了澄江地域特色。

3.4 临方炮制,以药制药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加工为中药饮片的技术。“以药制药”作为中药炮制的方法之一,除了具有减毒增效、改变药性等基础的功能外,更有助于医生临证开药,通过不同的“以药制药”方法,做到灵活用药,于细小处做文章,达到临床用药的最佳效果。澄江医家十分注重对于药物的临方炮制,如柳宝诒《惜余医案》中共有34味药物运用了“以药制药”的方法,其中生地黄的炮制辅料就包括砂仁、桂枝、生姜、干姜、薄荷、淡豆豉、附子、红花、苏叶9种。除柳宝诒外,澄江医派其他医家医案中亦随处可见“以药制药”的临床运用。

4 澄江医派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4.1 研究现状

目前,澄江中医后学围绕澄江医派开展了一系列流派研究工作。

文献整理方面,由江阴市政协牵头,田柳主编、黄煌为总顾问的《江阴历史文化丛书·杏林春秋》以及张伟、蒋国良等主编的《医卫之光·江阴籍历代名家风采录》相继出版,梳理了澄江地区医药发展脉络以及澄江医派古今医家概况,并保留了近现代诸多医派名家的口述史资料。陈正平、花海兵等澄江朱氏伤寒后学点校出版了《朱少鸿医案》《朱莘农医案》《惜余医案》。由花海兵、严峥、严海东主编的《澄江医学丛书》,广泛收集近代报刊所刊登的澄江医家文章与散落在民间的未刊医案,以医家为纲、文章为目,对近现代澄江医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汇编整理。

文化宣传方面,澄江地区完成了柳宝诒故居与曹颖甫故居保护与修缮工作。其中位于江阴司马街的曹颖甫故居,在保留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被打造成中医便民服务点,贯彻中医便民、中医惠民的宗旨,以曹颖甫故居为基地,宣传与推广澄江中医文化,发挥澄江医派优势。中医文化也被列为江阴市5张城市名片之一,江阴中医院联合各乡镇医院、各社会组织有序开展澄江医派的科普与宣传活动。

流派研究与临床转化方面,江阴中医院积极开展临床实践研究,基于澄江医派用药特色开展临方炮制专项研究,总结澄江医派组方特色,创制院内制剂等。《朱氏内科诊法经验传承创新及示范》获2019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基于县域中医流派特色的膏方标准化体系推广应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目前对于澄江医派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然尚有诸多不足。首先,整理了部分澄江医家的医史文献资料,但尚有一部分医家医著有待梳理,对医派的考述并不充分;再次,医派学术思想的总结与凝练不够深入、具体,目前仅停留在表层的学术特点的归纳总结,尚未从学术理论的高度归纳概括;再者,目前对澄江医派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未能进一步将流派特色服务于中医临床;最后,流派文化挖掘与传承方面,亦未能与江阴地区特有的文化环境进行深入结合,仅就中医谈中医,未能充分凸显地域特色。

4.2 未来发展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对澄江医派的研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4.2.1 进一步开展古籍文献整理与点校工作

目前对于澄江医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龙砂八家、承淡安、柳宝诒、曹颖甫等医家的著述,对于顾儒、庄履严、张宿辉、孙绳武等传承脉络清晰的医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具有一定特色的医家,或对周边地区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医家的医史文献资料与研究还远远不足,因此进一步系统开展澄江医派的古籍文献整理工作势在必行。

4.2.2 以创新视角总结学术思想

总结中医流派之学术思想是在诸多个性之中寻找其共性特征,因此对于各医家以及传承脉络的思想总结是凝练流派学术思想的基础[12]。要以创新的视角总结医家学术思想,如柳宝诒从诸经典中总结提炼伏气温病学说,明确伏气温病的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提出“助阴托邪”之根本治法;朱莘农对夹阴伤寒的进一步发挥与论述,与柳氏伏气温病理论相对应,创新夹阴伤寒的理论内涵。目前对澄江医派的学术特色还只是初步总结,有待进一步提炼与升华,总结流派优势病种的诊治经验,做到从学术特色到学术优势的转变。

4.2.3 促进文献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对中医流派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文献研究,利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等现代研究方法阐释医家用方用药思路与药理作用机制亦十分关键,这是将文献研究成果转化为现代临床实践的基础,如常州孟河医派开展的“孟河看家方”相关研究及苏州吴门医派围绕疫病证治开展的各类研究等,值得借鉴。

目前对于澄江医派的现代化研究尚显不足,虽然有从数据挖掘角度分析医家用药规律的研究,然未能进一步展开药理、毒理等机制研究,不能有效地将医派学术思想转化为实践成果。中医流派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因此促进流派文献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至关重要,包括流派名医优势病种的诊治经验与相应处方的转化。可结合流派专科名医学术经验编写专病手册,使其诊疗经验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或对流派特色方剂进行成方转化研究,开发院内制剂。

4.2.4 注重流派文化的发掘与弘扬

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医流派形成和发展的灵魂,亦是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凝聚力所在。研究澄江医派对中医院校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与江阴三百年的学政文化密不可分。目前鲜有将澄江医家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因而对澄江医派的文化内涵总结不够深入,不能将中医流派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因此要进一步发掘与弘扬澄江医派文化内涵,并将其与江阴学政文化相结合,凝练江阴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树立城市文化品牌作出贡献。

5 小结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曾言:“江苏中医,在历史上是辉煌的,早就有‘吴门医派甲天下,孟河医派冠吴中’之盛誉,今天我要补充几句,‘山阳医派吴鞠通,正宗医派陈实功,澄江医派最丰隆!’”江阴中医源远流长,澄江医派自明末发源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代表无锡中医流派名片的龙砂医派和全国针灸流派标杆的澄江针灸学派,这两家全国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都是在澄江医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文试对澄江医派之名进行考订,梳理澄江医派传承与发展源流,总结当下研究现状,探讨未来研究趋势与方向,以期助力澄江中医流派研究与建设,使传承有道,创新有根。

猜你喜欢

医派澄江江阴
魅力江阴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金陵医派——金陵名家周华龙平衡“五点法”为主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证选粹
《登江阴黄山要塞》
澄江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问题·对策
江阴特产——马蹄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孟河医派三大家及传人档案追踪